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存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干扰,频段,系统,频谱,频率,混沌,通信系统。
共存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许富馨,严天峰[1](2019)在《1.8 GHz频段TD-LTE系统与异系统间干扰共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重新发布1 785-1 805 MHz频段无线接入系统频率使用事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国无线电频率使用现状,对1.8 GHz频段内TD-LTE系统与其他系统干扰共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查询协议得到相关参数后,通过确定性计算的分析方法得到TD-LTE系统与IMT系统、McWill系统及CBTC系统共存时所需的隔离度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干扰措施。通过蒙特卡洛仿真的分析方法对TD-LTE系统与LTE FDD系统进行分析并验证了采用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和波束赋形技术对系统性能的改善。为电力、石油、城市轨道交通等行业专网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1])。(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9年11期)
郭琪,肖文鹏,张辉[2](2019)在《5G通信系统共存电源干扰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5G时代正式到来,国际电联已经启动制定5G通信标准,5G进入到技术突破及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出于平稳过渡和降低建设投入的考虑,NSA多种通信网络的融合是5G实用化的必经之路。通信系统共存电源干扰的控制是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5G通信技术,提出一种共存电源干扰控制方法,设计了自干扰抵消链路、共存电源检测电路、参考电源信号自动电平控制电路,通过仿真分析,在系统接入满意率和占用带宽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方箭,伉沛川,刘恩亚,丁家昕[3](2019)在《中低频段5G系统兼容共存浅析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全球5G发展现状,指出中低频段对于发展5G的重要性,基于我国国内频率划分、规划和使用情况,分析5G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兼容共存场景,梳理国内外主要的兼容性研究结论,并对不同的场景给出建议方案。(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徐昌彪,黎周[4](2019)在《具有共存混沌吸引子的超大范围参数混沌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使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系统均具有共存吸引子,构建新型的双翼与四翼吸引子共存的混沌系统.系统的状态方程共有7项,在每个状态方程中只有1个非线性项,且此非线性项是由另外2个状态变量的乘积组成的.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特性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系统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吸引子的共存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在参数α作微小变化时,系统特性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当仅改变初始值的大小时,系统具有2个孤立双翼混沌吸引子与1个四翼混沌吸引子共存的特性;当参数d∈(0, 2×10~4]时,系统同样具有混沌吸引子,且均具有共存的2个孤立双翼混沌吸引子与1个四翼混沌吸引子.此外,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利用Multisim进行电路仿真,进一步验证参数在超大范围内变化时系统中共存吸引子的存在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曹优生,黄冠威[5](2019)在《做好干扰协调 推动5G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曹优生 通讯员黄冠威)我市工信无线电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5G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做好5G干扰协调相关工作,多措并举推动5G系统与其他无线电业务系统间的兼容共存。我市工信无线电管理部门一方面认真宣传贯彻工信部《(本文来源于《梅州日报》期刊2019-07-30)
吴泽炎,顾梅园,李付鹏[6](2019)在《一个具有隐藏与共存吸引子的忆感器混沌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控忆感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型四维连续混沌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李雅普诺夫指数、分岔图和Poincaré截面等基本动力学特性,验证了系统的混沌特性。随着参数的变化,新系统可产生逆倍周期分岔现象,在系统参数固定不变而初始条件变化时,系统出现共存吸引子,并在特定条件下,出现隐藏吸引子。仿真实验表明:系统出现的混沌现象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阳[7](2019)在《LTE与5G NR系统频率将共存》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频谱资源就像国家土地资源一样,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一旦按照规定进行划分就很难再被轻易更改。对于任何移动通信系统而言,被划分的无线频谱价值远远贵于黄金,这是由于其不仅决定着组网的难易程度,而且直接左右了资源和成本的投入规模。目前,业界对5(本文来源于《人民邮电》期刊2019-06-13)
张红双[8](2019)在《6GHz以下频段IMT-2020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IMT-2020系统需要大量的频谱资源,由于6GHz以下频段相关设备的技术比较成熟,所以IMT-2020系统会优先部署在6GHz以下频段,只有在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才会在6GHz以上频段规划辅助频段。在IMT-2020的相关研究中,射频指标的制定、频谱的规划和系统的部署等都需要依托于系统间干扰共存的研究。因此对IMT-2020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在IMT-2020系统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IMT-2020系统和IMT-2020系统之间的干扰共存、IMT-2020系统和固定卫星系统之间的干扰共存的研究,为3GPP标准化进程、我国IMT-2020系统候选频段规划和IMT-2020系统部署做出贡献,从而推进IMT-2020系统的发展。本论文选题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IMT-2020频段系统间干扰仿真平台技术服务项目》。论文针对IMT-2020系统部署在6GHz以下频段(特别是3.5GHz)时IMT-2020系统与IMT-2020系统邻频干扰共存、IMT-2020系统和固定卫星系统(FSS)同频和邻频干扰共存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一)论文进行了IMT-2020系统与IMT-2020系统的邻频干扰共存研究。搭建了IMT-2020系统间干扰共存静态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并得出仿真结果。给出了两个邻频IMT-2020系统共存所需的ACIR、ACLR和ACS等射频指标的取值,从而对3GPP标准的制定给出建议。(二)论文进行了室内和室外IMT-2020系统和FSS系统之间的同频和邻频干扰共存研究。搭建了 IMT-2020系统和FSS系统半动态仿真平台,进行确定性理论分析。并通过对确定性分析与仿真结果的分析给出了 6GHz以下频谱规划的建议,以及室内和室外IMT-2020系统与FSS同频或邻频部署时所需的额外隔离度和隔离距离。(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陈宪月[9](2019)在《一个带有修正的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的交错扩散型捕食系统共存解的存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环境对生态种群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在生态系统中,由于被捕食者总会从捕食者的高密度的地区迁移到低密度的地区,在被捕食者的高密度地区,捕食者的种群压力减弱.因此在捕食-食饵的模型中加入交错扩散项可以让模型变得更合理.当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过大时,对资源的竞争会加剧,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加入了 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并且考虑到两物种之间的限制因素,将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进行改进,研究了修正的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本文研究了在Dirichlet边值条件下,一个带有修正的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的交错扩散型捕食系统的共存解的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对稳态系统的正解进行了先验估计,应用比较原理和最大值原理等给出系统解的先验估计.接下来由解的估计计算不同情况下不动点的指数,利用拓扑度理论讨论共存解的存在与不存在的问题.最后证明共存解关于捕获系数的渐近行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魏萌[10](2019)在《5G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场景的各方面的需求,5G系统的频率需求缺口较以往显着增加,现有低频段的带宽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为了尽可能满足5G系统在高频段连续大带宽的需求,2015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5,WRC-15)上,确认了 2019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9,WRC-19)的新议程。为移动业务增加频谱划分和确定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IMT)的附加频段,WRC-19 1.13新议题被提出并通过讨论,此议题研究内容集中于24.25-86 GHz频段范围内的11个可能作为5G系统的候选频段,旨在为5G系统未来的发展寻找可靠的毫米波频段。基于WRC-19 1.13议题研究框架和国内6GHz以上IMT-2020(5G)系统候选频段的兼容性分析要求,本文针对37.5-42.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27.5GHz-29.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共存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从IMT-2020系统开始进行介绍,包括IMT-2020系统的特性、所用关键技术、卫星系统以及不同卫星轨道的分类、干扰类型和系统间干扰共存的研究方法。研究并参考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和第叁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 ect,3GPP)标准和建议书,采用了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设计并实现了针对不同共存场景、拓扑结构、天线模型、链路损耗模型的多个仿真平台。采用系统级仿真的方式,在多个不同场景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平台良好地模拟了 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空间站的干扰过程,包括卫星固定业务的下行链路(空对地)和上行链路(地对空),得到不同场景下的干扰仿真结果。在研究分析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时,将高空卫星按轨道类型分为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和地球非同步轨道(Non-GeoSynchronous Orbit,NGSO)卫星。前者有相对静止的位置容易建模,而后者的位置是时变的建模困难较大,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使用卫星仿真工具(Systems Tool Kit,STK)与Matlab仿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使后者的干扰过程也被准确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以上频段的5G系统均能和卫星固定业务良好共存,并有一定的干扰余量。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毫米波频段5G系统频率规划以及保护卫星固定业务提供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0)
共存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5G时代正式到来,国际电联已经启动制定5G通信标准,5G进入到技术突破及标准制定的关键阶段。出于平稳过渡和降低建设投入的考虑,NSA多种通信网络的融合是5G实用化的必经之路。通信系统共存电源干扰的控制是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5G通信技术,提出一种共存电源干扰控制方法,设计了自干扰抵消链路、共存电源检测电路、参考电源信号自动电平控制电路,通过仿真分析,在系统接入满意率和占用带宽方面具有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存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许富馨,严天峰.1.8GHz频段TD-LTE系统与异系统间干扰共存分析[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
[2].郭琪,肖文鹏,张辉.5G通信系统共存电源干扰控制方法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
[3].方箭,伉沛川,刘恩亚,丁家昕.中低频段5G系统兼容共存浅析及建议[J].信息通信技术.2019
[4].徐昌彪,黎周.具有共存混沌吸引子的超大范围参数混沌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5].曹优生,黄冠威.做好干扰协调推动5G发展[N].梅州日报.2019
[6].吴泽炎,顾梅园,李付鹏.一个具有隐藏与共存吸引子的忆感器混沌系统[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张阳.LTE与5GNR系统频率将共存[N].人民邮电.2019
[8].张红双.6GHz以下频段IMT-2020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9].陈宪月.一个带有修正的HollingⅡ型响应函数的交错扩散型捕食系统共存解的存在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10].魏萌.5G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