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排便时间、泌乳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80.6%);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充分保证了剖宫产术安全、顺利的进行,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和产妇的满意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剖宫产;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8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284-01
孕产妇由于妊娠疾病、巨大儿、胎位不正等原因而无法自然分娩,需要接受剖宫产术来帮助产妇顺利生产,有效保障了母婴安全。但是由于剖宫产会给产妇的身体造成在一定程度的损伤,需要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预防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合产妇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予个性化护理,以改善产妇的预后,帮助其尽快的恢复[1]。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剖宫产的72例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4~35岁,平均(27.6±2.1)岁;孕周36~42周,平均(39.7±1.3)周;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7岁,平均年龄(28.3±2.3)岁;孕周37~42周,平均(40.2±1.4)周;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照均衡,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术前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对于手术存在担心和不安。医护人员需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予以鼓励和安抚,结合成功手术案例进行剖宫产知识普及教育,与此同时,产妇家属需要给予其足够的情感支持,增加产妇的信心,保持平和的心态,为剖宫产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2]。②伤口护理:剖宫产术后,需要着重加强对产妇的伤口护理,避免发生感染。保持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干燥和清洁,并予以消毒处理。产妇需要保持舒适的休息体位,避免对手术切口形成压迫,进而有效缓解伤口部位的疼痛感。③康复指导:指导其饮食、睡眠以及日常活动,合理膳食,保证其睡眠质量。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产生疲劳感,进而提高其产后恢复效果[3]。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
3.讨论
剖宫产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有效解决了自然分娩困难产妇的困扰,避免出现难产的情况。随着剖宫产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目前在产科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成为产妇所青睐的分娩方式。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免疫力较差,容易出现阴道感染、出血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办法进行预防。加强心理护理、伤口护理以及康复指导,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预防伤口感染,进行产后恢复锻炼,提高产妇的免疫力,增强体质,进而加快其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的排便时间、泌乳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充分说明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恢复效果更好。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保障了母婴健康,有效改善产妇的预后,加快其产后恢复,赢得了产妇的满意和认可,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梅.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5):217-218.
[2]冯萍萍,王学芹,杜静,等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31):166-167.
[3]曾兰玉.个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222-223.
[4]黄露,刘文明,江敏琼.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02):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