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客家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客家,文化,区域,河源,汝城,品牌,文化史。
客家区域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1](2019)在《区域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研究——以河源客家传统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则为我的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设计灵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实用人才、促进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4期)
黄涛坚[2](2019)在《以博物馆文创为媒推动客家文化的跨区域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客家人地域分布广阔,历经时代的变迁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保留及传承其文化共性一面的同时,亦衍化出多彩丰富的个性一面,本文从传播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如何借助博物馆文创实现不同地区间客家物质文化的有效整合及挖掘利用,推动客家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有效传播。(本文来源于《客家文博》期刊2019年01期)
钟俊昆[3](2019)在《《鸿渐赣南》:客家区域文化史的辛苦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少华在其力作《最后一寸江南》里说过一句椎心的话:"赣南文化,近年来言必客家,无所谓妥否,但研究客家,何妨细致些再细致些?"[1]质言之,区域研究不必都打上客家符号,赣南研究还有很多的空白点。确实如此,他说中了客(本文来源于《创作评谭》期刊2019年02期)
郑兴荣[4](2019)在《客家民俗与区域材料交互渗透的推进路径——以大班表现性活动区“九连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爱家乡情感。本文以"九连环"为例,就本土文化——客家民俗与区域材料交互渗透的推进路径进行了相关探究,以培养幼儿的爱国、爱家乡情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03期)
刘春生[5](2018)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赣南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远低于江西平均水平。旅游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赣南客家民俗旅游,是赣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是客家人主要的发祥地、聚居地,素有客家摇篮之称,是赣州重要的城市名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赣南客家民俗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有待提高之处,因此,分析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现状,探索发展思路,开发旅游资源,对于促进赣南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度假旅游》期刊2018年11期)
余云珠[6](2018)在《区域文化在茶叶区域品牌建设中的融合和应用——以客家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文化在区域品牌建设中的融合和应用,能够突显品牌特色,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文化作为我国区域文化中璀璨的一支,可以在茶叶区域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品牌传播、品牌文化塑造中融合和应用。这不仅有利于茶叶区域品牌的建设,而且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8年10期)
房学嘉[7](2018)在《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学文化”——《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杜德栎君来访,并呈上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着《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嘱写几句话。余虽然对"教学文化"研究是外行,但是书中的"客家"二字吸引眼球,旋即翻阅目录与杜君讨论书中的立论与主要内容,觉得很有创意,可以从客家文化研究的视角说几句话。客家文化研究是嘉应学院人文学(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宁勤亮[8](2018)在《湘南汝城区域客家山歌的音乐文化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汝城客家山歌是随迁徙而来的文化和汝城客家方言上形成的具有客家族群和地域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原生态的客家山歌歌词中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文化、伦理道德、民俗风情、感情和劳动生活,蕴藏着客家方言的语音、语韵、语意,汝城山歌很好地担任了这一具有传承意义的重任;汝城区域的客家山歌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保留了原生态的语言表达方式,区域性的客家方言影响其旋律的走向和发展;民歌的结构形态如同其他族群及区域的民歌一样呈现多样化。因此,汝城客家山歌展现出了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独具一格的韵味。(本文来源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周建新,俞志鹏[9](2017)在《基于客家文化视角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客家文化是具有多元性、地域性、族群性等特征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作为一个文化族群,客家在内部具有强烈的族群认同和族群意识,而这一特征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客家文化产业集群是在客家地域或客家人的聚集区内,由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金融机构等在地理空间范畴内形成的网络化集聚,是以客家文化符号为创意元素进行的产品生产或服务供给,可以说是一种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以构建客家文化认同为经营目标的经济现象。广西客家在人口分布、文化资源、经济状况、教育基础、人才储备等方面与台湾客家的情况相近,可以在借鉴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具有广西自身特色的创新创意型产业集群——客家文化产业小区。(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余达忠[10](2017)在《区域社会中的客家研究与客家学——以“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的出版,无疑是当下客家研究的最新成果,是客家学和客家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收获。青年研究者们借鉴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对赣闽粤边区区域社会的研究,对历史故事的重新发现和重新叙事,勾勒出唐宋以来客家历史发展脉络的"时间历程"和具体场景,展示了一个文化意蕴丰富深厚的地域空间,尽可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历史的现场感。(本文来源于《叁明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客家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客家人地域分布广阔,历经时代的变迁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保留及传承其文化共性一面的同时,亦衍化出多彩丰富的个性一面,本文从传播学、博物馆学、社会学等角度,探讨如何借助博物馆文创实现不同地区间客家物质文化的有效整合及挖掘利用,推动客家文化在不同区域间的有效传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客家区域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景.区域传统文化与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互动研究——以河源客家传统文化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9
[2].黄涛坚.以博物馆文创为媒推动客家文化的跨区域传播[J].客家文博.2019
[3].钟俊昆.《鸿渐赣南》:客家区域文化史的辛苦书写[J].创作评谭.2019
[4].郑兴荣.客家民俗与区域材料交互渗透的推进路径——以大班表现性活动区“九连环”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19
[5].刘春生.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赣南客家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度假旅游.2018
[6].余云珠.区域文化在茶叶区域品牌建设中的融合和应用——以客家文化为例[J].科技和产业.2018
[7].房学嘉.客家文化视野下的“教学文化”——《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导论》读后[J].嘉应学院学报.2018
[8].宁勤亮.湘南汝城区域客家山歌的音乐文化特色[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
[9].周建新,俞志鹏.基于客家文化视角的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17
[10].余达忠.区域社会中的客家研究与客家学——以“客家研究新视野丛书”为例[J].叁明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