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高师学生素质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冯俊琪[1](2020)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文中研究说明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女性数学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数学教育理念的变革逐步发展。经过40多年的积累,回望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接受数学教育是女性学习掌握数学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女性发展智力、提升智力水平的重要工具,女性数学教育的程度标志着现代女性智能化的水平。因此,保障女性受数学教育的权利,不仅关系到女性素质的高低,而是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女性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有着区别于数学教育研究的独特问题、独特视野以及独特社会价值,所以人们应当更加关注与重视。目前,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位研究女性数学教育的学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主要任务包括:1.记录我国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历程;2.探讨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3.对女性数学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与反思,以期为我国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和繁荣提供成果借鉴和历史思考。基于此,使得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述。全文主要分为绪论、理论基础、正文和结语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研究了女性数学教育从缺失到确立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零星的家庭数学教育(封建社会)、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1840—1949年)和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1849—1978年)。第二、三、四章分别论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年)、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年)、巩固提高时期(2000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发展总况。每一章都将从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女性数学教育的成就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四部分展现女性数学教育在每一期的发展历程。第五章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数学教育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梳理了对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结论,提供了一些对未来女性数学教育发展以及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为今后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起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总之,论文结合女性数学教育历史与现状,从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角度对女性数学教学和女性数学学习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女性数学教育研究的情况及问题,为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建设,为女性数学教育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王云龙[2](2020)在《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的研究 ——以C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管仲说过,“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教育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十分重大。发展我国教育重点在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但往往把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学生身上,却忽略了优质教育的根源——教师本身。高师院校教师是培养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关乎到我国教育水平的高低与教育质量的好坏,更是未来社会人才资源的源泉。高师院校教师不仅承担教书育人的压力还有科研项目、家庭生活、职场等压力,这对高师院校教师的心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在快速发展变革的社会调整高师院校教师的心理波动,关键在于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职业韧性。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电子、书籍等文献明晰高师院校教师心理韧性的内涵,分析出高师院校教师的心理特征,再结合调查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以C师范大学为典型案例,通过对其的调查研究从而反映出高师院校教师的心理现状,通过调查问卷以及深度采访了解到,高校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年轻教师心理压力很大,并且普遍。影响其心理的因素来源于价值观念、个性特征、教育经历、实践活动、社会人际网络、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文章提出了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培养策略,认为在高师院校教师个人的韧性管理策略方面,应增强自我保护与应对能力,加强危害因素管理;在学校层面对教师韧性的管理策略方面,应营造和谐的学校组织氛围,重视高师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关注其专业成长与发展,实行高师院校教师导师制,建立合理民主的管理制度,关注教师压力,减轻压力给教师带来的不良后果;在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培训层面的韧性培育策略方面,应把教师韧性纳入高师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内容,加强高师院校教师的抗挫折教育,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高师院校教师如何提高自身职业韧性不单需要个人自我调节还需要学校方面、社会、国家一起努力,才能够使高师院校教师高校教育战线的中流砥柱。
曹卉柠[3](2020)在《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洋管乐团从17世纪的欧洲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演奏魅力,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1881年在我国上海英美租界创办了第一支“上海公共管乐队”,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深受国民喜爱的音乐表演形式。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器乐演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小学纷纷组建起小学管乐团,但由于我国管乐团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导致在小学管乐团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如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练琴时间短,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师培训,缺乏学生喜爱的排练曲目,教学中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整理了三百余篇文献资料,研读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及课程标准,通过观察法深入学校实地调查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的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现状及学校课程资源三方面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现状做了调查分析,通过访谈法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教学现状进行详细描述。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西洋管乐团管理规范化,教学模式合理化,师资及设备完善。为今后小学管乐团的社团教学发展提供调查结果及理论依据,以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西洋管乐团的社团教学活动起促进作用。
胡晓珊[4](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钟霞[5](2020)在《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文中提出本土音乐文化凝聚了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精神特征,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赣南采茶戏和兴国客家山歌是深受赣南人民喜爱的,反映赣南人民劳动、生活的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本土音乐文化。它们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拥有几百年历史。随着历史的巨变,经历现代文明的冲击,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优秀本土音乐正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边缘化,久而久之面临即将失传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党号召文化自信,要从儿童抓起,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成为音乐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当发挥其教育传承功能,帮助本土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此,笔者对赣州市的中小学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进而了解赣州市本土音乐在中小学的传承现状,并以四所中小学为例,研究有关本土音乐教育的问题。本论文由四个章节和绪论、结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简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阐述了赣州地区本土音乐的概况;第二章介绍了赣州市中小学层面、高师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本土音乐教育现状;第三章对本论文所研究的四所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第四章论述开展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针对目前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对构建本土音乐课程展开设想;结语部分指出学校音乐教育必须要重视“根文化”,要树立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观。
林伟华[6](2019)在《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立德树人”背景下,数学教师教育在肩负知识与技能传授任务的同时,其育人使命更加突显,其中数学情感素养的培育是重要的一环。如何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落实并推行到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和价值,是数学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地方师范院校大一数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运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基于优势关系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教育实验、个案研究等主要研究方法,探究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大一新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学情感素养培养的群体和个体策略,并在实验研究中验证其有效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是指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与师范生培养相适应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其外延可划分成数学道德情感、数学理智情感、数学审美情感3个维度。2.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由11个因素28个条目组成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以作为测量工具。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整体得分不是很理想,其中数学严谨感、数学逻辑感的得分相对较高,数学原则感、数学责任感、数学对称美感、数学奇异美感的得分相对较低。4.通过教学实验研究,验证了提升数学情感素养的有效群体培养策略,具体为:我的数学情感主题班会、小组访谈或一对一访谈、数学素养专题讲座、师范生眼中的数学家与数学情感研讨、数学文化授课、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是什么及塑造途径的学生座谈会、师范生与院长沟通的师生座谈会。5.通过个案研究,验证了提升数学情感素养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其中,提升“数学原则感和数学责任感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面谈交流的自尊心教育方式、加强数学责任感培育、加强与家长、老师、同学沟通与配合;提升“数学自强感和数学执着感偏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专业认同度指导、树立数学自强感、提升数学自强感的行为指导;提升“数学审美感相对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树立坚定信念、数学审美情感教育、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等行为指导;提升“数学合作感、数学自强感、数学奇巧美感相对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提升数学合作感、数学自强感教育。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提出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概念内涵与外延,经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求证,具有一定共识性和可推广性。设计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化,为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2.编制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结果分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数学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测量工具。3.通过实验验证,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可以通过相应的培养策略来进行提升。一方面论证了在大学阶段数学情感素养的培育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启示要加强运用数学情感素养在育人方面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师范生情感素养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实现数学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夏冰[7](2018)在《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培养反思与创新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研的视角》文中指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将学前教育的发展摆到了重要位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更是指明了当时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需要大量符合要求的幼儿教师。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主力院校,主要承担着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为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显得更加重要与紧迫。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毕业生的视角来反思职前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原因,并提出改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与建议。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的假设、思路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色;第二部分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学生满意度理论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理论来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设计与实施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设计、实施情况和对研究结果进行的数据分析;第四部分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环节指出当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意见。研究发现,毕业生对职前教育培养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其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是培养模式四大要素中最低的,且月收入越低的人群培养模式满意度越低。具体而言,包含培养目标欠缺精准定位、课程设置无法满足需求、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含社会层面与学校层面的原因,包括社会需求增加与现实状况的差距、支持力度与实际需求的矛盾、工作压力与待遇水平的差异等,从学校层面包含培养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培养模式不突出学生差异、教师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为了改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模式,具体可从培养模式的四个维度来,从培养目标而言,需要兼顾政策指引与社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区分不同类型层次的培养目标、结合地方需求改进培养目标以及尊重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就课程结构而言,需要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草重学生差异设计特色课程以及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在培养过程的改进中强调优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打造复合型教师、扩建实践基地,加强实训指导、强化课堂监管、优化教学方式等。在培养评价的改进改进方面强调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构建全方位的培养评价主体、拓宽培养评价的内容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培养评价方式。
李静美[8](2018)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文中指出当前农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稳定性差,亟需建立能使优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教师补充渠道。湖南省于2006年探索实施的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获得良好的实践反响。有人说,“中师又回来了”。那么,在不同于中师所处时代环境下,定向培养作为农村小学教师的重要补充渠道何以可行?它是如何实现“有人读”且使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其背后的发生逻辑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此研究较少,且偏重对实施经验、人才培养等的描述性研究,学理分析不足,难以回答上述问题。为此,本研究采取“回溯历史、关照背景、诉诸理论”三维取向,以湖南省为个案,基于嵌入型个案研究设计,综合使用个案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采用并行混合方法设计,对当前社会环境下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可行(何以产生、何以有效等)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为原型,加入制度环境稳定性变量,构建了新的制度变迁解释模式,认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的产生与中等师范教育的取消有内在联系,定向培养政策产生主要是效率机制在起作用。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取消中等师范教育主要是合法性机制作用的结果,取消中师不仅是师范教育中专学历层次的消失,更是中师培养模式与制度优势的隐没,由此导致一些农村学校失去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来源,师资短缺和质量下滑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趋于稳定,组织微环境较为积极背景下,效率机制成为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力,而定向培养之所以被认为是有效率的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结果。基于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验的分析,定向培养成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基于对各主体的调查、运用相关理论,采取“数据呈现效果→资料挖掘原因→理论解释逻辑”的分析理路,在和中等师范教育、现有农村教师补充渠道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教师定向培养何以有效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定向培养的制度设计与社会现实和客观需求等相契合,由此招收到了次优生源,培养出了高质量的师范生,补充到了有守诺精神的教师,较之其他补充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就生源吸引来看,尽管时代发生变迁,但定向培养能够吸引到次优生源,在于公费教育切合了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就业保障符合了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职业特性契合了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人才培养质量高,与良好的生源质量、系统的教师教育、适当的考核退出机制息息相关,它抓住了农村小学职前教师教育的关键,增强了培养对农村教育的适应性。就到岗留任保障来看,契约机制是关键,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同时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由此构成定向培养保障师范生到岗留任的内在逻辑。针对实施中存在的争议或问题,并结合调研中各利益主体的诉求,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实施保障、外部支持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于诗异[9](2017)在《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文中提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主要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是前两者的最终归宿。其所指的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程中,高校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与满足社会的多方需求。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主要是指高师院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并将丰富的音乐教育资源合理的与社会对接。近年来,高校服务社会的理念与研究已逐渐发展深入,地方高校也在加速发展其实践道路。以设立教学实践基地、与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挖掘地方文化并建立相关的科研中心来进一步为地方社会服务。然而,以高师院校为基点,探讨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相关文献却颇为有限。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有的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归纳;再从理论角度分析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江西省五所高师院校音乐教育资源现状、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做相关调研;其中,选取了南昌地区的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及位于赣南的赣南师范大学和坐落于赣西的宜春学院。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探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思考。为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提供几点有效建议,让高师院校与地方的关系更为密切,互助发展。
徐建星[10](2011)在《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GX实验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初中数学教改实验”的简称(“G”、“X”分别为“高效”一词的汉语拼音Gao Xiao的首字母),是陈重穆先生、宋乃庆教授于1992年正式提出并实施,以“减负提质”为核心,旨在通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负担、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是一项融教育思想、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数学教学改革实验。GX实验教学原则的“32字诀”是:积极前进,循环上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适当集中;先做后说,师生共作。它是GX实验的基本理念,其中“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等观念已渗透到数学教育中,影响广泛。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否则“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减负提质要落实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与教学中,但反思当下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师生负担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等现象,更有必要对GX实验的教学原则进行传承与挖掘。数学教育的发展过程是一系列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这些改革构成了数学学科教育的发展史,在数学教学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今天的教学创造了教学的历史,而是教学的历史造就着今天的教学。教学的传统与历史远比我们所能认识的要丰富、深厚与完整,它们是先人们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累积,是人类教学发展的“源”与“流”。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人们对数学课程改革理解的偏见或缺失,课堂教学改革出现的简单与重复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遗忘了以前许多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经验,割裂了数学教学改革的历史,不前返教学改革的历史就失去了继承传统的阶梯,没有“源”与“流”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迷失正确的路向。本研究主要在素质教育视域下,审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以期在当下教育背景下挖掘与激活GX实验的教学原则,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同时也反思GX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过程中主要以GX实验教学原则的集中体现——“GX32字诀”为研究基点与核心,具体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学、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教育改革涵盖的教育理论与改革理论二个维度上,结合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相关教学问题展开研究。除导言、文献综述与结语外,论文还有6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3、4、5、6章,主要参照教育改革的阶段性理论框架,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酝酿、启动、实施、提升四个阶段。对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研究,首先梳理本阶段中影响改革的因素,力图把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置于当时的背景下进行思考,然后根据教育改革的两大构成要素:教育理论——改什么的问题;改革理论——如何改的问题。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教育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当代素质教育视域下,本源性的梳理每一个发展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征,阐述了在每一个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是什么;其次,在改革理论维度上的分析,主要在GX实验教学原则构思、启动、实施与提升的历程中,窥视其改革实践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两个维度的分析,系统探讨了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散到聚,由教材到教法,再到教材与教法融合于一体的教学改革实验的内涵及其实践的方法策略。通过教学改革事件的衔接,还原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等角度系统梳理了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概貌。第二个部分为第7章,主要对GX实验作一个方法上的考量。由于GX实验是一项数学的教学实验,因此把讨论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把GX实验置于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下来思考,从GX实验的发展路径来看,GX实验属于经验的——科学家的研究传统。从GX实验教学原则构建的路向来分析,GX实验属于数学——归纳的研究范式:二是把GX实验置于教学实验的视角下来审视,GX实验是一项自然教学环境下的准实验,通过其改革事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GX实验的实验假设、实验变量、实验评价等。并试图回答人们对GX实验科学性、方法论上的追问。第三部分为第8章,主要根据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启示当下的数学课程改革要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等。反思认为GX实验教学原则的研究要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水平,加强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传播与发展。研究的拟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从改革史的角度,首次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尽管对GX实验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有十余篇,期刊论文有一百四十余篇,但这些主要是对GX实验教材编写、教学效果、学习策略等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缺少整体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弥补了这一缺失;二是研究中采用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大量的改革史料从质与量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按教学理论与改革理论两个维度,通过改革事件的续接,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进行全景式的发展性透视;三是通过对GX实验教学原则的历史挖掘,为数学教学改革史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增添了一份素材,为当下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当然,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如对GX实验研究史料的挖掘还不是很全面,对GX实验史料的理论提炼还有待提高,如何进一步继承与深化GX实验教学原则的内涵与特色,当下GX实验如何再发展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也是以后将继续探讨的问题。
二、关于高师学生素质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高师学生素质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论介绍 |
2.1.2 概念界定 |
2.2 研究背景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研究时期划分 |
第3章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回顾 |
3.1 封建社会——零星的家庭教育 |
3.2 1840 -1949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萌芽 |
3.3 1949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的发展 |
3.3.1 1949 -1956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3.3.2 1957 -1978 年女性数学教育 |
3.4 女数学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面恢复时期(1979—198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4.1 时期背景 |
4.1.1 女性教育政策及措施 |
4.1.2 数学教育理念 |
4.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4.2.1 女性受小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2 女性受中学数学教育情况 |
4.2.3 存在的问题 |
4.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4.3.1 女数学家 |
4.3.2 女性数学教师 |
4.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4.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4.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4.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4.4.3 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繁荣发展时期(1990—1999 年)的女性数学教育 |
5.1 时期背景 |
5.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5.1.2 数学教育理念 |
5.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5.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5.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5.2.3 存在的问题 |
5.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5.3.1 女数学家 |
5.3.2 女性数学教师 |
5.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5.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5.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5.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巩固提高时期(2000 年—至今)的女性数学教育 |
6.1 时期背景 |
6.1.1 女性教育政策与措施 |
6.1.2 数学教育理念 |
6.2 女性受数学教育情况 |
6.2.1 女性受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情况 |
6.2.2 女性受高中数学教育情况 |
6.2.3 存在的问题 |
6.3 女性数学教育成就 |
6.3.1 女数学家 |
6.3.2 女性数学教师 |
6.3.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者 |
6.4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情况 |
6.4.1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文章统计 |
6.4.2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内容及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验教训与挑战 |
7.2 女性数学教育历史发展 |
7.2.1 发展概况 |
7.2.2 存在问题 |
7.2.3 影响因素 |
7.2.4 相关建议 |
7.3 女性数学教育研究 |
7.3.1 结论 |
7.3.2 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的研究 ——以C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主要创新点 |
一、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基本概念与理论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韧性 |
2. 心理韧性 |
3.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 |
4.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 |
(二)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的一般特征 |
1.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以责任和信念为核心 |
2.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是超临界发挥作用 |
3.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的发展是超越自我 |
4.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是可培养塑造的 |
二、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现状研究——以C师范大学为例 |
(一) 问卷设计 |
(二) 问卷指标 |
(三) 问卷的信度检验 |
(四) 问卷的效度检验 |
(五) 数据来源 |
(六)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表现现状 |
1. 高师院校教师价值观念调查 |
2. 高师院校教师心理素质调查 |
3. 高师院校教师教学素养调查 |
4. 高师院校教师实践活动调查 |
5. 高师院校教师管理制度调查 |
6. 高师院校教师社会人际网络调查 |
7. 高师院校教师环境因素调查 |
三、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 价值观念 |
(二) 个性特征 |
(三) 教育经历 |
(四) 实践活动 |
(五) 社会人际网络 |
(六) 环境因素 |
四、 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培养策略 |
(一) 高师院校教师个人的韧性管理策略 |
1. 增强自我保护与应对能力 |
2. 加强危害因素管理 |
(二) 学校层面对教师韧性的管理策略 |
1. 营造和谐的学校组织氛围 |
2. 重视高师院校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关注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
3. 实行高师院校教师导师制 |
4. 建立合理民主的管理制度 |
5. 关注教师压力,减轻压力给教师带来的不良后果 |
(三)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与培训层面的韧性培育策略 |
1. 把教师韧性纳入高师院校教师职前教育内容 |
2. 加强高师院校教师的抗挫折教育 |
3. 深化教师继续教育改革 |
五、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访谈记录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及文化自信的发展 |
(二)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需要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西洋管乐团 |
(二)音乐教学 |
(三)社团教学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概述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社团发展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乐器分类 |
(一)铜管乐器 |
(二)木管乐器 |
(三)打击乐器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组织与管理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组织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管理 |
四、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的重要性 |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
(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
(三)提升美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
第二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一)学生基本信息 |
(二)学生课堂学习 |
(三)学生课后练习 |
(四)学生演奏水平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师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一)教师基本信息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目标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排练曲目 |
(四)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方法 |
(五)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内容 |
(六)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评价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学校课程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资源配置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课程设置 |
第三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学校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改进策略 |
(一)学生学习方面 |
(二)教师教学方面 |
(三)学校课程资源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小学西洋管乐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篇) |
附录三 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篇) |
附录四 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4)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5)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一)民族音乐教育研究 |
(二)赣州市本土音乐研究 |
(三)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典型案例剖析研究法 |
第一章 赣州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概况 |
第一节 赣南采茶戏 |
一、赣南采茶戏的孕育与形成 |
二、赣南采茶戏的唱腔及代表剧目 |
三、赣南采茶戏的表演特色 |
第二节 兴国客家山歌 |
一、客家的源起 |
二、兴国客家山歌的起源与发展 |
三、兴国客家山歌的特点概述 |
第二章 赣州市各个层次本土音乐教育发展情况 |
第一节 基础教育层面 |
第二节 高师教育层面 |
一、赣南师范大学 |
二、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三、有关问题探析 |
第三节 社会层面 |
一、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概况 |
二、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开展的活动 |
三、有关问题探析 |
第三章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
一、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 |
二、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
三、赣州市第三中学 |
四、赣州市第一中学 |
第二节 教师访谈 |
一、访谈教师基本情况 |
二、教师思想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现状的总结与启示 |
一、课程建设 |
二、师资建设 |
三、教材建设 |
四、教学设施配置 |
第四章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开展意义及发展展望 |
第一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 |
一、有利于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
二、有利于拓宽音乐视野 |
三、有利于提高审美品味 |
四、有利于形成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观 |
第二节 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有关问题和原因 |
一、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有关问题 |
二、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有关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展望 |
一、政府层面 |
二、高师层面 |
三、中小学层面 |
四、社会层面 |
第四节 赣州市本土音乐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 |
三、教学方法的拓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记录 |
(6)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数学情感素养研究概述 |
1.1.1 数学情感内涵 |
1.1.2 数学情感要素 |
1.1.3 数学情感评价 |
1.1.4 数学教师情感 |
1.1.5 数学情感述评 |
1.2 数学情感素养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数学素养 |
1.2.2 数学核心素养 |
1.2.3 情感素养 |
1.3 研究述评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1.1 选题理论背景 |
2.1.2 选题现实背景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范围 |
2.2.4 研究内容 |
2.2.5 研究方法 |
2.2.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3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概念化 |
3.1 素养和情感的定义解析 |
3.1.1 素养的定义 |
3.1.2 情感的定义 |
3.2 数学情感素养的定义 |
3.2.1 邻近属概念分析 |
3.2.2 种差分析 |
3.2.3 概念界定 |
3.3 数学情感素养概念外延的划分 |
3.3.1 邻近概念外延的梳理 |
3.3.2 外延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 |
4.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
4.1.3 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
4.3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4.3.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
4.3.2 多属性群决策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3 指标体系词条解释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
5.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问卷编制 |
5.1.1 明确编制原则 |
5.1.2 确定问卷结构 |
5.1.3 编制问卷题项 |
5.1.4 问卷预测与分析 |
5.2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现状调查 |
5.2.1 调查取样 |
5.2.2 调查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群体培养实验研究 |
6.1 群体培养策略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工具 |
6.2.3 实验过程 |
6.3 实验结果 |
6.3.1 独立样本实施效果 |
6.3.2 配对样本实施效果 |
6.4 实验分析与讨论 |
6.4.1 实验的独立样本分析 |
6.4.2 实验的配对样本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个体培养实验研究 |
7.1 个案研究可行性概述 |
7.2 个体培养策略 |
7.3 实验方法 |
7.3.1 实验对象 |
7.3.2 实验工具 |
7.3.3 实验过程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培养反思与创新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研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假设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七、研究方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
第一节 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 |
一、人才培养模式 |
二、人才培养模式理论 |
三、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二节 学生满意度相关理论 |
一、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理论 |
二、顾客满意度与学生满意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三节 专业课程设置理论 |
一、课程的基础理论分析 |
二、杜威与泰勒的课程观 |
三、张雪门关于幼稚师范的实习理论 |
四、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问卷编制 |
四、正式调查与问卷情况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满意度情况统计分析 |
二、满意度情况差异分析 |
第四章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培养目标欠缺精准定位 |
二、课程设置无法满足需求 |
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相对落后 |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第二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第五章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职前培养模式改进的对策 |
第一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改进 |
一、兼顾政策指引与社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 |
二、区分不同类型层次的培养目标 |
三、结合地方需求改进培养目标 |
四、尊重市场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
第二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改进 |
一、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 |
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 |
三、尊重学生差异设计特色课程 |
四、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
第三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过程的改进 |
一、优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打造复合型教师 |
二、扩建实践基地,加强实训指导 |
三、强化课堂监管,优化教学方式 |
第四节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评价的改进 |
一、强化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
二、构建全方位的培养评价主体 |
三、拓宽培养评价的内容体系 |
四、形成多元化的培养评价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新入职幼儿教师对职前教育培养模式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件2:幼儿教师对职前教育培养满意度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8)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农村教师主要补充渠道的效果与问题 |
(二)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相关问题 |
(三)简要的评论 |
三、内容、思路与意义 |
(一)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反思 |
(一)混合方法的选择与设计 |
(二)样本情况介绍 |
(三)研究者的反思 |
第一章 国家主导的定向培养:改革开放以来中师兴衰探析 |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调整整顿期(1979-1983) |
(二)发展繁荣期(1984-1991) |
(三)稳中渐衰期(1992-1998) |
(四)快速消亡期(1999年以后) |
二、中等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一)政策优势吸引了优秀生源 |
(二)精准培养保证了教学胜任力 |
(三)定向制度保障了供给与稳定 |
三、取消中等师范教育的现实反思 |
(一)关于取消中师的三种解释 |
(二)对现有解释的现实反思 |
(三)关于取消中师的新解释 |
小结 |
第二章 地方驱动的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政策回归 |
一、启动背景 |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
(二)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并未形成 |
(三)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与补充不足共存 |
(四)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二、实施历程 |
(一)酝酿准备 |
(二)启动实施 |
(三)深化完善 |
三、学理反思 |
(一)政策的产生:效率机制起主要作用 |
(二)政策的选择:路径依赖的结果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生源吸引状况 |
(一)生源质量“次优化”,且有内部差异 |
(二)生源来源“农村化”,农村和县城生源质量有差别 |
(三)中下和中中层报考为主,但二者亦有差别 |
二、生源吸引原因:为何报考 |
(一)报考决策的宏观调查 |
(二)报考决策的微观深描 |
三、生源吸引逻辑 |
(一)公费教育切合农民贫困家庭的生存理性 |
(二)就业保障符合农民的回避风险逻辑 |
(三)职业特性契合各阶层对子女的职业期望 |
小结 |
第三章 为什么选择读: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生源吸引分析 |
一、培养质量如何 |
(一)定向师范生的素质表现 |
(二)定向教师的能力体现 |
二、缘何有高质量 |
(一)优质生源是质量保证的基础 |
(二)系统的教师教育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
(三)考核退出机制是质量保证的“助力器” |
小结 |
第五章 为什么下得去、留得住: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到岗留任保障分析 |
一、到岗留任状况 |
(一)定向师范生履约到岗情况 |
(二)定向教师履约留任情况 |
二、到岗留任原因 |
(一)到岗(下得去)的原因 |
(二)留任(留得住)的原因 |
三、到岗留任保障逻辑 |
(一)契约机制是到岗留任保障的关键 |
(二)本地化机制促动契约的自动履行 |
小结 |
第六章 农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反思与建议 |
一、定向培养的必然性:农村教师补充的方向? |
(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在一定时期内一些地区存在 |
(二)农村教师需要专门准备或培养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 |
二、定向培养的有效性:制度变迁路径的视角 |
三、定向培养实施中的主要争议或问题 |
(一)初招学生选择自主性问题 |
(二)初招项目优质生源冲突问题 |
(三)专门化培养与再就业问题 |
(四)定向教师个人发展问题 |
(五)定向培养经费分担问题 |
四、定向培养实施的优化建议 |
(一)明确制度完善环节,保证项目生源质量 |
(二)建立二次进退机制,尊重学生自由选择 |
(三)注重乡土情怀培养,完善农村教师教育 |
(四)优化服务期制度,促进教师稳定与发展 |
(五)厘清各级财政责任,完善经费保障体制 |
(六)改善外部环境,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
2.1.1 彰显音乐教育之价值 |
2.1.2 拓宽音乐专业就业之渠道 |
2.2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可行性 |
2.2.1 政策条例为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提供的保障 |
2.2.2 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实基础 |
第3章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现状调查 |
3.2 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 |
3.3 现状分析 |
3.3.1 缺乏合理的教育机制 |
3.3.2 缺乏健全的人才培养方式 |
第4章 对策思考 |
4.1 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 |
4.2 高师音乐教育服务教育 |
4.3 高师音乐教育服务社会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缘起 |
1.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需要 |
1.1.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素质教育概述 |
2.1.1 素质教育的提出 |
2.1.2 素质教育的内涵 |
2.1.3 素质教育的特征 |
2.2 GX实验教学原则概述 |
2.2.1 教学原则概述 |
2.2.2 数学教学的主要原则 |
2.2.3 GX实验的数学教学原则 |
2.3 GX实验研究述评 |
2.3.1 GX实验的经验总结性研究 |
2.3.2 GX实验的理论基础研究 |
2.3.3 GX实验的推广与迁移研究 |
2.4 GX实验的阶段划分 |
2.4.1 教学改革过程的阶段性理论 |
2.4.2 GX实验的四个阶段 第3章 GX实验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与重建 |
3.1 对中学数学形式化的批判 |
3.1.1 基础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
3.1.2 数学教学改革的传统 |
3.1.3 数学教学内容的过度形式化 |
3.1.4 数学教学过度形式化的批判 |
3.2 GX实验淡化形式的提出与初步形成 |
3.2.1 淡化数学形式的思想溯源 |
3.2.2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主要路径 |
3.2.3 酝酿阶段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教材呈现 |
3.3 GX实验教学原则初步形成的基础 |
3.3.1 丰厚的学术背景奠定了重建的数学基础 |
3.3.2 多元化的合作与交流搭建了重建的平台 |
3.3.3 多套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建的实践经验 第4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由教材到教法的渗透与融合 |
4.1 教法改革启动的影响因素 |
4.1.1 教材多样化的政策 |
4.1.2 教师参与改革的阻力 |
4.1.3 改革理念由教材到教法的发展 |
4.1.4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事件的道德诱因 |
4.2 教材与教法融合的初步试验 |
4.2.1 编写GX实验教材与启动实验 |
4.2.2 初步试验的效果 |
4.3 教材与教学融合的改革策略 |
4.3.1 关注智力、政策和精神的有机融合 |
4.3.2 构建数学教学原则表达的民族话语 |
4.3.3 切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5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施与形成 |
5.1 GX实验数学教学原则的实践与澄清 |
5.1.1 教学改革核心观点的实践与澄清 |
5.1.2 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之争 |
5.1.3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确认 |
5.2 实施阶段的GX实验教学原则 |
5.2.1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的形成 |
5.2.2 "积极前进,循环上升"的形成 |
5.2.3 "开门见山,适当集中"的形成 |
5.2.4 "先做后说,师生共作"的形成 |
5.3 GX实验教学原则实施与形成的对策 |
5.3.1 构建观点澄清的多元化路径 |
5.3.2 构建学导研三级互动的培训制度 |
5.3.3 构建基于教学现实的改革策略 第6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
6.1 实施后的追问 |
6.1.1 追问GX实验"32字诀"的内涵 |
6.1.2 追问GX实验的理论基础 |
6.1.3 追问GX实验的方法 |
6.1.4 追问GX实验的推广 |
6.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发展 |
6.2.1 GX实验数学观的分析 |
6.2.2 GX实验教学观的构建 |
6.2.3 GX实验学习观的发展 |
6.2.4 GX实验教材意涵的挖掘 |
6.2.5 GX实验教学原则的整体认识 |
6.3 GX实验教学原则提升与完善的路向 |
6.3.1 演绎与归纳的双向理论构建 |
6.3.2 科学精神的改革导引 |
6.3.3 学术传播推动改革的发展 第7章 GX实验研究的方法考量 |
7.1 基于数学教育研究范式的审视 |
7.1.1 数学教育研究概述 |
7.1.2 数学教育研究的范式 |
7.1.3 GX实验的研究范式 |
7.2 基于教学实验方法的审视 |
7.2.1 教学实验的内涵与特征 |
7.2.2 GX实验的实验设计 |
7.2.3 GX实验的实施程序 |
7.2.4 GX实验的实验评价 |
7.3 实验方法的现实反思 第8章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
8.1 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启示 |
8.1.1 认识数学形式化谱系,构建学校数学的知识体系 |
8.1.2 切实物化理念,构建易于师生操作的一体化课程资源 |
8.1.3 高效课堂释放课外,突破减负提质的现实困境 |
8.1.4 加强教师培训的"数学化",提高教师的数学素养 |
8.1.5 协调利益与力量,构建和谐改革共同体 |
8.1.6 遵循实践的理性,推动数学课程改革的稳步发展 |
8.2 对GX实验教学原则研究的反思 |
8.2.1 GX实验教学原则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8.2.2 GX实验教学原则的实证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一:1993-2008年以GX实验为主题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GX实验的博硕学位论文统计表 |
附录三:陈重穆先生关于GX实验的部分报告、信件、手稿 |
附录四:宋乃庆教授组织教材编写活动的文件 |
附录五:GX实验学校的实验计划 |
附录六:沙坪坝区实验学校考试通知、考试成绩与教师概况统计表 |
附录七:GX实验教师的调查问卷 |
附录八:GX实验教研员的访谈提纲 后记 |
四、关于高师学生素质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数学教育发展研究(1978-2020年)[D]. 冯俊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高师院校教师韧性发展的研究 ——以C师范大学为例[D]. 王云龙.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 曹卉柠.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4]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5]赣州市中小学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展望[D]. 钟霞.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6]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D]. 林伟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04)
- [7]幼儿教师职前教育培养反思与创新 ——基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调研的视角[D]. 夏冰.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研究 ——以湖南省为例[D]. 李静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9]江西省高师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D]. 于诗异.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10]GX实验教学原则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徐建星. 西南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