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生[1](2017)在《基于3D主动肌肉下肢模型的前碰撞中驾驶员KTH损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据统计,下肢损伤有71%发生在汽车前碰撞中,其中膝盖-大腿-髋(KTH)损伤比例约占一半。目前,基于以往刚性摆锤膝部轴向冲击实验研究,定义的股骨轴向力10kN为各国碰撞安全法规中KTH损伤指标已被广泛质疑。另外,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明下肢损伤真实情况与早期尸体实验结果不符。近期研究提出了两个假设作为进一步探索的基础:主动肌肉力影响,及轴向力和弯矩的联合作用。本文目的是研究前碰撞中主动肌肉力对驾驶员下肢损伤机理及耐受限度的影响,探究股骨/胫骨轴向力及弯矩等指标值在肌肉力作用下的变化规律。首先,以小腿骨骼模型及肌肉MRI数据为基础,基于1D梁单元与3D实体单元耦合的肌肉模拟方法建立3D主动分块肌肉下肢-盆骨有限元模型。之后,通过尸体实验验证该模型在冲击加载下的被动响应,进一步基于志愿者步态实验及所开展的志愿者紧急刹车实验验证该模型在主动肌肉力施加下的响应特性,以此全面验证模型在肌肉无激活与激活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响应可靠性。由此验证后,耦合50百分位Hybrid III假人上半身模型与下肢模型以建立混合假人模型,并结合轿车驾驶舱、约束系统等建立碰撞损伤分析的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最后,考虑三种典型重叠率(100%、40%、25%)前碰撞特点,分别提取整车加速度和侵入量曲线,结合紧急刹车实验的肌肉激活曲线,建立真实前碰撞加载环境。同时分析肌肉无激活时驾驶员动力学响应与损伤特征,与前者对比以探究轴向力、弯矩等指标值的差异性,表征驾驶员规避动作中肌肉力作用对下肢损伤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驾驶员下肢肌肉主动收缩将显着增大股骨与胫骨的轴向力、弯矩及应力值,增加量与激活水平相关,损伤位置与交通事故统计中较为一致,其骨折总数比无激活模型更多,一定程度解释了事故统计与尸体实验的损伤差异。KTH中股骨损伤与其轴向力与弯曲的联合作用相关,如25%偏置碰撞中主动肌肉力作用下股骨在轴向力5.97kN与弯矩175.3 N·m下发生了骨折。此外,整车碰撞加速度使驾驶员产生的惯性力对下肢损伤有较大影响,巨大的内饰侵入量增加了股骨和足踝部损伤风险。上述结果为汽车碰撞安全法规改进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严珂[2](2016)在《颞骨内主要结构的螺旋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颞骨内的中耳、内耳和面神经管的发育畸形,是临床上造成神经性耳聋和面瘫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螺旋CT具有MPR等三维重建功能,特别是螺旋CT对骨性结构显示良好,在CT影像上颞骨及其内的主要结构能够完整显示,其微细结构也能够较清晰显示。但有关MPR重建颞骨主要结构的资料较少。目的利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的MPR等技术,观测中耳和内耳的鼓室、乳突窦、锤骨、砧骨、镫骨、耳蜗、前庭、半规管、圆窗、前庭窗和面神经管的迷路段、前膝部、鼓室段、后膝部、乳突段的位置、形态、径线、角度等,为颞骨内结构病变的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进行颞骨螺旋CT扫描的检查者影像300例,分为2个年龄组,(1)≤6岁组(8月6岁),100例(200耳,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4.2±0.3)岁;(2)>6岁组,200例(400耳,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平均(38.5±3.8)岁。将被检查者的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使用ADW 4.2重建软件的MPR技术,分别沿颞骨内主要结构进行影像后处理,显示出所观测结构的全程或最大程度地显示出其全程。使用三维重建工作站内的测量软件,测量颞骨内主要结构的径线等。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结果1.在中耳的MPR影像上,可以清晰显示镫骨、砧骨、锤骨、砧镫关节、锤砧关节、前庭窗等主要解剖结构。中耳结构的左、右侧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小于6岁年龄组和大于6岁年龄组之间的上鼓室的上下径和乳突窦的左右径、前后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他如听小骨等在年龄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小于6岁年龄组的上鼓室的上下径和乳突窦的左右径、前后径分别为(6.41±1.07)mm、(8.06±1.71)mm、(10.81±1.20)mm,大于6岁年龄组分别为(9.08±0.63)mm、(6.70±0.66)mm、(8.36±0.72)mm。2.在内耳的MPR影像上,可以清晰显示前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耳蜗、前庭等主要解剖结构。内耳结构的左右侧之间、男女性之间和小于6岁年龄组、大于6岁年龄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外骨半规管的周长和圆窗、前庭窗的直径分别为(13.02±1.68)mm、(13.59±1.60)mm、(13.05±1.23)mm和(2.08±0.55)mm、(2.70±0.49)mm,耳蜗高度、长度和前庭长径、宽径分别为(3.50±0.52)mm、(6.21±1.04)mm和(5.75±0.50)mm、(2.90±0.67)mm。3.面神经管的MPR斜矢状位影像可以清晰显示面神经管的乳突段、后膝部和鼓室段,斜轴位影像可以清晰显示鼓室段的起始部、前膝部和面神经管的迷路段。面神经管的左、右侧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小于6岁年龄组和大于6岁年龄组之间的面神经管的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乳突段长度、后膝部角度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膝部角度等大多数结构在年龄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小于6岁年龄组的面神经管的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乳突段长度、后膝部角度分别为(3.31±0.73)mm、(10.64±0.77)mm、(12.09±1.1)mm、(115.62±6.44)°,大于6岁年龄组分别为(3.66±0.39)mm、(11.50±1.06)mm、(13.68±1.05)mm、(110.10±6.13)°。结论1.颞骨内的上鼓室的上下径和乳突窦的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神经管的迷路段长度、鼓室段长度、乳突段长度、后膝部角度在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有其年龄特点,提示在临床诊断及手术时应充分考虑到年龄因素。2.颞骨内的听小骨、骨半规管、耳蜗和面神经管的宽度、前膝部角度等无年龄组之间差异,说明这些结构在出生时已达到成人水平,为人工耳蜗等手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王单单[3](2015)在《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MRI技术对100例健康成年女性的脑部进行扫描,选取成年女性尸体大脑标本12例经火棉胶包埋技术制成片厚为500μm的薄层连续断层切片。本研究通过应用脑部火棉胶断层切片及MRI技术得到的颅脑影像图片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前连合与内囊的空间定位,并且分析左右半球内囊及其各分部的形态学差异,以期为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脑深部刺激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提供可靠的断层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选取经福尔马林浸泡无损坏、病变的成人女性大脑标本12例(年龄53.6-79.3岁,平均66.3岁),分离硬脑膜和大脑镰,剥离脑部血管等结构,获得完整的大脑标本。获取100例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颅脑MRI图像(年龄50.386.5岁,平均69.6岁)。2、标本经过流动自来水冲洗、梯度乙醇溶液脱水(其中6例标本在脱水过程中采用2%茜素红S进行大脑组织整体染色)和乙醚乙醇溶液预先处理后,用火棉胶溶液进行包埋、固化及焊块,最后应用浸酒型切片机(L-type,R.JUNG AG,Germany)获取片厚为500μm的大脑火棉胶切片,按解剖学顺序保存于60%乙醇溶液中。应用数码相机(Canon EOS 600D)采集图像,保存为同等分辨率,JPG格式。3、采用3T-TrioMR扫描仪(Trio Tim system;Siemens,Erlangen,Germany),对100例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进行头部3DT1-MPRAGE序列扫描,获得T1加权图像。4、选取10例较完整的大脑连续切片图像,使用Adobe Photoshop CS4对图像进行配准,然后应用Matlab和Amira软件对内囊进行三维重建和体积测量。将100例颅脑MRI图像传入GE工作站测算内囊体积。应用统计学软件对内囊体积值进行左右侧的对比分析。5、选取一例颅脑MRI图像,应用画图工具对图像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使用Matlab和Amira软件对内囊后肢和膝部进行准确地解剖学定位。结果1、大脑火棉胶切片观察结果水平位切面:每例约有130张切片,自顶叶向下观察,约35mm层面可见左右内囊呈“﹥﹤”这一典型结构。约41mm层面前连合呈“弧形”经尾状核头下方连接内囊前肢。约46mm层面内囊后肢位于背侧丘脑与壳、苍白球之间。冠状位切面:每例约150张切片,由侧脑室前角向后观察,约16 mm层面前连合呈“拱形”连接大脑左右半球内囊前肢。约28mm层面豆状核被分为内外侧苍白球与壳,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与壳之间,后肢位于苍白球与背侧丘脑之间,向下延伸到大脑脚。约36mm层面只见壳与背侧丘脑之间的后肢。矢状位切面:每例约180张切片,由颞叶外侧向内侧观察,约21mm层面放射冠向豆状核与背侧丘脑延伸形成内囊后肢。约25mm层面前肢位于尾状核和壳、苍白球之间;膝部位于尾状核体与背侧丘脑之间;后肢位于壳与背侧丘脑之间,向脑干处延伸。约30mm层面只可见内囊后肢。2、大脑MRI图像观察结果水平位:内囊典型层面以上,内囊呈高信号,界限尚能辨认,前连合经尾状核头下方连接内囊前肢可清楚显影。内囊典型层面以下,内囊后肢与苍白球呈低信号影,二者界限不清,内囊前肢界限尚能辨认。冠状位:苍白球出现之前,火棉胶断层切片与MRI图像中内囊的形态基本一致。MRI图像能清晰地观察前连合连接双侧内囊前肢。矢状位:MRI图像观察不到放射冠的走向及其移行为内囊的过程,不能清晰地观察背侧丘脑的出现和苍白球的界限。3、三维重建及测量结果分析前连合在终板上方横过中线经尾状核头下方连接两侧内囊前肢,然后经过苍白球外侧向大脑两侧延伸。同时可明确地观察内囊后肢在矢状面的解剖学定位。分析成年女性左、右侧内囊及其各部体积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⑴本实验详细阐述了前连合与内囊的解剖学定位及三维空间可视化模型,为后续研究两者之间的功能关系提供可靠的断层解剖学依据。⑵通过对大脑连续薄层断面切片与相应的脑部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脑部断层火棉胶切片较颅脑MRI图像更能清晰地显示内囊及其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⑶测量结果揭示了成年女性内囊及其各分部体积左、右侧有差异,为大脑形态结构的不对称性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王单单,麻雯熠,张晓阳,袁武,李云生[4](2015)在《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内囊与其毗邻结构的断层形态学特征、内囊前肢与前连合之间的空间定位,及其与MRI断层影像的对应关系,为中枢神经系统研究、脑深部刺激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提供可靠的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MRI技术对100例健康成年女性的脑部进行扫描,选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女性尸体大脑标本12例,然后经火棉胶包埋技术制成厚为500μm的薄层连续切片,并与MRI图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断层切片可详细阐明内囊及其毗邻结构在不同方位上形态特征,MRI图像不能清晰地辨认内囊与其毗邻结构边界,水平位、冠状位上可观察到前连合连接双侧内囊前肢。结论脑断层解剖切片较MRI图像更能清晰地显示内囊及其毗邻结构的位置关系,为脑深部电刺激内囊治疗某些精神神经疾病提供断层解剖学应用价值。
徐伟[5](2011)在《膝关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建模的探索》文中认为目的和意义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且最易受损伤的负重关节。由于膝关节的复杂解剖构造及多轴化的运动方式,致膝关节损伤和疾患的发病率较高。目前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是借助影像学手段。但由于膝关节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常规X线平片、轴位断面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图像及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在准确客观的评价诊断膝关节疾病中各有其优缺点,然而,作为CT、MRI诊断基础的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报道却较少,缺乏相应的解剖数据。膝关节的三维重建及可视化研究对解剖学和临床诊疗均具有重要意义。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是基于有限元法建立的对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赋予材料性质、施加边界条件及设定的膝关节三维模型,通过赋予膝关节模型不同组织相应的材料学性质,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进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拟膝关节各部分在各种负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本研究利用膝关节横、矢、冠三维断面标本和MRI三维断面图像,对膝关节及相关形态结构(如半月板、交叉韧带等)进行观测,以期为临床膝关节疾病的诊疗提供更为直观和真实的形态学依据;同时应用活体膝关节薄层MRI断层影像资料,通过三维重建软件建立膝关节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通过对膝关节的三维建模,拟探索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方法,为进一步行膝关节有限元分析及虚拟手术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1.利用27例膝关节断面解剖标本,从横、矢、冠状断面三维角度观测膝关节及周围结构的断面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2.选取正常成人活体膝关节100例MRI薄层扫描图像资料,从三维角度观测膝关节及周围结构的断面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3.选用1例志愿者的右侧膝关节MRI扫描数据,采集二维图像数据,利用Materialise公司的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 ,Mimics)10.0医学三维重建软件,重建膝关节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可视化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第一部分:膝关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在断面标本矢状面上,内侧半月板(medial meniscus, MM)矢径为(40.36±4.73)mm,前角高度为(4.98±1.83)mm,后角高度为(4.45±1.44)mm;外侧半月板(lateral meniscus, LM)矢径为(34.51±2.18)mm,前角高度为(3.54±1.24)mm,后角高度为(6.15±1.43)mm;胫骨内侧平台矢径为(46.78±3.19)mm,胫骨外侧平台矢径为(43.59±1.78)mm。MM矢径占胫骨内侧平台矢径的(86.61±11.06)%,LM矢径占胫骨外侧平台矢径的(69.08±28.04)%。MM矢径大于LM,LM后角高度大于MM,并且大于同侧前角。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长度为(29.66±4.21)mm,厚度为(10.03±1.97)mm,股骨附着区长度为(13.84±6.11)mm,胫骨附着区长度为(28.08±6.90)mm;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的长度为(40.26±6.81)mm,厚度为(11.24±3.50)mm,股骨附着区长度为(24.00±10.13)mm,胫骨附着区长度为(14.28±5.52)mm。ACL长度、股骨附着区长度小于PCL,胫骨附着区长度大于PCL,ACL、PCL厚度则无明显差别。在影像图像矢状面上,男、女性MM矢径分别为(41.55±2.44)mm、(36.84±2.37)mm,前角高度分别为(6.85±1.15)mm、(6.24±1.08)mm,后角高度分别为(6.53±1.28)mm、(5.47±0.89)mm;男、女性LM矢径分别为(33.91±2.57)mm、(31.01±2.51)mm,前角高度分别为(4.74±0.89)、(4.69±1.26)mm,后角高度分别为(6.61±0.64)mm、(6.42±0.90)mm。男、女性胫骨内侧平台矢径分别为(43.79±2.90)mm、(39.75±2.73)mm,胫骨外侧平台矢径分别为(43.93±3.40)mm、(40.20±2.61)mm。男、女性MM矢径分别占胫骨内侧平台矢径的(95.09±5.78)%、(77.57±7.52)%,LM矢径分别占胫骨外侧平台矢径的(92.82±4.92)%、(77.33±6.47)%。除LM前后角高度外,各指标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矢径、前角高度均大于LM;女性LM后角高度大于MM,而男性半月板后角高度内、外侧无明显差异。女性MM后角高度小于前角,而男性MM无前后角差异;男性LM后角高度则均大于前角。男、女性ACL长度分别为(36.97±4.01)mm、(32.83±4.16)mm,厚度分别为(8.94±2.33)mm、(7.97±2.20)mm,股骨附着区长度分别为(11.91±2.68)mm、(10.37±1.97)mm,胫骨附着区长度分别为(13.27±3.33)mm、(11.88±2.97)mm;男、女性PCL长度分别为(39.07±3.78)、(34.11±3.72)mm,厚度分别为(5.31±1.06)mm、(5.07±1.22)mm,股骨附着区长度分别为(9.32±2.00)mm、(9.07±1.75)mm,胫骨附着区长度分别为(13.04±4.03)mm、(12.53±3.40)mm。ACL长度、厚度、韧带附着区长度均为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CL除长度男性大于女性外,其余指标男女性之间均无明显差异。ACL长度小于PCL,其厚度及股骨附着区长度大于PCL,胫骨附着区长度则无明显差异。在冠状断面标本上,MM前角宽度为(17.72±4.00)mm,横径为(30.46±3.09)mm;体部高度为(5.59±0.89)mm,宽度为(8.45±1.59)mm,横径为(33.81±1.76)mm;后角宽度为(20.54±3.77)mm,横径为(32.05±2.19)mm。LM前角宽度为(20.11±1.74)mm,横径为(29.43±3.24)mm;体部高度为(6.67±1.01)mm,宽度为(11.03±1.78)mm,横径为(35.58±2.71)mm;后角宽度为(19.20±5.24)mm,横径为(30.92±2.12)mm。胫骨平台宽度为(70.00±3.46)mm。MM体部宽度占胫骨平台宽度的(12.07±2.16)%,LM体部宽度占(15.77±2.57)%。LM体部高度、宽度及横径均大于MM,而前后角宽度、横径两者无明显差异。MM后角高度、宽度均大于前角,横径前后角无明显差异;LM后角高度大于同侧前角,宽度及横径无明显差异。半月板板股韧带出现率为75.00%。ACL冠面长径为(15.18±3.25)mm,短径为(6.37±1.32)mm,股骨附着区宽度为(8.13±1.55)mm,胫骨附着区宽度为(16.06±5.51)mm;PCL长径为(18.79±3.35)mm,短径为(8.03±1.46)mm,股骨附着区宽度为(21.09±6.05)mm,胫骨附着区宽度为(11.79±6.23)mm。PCL宽度及股骨附着区宽度大于ACL,而胫骨附着宽度则是ACL大于PCL。在冠状影像图像上,男、女性MM前角宽度分别为(13.83±6.31)mm、(12.91±6.56)mm,横径分别为(23.46±10.35)mm、(21.63±10.73)mm;体部高度分别为(6.22±1.18)mm、(5.72±0.92)mm,宽度分别为(8.56±1.89)mm、(7.58±1.61)mm,横径分别为(36.03±2.57)mm、(33.29±2.15)mm;后角宽度分别为(22.01±2.62)mm、(19.22±2.56)mm,横径分别为(31.54±2.82)mm、(28.43±2.62)mm。男、女性LM前角宽度分别为(20.11±1.74)mm、(18.86±2.70)mm,横径分别为(29.43±3.24)mm、(29.90±2.90)mm;体部高度分别为(7.22±1.01)mm、(6.81±1.31)mm,宽度分别为(11.03±1.78)mm、(11.31±3.00)mm,横径分别为(36.86±2.85)mm、(32.69±1.92)mm;后角宽度分别为(21.96±3.27)mm、(20.04±2.69)mm,横径分别为(32.38±3.39)mm、(28.84±2.83)mm。胫骨平台宽度分别为(74.34±3.88)mm、(66.57±3.11)mm。男、女性MM体部宽度分别约占胫骨平台宽度的(11.49±2.31)%、(11.39±2.43)%,LM体部宽度分别约占(15.21±3.87)%、(15.48±2.96)%。MM除前角宽度及横径无性别差外均是男性大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M前、后角宽度、横径及体部横径均存在性别差异(P<0.05),体部高度和宽度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半月板前角宽度、横径、体部高度、宽度均是LM大于MM,后角宽度、横径两者无明显差异。男性LM体部横径大于MM,而女性两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M、LM后角宽度及横径均大于同侧前角。板股韧带出现率为70.00%。男、女性ACL宽度分别为(7.42±1.70)mm、(7.04±1.21)mm,股骨附着宽度分别为(17.29±2.69)mm、(15.61±2.29)mm,胫骨附着宽度分别为(12.96±1.85)mm、(12.24±1.78)mm; PCL宽度分别为(8.52±1.00)mm、(7.92±1.14)mm,股骨附着宽度分别为(8.93±1.77)mm、(9.09±1.79)mm,胫骨附着宽度分别为(10.74±1.12)mm、(10.34±1.01)mm。男、女性胫侧副韧带(tibial collateral ligament, TCL)长度分别为(103.22±8.28)mm、(92.91±6.71)mm,厚度分别为(3.11±0.62)mm、(2.69±0.50)mm;腓侧副韧带(fibular collateral ligament, FCL)长度分别为(47.43±4.10)mm、(43.53±3.21)mm,厚度分别为(3.26±0.66)mm、(3.19±0.61)mm。ACL股骨附着区宽度、PCL宽度、TCL长度及宽度、FCL长度存在性别差异(P<0.05),男性大于女性,其余指标男女性无明显差别。PCL宽度大于ACL,而ACL股骨及胫骨附着区宽度均大于PCL。连续的横断面显示半月板信息较少,一般仅出现在一个层面中,且前、后角与体部不能同时显示。在髁间隆起的横断面上,ACL长径为(23.60±11.97)mm,短径为(7.53±2.83)mm;PCL长径为(15.23±3.84)mm,短径为(11.08±4.65)mm;TCL长度为(21.98±11.95)mm,厚度为(2.03±0.59)mm;FCL长度为(5.25±1.93)mm,厚度为(2.87±0.64)mm。第二部分:膝关节三维数字化重建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利用MRI数据,成功建立膝关节三维可视化模型,所获得的三维模型几何形态逼真、解剖标志明显,通过调节骨性结构的透明度,可以清晰显示韧带、半月板等与相关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模型可以不同颜色、任意组合显示,可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多方位观察。可将三维模型图像保存为BMP或JPEG格式,或录制成AVI格式的视频输出动态显示,其播放画面清晰流畅。将三维可视化模型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成功建立了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可以进一步进行膝关节有限元分析。主要结论1.通过膝关节断面标本及MRI断层影像图片的连续观察,在横、矢、冠三维方位上描述膝关节半月板、韧带在断面上的表现及毗邻关系,并探讨了相关结构的最佳显示层面及形态变化规律。2.半月板的影像测量与断面测量存在差异,可能与测量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通过对半月板的观测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的形态学基础,同时,提出了鉴别诊断盘状半月板和小半月板及半月板移植物选择的形态学依据。3.交叉韧带与侧副韧带的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亦可能与测量方法、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通过对交叉韧带、侧副韧带的断层影像观察与测量,其形态学资料将有助于对韧带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重建等。4.采用膝关节MRI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可以分割提取骨性结构、半月板、韧带等重要结构,重建膝关节可视化三维模型,其三维模型有助于解剖学研究和诊疗手术方案的设计及制定;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可成功建立膝关节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进行膝关节生物力学分析奠定基础。
于海玲[6](2008)在《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及MRI影像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应用影像解剖学研究研究背景:面神经的神经解剖和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而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由于其位置重叠,结构细小,走行曲折,更是人体最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目前我国耳显微外科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关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因此在鼓乳段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及手术适应症、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认识还未完全统一。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或手段良好地显示该段面神经的走行及形态,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目标。普通X线对面神经检查十分有限,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影像学检查及显示技术有了长足进展。尤其是近年来,采用先进的CT及MR技术进行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研究,为临床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影像解剖学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CT和MR对于面神经病变的诊断各有优势和不足。CT对骨质结构显示较好,薄层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面神经管颞骨内段。随着螺旋CT的应用,其三维重建技术使良好显示耳部细微结构成为可能,特别是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技术(curved-planar reconstruction,CPR)在这方面显示出了明显的技术优势。CPR技术可以沿着“兴趣曲线”显示曲面结构,利用多层面CT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完整地显示双侧颞骨内面神经管的结构,为研究面神经管的影像解剖特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所获影像可对面神经管进行详细的形态观察和解剖测量,是迄今为止研究面神经管影像解剖特征的最佳方法。但是CP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特殊软件将原始轴面数据在不同层面重新排列、组合为新的层面图像,亦即把走行曲折的面神经管拉直伸展开后,展示在一幅平面图像上,其图像质量不如直接扫描的图像真实,且与实际面神经管的解剖形态亦有差别,是“虚拟”面神经管解剖形态结构。不仅如此,CPR技术还高度依赖于描绘者的技术水平及其所绘曲线的准确性,不准确的定位线可以导致兴趣结构的曲线偏移,从而造成图像的偏差。由于CT具有对骨质结构显像好的特点,故其所获影像是面神经骨管的影像而并非面神经良好显示的影像,因而无法观察面神经的真实状况。由于MRI具有非侵袭性、多平面直接成像、高清的组织分辨率及无骨骼伪影等特点,可以直接观察面神经的影像,因而日益成为面神经疾病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是目前有关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成像的文献报道较少,未见较为详尽、完整的有关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成像研究的文献报道。本研究应用先进的3.0T MR设备,进行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MR扫描成像研究,以期获取能良好显示鼓乳段面神经全程的MR斜矢状位扫描基线,并观测所获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影像学形态和相关技术参数,分析其影像解剖学表现特征,以探讨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最佳MR斜矢状位成像方法,从而为临床面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治疗、手术及预后等提供可靠参考。目的:1、探讨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斜矢状位扫描的最佳扫描平面及扫描基线。2、探讨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扫描影像的解剖学形态特征。3、对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斜矢状位扫描影像进行解剖观察和测量。方法:1、标本来源选择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无明显颅底病变的颞骨标本20例(40侧),其中男11例,女9例。所有标本均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2、扫描参数及方法2.1扫描参数应用GE 3.0T MR扫描机,头部线圈,采用稳态采集的快速成像序列(Fast Image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扫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TR:ms):4.4,回波时间(TE:ms):Min,翻转角(FA,Flip Angle):55,扫描野(FOV):20带宽(Bandwidth):62.50,层厚1.6mm,矩阵:320×320,激励次数:2,每层位置数:30。2.2扫描方法所有标本均先行MR常规轴位扫描,在轴位扫描图像中选取耳蜗、水平半规管显示较为清晰、完整的层面为轴位基础层面。在轴位基础层面上,以膝状神经节和水平半规管为标志,与正中矢状轴斜矢状成角确定斜矢状位扫描基线,再将已确定的斜矢状平面内倾适当角度进行MR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基线和内倾角度所获取的鼓乳段面神经影像,选取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最完整、连续的影像,记录该影像所对应的扫描基线和内倾角。3、测量方法采用3D-FIESTA序列采集图像数据,利用磁共振机上相应软件直接测量我们所确定的每侧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最佳扫描平面的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之间的“夹角”,斜矢状扫描平面的“内倾角”以及各段面神经的长度、直径及各种相关技术参数等指标的测量,所有数据均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统计学处理测量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取各指标的均数及正常范围。对左、右两侧斜矢状位扫描相关角度的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明确左、右两侧所获结果统计学有无显着性意义。结果:1、20例(40侧耳)颞骨标本鼓乳段面神经MR斜矢状位扫描均得到良好显示,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全程完整影像,其形态及走行连续。鼓室段、锥段、乳突段等各段面神经显示清晰,可以进行细致解剖观测。2、我们分别测量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最佳的MR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其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所成夹角角度,斜矢状平面内倾角的角度,以确定每侧的最佳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并在该平面上进行鼓乳段面神经相关长度和径线的测量,均得到满意结果。结论:1、MR斜矢状位扫描可良好显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全程影像。2、本研究测得20例(40侧)颞骨标本鼓乳段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最佳扫描平面的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所成夹角角度为24.54°±4.59°,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内倾角角度为5.97°±2.32°,且左、右侧测量结果统计学无显着性意义。3、本研究中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相关径线测量结果和大体解剖及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符合,可以为临床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及预后等提供影像解剖学参考。第二部分: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解剖学研究研究背景:颞骨结构体积微小、位置重叠,方向各异,是人体最复杂的解剖区域之一。长期以来,该区域一直是临床应用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先进的MR设备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能进行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和三维成像,从而为展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复杂结构提供了良好工具。但是要正确识别和分析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影像,尚需借助于相应的薄层断面标本进行详尽的相关解剖定位和对比、鉴别研究。近年来,断层解剖学研究继常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之外,又提出第“四维”的概念,即斜矢状位。但有关斜矢状位断层解剖研究的报道较少,未见国内外关于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薄层断面解剖研究,国内仅见段菊如,王韶玉等对成人颞骨标本面神经颞骨内段的横断面断层图像和CT图像进行对比,以探讨面神经及其周围结构在高分辨率CT上的定位,为面神经颞骨内段病变及耳科其他病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未见有关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图像与斜矢状位MR扫描图像进行对比的研究。本研究先应用先进的3.0T MR设备对所有颞骨标本先行斜矢状位扫描成像,获取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良好的影像,记录每侧的扫描基线和内倾角度,然后应用先进的冷冻数控铣削技术,采用和MR斜矢状位扫描相同的基线和角度,对20例颞骨标本进行斜矢状位薄层连续切片,层厚0.4mm,数码相机摄影,计算机保存数据,最后将所获断层图像与同一标本相应层面的MR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以获取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更为详尽的信息,进一步验证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的可行性及所获最佳扫描基线和角度的准确性,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成像提供断层解剖学基础和依据,从而为临床面神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提供可靠参考。目的:1、将所有标本先经3.0T MR扫描机进行斜矢状位扫描,获取层厚为1.6mm的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良好的MR斜矢状位图像。2、应用先进的冷冻铣削技术获取层厚为0.4mm的与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相同基线和内倾角度条件下的颞骨标本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薄层断面解剖数据。3、将斜矢状位断层图像和同一标本相对应的MR图像分别进行对照研究,以期获得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准确、详尽的解剖信息,并进一步验证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为鼓乳段面神经的MR影像学研究提供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1、标本来源选择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无明显颅底病变的颞骨标本20例(40侧),其中男11例,女9例。标本均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2、MR扫描方法2.1扫描参数应用GE 3.0T MR扫描机,头部线圈,采用稳态采集的快速成像序列(Fast Image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扫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TR:ms):4.4,回波时间(TE:ms):Min,翻转角(FA,Flip Angle):55,扫描野(FOV):20带宽(Bandwidth):62.50,层厚1.6mm,矩阵:320×320,激励次数:2,每层位置数:30。2.2扫描方法所有标本均先行MR常规轴位扫描,在轴位扫描图像中选取耳蜗、水平半规管显示较为清晰、完整的层面为轴位基础层面,在轴位基础层面上,以膝状神经节和水平半规管为标志,与正中矢状轴斜矢状成角确定斜矢状位扫描基线,再将已确定的斜矢状平面内倾适当角度进行MR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基线和内倾角度所获取的鼓乳段面神经影像,选取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最完整、连续的影像,记录该影像所对应的扫描基线和内倾角,以备断层解剖之用。3、冷冻数控铣削3.1冷冻、包埋和固定将经MR扫描后的标本放入低温冷冻室内,经过-20℃,-30℃,-40℃依次冷冻两天,然后采用不锈钢包埋箱包埋,标本固定角度及位置与该标本MR斜矢状位扫描基线位置及角度均相同。固定定位杆,填充3%蓝色明胶溶液至距离包埋箱底7cm处,并冷冻至使其凝固变硬。24h后,将标本用自制固定架固定定位,放入包埋容器中,依次向包埋箱内加入第二、三、四层明胶,其间隔时间为24h。3.2数控铣削在恒温-15℃铣削室内,把标本块放在铣削精度为0.001mm SKC500型数控机床的工作台上,固定标本块后,调整铣床Z轴每次进给距离为0.4mm,主轴转速900次/分,X轴方向上每转进给距离为0.4mm。每执行完一层,铣头停在X轴的最大负端,此时带有计数器、比例尺和比色卡的采集框走到合适的位置,此时根据情况对标本面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准备照相。3.3断面图像的采集与保存使用Canon EOS 20D相机,820万像素,加装遮光罩,调整镜头前缘距离标本断面垂直距离95cm。当铣床执行完一个完整程序后,铣头停留在X轴的最大负端,通过Canon Utilities EOS Capture软件控制相机,采集图像数据,图像采集结束后,备份原始数据。4、解剖断层与MR图像的对照研究将应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获得的颞骨标本的0.4 mm薄层斜矢状位连续断层解剖图像在Photoshop上进行相应处理,使处理后图像的色彩、对比度、清晰度及背景都达到最佳水平,最后保存。观察鼓乳段面神经的断面解剖结构特征,并将其与相应的MR斜矢状位扫描图像层面进行对比研究,以观察其一致性。结果:1、应用先进的冷冻数控铣削技术,采用与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相同基线和内倾角度条件进行连续切片,所获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位连续薄层断面图像清晰,易于观察。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形态及走行得到良好显示。2、将斜矢状位断层图像和同一标本相对应的MR图像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位连续薄层断面图像和相应层面的MR图像结构对应良好。结论:1、应用冷冻数控铣削技术对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进行斜矢状位连续薄层断面解剖研究结果表明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方法有效、可行,亦说明我们通过MR斜矢状位扫描获取的有关斜矢状位的扫描基线及角度准确、可靠。2、通过断层图像与MR图像的对比研究可获取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详尽解剖信息,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成像提供断层解剖学基础和依据,从而为临床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研究提供可靠参考。第三部分:正常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应用影像解剖学观测研究背景: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颅底骨管中最长的神经,且走行曲折,为了良好地显示其走行,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讨。研究颞骨内面神经行程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对颞骨内病变所致的面神经损伤及相关面神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如此,临床上面神经手术各种术式的选择以及耳科某些手术的成功进行都需要对面神经的行程及毗邻关系有清晰的了解和定位。因此熟悉面神经的正常与变异,对避免造成耳科及颅底等手术时的意外损害亦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长期以来,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均不能充分显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影像。因此,面神经曾一度是影像检查的盲区。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颞骨内段面神经的影像学检查及显示技术有了长足进展。磁共振(MR)检查凭借其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和任意方向扫描成像等优势,日益成为面神经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面神经MR的常规扫描层面有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轴位MR扫描只能在同一扫描层面显示膝状神经节段及面神经鼓室段。冠状位MR扫描仅可显示面神经乳突段的全程。因而常规的MR轴位、冠状位及正中矢状位扫描均不能使面神经鼓室段和乳突段显示最佳,导致难以全面、直观地观察面神经的行程、毗邻及管径大小的改变等,不利于发现该段面神经早期及微小的病变。近年来,应用CT及MPR技术可以观察到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骨管的完整形态,但该方法无法反映面神经的真实状况。有文献报道斜矢状位扫描可同层显示膝状神经节段、鼓室段、乳突段并且可以充分显示面神经与前庭、耳蜗、半规管的关系。Theodora Dailiana等曾提出斜矢状位MR扫描的设想,但未详尽描述。张晓宏等报道应用1.5T MR技术得到3侧尸头标本和15侧健康人的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影像,但是例数较少且扫描层厚为3mm,所获图像质量欠佳而且未对扫描条件作详细描述。目前尚未见国内外关于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成像的较为详尽、全面的报道。我们通过20例颞骨标本的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和斜矢状位断层解剖研究,亦认为斜矢状位更有利于观察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真实走行。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先进的3.0T MR扫描设备,探讨正常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扫描的最佳扫描基线和角度,观察其斜矢状位影像形态学表现和解剖特征,并进行相关的解剖测量,从而为临床面神经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可靠参考,为临床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目的:1、对正常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进行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获取正常人MR斜矢状位扫描的最佳扫描基线、角度和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完整、连续的影像。2、对所获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MR影像进行形态观察和解剖测量,获取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位MR详细的影像解剖学数据,以期为临床面神经的影像学研究提供参考,为面神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提供解剖学数据标准和参考。3、将本组测量所得结果与颞骨标本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所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验证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MR斜矢状位成像的临床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1、实验对象50例(100侧耳)无任何耳部疾患的成年志愿者,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3岁。所有志愿者均来源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者,经专业医师严格查体及筛选。2、MR检查方法2.1扫描参数应用GE 3.0T MR扫描机,头部线圈,采用稳态采集的快速成像序列(Fast Image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3D-FIESTA),扫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TR:ms):4.4,回波时间(TE:ms):Min,翻转角(FA,Flip Angle):55,扫描野(FOV):20带宽(Bandwidth):62.50,层厚1.6mm,矩阵:320×320,激励次数:2,每层位置数:302.2扫描方法所有标本均先行MR常规轴位扫描,在轴位扫描图像中选取耳蜗、水平半规管显示较为清晰、完整的层面为轴位基础层面,在轴位基础层面上,以膝状神经节和水平半规管为标志,与正中矢状轴斜矢状成角确定斜矢状位扫描基线,再将已确定的斜矢状平面内倾适当角度进行MR扫描。比较不同扫描基线和内倾角度所获取的鼓乳段面神经影像,选取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最完整、连续的影像,记录该影像所对应的扫描基线和内倾角。3、测量方法采用3D-FIESTA序列采集图像数据,利用磁共振机上相应软件直接测量我们所确定的每侧鼓乳段面神经斜矢状位最佳扫描平面的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之间的“夹角”,斜矢状扫描平面的“内倾角”以及各段面神经的长度、直径及各种相关技术参数等指标的测量和统计,所有数据均连续测量三次,取平均值。4、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各指标的均数及正常范围。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对颞骨标本组和正常人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明确有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结果:1、50例(100侧耳)正常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均得到良好显示。从MR斜矢状位扫描影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形态和走行,鼓室段、锥段、乳突段等各段面神经显示清晰,与颞骨标本的斜矢状位MR扫描成像结果及斜矢状位断层解剖观察结果一致。2、我们分别测量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显示最佳的MR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其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所成夹角角度,斜矢状平面内倾角角度,以确定每侧的最佳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在该平面上进行鼓乳段面神经相关长度和径线的测量,将所获结果与颞骨标本组MR斜矢状位扫描成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显着性意义。结论:1、MR斜矢状位扫描是观察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得到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的完整影像。该结论与颞骨标本组及断层解剖研究结果一致。2、本研究测得50例正常人(100侧耳)的MR斜矢状位最佳扫描平面的扫描基线与正中矢状轴所成夹角角度为23.67°±5.46°,斜矢状位扫描平面内倾角角度为6.15°±3.30°,该结果与颞骨标本组测量结果统计学无显着性意义,说明我们所选取的扫描基线和扫描平面准确、可靠。3、在MR斜矢状位扫描图像上可以对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全程进行细致形态学观察和解剖测量,测量结果和颞骨标本组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可以为临床面神经影像学检查提供有力的解剖学参考。
刘树伟[7](2008)在《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文中指出现代断层解剖学研究以密切结合断层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治疗为其主要特征。20世纪50年代,超声断层仪研制成功。1970年以来,USG、CT和MRI等断层影像技术相继出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使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形成高潮。
王韶玉[8](2005)在《颞骨薄层横断层解剖与多层螺旋CT图像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成人颞骨亚毫米薄层断面数据获取方法,并研究成人颞骨内部结构的薄层横断层解剖,以期为颞骨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选择无肉眼病变的国人成年尸体头部2例(颞骨4侧),先使用多层螺旋CT以上眶耳线为基线进行各向同性扫描,获取0.6mm层厚的MPR图像;再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以上眶耳线为基线,用数控铣床制成层厚为0.1mm的头部连续横断面,数码相机摄影,计算机保存数据。将4侧颞骨断面与多层螺旋CT图像对照观察,探讨颞骨内部结构的薄层横断层解剖。 结果:上至颞骨岩锥上缘出现,下至乳突尖消失,2例头部标本分别获得0.1mm层厚的颞骨横断面数为312层和295层;0.6mm层厚的CT图像78(73)幅,将颞骨薄层横断面与多层螺旋CT图像对照研究表明:选取的10个解剖结构完全匹配,颞骨的重要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都得到良好显示。选择20个典型层面,对颞骨内部结构在连续薄层横断面及多层螺旋CT图像上的形态学特点进行了描述。 结论:(1)冷冻数控铣削技术可获得成人颞骨层厚为0.1mm的薄层断面数据,保持了颞骨内部结构固有的位置、形态和色泽,能很好满足解释成人颞骨亚毫米层厚多层螺旋CT图像的需要,是进行颞骨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的满意方法。(2)多层螺旋CT的各向同性扫描技术使断层标本与影像解剖的图像完全匹配成为可能。(3)本研究提供了一组成人颞骨0.1mm层厚的薄层断面解剖学资料,将成人颞骨的断层解剖学研究推向了0.1mm水平。
宣芸,于春水,李云生[9](2005)在《膝关节横断面解剖及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膝关节横断面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对4侧成人尸体膝部进行水平位1~2mm厚的连续切片,观察膝部各结构在断面上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果:详细描述了膝部各结构的横断面表现。结论:膝关节横断面可较好显示膝部结构的位置关系,对膝关节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侯毅斌[10](2005)在《大脑横断面和冠状断面脑回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通过对成人大脑冠状面MRI图像和横断面CT图像与相应断层标本的对照观察,依据大脑髓质发出的髓突,利用表盘定位法追踪、定位相应脑回,为脑功能的影像学研究和术前病理学定位诊断提供诊断依据及形态学基础。 材料和方法:选取5例外观无异常的成人颅脑标本,以经外耳门中点的CM基线的垂线为冠状扫描基线,用Gesigna MRI/il.5Tesla超导MRI机,行冠状位MRI扫描,获得层厚6mm的颅脑连续冠状面MRI图像。随机选取30例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理发并清洗后进行标记,用SCT-4800TF型CT机据CM基线以10mm层厚连续横断扫描,获取尸头标本的CT扫描图像。将扫描后的标本开颅取脑,辨别出主要的脑回并染以不同颜色,以便与用髓突追踪出的各脑回印证。再涂以20%的明胶固定。用自制的脑切片刀和切片台分别作6mm层厚的冠状位和10mm层厚的横断连续脑切片。综合地对脑冠状位MRI图像、横断面CT图像与相应的断层标本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大量阅片找出髓突的分支走行特点。根据大脑髓突的分支、分布规律,利用表盘法通过髓突追踪、定位相应的脑回和划分脑叶。 结果:(1)在横断面上,由于脑沟在大脑顶部CT图像中较明显且大脑髓质又尚未出现,故该层面采用脑沟定位脑回。在大脑半球中部相当于3点位处有中央沟,其前、后密度略高的皮质影分别为中央前、后回。自此层面开始,中央前回髓突方向在1~2点位,中央后回髓突方向在2~3点位。冠状面上选取经尾状核头、豆状核内囊前支层面和经中脑中部层面两个典型层面观察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髓突。从此层面开始分别套用两个表盘,自额顶叶髓质向上外(12点~3点位)发出宽大的中央前回的髓突,向外下方(3点~4点)位发出薄的中央后回的髓突,中央后回明显薄于中央前回。随着扫描层面的向后移动,中央后回逐渐增厚,到经中脑中部层面,中央前回的髓突方向为12点~2点位;中央后回的髓突方向为2点~5点位。中央前回的髓突较前一层面缩小,而中央后回的髓突则比前一层面明显增大。 (2)在额上、中、下回全部出现的横断面上,由额叶髓质向前内发出的髓突(11~12点位)为额上回髓突,向前外发出的髓突(1~2点位)为额中回髓突 向
二、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D主动肌肉下肢模型的前碰撞中驾驶员KTH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乘员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1.2.1 乘员下肢损伤机理研究 |
1.2.2 乘员下肢损伤等级和耐受限度 |
1.2.3 乘员下肢损伤准则及安全法规 |
1.2.4 乘员下肢损伤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课题来源 |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人体下肢骨骼肌肉功能解剖 |
2.1 人体下肢整体结构 |
2.2 下肢骨骼系统 |
2.2.1 骨盆与股骨 |
2.2.2 胫骨与腓骨 |
2.2.3 髌骨与足骨 |
2.3 下肢关节组织 |
2.3.1 髋关节 |
2.3.2 膝关节 |
2.3.3 踝关节 |
2.4 下肢骨骼肌 |
2.4.1 下肢肌肉解剖结构 |
2.4.2 骨骼肌的特性 |
2.4.3 肌肉力学模型 |
2.4.4 Hill方程与Hill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3D主动肌肉下肢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下肢有限元建模方法 |
3.2 下肢骨骼系统建模 |
3.2.1 骨骼系统模型 |
3.2.2 骨骼模型参数 |
3.3 下肢关节组织建模 |
3.3.1 关节组织模型 |
3.3.2 关节模型参数 |
3.4 下肢主动肌肉建模 |
3.4.1 主动肌肉模拟研究背景 |
3.4.2 主动肌肉模型 |
3.4.3 主动肌肉参数 |
3.5 驾驶员3D主动肌肉下肢有限元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3D主动肌肉下肢模型全面验证 |
4.1 下肢模型全面验证方法 |
4.2 下肢生物力学实验验证 |
4.2.1 下肢生物力学实验 |
4.2.2 膝部膝垫冲击实验验证 |
4.2.3 KT膝部冲击实验验证 |
4.2.4 KTH膝部冲击实验验证 |
4.2.5 下肢模型各部位耐受限度 |
4.3 人体步态验证 |
4.3.1 人体步态 |
4.3.2 人体步态验证方法 |
4.3.3 步态中肌肉计算控制 |
4.3.4 下肢主动伸膝仿真分析 |
4.4 紧急刹车验证 |
4.4.1 志愿者紧急刹车实验 |
4.4.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4.4.3 混合假人-驾驶舱模型 |
4.4.4 驾驶员紧急刹车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真实前碰撞中驾驶员主动下肢KTH损伤研究 |
5.1 汽车前碰撞分类及耐撞性比较 |
5.1.1 不同重叠率前碰撞类型 |
5.1.2 三种重叠率的前碰撞耐撞性 |
5.2 驾驶员-约束系统建立及验证 |
5.2.1 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 |
5.2.2 驾驶员-约束系统验证 |
5.3 汽车前碰撞中人体KTH真实加载环境的建立 |
5.3.1 真实碰撞驾驶环境建立方法 |
5.3.2 紧急刹车真实碰撞环境的建立 |
5.4 三种重叠率真实前碰撞中驾驶员下肢损伤对比 |
5.4.1 三种重叠率前碰撞驾驶员下肢损伤模型 |
5.4.2 三种重叠率前碰撞下驾驶员下肢动态响应 |
5.4.3 驾驶员下肢KTH损伤分析 |
5.4.4 驾驶员下肢其他损伤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腿部肌肉的起止位置和功能 |
(2)颞骨内主要结构的螺旋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常用影像技术在耳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前连合与内囊前肢的断层解剖学与MRI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标本取材 |
1.1.2 大脑火棉胶薄层切片的制备 |
1.1.3 正常成年女性志愿者颅脑MRI图像的获取 |
1.2 结果 |
1.2.1 人脑断层切片和颅脑MRI图像水平位观察结果 |
1.2.2 人脑断层切片和颅脑MRI图像冠状位观察结果 |
1.2.3 人脑断层切片和颅脑MRI图像矢状位观察结果 |
1.3 讨论 |
1.3.1 前连合与内囊前肢的解剖学位置关系初步探讨 |
1.3.2 人脑内囊区域所含纤维的复杂多样性 |
1.3.3 大脑前连合与内囊断层解剖组织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
1.4 小结 |
二、人脑内囊区域的三维重建及体积差异性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切片选取与图像采集 |
2.1.2 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 |
2.1.3 测量成年女性内囊及其各分部左右侧体积 |
2.1.4 统计学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三维重建前连合、内囊及其毗邻结构图像 |
2.2.2 前连合及内囊可视化研究结果 |
2.2.3 左右大脑半球内囊及其各部体积对比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内囊及各分部左右侧体积测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
2.3.2 前连合、内囊及其毗邻结构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 |
2.4 小结 |
三、矢状位内囊后肢和膝部准确的解剖学定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2 图像处理与内囊后肢三维可视化重建 |
3.2 结果 |
3.2.1 颅脑MRI二维图像观察结果 |
3.2.2 颅脑MRI三维重建图像观察结果 |
3.3 讨论 |
3.3.1 内囊矢状位解剖学明确定位的临床意义 |
3.3.2 计算机三维可视化研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前连合与内囊断层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4)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结果 |
2.1水平位观察结果 |
2.2冠状位观察结果 |
2.3矢状位观察结果 |
3讨论 |
(5)膝关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建模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膝关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
第一节 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解剖与断层影像解剖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第二节 膝关节交叉韧带与侧副韧带的断面解剖与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二部分 膝关节三维数字化重建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及MRI影像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应用影像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国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正常人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MR斜矢状位应用影像解剖学观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第一作者发表文章 |
英文全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现状 |
(一) 结合影像诊断编制人体断层解剖学图谱 |
(二) 脑 |
1. 颅脑扫描基线研究 |
2. 脑实质 |
3. 脑膜和脑室、脑池 |
4. 脑血管 |
5. 脑神经 |
6. 脑功能解剖 |
前景展望 |
(8)颞骨薄层横断层解剖与多层螺旋CT图像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膝关节横断面解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设备: |
1.3 膝部火棉胶切片的制备[1]: |
1.4 标本观察: |
2 结果 |
2.1 收肌结节层面 (图1) |
2.2 髌骨中部层面 (图2) |
2.3 股骨髁下缘层面 (图3) |
2.4 半月板下部层面 (图4) |
2.5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下部层面 (图5) |
3 讨论 |
3.1 横断面对显示病变与膝关节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
3.2 横断面在诊断膝关节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3.3 横断面有助于澄清半月板假撕裂 |
(10)大脑横断面和冠状断面脑回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
1.1 标本的处理及MRI扫描 |
1.2 取脑、染色、切制脑片并照相 |
1.3 观察、测量与统计 |
第二章 结果 |
2.1 颅脑横断层CT扫描图像的观测结果 |
2.2 颅脑MRI冠状扫描图像的观测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3.1 关于研究方法 |
3.2 关于定位方法 |
3.3 髓突与脑沟的区分 |
3.4 关于横断面和冠状面上髓突对脑回的定位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四、膝部断层解剖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D主动肌肉下肢模型的前碰撞中驾驶员KTH损伤研究[D]. 王星生. 湖南大学, 2017(07)
- [2]颞骨内主要结构的螺旋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意义[D]. 严珂. 新乡医学院, 2016(04)
- [3]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D]. 王单单.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4)
- [4]前连合及内囊断层解剖与MRI图像初步对照研究[J]. 王单单,麻雯熠,张晓阳,袁武,李云生.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5(02)
- [5]膝关节断层影像解剖学研究及有限元建模的探索[D]. 徐伟. 重庆医科大学, 2011(11)
- [6]颞骨内鼓乳段面神经的斜矢状位断层及MRI影像解剖学研究[D]. 于海玲. 山东大学, 2008(01)
- [7]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J]. 刘树伟. 医疗保健器具, 2008(04)
- [8]颞骨薄层横断层解剖与多层螺旋CT图像对照研究[D]. 王韶玉. 山东大学, 2005(07)
- [9]膝关节横断面解剖及临床意义[J]. 宣芸,于春水,李云生. 解剖与临床, 2005(02)
- [10]大脑横断面和冠状断面脑回定位的影像解剖学研究[D]. 侯毅斌. 青岛大学, 2005(07)
标签:解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