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磨矿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形理论,磨矿,多峰级配,水煤浆
磨矿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杨虓,王楠,郑剑平,王浩[1](2015)在《褐煤制浆中磨矿及多峰级配的分形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分形理论描述褐煤制浆中磨矿后颗粒体系的粒度分布,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得不同磨矿时间下颗粒体系的粒度分布,进行分形拟合。多峰级配可以提高褐煤颗粒体系的分形维数,但是单纯使用分形维数并不能有效表征褐煤级配的效果,通过相关系数修正后的真实分形维数能够较为合理地表征颗粒体系的级配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李茂林,崔瑞,王非,向文娟,曾凡霞[2](2011)在《阶段磨选磨矿粒度划分的理论分析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磨矿动力学出发,提出了阶段磨选时磨矿粒度的划分方法,将阶段磨矿的能耗问题转换成当量磨矿时间最小的数学问题,通过分析磨矿时间与粗精矿产率的相互关系,用数学方法回归磨矿动力学方程和粗精矿产率与磨矿粒度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与磨矿能耗一致的当量磨矿时间概念,以最小的总能耗划分磨矿粒度。借助于EXCEL可以实现两段、叁段磨矿合理的磨矿粒度划分。以某一铁矿的阶段磨选为例,对合理的两段、叁段磨矿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总能耗最小的磨矿粒度划分。(本文来源于《矿冶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包广清[3](2010)在《基于RBF神经网络和RS理论的磨矿分级系统软测量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硫化镍选矿过程的效率并改善选矿产品的质量,运用RS理论研究了某选矿厂磨矿工艺多维数据的属性约简.在建立相应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基础上,给出了表征磨矿生产过程内在规律的最小知识表达,并基于该模型对选矿生产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磨矿工艺数据可以进行浓缩,生产过程经验操作能够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从而加深了对生产工艺过程内在规律的认识;应用软测量技术获取了球磨机和旋流器内部状态主要关键参数,该模型分析过程相对简单,网络学习训练时间少、学习精度高;仿真结果表明估计值与分析值拟合良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赵秀芳,司亚梅,曹育洵[4](2010)在《影响磨矿效果主要参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磨矿效果的影响机理及国内外提高磨矿效果的研究成果;采用棒磨机进行探索性试验,分析了不同磨矿条件下介质公转和自转转速运动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优理论磨矿参数,磨机转速为1.6817 r/s,介质充填率为45%。(本文来源于《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2010年05期)
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万维汉[5](2010)在《RBF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相结合的磨矿分级智能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RBF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和模糊理论实现智能控制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磨矿效率和旋流器入口压力等波动引起的扰动,使磨矿浓度和溢流粒度的波动减小,为浮选过程产品品位改善及产量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技术上实现了优化磨矿分级过程。该分析过程相对简单,网络学习训练时间少,学习精度高,估计值与分析值拟合非常好。仿真表明这类智能控制器可用于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万维汉[6](2009)在《基于RBF和RS理论的磨矿分级系统模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06年,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选矿厂就磨矿分级系统进行了流程查定,根据随机取样数据,在保留原始信息的前提下,应用RS理论进行多维数据约简,得到表征磨矿生产过程内在规律的最小知识表达,以辅助生产工艺人员或操作工人使用RBF网络进行工艺分析与控制。应用RBF神经网络对选矿生产指标进行预测,建立了相应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该分析过程相对简单,网络学习花费的时间少,预测值与分析值有很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期刊2009-09-27)
崔学茹[7](2009)在《模糊控制理论在磨矿分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模糊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被控对象可以是确定或模糊的、单变量或多变量的、有滞后或无滞后的,定常的或时变的,以及具有耦合和干扰等多种情况。对于那些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复杂对象,更适宜采用模糊控制。实践证明,模糊控制对解决磨矿分级系统的自动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矿业工程》期刊2009年02期)
胡天喜[8](2008)在《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磨矿理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磨矿是选矿、冶金、化工及建材等行业的重要作业,其设备磨机也是生产中的主要设备。磨矿作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很大,目前我国每年有100亿吨以上矿料需要粉碎,全国每年的发电量有5%以上消耗于磨矿,全国每年有100万吨以上钢材消耗于磨矿,因此,磨矿作业的增效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个目的,昆明理工大学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粉磨设备—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立式同轴离心磨机是一种离心式磨机,主要由筒体、机架、传动机构、给料机构、导向机构和排料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物料在高速旋转的筒体带动下作离心运动,并在筒体内导向板的作用下改变运动轨迹,发生冲击、挤压和磨剥作用而被磨碎。本论文以新型的立式同轴离心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的磨矿理论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本文对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认为,立式同轴离心磨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优点:磨机单位容积生产能力高,磨机不需要使用衬板,磨机可用于介质磨和自磨,磨机可用于粗磨和超细磨以及产品粒度均匀。磨机内物料主要受来自研磨介质和自身的冲击力、挤压力和剪切力的联合作用而粉碎。筒体内物料所受的离心力的计算式为:C=(?),通过计算发现,在设计的转速范围内,磨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15-45倍。筒体内的两相流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基本符合强制涡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即在磨机筒体的同一横截面上,离中心越远的地方速度和压力越大,离中心越近的地方速度和压力则越小。立式同轴离心磨机内流场的受力和运动状态非常复杂。对磨机内介质的受力状况和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钢球冲击运动过程的轨迹方程为:y-y0=(?)(χ0-χ)。从运动轨迹方程可以看出,冲击运动轨迹仅与导向板在磨机筒体内的位置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推导出了钢球冲击到筒壁瞬间的合速度v求解公式为:v=(?),磨机中钢球冲击到筒体上的冲击速度v与磨机转速n及筒体半径R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调节磨机筒体内导向板的角度α就可以调节法向分速度vn和切向分速度v,的大小,从而调节冲击力和剪切力的大小推导出了钢球对物料的冲击力F求解公式为:F=(?),磨机钢球介质对物料所产生的冲击力F与钢球质量m、磨机转速n和筒体半径R都呈线性增加的关系,与导向板角度α的余弦值成正比例关系。推导出了钢球在单位时间内的冲击频率K求解公式为:钢球在单位时间内的冲击频率K与磨机转速n及导向板的位置参数α、β有关,而与筒体半径R无关,提高磨机转速能增加钢球在单位时间内对物料的冲击频率,从而提高粉磨效率。利用CFD软件对立式同轴离心磨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可以看出流场的速度梯度变化,即离筒体中心越远的流体速度越大,离筒体中心越近的流体速度则越小。压强变化较大的区域位于导向板附近的区域,在导向板的前后两端压强较大,是主要的研磨区域;在导向板与筒体之间的夹层压强较小,研磨效果较差。进一步研究发现,磨机粉磨的主要区域是远离筒体中心靠近筒壁的环形带,其中导向板前后两端附近区域为冲击粉碎的主要区域,其它区域为压力与磨剥粉碎的主要区域。磨机的转速、给矿量和浓度是磨矿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对磨矿结果有直接影响。用硫铁矿作原料进行立式同轴离心磨机自磨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磨机转速和给矿量对磨矿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磨机转速下,产品的平均粒度随着给矿量的减少而减小,但随着给矿量逐步减少,平均粒度的减小幅度有所变缓。随着磨机转速的提高,磨机的处理能力迅速提高,同时产品平均粒度迅速减小,证实了提高磨机转速能大大促进磨矿效率的提高。磨矿浓度对磨矿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磨矿浓度为55%时,产品粒度较大,磨矿效果相对较差,而磨矿浓度在60%-70%之间的产品粒度则比较接近,当磨矿浓度为70%时,矿浆的粘度较大,会造成排料不畅。因此,将磨矿浓度选择为60%-65%是比较合适的。在进行与普通球磨机磨矿对比试验后发现,立式同轴离心磨机每吨矿耗电与球磨机基本相当,但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的单位容积生产率为球磨机的4.57倍,说明这种新型磨机在增加磨矿效率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用钒钛磁铁矿尾矿作原料进行介质磨矿的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给矿量不变时,磨矿产品的细度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减小,转速越高,越有利于细磨。当磨机转速一定时,磨矿产品的细度随着给矿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梯度逐步增大。磨矿动力学反映了磨矿的快慢程度。本文通过在不同的磨机转速下对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的磨矿动力学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通过推导可以得到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的磨矿动力学方程通式:Ri(t)=Ri(0)exp[-k(d)tn(d)],由该磨矿动力学方程通式,通过曲线拟合求参数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磨机转速时的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的磨矿动力学方程,从而可以求出任意时刻、任一粒级的磨矿产品分布率。当磨机转速相同时,磨矿速率随磨矿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磨矿速率的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加明显,时间越长,减小的趋势越缓慢,尤其是当转速较高的时候,物料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磨得很细。当磨矿时间相同时,磨矿速率随磨机转速的提高而迅速增大,转速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8-11-01)
李龙星,运士伟,杨炳儒[9](2004)在《粗糙集理论在磨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Tile paper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i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attribute of fault diagnosis in ore grinding, and makes attribute reduction to the fault diagnosis decision table, deletes some unnecessary attributes, reveals the tuner lengthiness of fauh diagnosis condition attribute, offers the results of attribute reduction, extracts the logical rule.[Descripturs] Fauh diagnosis Rnughness del Reduction(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04年07期)
叶贤东[10](2002)在《超临速磨矿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磨机的生产能力随磨机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常规磨机转速达到或超过临界转速时,磨矿能力不但不随转速的进一步增加而增加,反而出现几乎不能磨矿的现象。如果能突破临界转速的限制,使磨机的生产能力在临界转速以上仍然随转速的增加继续增加,就能达到磨机小型化、生产能力大型化的发展目标。基于这个目的,昆明理工大学开发研制了新型的磨矿设备—超临速磨机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99127837.2。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Φ500×300mm的超临速磨机样机。结合超临速磨机独特的磨矿特点,开展了超临速磨机样机参数试验研究、超临速磨机中钢球介质的运动学分析研究和超临速磨机样机磨矿动力学试验研究。 超临速磨机样机磨矿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样机的适宜给矿量和磨矿浓度分别为7Kg和65%;当样机转速n=54r/min时,粗粒级含量较高,磨机内钢球介质处于泻落运动状态;当样机转速n=100r/min时,磨机内钢球介质已处于抛落运动状态,与n=54r/min相比,粗粒级含量相对较低,细粒级含量大幅度增加;当样机转速n=200r/min时,其磨矿速度在时间上与n=100r/min时相比提高了6倍多;超临速磨机样机细磨试验结果表明,超临速磨机的细磨作用非常显着。 超临速磨机的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球介质在一个运动循环周期内主要经历了叁个运动阶段,即匀速圆周运动阶段、钢球介质在导向板表面无摩擦运动阶段和抛物线运动阶段。超临速磨机内钢球介质在抛物线运动阶段的轨迹方程和钢球介质抛落到磨机筒体上的冲击速度公式分别为: 冲击速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超临速磨机钢球介质抛落到磨机筒体的冲击速度与磨机转速和磨机半径均呈线性增加的关系。超临速磨机单位时间冲击次数 昆明理工大学博土学位论文 摘 要 K=一二匹L一与磨机半径无关,而与超临速磨机转速n成正比例关系,其比例 15(2+3z) 常数为一一一上一一一。 15(2+3x) 通过超临速磨机样机的磨矿动力学试验研究,求出了不同超临界转速和不同 介质充填率条件下的磨矿动力学方程通式R(t)=100exp[…。+a;d勺t(“。n·’”“))卜 由动力学方程可以求出任意时刻不同超临界转速和不同介质充填率待磨粒级的 分布率R(t卜超临速磨机的磨矿动力学方程分析结果表明:门)随着超临速磨机 转速的增大,其磨矿速度迅速增加,并且磨机转速越大,这一趋势越明显;u) 随着超临速磨机介质充填率的增加,磨矿速度也会增大,尤其是在较小的磨矿介 质充填率范围内,随着介质充填率的增加,磨矿速度增加的趋势更明显;0)随 着磨矿时间的延长,磨矿速度减小,当磨矿时间较长时,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大量的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临速磨机具有如下的磨矿特点:(1)单 位容积磨机生产能力成倍提高;Q)磨机的装介率下降,介质尺寸也减小;u) 超临速磨机既适用于粗磨,又适用于细磨。(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2-04-01)
磨矿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磨矿动力学出发,提出了阶段磨选时磨矿粒度的划分方法,将阶段磨矿的能耗问题转换成当量磨矿时间最小的数学问题,通过分析磨矿时间与粗精矿产率的相互关系,用数学方法回归磨矿动力学方程和粗精矿产率与磨矿粒度的数学关系,提出了与磨矿能耗一致的当量磨矿时间概念,以最小的总能耗划分磨矿粒度。借助于EXCEL可以实现两段、叁段磨矿合理的磨矿粒度划分。以某一铁矿的阶段磨选为例,对合理的两段、叁段磨矿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总能耗最小的磨矿粒度划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磨矿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杨虓,王楠,郑剑平,王浩.褐煤制浆中磨矿及多峰级配的分形理论[J].煤炭技术.2015
[2].李茂林,崔瑞,王非,向文娟,曾凡霞.阶段磨选磨矿粒度划分的理论分析与计算[J].矿冶工程.2011
[3].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包广清.基于RBF神经网络和RS理论的磨矿分级系统软测量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赵秀芳,司亚梅,曹育洵.影响磨矿效果主要参数的理论及试验研究[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0
[5].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万维汉.RBF神经网络与模糊理论相结合的磨矿分级智能控制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0
[6].王云峰,李战明,袁占亭,万维汉.基于RBF和RS理论的磨矿分级系统模型(英文)[C].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2009
[7].崔学茹.模糊控制理论在磨矿分级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2009
[8].胡天喜.立式同轴离心磨机磨矿理论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9].李龙星,运士伟,杨炳儒.粗糙集理论在磨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4
[10].叶贤东.超临速磨矿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