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哲学论文-张静

苏联哲学论文-张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苏联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奥伊则尔曼,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思想,生产力学说,无产阶级解放,物质生产,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形态,精神生产

苏联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1](2018)在《反思苏联哲学 开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经历了苏联时期和当代俄罗斯时期两个发展阶段,它们是既相区别又不可分割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者构成了对前者的反思,也正是在后者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俄罗斯重新焕发了生机。其中,奥伊则尔曼(Ойзерман Теодор Ильич,19(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1-29)

彭高[2](2016)在《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具体化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苏联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它上承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下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不容抹杀的过渡作用。而苏联哲学又是以教科书为主要物质载体的一种特殊哲学理论形态,且其核心和灵魂在于唯物辩证法思想。鉴于此,笔者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为线索,探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从而形成了该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该文的正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之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普列汉诺夫的开山、列宁的奠基、论战推动下的发展、斯大林的定型;第二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唯物辩证法思想之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其他理论流派的区别,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第叁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唯物辩证法思想之历史地位”,主要从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的影响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等叁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其历史地位。(本文来源于《中共中央党校》期刊2016-06-01)

安启念[3](2015)在《俄罗斯哲学界关于苏联哲学的激烈争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围绕对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哲学的认识,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争论焦点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霍鲁日称赞宗教哲学,但对苏联哲学即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其他多数学者否定米丁、尤金等人所代表的官方哲学,同时肯定具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有人提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哲学都是俄罗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争论双方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把苏联哲学放到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加以考察。(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5年05期)

高惠芳[4](2014)在《苏联哲学史范式的生成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哲学史范式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苏联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哲学思维方式。作为苏联哲学史范式的斯大林哲学体系,经历了萌芽、雏型、定形、完善的阶段,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哲学导论》才最终突破了这种哲学思维方式。有关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应用的问题成为主导苏联哲学思维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关于哲学思维与现实生活、政治意识的关系则成为苏联哲学史范式的另一主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李先悦[5](2014)在《刍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以《苏联哲学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问题上,历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以魏特夫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毛泽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次要人物,其思想是苏联马克思主义的复制品;二是以施拉姆为代表的自由派则把毛泽东看成"行为异端"的叛逆者,强调毛泽东的哲学是"封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尼克·赖特通过文献论证的方式,驳斥了施拉姆和魏特夫的激进观点,表明毛泽东的思想是欧洲苏联马克思主义主流和中国哲学文化传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赖特犀利的论辩视角和对毛泽东思想渊源的分析,对于国内毛泽东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观察与思考》期刊2014年03期)

闫晓勇[6](2013)在《论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命运与现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哲学教科书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就成为苏联、中国通用的哲学教科书的经典读本,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其基本内容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其教条化、简单化及僵化的缺陷已成为学界的共识。以史为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必须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当代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黎学军[7](2012)在《新时期苏联哲学教学与科研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说明苏联哲学、广义的苏联哲学教研、狭义的苏联哲学教研是什么,然后回顾了狭义的苏联哲学教研在我国的变迁史,并从历史分析中检验出一些绵延至今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结合在苏联哲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案例,构思了以"问题"意识为教学主线的苏联哲学教研体系。(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王卫东[8](2012)在《历史的反思与认识的超越——苏联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解体20年之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命运的考察与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哲学的党性、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叁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启示,有助于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从深层次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闫晓勇[9](2011)在《评苏联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苏联哲学教科书是长期在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读本。它从上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直接的中介作用,特别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有着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1年05期)

黎学军[10](2011)在《学术型哲学与“实践型”哲学的纠结——对苏联哲学史的一种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从纷繁复杂的苏联哲学发展历程中抽取出了一些具有贯穿性的特征,并阐述了正是这些特征将社会实践与理论哲学不分彼此地完全混合到一起的主要原因。虽然"过去"有过去的理由,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学术型哲学与实践理论不应彻底混为一谈,此岸与彼岸之间还是界限分明为好。(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苏联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具体化的一种特殊理论形态,苏联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它上承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下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不容抹杀的过渡作用。而苏联哲学又是以教科书为主要物质载体的一种特殊哲学理论形态,且其核心和灵魂在于唯物辩证法思想。鉴于此,笔者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为线索,探讨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从而形成了该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该文的正文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之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普列汉诺夫的开山、列宁的奠基、论战推动下的发展、斯大林的定型;第二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唯物辩证法思想之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叁个方面:阐明了唯物辩证法与其他理论流派的区别,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第叁部分为“苏联哲学教科书中唯物辩证法思想之历史地位”,主要从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与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苏联化的影响以及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等叁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其历史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联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静.反思苏联哲学开启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2].彭高.苏联哲学教科书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

[3].安启念.俄罗斯哲学界关于苏联哲学的激烈争论[J].哲学动态.2015

[4].高惠芳.苏联哲学史范式的生成与反思[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

[5].李先悦.刍议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与苏联哲学的关系——以《苏联哲学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4

[6].闫晓勇.论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命运与现代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2013

[7].黎学军.新时期苏联哲学教学与科研体系的构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8].王卫东.历史的反思与认识的超越——苏联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2

[9].闫晓勇.评苏联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J].甘肃理论学刊.2011

[10].黎学军.学术型哲学与“实践型”哲学的纠结——对苏联哲学史的一种审视[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标签:;  ;  ;  ;  ;  ;  ;  ;  ;  ;  

苏联哲学论文-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