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

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

杨国明[1]2003年在《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文中认为鸦片战争之后,在各通商口岸逐渐建立起来的条约制度及其商业活动促使传统商业社会向近代转型。近代商业社会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特征。晚清小说对近代商业社会生活有着比较充分的反映。小说在反映这些内容的同时,也表现了自身的见解,部分见解对近代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有一定的启迪。晚清小说反映了晚清商业的转型,描绘了清末商业观念的嬗变、都市商业的兴起、洋行洋货洋商在中国的出现和对晚清商业的影响以及商业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形。晚清小说反映了近代海关由清中期的主权独立到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而产生的行政、税收、业务制度等方面的变化。小说还涉及了少数外国海关,从中可折射出中国海关的部分特点。晚清小说还反映了近代金融情况。小说描写了晚清货币因其种类庞杂而混乱不堪的情景,刻划了晚清钱庄出现的新特点及其与官府趋于复杂化的关系。小说反映了外国银行在中国的活动情形及晚清自办银行的情况。小说中充满了各类金融犯罪的情节。买办和绅商是近代商业社会中的两大新兴群体。小说提供了买办更为多样的来源,形象地描绘了买办因收入丰厚而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反映了晚清人对待买办以及买办对待中国文化的复杂的态度。绅与商的对流有着深刻的财经背景,商流向绅有传统价值方面的动因,更有经济上的考虑,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官商关系,即“以官为商”。绅商对流使得绅士阶层的人数激增,但素质却大大下降。绅商在近代商业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小说中的绅商因其道德水准、经营理念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结局。

杨燕[2]2014年在《从晚清小说浅析中西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晚清七十年,在中国的历史上十分特殊,可以说是震动最烈、社会经济变迁最着的历史时期,同时具有深深的西方烙印。在这段愚昧与文明相交、被动挨打与寻求出路相织的特殊年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伴随社会的转型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这些变化具体反映到晚清商业化转型与工业化进程当中,晚清小说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新形象群体也成为这种变化的载体。总之,本文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结合历史文献,我们发现晚清社会中西方化影响或明或暗的痕迹,包括思想层面与器物层面。西方对华的影响引起华人对西方压迫势力的各种反抗,在此背景下,清王朝艰难缓慢地朝近代化迈着步伐。对晚清转型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当时的社会,并对我们现今的转型提供些许借鉴。本文通过用文史互证法、分类法、文献分析法对有关晚清社会经济转型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对比并加以论述。

谢仁敏[3]2010年在《晚清小说低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是一篇尝试“文学低潮期”研究的探索性论文,分析样本是宣统朝小说界,核心任务是勾勒“低潮期”小说界的运行状况及其演变轨迹,考察彼时的小说界为何陷入“低潮”,又如何为酝酿“高潮”作预前准备。论文主要分四大板块:导论——中国本土小说研究编(1—7章)——海外华文小说研究专编(末章)——附录。此外,若干章添设“附论”,为该章话题的延伸。导论,主要阐释基本研究思路,厘清基本概念,概述宣统朝小说界运行轨迹的典型性和非典型性,例如,某些文学常规在宣统朝如何“走样变形”、评判晚清小说适用的价值标准、海外华文小说的独特参照价值等。“附论”包括前人研究评述、未来研究走向以及选题缘由,最后提出关于“文学低潮期”研究的命题。第1章,通过数理分析和文献考察得出结论:从宣统朝开始,晚清小说迅猛发展的势头被遏制,陷入一个约为时五年的“低潮期”。其原因是政局动荡、小说内部机制失衡,两者导致“小说界经济危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本章重点是对中国小说史上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进行考察,论证该命题成立的可能性。“附论”则进一步延伸,提出影响小说演变的“第叁种力”命题,并以此考察《域外小说集》传播失利的原因,提出最新的看法。第2章,提出将叁大小说载体区别对待、相互比照的命题并阐释其意义,讨论低潮期中单行本、期刊、日报叁大载体小说的博弈、调适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最终确立。第3章,通过数理分析发现肇始于宣统朝前夜的一个特殊现象——翻译小说与自撰小说比例出现逆转,从小说发展驱动力角度切入,考察两者易位的深层原因,并勾勒其渐变过程。第4章,勾画晚清小说理论界的“叁派一群”格局,重点讨论其在低潮朝如何演进和调适。大致情况是“社会派”勉力支撑场面,但疲态渐显;“美学派”几乎集体失语;“现代派”理论前卫新颖,但收效甚微;“消闲群”寻求“正当性”之呼声日高,但理论建设乏善可陈。第5章,考察低潮期中的作家众生相。“小说界经济危机”(低潮期)对作家生活、心理造成之冲击甚大,部分作家选择离开,部分选择留守。论文重点考察留守群体的文学选择及其生存状态,最后以陆士谔为样本进行个案考察。“附论”是关于陆士谔的一组考辨文字。第6、7章,作品研究专题。论文将宣统朝小说作品大致归纳为四大类型:旧小说、“新消闲小说”、“时闻小说”和“先锋实验”小说。论述各个类型作品的特征,重点考察其在低潮期中如何加速演变、调适及其未来走向,并将之置于传统旧小说与“五四”时期小说(包括新、旧小说)的历史坐标中,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大致描述。第8章,海外华文小说专编。论文将晚清华文小说大致划为四大板块:中国本土、东洋、南洋、北美。本章以中国本土为参照中心,通过联系和比照,重点勾描后叁者小说界的发展历程、文史地位及其作品特征,并考察当时境况下各板块小说“本土性”的生成有无可能。附录,含统计表和“宣统朝小说编年”(合作),将披露一批最新的统计数据和新发掘的近代华文小说文献。

申畅[4]2014年在《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文化产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伴随西方殖民入侵和文化扩张而来的先进印刷出版技术和以近代报刊为表征的大众出版传媒,不仅为晚清文学和中国传统文人打开了广阔的话语空间,更为他们带来了诸种新的可能性。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文人的生存方式、作家的思维方式、读者的接受方式和文化的消费方式等,都因近代报刊出版传媒的出现,才有了脱离传统轨道向现代性转换的历史契机。近代报刊出版传媒的出现,不仅构建了全新的文学生产流通机制,使得文学从贵族阶级的特权中解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营造的新媒介传播环境,不但为传统士人提供了全新的职业选择空间,还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摆脱封建政权束缚,向独立职业个体和现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实现途径,并促成了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事物——以提供稿酬为生活资本的“作家”这一职业的的诞生。本文从整个时代历史和文学的语境出发,力图在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文化图景中,通过对晚清报人小说家群体及作家这一行业的职业化过程做一梳理性的动态考察和立体呈现,透视晚清报人小说家在近代报刊传媒营造的新媒介环境下的身份转变及其对文学和文化格局的影响,拂过历史的面纱,立体地再现中国“作家”这一职业的产生和传统文人从儒家的“士”到大众文化生产者的职业化之路,及其在新的生存处境下的精神现实和文化意义,揭示媒介、文化和人类传播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意义的介绍,以及行文中一些相关用词之界定。第一章,从媒介变迁与文学发展、文学传播主体身份、小说为代表的俗文学叁方面入手,系统的呈现古代媒介环境下,文学的生产创作、存在形式、内容观念、文学创作的非职业化传播生态。第二章,以1840-1894年间,有过报业经历并翻译或创作过小说的文人群体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清末社会变迁的历史情境之中,探究作为中国现代职业作家萌生成长的最初链环的那些在晚清最早栖身报业并从事小说创作的文士,在新的生存处境面对自我身份转变时展现了怎样的精神现实和文化意义,找到他们在作家职业化之初期中的位置和历史作用。第叁章,从新媒介环境的形成、文化传播主体的更新、报人对小说地位提升的舆论造势和创作示范几方面入手,来展现一个有别于古代的新文学传播生态在晚清的形成,及其它从技术手段、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实践主体等各方面,为文学的现代性转化、文学生产流通的市场化和文学创作的职业化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和蕴育土壤。第四章,根据笔者的数据统计可知,从1902年底到1903年开始,近代传媒提供的大众传播手段以对小说流通方式的全面介入为表征,代替了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士人群体交流唱和的小众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运作机制和文学传播生态。而中国文学创作能够成为提供劳动报酬的职业之一种,始于小说创作的职业化,小说创作的繁荣兴盛和职业小说家队伍的正式出现,又始于政治精英对小说地位的提高和对新小说的鼓吹。所以本章先论述政治报人小说家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活动对文学创作职业化之路的正式开启和示范之功。然后再根据时代文化环境下小说作者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身份地位、价值追求等各种因素合力作用下所造成的创作倾向,将晚清职业小说家整体分为合译型、自译型、自创型和复合型四类,在每个类型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报人小说家进行个案考察,以其来辐射其背后所指涉的类似小说家群体的作为方式、从业特点与职业认同。结语部分,通过对以近代报刊为表征的大众媒介在晚清这个特殊时代的登场,及其营造的有别于古代文学的全新媒介环境对文学和中国传统文人的重要意义的总述,作者认为:以提供稿酬为生活资本的作家这一职业的的诞生,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变革性意义的事物,是中国文学传播媒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刘晓宁[5]2016年在《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从19世纪初开始兴起,不久后,报刊上出现了文学性的内容。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报刊出现小说。而后,随着梁启超倡议“小说界革命”,小说在报刊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岭南地区,报刊及报刊小说在近代也经历了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但对比其他地区,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对比本地区的古代小说,又体现出不可忽视的时代特征。论文以近代中国及近代岭南作为总体背景,重视报刊这一特殊的载体,关注报人作家的身份与活动,辅以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以求对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作出客观、全面的阐述与评价。论文除绪论及余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梳理了近代岭南报刊的发展过程,并从各个方面探讨了近代岭南报刊小说兴盛的原因,总结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的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从小说作家入手,分析他们多重的职业身份,并概括他们的小说观念,探讨报人小说作家的多重身份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第叁章关注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的题材和内容,撷取了革命小说、侠客小说和农工商小说叁种较为突出的题材内容作为分析对象。第四章以艺术特色为中心,从小说的修辞手法、文体变革、描写手法和语体特征四个方面去考察其艺术特色。第五章以地域特色为中心,同时以风俗民情为切入点,并将近代岭南社会与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结合进行分析。

丁合林[6]2012年在《近代小说传播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文学新思潮层出不穷,加之新的媒介渠道(报刊、书局等)的竭力推动,印刷、交通、通讯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小说的面貌已今非昔比。近代小说的创作、翻译、发行、阅读、接受,都有意想不到的繁兴,这正是依靠了传播的巨大能量。近代小说在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与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古代小说的显着特征,这些都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绪论部分首先对近代小说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预期创新点。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近代小说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研究,首先探究近代小说传播的环境,既关注宽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又注目具体关联小说繁荣的教育和印刷业,更把目光投向近代小说的最大产地——上海。上海作为租界,其特殊的政治生态对近代小说的发展兴盛居功甚伟。其次探寻小说的流通渠道。报刊社、书局、书坊加工生产小说,并把它推向市场,邮局和租书铺作为中介场所承担着流通。第二章近代小说传播内容研究。既注目近代小说的当代发展演变,又不放过前代小说在近代的踪影。尤其注意外国小说的示范和引领之功,以及对丰富近代小说类型所做的贡献。第叁章近代小说传播者研究,近代小说的传播者可分为过渡性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书坊主、租书铺主,新兴的翻译者和报刊编辑,特殊的复合型传播者——批评者,分别讨论他们的各自特点。鉴于近代小说家笔名兴盛,特立一节来论析其背后的原因。第四章近代小说传播方式研究,近代小说主要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传播方式,改编和禁毁则作为他们的补充。形形色色的小说营销方式无处无在地传播着小说的信息,文学作品的市场化、商品化腐蚀着小说的品质,改变着小说的特点。第五章近代小说传播对象与效果研究,讨论近代小说受众的细微变化,烛照其雅俗有别的审美诉求。近代小说的传播效果可分为直接微观效果和宏观社会效果,另外也附带论及近代小说于20世纪的海外影响。

文娟[7]2006年在《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申报馆出现之前的近代32年间(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1840—1871),清政府曾经先后五次颁布小说禁令,坚决销毁小说书板,对私自印行小说出售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小说失去了自由创作与出版的环境,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据陈大康先生在《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的统计,这32年中成书的近代小说作品只有寥寥无几的51种,而刊出流传,并在读者中产生的影响的作品数量更少。同治十一年(1872),朝廷颁布了军流徒不准减等条款,其中就明确规定“造刻淫词小说及抄房捏造言词录报各处,罪应拟流者”,而成立于当年的申报馆却以地处租界、负责人为外国人的优势,开始在所办的报纸、杂志上连载小说。在不久之后的同治十叁年(1874),申报馆甚至陆续在《申报》上刊发启事,公开向海内藏书家和作者征求说部书稿,并将得到的说部陆续刊行销售。 申报馆在所办的报纸、杂志上连载小说这种开风气之先的举动,虽然在当时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连锁反映,立即引发小说连载的热潮,但无论是其对于杂志的商业化经营模式,还是在近代中国所首创的小说刊载模式,都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叁十年之后中国小说杂志涌现时期的杂志创办,其中同治十一年(1872)由申报馆所主办的《瀛寰琐纪》更是当之无愧地成为近代各种小说杂志的先驱。此外,申报馆对于说部书籍出版的重视,不仅使在道光、咸丰年间问世却无法出版的《笑史》、《风月梦》等书籍得以出版,而且还为中国本土已经失传的《快心编》等书籍的重新回归出版创造了条件,报馆的小说出版在不久之后就为其他书局所仿效,各书局的小说出版曾经在光绪二十年(1894)前后达到一个小高潮。申报馆小说和各书局小说的广泛传播,就为当时傅兰雅小说征文启事的刊发和后来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提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再者,在近代小说蓬勃发展的二十世纪初期,《申报》从光绪叁十叁年(1907)起,开始刊载大量小说,到宣统叁年(1911)共计248种,成为近代中国刊载小说最多的报刊。还有《申报》上为数众多的小说广告,则向我们提供了有关近代小说的促销、盗版、征文等各种资料。可以说,申报馆和中国近代小说四十年的同行历程,是值得去探索和挖掘的一个丰富矿藏。 首先,本论文从申报馆的创立和《申报》的创刊出发,概括论述申报馆在创始之初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总结报馆在美查的主持下是如何进行小说出版的,又是如何通过创办文艺期刊对小说进行刊载的;另一方面,也对早期《申报》主笔与小说之间的联系进行概括的分析,其中着重论述主笔钱听伯对于申报馆小说的影响;进而阐述小说刊登在《申报》上从无到有的原因,具体分析

方晓红[8]2000年在《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类号UDC学位论文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方晓红 指导教师陈美林教授申请学位级别进生-专业名称生里宜

王丹[9]2007年在《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之前与西方交流的悠久历史,更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清代中后期以来汹涌东进的西方文明开始对广东产生重大影响,至十九世纪,得风气之先的广东一跃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一时间,关注广东文化、书写广东社会、表现粤民生活的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也应运而生,成为林林总总的晚清小说中颇引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综观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其最突出的亮点就是对晚清广东社会的中与西、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等文化特质交锋交融状况的真实描绘,而相关书写也彰显出明显的“海洋化”特征。有鉴于此,本文以小说对于晚清广东社会生活渐趋“海洋化”的一系列新变现象的书写作为研究重点,以“海洋化”生活形态、生存哲学和叙述主题为核心内容构架全篇,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古代小说与广东的关系进行较全面梳理,勾勒古代广东题材小说的发展脉络,确立纵横交织的发展座标,从而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研究提供参照比较。然后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创作情况进行整理,简要介绍其中较为着名的晚清广东籍小说家及相关作品内容,为后文的讨论奠定文本基础。本文的第二、叁两部分即以上述文本为基础,重点讨论其中最为突出的亮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对于粤民“海洋化”生活形态和生存哲学的文学书写,探究其中各种时代新质的发生及文学意义。第二部分是关于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的“海洋化”生活形态,包括以洋货为重要特征的“海洋化”生活内容与以近代买办之父——晚清广东买办为特色形象的“海洋化”人物形象,并分别探讨它们的文学意义。第叁部分讨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中粤民的“海洋化”生存观,重点以粤民“出洋”与“走沪”两大现象为突破口。晚清广东题材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提炼和加工,探讨粤民在为求生存不断奔走中所践行的独具特色的生存哲学。小说对粤民“出洋”与“走沪”的真实绘写传递出融合中西、视野开阔、权变机巧的海洋文化观念。第四部分讨论主题叙述。晚清广东题材小说主题叙述的“海洋化“特征重点表现为梦幻型与游历型两大主题的流行。这一方面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主题叙述的阶段性终结,另一方面又开拓了中国近现代小说“海洋化”主题叙述的新境界。第五部分将这些新变现象的描写置于文学史与文化史背景中进行深入考察,指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对于中国文学史以及文化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晚清小说家在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进程中,通过对潜移默化中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观念的深切感知与体认,从而选择以广东社会生活题材的创作为“先验品”,领先一步地做出种种具有突破性的艰难努力,从一个特殊角度诠释了广东文学与海洋文化的血脉联系;本文最后对晚清广东题材小说创作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加以讨论,试图为当代广东小说创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张霞[10]2011年在《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出版这一传播媒介为视角,探讨出版对近代文学的演变产生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840—1919年间的近代文学,作为衔接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中间阶段,在文学的古今演变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一时期,以诗歌、散文为大宗的古代文学,逐渐发生了变化,小说的崛起与繁盛成为近代文学的主要特征。近代文学不仅在文学内部如语言、文体、叙事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文学外部如生产、传播、销售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促使这一变局产生的原因除了文学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外,出版业与文学的结盟也是重要原因。近代出版事业的发展与兴盛,大大加快了文学的生产和传播速度,促进了小说的繁荣;而小说的发展,也使出版社大量创办文学杂志,采取报刊连载小说与出版小说单行本并行的运作方式,为近代文学的繁盛提供了市场和发展空间,促使传统文学发生变革,向现代文学的方向演变。本文力图以史料为主,从出版与文学的生产、传播等环节中,从外部考察近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轨迹。论文首先梳理了出版与近代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前人整理的研究资料,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部分考察了传统出版业的式微与文学出版。分为两章,第一章梳理了传统出版格局下的文学出版,以木刻雕版印刷为主的传统出版,形成了以官刻、家刻、坊刻为主的出版格局,文学出版以诗集、散文集出版为大宗。第二章分析了小说、戏曲等的传播方式,并进而深入探讨清末的禁书政策,从各种查禁书名单中,考察清政府对小说等文学的压制,由此梳理出传统出版业与禁书政策下,文学出版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从出版政策与出版技术的变化入手,探讨辛亥革命前的新式出版业与文学出版。第一章论述了政府主持与民间提倡下的新式出版,主要从清政府、官员等对译书局的创办政策与倡议,以及民间对新式报刊、出版业的呼吁和实践活动出发,考察新式出版业的建立与发展。第二章则主要梳理了新式出版技术传入我国的几个阶段和特征,分析了新式出版技术传入后,出版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当时文学出版的影响。第叁章探讨翻译文学的出版盛况,随着“小说界革命”口号的提出,以及近代民营出版社的建立,翻译文学的出版逐渐兴盛,以商务印书馆、小说林社等出版社为代表,至1907年左右翻译小说的出版达到顶峰。第四章考察了创作小说的发展、繁荣过程,并分析了创作小说的不足与原因,探讨报刊连载与单行本出版的互动及其影响。第叁部分以1912至1919年间为时间界限,探讨民初出版业的特点与文学发展的相互影响。第一章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出版社为个案,主要分析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单行本,探讨民初书局的小说出版方向和策略。第二章以出版社所办报刊为研究对象,民国初年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盛况空前。以杂志为中心,汇聚了兼具“报人”与作家身份的小说创作群体,杂志的办刊理念影响了创作风气的转变,而白话报刊的出现和白话文学的倡导,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D]. 杨国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03

[2]. 从晚清小说浅析中西文化影响下的社会经济转型[D]. 杨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3]. 晚清小说低潮研究[D]. 谢仁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 媒介环境视阈下文学创作的职业化之路[D]. 申畅. 吉林大学. 2014

[5]. 近代岭南报刊小说研究[D]. 刘晓宁. 暨南大学. 2016

[6]. 近代小说传播研究[D]. 丁合林. 河北大学. 2012

[7]. 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D]. 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8]. 晚清小说与晚清报刊发展关系研究[D]. 方晓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0

[9]. 论晚清广东题材小说的“海洋化”特征[D]. 王丹. 浙江师范大学. 2007

[10]. 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 张霞. 复旦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晚清小说与近代商业社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