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摩擦论文_管志川,呼怀刚,王斌,孙美伟,刘永旺

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动摩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摩擦,磨损,因数,复合材料,镀铝,集电环,摩擦系数。

滑动摩擦论文文献综述

管志川,呼怀刚,王斌,孙美伟,刘永旺[1](2019)在《基于机械比能与滑动摩擦系数的PDC钻头破岩效率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机械比能理论指导下PDC钻头破岩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简化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模型并推导滑动摩擦系数,结合室内试验分析各因素对钻头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压通过切削齿的吃入深度影响摩擦系数,当切削齿完全吃入地层所产生的摩擦系数最大;钻速过快导致的岩屑过多且无法有效移除时摩擦系数会减小;转速增加会使摩擦系数减小;不同类型的岩样其最终稳定的摩擦系数不同,但一般在0.4~0.6;钻头直径不会影响摩擦系数最终稳定值;钻进软至中硬地层时,应选取尽量大的钻压和转速,即使较大钻压和转速对于提升破岩效率并无裨益,但却会明显提升机械钻速,此时机械比能增加并不明显,说明钻头能量利用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阶段;钻进较硬地层时,提升钻压、转速水平会明显提高机械钻速,增大机械比能,降低破岩效率,钻头机械能量利用率下降,此时钻进参数的选取就需要综合钻速、机械比能、破岩效率等因素判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宋红霞,柯燎亮,汪越胜[2](2019)在《基于偶应力理论涂层半平面的二维滑动摩擦接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偶应力理论,研究了平面应变状态下刚性压头与均匀涂层半平面之间的二维滑动摩擦接触问题.该理论通过引入材料特征长度来描述微结构材料的尺寸效应.采用傅里叶积分变换方法将此尺寸依赖的接触问题转化为第二类Cauchy奇异积分方程.然后,通过数值求解该类方程来确定涂层表面法向应力和面内应力的分布.详细讨论了尺度参数、剪切模量比和摩擦系数对表面法向接触应力和面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偶应力理论得到的接触应力明显偏离基于经典弹性理论预测的结果,而且表现出对材料特征长度的强烈依赖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陈亚楠,金云学,牛牧野,陈洪美,杜文栋[3](2019)在《Ni_3Al(Cr)合金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添加不同Cr含量的Ni_3Al (Cr)合金,观察其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以Si_3N_4为对磨副,探究不同载荷下Ni_3Al (Cr)合金的摩擦磨损机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材料的组织以及磨痕、磨痕截面形貌,测量磨痕截面显微硬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r含量的增加,Ni_3Al (Cr)材料的硬度,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不断增加,Ni_3Al-12Cr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好.随着载荷的增加,Ni_3Al (Cr)合金的摩擦系数略有减小,磨损率不断升高;Ni_3Al合金随载荷的增加磨损机制由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转变为疲劳磨损,剧烈的剥层磨损为主,并伴有氧化磨损,而Ni_3Al-12Cr合金在不同载荷下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郭小汝[4](2019)在《环境温度对Vanadis4Extra钢干滑动摩擦性能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滑动速度0.461 m/s和室温及200、300、400℃下,采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测试Vanadis 4 Extra模具钢干滑动磨损性能,通过SEM观察磨损形貌并分析磨损机理及原因.结果表明:随温度增大,Vanadis 4 Extra钢磨损率先降低后增大,即200℃时的磨损率最低,而400℃时的磨损率最高,主要是磨面氧化膜的形成在磨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随温度及载荷增加,有利于氧化膜的形成,同时塑性变形及热软化加剧,磨损表面氧化膜剥落,磨损率快速提高,发生了轻微-严重磨损转变.(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秦红玲,付阳,喻叶,刘云帆,杨昌[5](2019)在《水轮发电机碳刷/集电环无载流与载流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轮发电机碳刷/集电环摩擦副磨损严重、打火和励磁电流不稳等现象.在对常用碳刷(D172、E468e)磨损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碳刷/GCr15钢球配副在Anton Paar Tribometer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干滑动条件下载荷、速度及电流密度对碳刷/GCr15钢球配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刷/集电环摩擦副在载流与无载流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相差较大.无载流时,D172和E468e两碳刷的磨损率均随载荷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达到最小值时出现大转折,两碳刷磨损率变化趋势呈"U"字型.无载流时D172碳刷磨损率远低于E468e,载流时则情况相反. D172碳刷无载流时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有轻微黏着磨损,载流时碳刷除发生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外还伴有氧化磨损. E468e碳刷在载流前后均为磨粒磨损. D172碳刷摩擦系数整体呈增大趋势,而E468e碳刷摩擦系数先缓慢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电流对D172碳刷摩擦系数的影响比E468e碳刷更明显.(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Parshant,KUMAR,Vijay,Kumar,SRIVASTAVA[6](2019)在《制动油处理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往复滑动摩擦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制动油、层板取向和摩擦接触方式对碳/碳(C/C)和碳/碳-碳化硅(C/C–Si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研究往复滑动条件下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接触方式进行摩擦试验,即销-盘式和球-盘式,同时考虑层板方向(垂直和平行方向)的影响。法向载荷范围为50-90 N,变化间隔为10 N。结果表明,与层板平行取向复合材料相比,垂直取向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较大,垂直取向C/C复合材料具有最大的摩擦因数。与销-盘式接触相比,球-盘式接触摩擦的样品其磨损量最大可降低78%,摩擦因数最大可降低49%。润滑油的存在减小磨屑被压实的倾向,从而使摩擦膜难以形成,因此影响摩擦行为。在往复滑动过程中,由有限区域运动而引起的接触面间的磨屑滞留可描述摩擦磨损行为。(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9年09期)

解玄,尹必峰,华希俊,王皓,朱翊航[7](2019)在《脂润滑条件下PTFE/GCr15激光织构表面滑动摩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PTFE薄膜与激光织构化GCr15轴承钢配副在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探究微织构面积占有率和工况参数对摩擦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二极管泵浦声光调QNd∶YAG激光器对下试样进行表面织构加工,在Rtec MFT-5000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往复摩擦学试验,其中上试样为粘结PTFE薄膜的圆柱销,下试样为进行激光织构化的GCr15轴承钢滑块。结果脂润滑介质下,PTFE与微织构表面耦合摩擦系数最低。在前期磨合阶段,不同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的表面摩擦系数均有小幅度上升;试验中期,不同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的表面摩擦系数区分度逐渐变大。当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由10%上升为40%时,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且微织构面积占有率为20%时,表面摩擦系数最小,仅为0.032。脂润滑条件下,叁种不同微织构面积占有率的试样随着载荷由20 N增加至100 N时,摩擦系数均出现下降趋势,且趋势逐渐趋缓。在低频率阶段的摩擦系数较大,高频率阶段摩擦系数较小。结论脂润滑条件下,PTFE与微织构耦合是一种有效的复合减摩手段。随着织构面积占有率的提升,表面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载荷的增大,表面摩擦系数迅速下降;随着往复运动频率的增大,表面摩擦系数先上升再缓慢下降。当面积占有率为20%时,能获得较好的摩擦润滑性能。(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崔博[8](2019)在《基于柔性结构的精密直驱工作台预滑动摩擦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航空航天、微电子工业以及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工作台作为机械加工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运动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在高精度的工作台系统中,摩擦干扰成为影响零件加工精度的最主要因素,尤其是在换向处遭受的预滑动摩擦干扰,导致工作台产生较大跟踪误差,严重损害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如何抑制预滑动摩擦干扰对工作台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精密加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正是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揭示了预滑动摩擦具有非线性特征以及滞回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减小工作台换向误差的新方案:通过在工作台台面与导轨滑块之间加装低刚度的柔性结构,并结合基于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控制算法,实现对预滑动摩擦扰动的“滤除”与精准补偿,进而大幅提升工作台在换向处的跟踪精度。依据低刚度机械式滤波的思想,完成了工作台的结构设计、设备选型、装配、调试等任务,为后续的摩擦补偿实验奠定基础。利用本文所设计的精密直驱工作台进行Dahl摩擦参数辨识实验,根据实验测量的摩擦曲线,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参数辨识结果。随后,基于Simulink搭建带有Dahl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PID控制算法,并将该控制算法导入dSPACE实时仿真系统以实现对工作台的控制作用。最终,通过多组正弦位移对比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案很好的抑制了预滑动摩擦干扰,大幅减小了工作台在换向处的跟踪误差,进而提高工作台的运动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张小塔,范纯[9](2019)在《一种滑动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法在镀铝锌后处理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参照检测标准ASTM D1894,对镀铝锌后处理板的滑动摩擦因数进行测定。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小检测误差,提出了采用修正因子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经试验,发现测定的镀铝锌处理板摩擦因数经修正后相对标准偏差为12.1%,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可作为一种内控方法应用于实践。而试样间接触问题、试样边部毛刺问题和试样表面污染问题等对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上述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宝钢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丁恒楠[10](2019)在《真空钎焊WC-10Ni/NiCrBSi包覆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柔性涂层布技术与真空钎焊技术在Q235A钢基体表面制备WC-10Ni/Ni Cr BSi包覆涂层。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等微观手段分析了复合涂层中各区域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HT-1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测试了包覆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了钎焊工艺参数和摩擦试验参数对包覆涂层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磨损机理。采用WC-10Ni质量分数为80%的柔性金属布在1060℃钎焊温度下制备的WC-10Ni/Ni Cr BSi包覆涂层由表面层和硬质层组成。表面层中主要含有γ-Ni和Cr3Ni2Si,平均硬度为694HV0.2;硬质层中主要含有γ-Ni、WC、Cr23C6和Ni3Si,平均硬度值达到963HV0.2。采用直径5mm的Si3N4陶瓷球为对磨材料,在载荷20N、转速400r/min、磨损半径5mm和磨损时间1小时的试验条件下,硬质层的磨损率只有基体的14.8%,是表面层的27.8%。表面层的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伴有一定的磨粒磨损,硬质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并伴有少量的黏着磨损。采用WC-10Ni质量分数为50%的柔性金属布制备包覆涂层,随钎焊温度的提高,硬质层的洛氏硬度少量增加,磨损率和摩擦系数减小,磨损机理没有改变。采用1060℃的钎焊温度制备包覆涂层,随柔性金属布中WC-10Ni质量分数的增加,硬质层中WC颗粒所占面积分数变大,硬质层的洛氏硬度增大,磨损率下降明显,耐磨性显着提高。同时,磨损机理亦发生变化,当WC-10Ni质量分数小于30%时,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磨粒磨损;当质量分数在30%~60%时,以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磨粒磨损;当质量分数在60%~80%时,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有少量的黏着磨损。试验条件对包覆涂层的磨损率和磨损机理也有影响。对于采用WC-10Ni质量分数为50%的柔性金属布在1060℃的钎焊温度下制备的包覆涂层,其磨损率随试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本文试验条件下,当试验温度为200℃时具有最大的磨损率,而在400℃时则磨损率最小。当试验温度为100℃时,磨损机理为疲劳磨损与氧化磨损的结合;当试验温度达到200℃时,磨损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与氧化磨损的结合;当试验温度达到300℃~500℃时,磨损机理转变为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的结合。此外,随着载荷的增大,该复合涂层磨损率显着增加,磨损机理亦发生改变。当载荷为5N和10N时主要为磨粒磨损,15N时主要为疲劳磨损并伴有少量的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20N时主要为疲劳磨损与氧化磨损并伴有少量的磨粒磨损。(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6-13)

滑动摩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偶应力理论,研究了平面应变状态下刚性压头与均匀涂层半平面之间的二维滑动摩擦接触问题.该理论通过引入材料特征长度来描述微结构材料的尺寸效应.采用傅里叶积分变换方法将此尺寸依赖的接触问题转化为第二类Cauchy奇异积分方程.然后,通过数值求解该类方程来确定涂层表面法向应力和面内应力的分布.详细讨论了尺度参数、剪切模量比和摩擦系数对表面法向接触应力和面内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偶应力理论得到的接触应力明显偏离基于经典弹性理论预测的结果,而且表现出对材料特征长度的强烈依赖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动摩擦论文参考文献

[1].管志川,呼怀刚,王斌,孙美伟,刘永旺.基于机械比能与滑动摩擦系数的PDC钻头破岩效率试验[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宋红霞,柯燎亮,汪越胜.基于偶应力理论涂层半平面的二维滑动摩擦接触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9

[3].陈亚楠,金云学,牛牧野,陈洪美,杜文栋.Ni_3Al(Cr)合金室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郭小汝.环境温度对Vanadis4Extra钢干滑动摩擦性能影响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5].秦红玲,付阳,喻叶,刘云帆,杨昌.水轮发电机碳刷/集电环无载流与载流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9

[6].Parshant,KUMAR,Vijay,Kumar,SRIVASTAVA.制动油处理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往复滑动摩擦学(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9

[7].解玄,尹必峰,华希俊,王皓,朱翊航.脂润滑条件下PTFE/GCr15激光织构表面滑动摩擦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9

[8].崔博.基于柔性结构的精密直驱工作台预滑动摩擦抑制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9].张小塔,范纯.一种滑动摩擦因数的测定方法在镀铝锌后处理板中的应用[J].宝钢技术.2019

[10].丁恒楠.真空钎焊WC-10Ni/NiCrBSi包覆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滚动体在非承载区的受力情况胎牛血清中超高分量子聚乙烯与硅碳氮...离合器磨扳过程的叁个阶段滑动机构滑动和滚动滑移机构结构形式滑动机构

标签:;  ;  ;  ;  ;  ;  ;  

滑动摩擦论文_管志川,呼怀刚,王斌,孙美伟,刘永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