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雪[1](2018)在《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数值模拟及转子参数优化》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纸张质量和品种需求的不断增加,制浆造纸工艺的精细化程度以及造纸企业对筛选设备要求随之提高。在造纸行业中,低功耗、大产能的筛浆设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现阶段,伴随着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的快速发展,利用CFD技术设计、优化纸浆筛选设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获得更加理想的筛选效果,本文主要对外流式压力筛的工作原理和转子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等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对压力筛内部筛浆过程进行建模,并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通过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得到压力筛内部纸浆流动的压力、速度、速度矢量以及转子上分布的压力、速度云图等,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压力筛内部纸浆流动概况,为接下来对压力筛关键部件的分析、优化奠定基础。(2)对转子旋翼周围流场建立二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获得转子旋翼周围的压力、速度分布云图等,分析不同间隙、不同速度以及不同旋翼形状下转子周围的压力分布云图、速度分布云图、筛鼓内表面上的压力散点图以及筛缝出口速度等,得到转子转动带动纸浆运动对压力筛的清洗能力随转子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强的运动规律。利用较优线速度,得到了较优间隙值以及较优转子旋翼形状。(3)对转子旋翼与筛鼓之间的间隙、转子线速度和旋翼形状三个变量进行响应曲面分析,通过对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三因素最优组合:旋翼与筛鼓之间间隙3.49mm,转子线速度18.72m/s,转子旋翼前角为91.65°。在最优组合下获得纸浆对筛鼓较好的清洗能力。
陈永利[2](2012)在《压力筛内部流场和波纹形状改进机理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运行模式已成为现代造纸工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废纸的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轻环境污染;越来越多的废纸浆的使用,使浆料中的杂质不断增多,严重影响了压力筛的筛选能力和筛选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筛选设备的能耗。为适应高产量、高质量、低能耗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压力筛筛选机理和关键部件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必将促进我国造纸业向绿色低碳产业方向发展。本文在对制浆造纸压力筛设备关键部件、废纸浆料种类和性质,以及浆料悬浮液流动理论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应用两相流理论研究浆料悬浮液的运动状态;基于FLUENT软件对压力筛筛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浆料在压力筛中的运行状况,并分析研究压力筛关键部件的结构对模拟结果影响;进一步利用FLUENT软件对压力筛波纹面形状的不同改进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探讨了波纹面影响的浆料筛选的重要机理,对压力筛波纹面形状设计提出构想。本文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综合研究与有关厂家调研,目前压力筛研究的焦点为:转子旋翼形状的改进、筛孔和筛缝形状的改进与筛板表面形状的改进等等。(2)纸浆悬浮液是液固两相流体,是水和纸浆纤维的均匀多相混合物,属于非牛顿流体。浆料流动假设为不可压缩粘性流动,流体相和颗粒相均被视为连续介质,忽略纤维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3)筛浆过程主要有阻碍性筛选和概率性筛选两种分离方法。优良的筛浆性能要求有高的筛选效率和较低的浆渣率,而通过率受到壁面效应和旋转效应两种因素影响。针对浆料流体的数学模型,采用较多较成熟的可实现性k-ε双方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使得有大量漩涡的湍流流动模拟更加准确。(4)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压力筛筛浆过程,得到压力筛内部流场的分布情况。压力、流速和湍流强度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获得了压力筛整体的压力范围分布,以及压力筛内部浆料流体运行的迹线图,并通过对进出口的流量监测计算,获得了良浆的生产效率为80.58%。(5)利用FLUENT软件对压力筛筛缝波纹形状的改进机理和各种改进方案的模拟研究。从模拟结果可得知,筛缝入口处涡流不利于浆料纤维导入通过筛选。筛缝入口处的波纹圆倒角的值越大,筛缝入口处的浆料流体流线形态越平滑。最优改进下的流量比未改进情况增加了12.4%。通过分析比较筛缝波纹云图,得知缝前静压达到最小值,缝后静压力达到最大值。
娄晓丹[3](2012)在《外流式压力筛流场分析及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对造纸质量要求的提高及对中高档纸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几年大部分制浆造纸企业将压力筛作为筛选设备。压力筛为封闭筛选,与其它筛选设备相比具有显着的优点,目前其应用已逐渐扩大到各种浆料筛选以及废纸制浆。浆料筛选是由筛鼓内外两侧浆料的压力差和转子及旋翼的机械运动共同来完成的,利用杂质和纤维几何尺寸及形状的差异进行选分。浆料的流动特性和筛选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旋翼的线速度、缝隙尺度、旋翼与筛鼓的间隙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达到比较理想的筛选效果,有必要研究浆料的筛选过程及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根据压力筛的筛选原理,设计F40型外流式压力筛的筛选系统。通过与传统型旋翼结构及压力分布的比较,得到在满足筛鼓表面清洗能力的同时阻力更小的旋翼结构;在传统型筛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稀释水环,减少底部增浓现象的出现,从而得到筛选性能好、动力消耗低的筛选系统。根据流动基本方程,通过比较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标准k-ε模型,对浆料作合理的假设与简化,建立浆料流动的数学模型,确定边界条件,选用合适的模型离散和流场求解计算的方法,为模型的仿真分析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转子及旋翼流场的仿真分析,得到旋翼的不同线速度v产生的正压和局部负压对筛面的影响规律,并得到旋翼线速度v适宜的范围;模拟浆料流经单个缝隙的过程,通过速度及速度矢量分布查看涡流形成的情况,得到棒条的剖面角α、筛缝宽度d及旋翼与筛鼓的间隙B对筛选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得到每一种因素的最佳参数,为外流式压力筛的结构优化和运行参数的选取提供简单可行的理论依据。
林小河[4](2010)在《生产多品种文化纸的造纸机系统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指出,造纸产品结构调整为向“薄型化、上质量、上档次、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在生产新闻纸的废纸原料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新闻纸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以及国家计划淘汰约260万吨的中低档文化用纸背景下,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指导,将原计划生产彩色胶印新闻纸的造纸纸机,改造成既能生产高档新闻纸,又能生产胶版印刷纸和静电复印纸的生产线。通过对生产多品种文化纸的造纸机系统配置研究,对于新建生产线和老厂技术改造的造纸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对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文化用纸的技术要求,论文探讨了新闻纸、胶版印刷纸和静电复印纸的纤维原料选择与配比;制订了浆料制备、高浓筛选、纸料流送和纸页抄纸的工艺流程;论证了浆料制备系统、纸料的筛选系统、流送系统和纸页抄纸系统的设备选型;讨论了纸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其总体方案;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新闻纸、静电复印纸和胶版印刷纸达到了国家优等品或A等产品的质量标准。设计了一条可同时生产新闻纸、静电复印纸和胶版印刷纸等多品种文化纸的造纸机系统,纸机设计生产能力791t/24h,机械设计车速1400m/min,纸机卷取机的设计生产车速1300m/min;纸机网宽5800mm。造纸机系统整个生产流程包括浆料制备、纸料流送和纸页抄造等系统。浆料制备系统包括浆料碎解、高浓筛选和磨浆;纸料流送系统包括纸料稀释、筛选净化、除气、助剂添加以及流送上网等;纸页抄造系统包括成型部、压榨部、表面施胶和干燥部、压光、卷取、复卷。整个流程的优化设计为纸机系统生产多品种纸张奠定了基础。在流送系统中添加了碳酸钙填料、AKD施胶剂和湿部化学助剂,湿部化学助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膨润土以及有机微粒助留助滤系统。添加AKD可增加纸张的抗水性。添加碳酸钙填料可提高纸页匀度、平滑度、不透明度、白度、尺寸稳定性,可改善纸张的印刷适印性,降低纸页生产成本。添加湿部化学助剂可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增加纸页干强度和湿强度。配好浆的纸料进入流浆箱之前,还需要进行稀释、净化筛选、除气、消除脉冲等处理。机外白水池的设置保证了白水循环系统的良好运行,并用冲浆泵进行浆料的稀释。净化筛选采用五段除渣和两段筛选,使浆料中的不同杂质被有效除去。增加除气器可以去除流送系统中空气,改进纸页的成形。流浆箱采用带有稀释水的封闭式流浆箱。流浆箱最大稀释水量为堰板流量的10%。两级管束抗纸料的絮聚,飘片限制湍流的程度并减少纸料重新絮凝。在流浆箱中安装了衰减器,衰减器配有溢流堰,超出溢流堰的浆料通过衰减器排走,衰减器中的气垫能够降低由于短循环产生的压力脉冲而引起的纵向定量变化。网部成型器采用顶网成形器,包括长网脱水和顶网脱水两大部分。通过调节刮刀的角度、数量和真空度来调节长网部的脱水,通过调节顶部的真空吸水单元来调节顶网的脱水。顶网成形器脱水能力强,纸张的成形质量好。顶网成形器能够适应不同定量和不同车速的纸机运行要求。压榨部采用两道靴式压榨。在254mm长的靴形板上平均加压4130kpa,宽压区压榨相当于用正常压榨方法加压到1050kN/m,压榨时间比传统压榨长4-6倍,压榨后可达到较高的干度。预干燥部采用SymRun干燥,单排烘缸布置,通蒸汽加热的烘缸均在上部,下部所有的辊子均为真空辊;后干燥部为先单网后双网。干燥部采用三段通汽。SymRun通风箱位于真空辊之上,两个烘缸之间的干毯袋区之内,能够在整个袋区实现负压化,保证纸幅在整个干燥部吸在干毯上,纸张不容易断头。系统采用的是顶面施胶和底面施胶的表面施胶,将低施胶量的内部施胶及控制最终施胶度的表面施胶结合起来。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与表面施胶淀粉一起使用,在表面施胶时,其混合物一起渗透到纸层中,填充纸页间的空隙,提高了涂层的表面强度和抗水性。压光机采用一个压区的软压光机,利用油加热位于上部的热辊位于上部,设计速度1800m/min,最大线压200kN/m,最小线压15kN/m,热辊表面最大温度150℃。软压光可以大大改善纸张的平滑度和光泽度,控制纸张的厚度。利用公司原有木片热磨机械浆(TMP)和废纸脱墨浆(DIP)生产线,加上新设计的多品种文化纸造纸机系统,可以调整生产工艺,生产新闻纸、静电复印纸和胶版印刷纸等,新闻纸达到了国家优等品的质量标准,静电复印纸和胶版印刷纸达到国家A等产品的质量标准。虽然为适应多品种生产增加一些配置,增加了投资;装备也难于达到各纸种理想性能要求;同时对生产调度管理要求高;但是该生产线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机动地调换产品品种,满足用户要求,确保纸机高开工率,实现较佳经济效益,符合工程技术经济原则。
左华芳[5](2005)在《年产1万吨高档卷烟纸机供浆系统的工艺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优化年产1万吨高档卷烟纸机的供浆系统设计,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节约投资,降低单位产品消耗。 供浆系统的设计包括对供浆系统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符合工艺流程的设备的选型。根据高档卷烟纸机的质量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流程,并对所确定的流程中每个设备的性能和特点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然后根据供浆系统的浆水平衡计算对流程的主体设备加以比较和选型,对其中关键设备的选型更是从理论和技术方面作了比较详细深入的探讨,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供浆系统管道的设计,以实现整个供浆系统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管道的有机结合。 本项目设计原则是以生产出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产品为主,技术经济指标为辅。所选用的设备较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新设备、新原理、新技术。所选真空除气设备是本论文的重点和创新点。
黄迎军[6](2005)在《杨木APMP制浆新工艺及设备国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一种杨木APMP 制浆新工艺,确定了主要工艺条件,分析了新工艺条件下各种因素对纸浆性能的影响。将洗涤除杂后的木片在盘磨机中粗磨成木丝,以代替传统APMP 制浆工艺中使用的螺旋挤压机,木丝与碱、过氧化氢等药品反应,再精磨成浆。木片磨成木丝后,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加快了药液的吸收,使药液完全渗透到纤维中。此工艺可缩短流程,提高成浆强度,减少磨浆能耗,降低生产成本。磨片间隙、木片浓度、进料速度是粗磨分丝的影响因素。磨片间隙越小,木丝越小;木片浓度越低,木丝均匀,能耗越高;进料速度越快,盘磨机运行稳定。本文分析了新工艺条件下各种因素对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用碱量、木丝粗细和磨浆强度是影响APMP 制浆的最主要因素。浆的强度随着用碱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提高的幅度逐渐下降。在现有的三种木丝中,木丝越细,浆的强度越高。磨浆对APMP 制浆影响非常大,打浆度越高,浆的强度越高。过氧化氢用量是影响APMP 漂白效果的主要因素,白度随着过氧化氢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达到一定值后再提高的幅度有限。用碱量对漂白有一定的影响,用碱量和过氧化氢用量1:1 时漂白效果最好。在NaOH 用量6%、H2O2用量6%时,浆的撕裂指数、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分别达到了3.62 mN*m2/g、31.02 N*m/g 和1.428 Kpa*m2/g,白度达到81%ISO,光散射指数14.78m2/Kg,不透明度90.6%。与岳阳造纸厂采用andriz 工艺和设备生产的杨木APMP 的性能对比表明:新工艺生产线流程简单,能够满足APMP 制浆要求。本文使用了一种新研制的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分析了螺旋挤压机与高浓磨浆机各自对木片的作用原理,这种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克服了普通盘磨机的进料困难的缺点,不需要很大的进料推力,进料容易,出料通畅,动力消耗低,运行稳定,为实现APMP制浆设备国产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黄志昌[7](2002)在《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对缝形压力筛在废纸中的应用 ,以及缝形压力筛国产化进行了论述
陈启新[8](2001)在《压力筛筛浆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文中提出探讨国内外制造厂家对压力筛的转子、筛鼓与浆流分配等新技术的发展所依据的各种筛浆理论 ,并讨论了今后的产品改进方向
詹怀宇[9](1999)在《废纸浆的除渣、筛选与热熔物的处理——废纸回用技术讲座之三》文中指出废纸经水力碎浆机碎解,疏解机分离成纤维之后,在废纸浆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重的杂质如小石块、砂粒、玻璃屑、铁屑、钢针、粘土等,轻的杂质如木片、塑料膜片、树脂、橡胶块、纤维束等。表1为废纸浆中的杂质及其比重和大小。表1废纸浆中的杂质[1]种类比重粒子...
杜荣荣,李牧[10](1997)在《废纸利用技术综述》文中指出一、世界废纸利用概况随着世界造纸工业的发展,全球纸和纸板的产量不断增长。但作为造纸主要原材料的木材资源却不断减少,加之能源危机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的呼声越来越高,废纸——作为二次纤维原料制浆造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生产过程简单,能耗低,污染小,投资省,成本低。据报道,几乎每周都有一新的脱墨生产线开机运行,造纸工作者们积累了大量的废纸利用经验,脱墨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废纸回收利用的规模均较大,且生产技术方面也具有了相当水平,废纸利用率逐年提高。
二、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数值模拟及转子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流式压力筛的发展历程 |
1.2.2 压力筛实验研究现状 |
1.2.3 压力筛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理论分析 |
2.1 外流式压力筛结构及筛浆原理 |
2.2 纸浆的特性分析 |
2.2.1 纸浆的组成 |
2.2.2 纸浆的流动特性 |
2.3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控制方程的建立 |
2.4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湍流模型的建立 |
2.5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的数值求解 |
2.6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的CFD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流场分析 |
3.1 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建模方法 |
3.2 外流式压力筛关键部件分析及参数选择 |
3.3 外流式压力筛几何模型建立及前处理 |
3.4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置 |
3.5 外流式压力筛内部流场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子旋翼对压力筛筛选性能影响分析 |
4.1 转子旋翼流场分析模型建立 |
4.1.1 压力筛筛选性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1.2 转子旋翼模型流场模型建立 |
4.1.3 模型的网格划分 |
4.1.4 模型的边界设置 |
4.2 转子结构参数—旋翼与筛鼓间间隙对压力筛筛选性能影响分析 |
4.3 转子操作参数—转子线速度对压力筛筛选性能影响分析 |
4.4 转子结构参数—转子旋翼形状对压力筛筛选性能影响分析 |
4.5 转子旋翼改进前后对压力筛功耗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外流式压力筛转子参数响应曲面分析 |
5.1 转子参数的响应曲面设计方法 |
5.2 转子参数响应函数的确定 |
5.3 转子参数响应曲面优化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2)压力筛内部流场和波纹形状改进机理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压力筛在制浆造纸中的地位 |
1.1.2 压力筛设备优化改进的必要性 |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压力筛概述 |
1.2.1 压力筛的起源与发展 |
1.2.1.1 压力筛的起源 |
1.2.1.2 压力筛的发展 |
1.2.2 压力筛的结构特征 |
1.2.2.1 压力筛的结构及类型 |
1.2.2.2 压力筛的核心构件 |
1.2.3 压力筛筛选效能的影响因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国内外压力筛的研究现状 |
1.3.2 压力筛优化改进的研究方向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目标及创新点 |
1.4.1 论文主要内容与目标 |
1.4.2 论文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及模拟软件介绍 |
2.1 黏度计的应用 |
2.1.1 黏度计简介 |
2.1.2 黏度的测定方法及结果 |
2.2 UG 软件的应用 |
2.2.1 UG 软件简介 |
2.2.2 UG 软件的应用 |
2.3 ICEM CFD 软件的应用 |
2.3.1 ICEM CFD 软件简介 |
2.3.2 ICEM CFD 软件的应用 |
2.4 FLUENT 软件的应用 |
2.4.1 FLUENT 软件简介 |
2.4.2 FLUENT 软件的应用 |
2.4.3 FLUENT 软件的使用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浆料悬浮液的流动理论模型 |
3.1 固液两相流研究进展 |
3.1.1 两相流体力学的形成 |
3.1.2 国内外固液两相流研究历程 |
3.1.3 固液两相流分析方法 |
3.1.4 浆料固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 |
3.1.5 国内外浆料流体动力学研究现状 |
3.2 压力筛的筛浆理论 |
3.2.1 筛浆理论 |
3.2.2 浆料通过率 |
3.3 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和传递方程 |
3.3.1 湍流模型 |
3.3.2 传递方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压力筛内部纸浆悬浮液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4.1 压力筛模型概述 |
4.2 模型建立和前处理 |
4.3 模拟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 |
4.4 模拟结果分析 |
4.4.1 计算残差 |
4.4.2 压力、速度和湍流强度云图的分析比较 |
4.4.3 XY 散点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压力缝筛波纹形状改进机理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5.1 波纹筛概述 |
5.1.1 筛缝的结构 |
5.1.2 筛缝的修改方案 |
5.2 模型建立和前处理 |
5.3 模拟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处理 |
5.4 模拟结果分析 |
5.4.1 迹线图的分析比较 |
5.4.2 出口流量的分析比较 |
5.4.3 压力、速度和湍流动能云图的分析比较 |
5.4.4 筛板表面过渡层的流态分布 |
5.4.5 筛缝入口处的 XY 散点图分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外流式压力筛流场分析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压力筛及流场分析的研究状况 |
1.2.1 压力筛的发展现状 |
1.2.2 关于流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流式压力筛几何模型设计 |
2.1 筛选原理及影响因素 |
2.1.1 筛选原理 |
2.1.2 影响浆料筛选的因素 |
2.2 外流式压力筛设计 |
2.2.1 压力筛概述 |
2.2.2 外流式压力筛的基本结构 |
2.3 三维模型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浆料流动模型的建立 |
3.1 CFD简介 |
3.2 流动基本方程 |
3.2.1 质量守恒方程 |
3.2.2 动量守恒方程 |
3.2.3 能量守恒方程 |
3.2.4 湍流方程 |
3.3 浆料的特性分析 |
3.3.1 浆料的组成 |
3.3.2 浆料的流动特性 |
3.4 浆料流动模型的建立 |
3.4.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3.4.2 浆料流动模型建立 |
3.4.3 边界条件确定 |
3.5 浆料流动模型的离散 |
3.6 流场的求解计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LUENT的浆料流场的特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
4.1 CFD软件概述 |
4.1.1 CFD软件结构 |
4.1.2 FLUENT简介 |
4.2 分析模型的简化 |
4.2.1 影响筛选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2 模型简化 |
4.3 旋翼线速度对流场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
4.3.1 旋翼线速度的影响 |
4.3.2 不同线速度下压力场分布及优化 |
4.4 缝隙尺度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4.4.1 棒条剖面角对流场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
4.4.2 筛缝宽度对流场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
4.5 旋翼与筛鼓的间隙对流场的影响分析及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生产多品种文化纸的造纸机系统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文化纸造纸机系统配置的概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文化纸造纸工艺流程论证 |
2.1 文化用纸的技术要求 |
2.1.1 新闻纸的技术要求 |
2.1.2 静电复印纸的技术要求 |
2.1.3 胶版印刷纸的技术要求 |
2.2 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
2.2.1 新闻纸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
2.2.2 静电复印纸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
2.2.3 胶版印刷纸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
2.3 胶版印刷纸和静电复印纸浆料制备和浓浆筛选工艺流程 |
2.3.1 浆料制备工艺流程简介 |
2.3.2 浆料制备工艺流程论证 |
2.3.3 高浓筛选系统工艺流程 |
2.4 新闻纸浆料制备工艺流程 |
2.5 纸料流送和湿部助剂添加系统工艺流程 |
2.5.1 流送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
2.5.2 流送系统工艺流程论证 |
2.5.3 湿部助剂添加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
2.5.4 湿部助剂添加系统工艺论证 |
2.6 纸页抄造系统工艺流程 |
2.6.1 纸页抄造工艺流程简介 |
2.6.2 纸页抄造工艺流程论证 |
3 文化纸造纸机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论证 |
3.1 打浆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论证 |
3.1.1 链板式输送机 |
3.1.2 碎浆机 |
3.1.3 保护筛 |
3.1.4 磨浆机 |
3.2 筛选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论证 |
3.2.1 高浓筛 |
3.2.2 疏解机 |
3.3 流送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论证 |
3.3.1 机外白水池 |
3.3.2 冲浆泵 |
3.3.3 锥形除渣器 |
3.3.4 除气器 |
3.3.5 压力筛 |
3.3.6 流浆箱 |
3.4 纸页抄造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及论证 |
3.4.1 顶网成形器 |
3.4.2 压榨部 |
3.4.3 干燥部 |
3.4.4 表面施胶机 |
3.4.5 压光机 |
3.4.6 卷取设备 |
4 文化纸造纸机自动控制 |
4.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
4.1.1 现场总线(FCS)的优点 |
4.1.2 现场总线的缺点 |
4.1.3 现场总线的拓扑结构 |
4.2 DCS控制系统 |
4.2.1 DCS的优点 |
4.2.2 DCS的缺点 |
4.3 DCS层次的确定 |
4.3.1 过程控制层 |
4.3.2 监控管理层 |
4.3.3 生产管理层 |
4.3.4 决策管理层 |
4.4 总体方案的制定 |
4.4.1 总体方案制定的原则 |
4.4.2 方案内容 |
5 文化纸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
5.1 新闻纸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
5.1.1 新闻纸生产工艺 |
5.1.2 新闻纸产品质量 |
5.2 双胶纸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
5.2.1 双胶纸生产工艺 |
5.2.2 双胶纸产品质量 |
5.3 静电复印纸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
5.3.1 静电复印纸生产工艺 |
5.3.2 静电复印纸产品质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年产1万吨高档卷烟纸机供浆系统的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研究内容、意义和选题依据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选题依据 |
2、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
2.1 造纸机供浆系统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2.2 卷烟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3、纸机供浆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原则 |
3.1 纸机供浆系统的定义 |
3.2 纸机供浆系统主要功能 |
3.3 纸机供浆系统工艺设计的原则 |
3.4 本项目供浆系统工艺设计的原则 |
4、本项目概况 |
5、卷烟纸的质量标准(GB/T12655—1998) |
6、本项目供浆系统主流程的确定 |
7、附供浆系统工艺流程图 |
第二章 供浆系统工艺流程的研究 |
1、纸机浆池和高位箱 |
2、混合槽和冲浆泵 |
2.1 一次稀释流程 |
2.2 二次稀释流程 |
2.3 混合槽的作用和效果 |
3、三段除砂器 |
4、纸料除气器 |
5、上浆泵 |
6、压力筛 |
7、浆流的波动 |
7.1 供浆系统压力和浓度的波动对纸页定量差的影响 |
7.2 引起浆流纵向波动的原因 |
7.2.1 周期性的纵向压力波动 |
7.2.2 纵向压力波动 |
第三章 供浆系统设备选型 |
1、供浆系统的浆水平衡计算 |
1.1 有关定额及工艺技术参数 |
1.2 浆水平衡计算(见附录1) |
1.3 附浆水平衡方框图 |
2、供浆系统的设备选型及主体设备的综合比较 |
2.1 高位箱的设计 |
2.2 混合槽的设计和比较 |
2.2.1 普通型混合槽和新型混合槽的结构比较 |
2.2.2 普通型混合槽和新型混合槽的性能比较 |
2.2.3 新型混合槽示例 |
2.2.4 混合槽的选型 |
2.3 除渣器的选型 |
2.3.1 除渣器的工作原理 |
2.3.2 传统除渣器与新型除渣器的比较 |
2.3.3 除渣器的选型及计算 |
2.4 压力筛的选型 |
2.4.1 筛浆理论 |
2.4.2 筛鼓技术的发展 |
2.4.3 转子技术的发展 |
2.4.4 筛内浆流分配技术的发展 |
2.4.5 筛选效率的评定方法 |
2.4.6 压力筛的选型 |
2.4.6.1 波形筛鼓的工作原理及优越性 |
2.4.6.2 波形缝筛与孔筛的比较(一级筛) |
2.4.6.3 压力筛的选型计算 |
2.5 除气系统的设计(本项目设计的创新点) |
2.5.1 白水在敞开液面上的自然除气 |
2.5.2 白水与浆料混合后纸料的除气 |
2.5.2.1 除气方法的分类 |
2.5.2.2 真空除气器的流程及选型 |
2.5.2.3 真空除气与消泡剂除气运行成本的比较 |
2.5.2.4 结论 |
2.5.2.5 设备表(见附录2) |
第四章 供浆系统管道输送的设计 |
1、浆料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
1.1 非牛顿型液体 |
1.2 浆料的流动状态 |
1.2.1 近似于水的浆流 |
1.2.2 一般浆流的三种流动状态 |
1.3 浆流中的纤维网络和絮聚 |
1.3.1 纤维网络的形成和絮聚的原因 |
1.3.2 流速和浓度对纤维絮聚的影响 |
1.3.2.1 流速对纤维絮聚的影响 |
1.3.2.2 浓度对纤维絮聚程度的影响 |
2、管道内的流动特性计算 |
2.1 一般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其计算 |
2.2 浆料的流量和流速计算 |
3、流体在管道中流动的阻力计算 |
3.1 室内给水管道进口所需的压力计算 |
3.2 直管阻力的计算 |
3.3 局部阻力的计算 |
4、浆管的设计与安装的要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杨木APMP制浆新工艺及设备国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的现状与发展 |
1.2 我国造纸工业存在的问题 |
1.2.1 造纸原料结构不合理 |
1.2.2 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 |
1.2.3 产品结构不合理 |
1.2.4 制浆造纸废水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相当繁重 |
1.3 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
第二章 APMP 制浆的现状和发展 |
2.1 APMP |
2.2 APMP 生产过程 |
2.3 APMP 制浆的优点 |
2.4 APMP 的研究现状 |
2.4.1 不同原料 APMP 制浆的研究 |
2.4.2.A PMP 制浆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
2.4.3.A PMP 制浆机理的研究 |
2.4.4.A PMP 纸浆纤维改性的研究 |
2.4.5.A PMP 制浆废水的研究 |
2.4.6.A PMP 设备国产化研究 |
2.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章 实验 |
3.1 新工艺流程的初步确定 |
3.1.1 新工艺流程说明 |
3.1.2 新工艺流程与传统杨木 APMP 工艺流程的比较 |
3.2 粗磨分丝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原料 |
3.2.3 实验设备 |
3.2.4 实验步骤 |
3.2.5 结果与讨论 |
3.2.6 锤式粉碎机分丝 |
3.3 浸渍反应实验 |
3.3.1 实验药品 |
3.3.2 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3 漂液的制备 |
3.3.4 实验步骤 |
3.4 磨浆 |
3.4.1 概述 |
3.4.2 技术参数 |
3.4.3 实验步骤 |
3.4.4 磨浆机理 |
3.5 消潜 |
3.6 筛选 |
3.7 抄片 |
3.8 纸浆检测 |
3.8.1 肖伯氏打浆度的测定 |
3.8.2 定量的测定 |
3.8.3 纸的厚度的测定 |
3.8.4 松厚度的测定 |
3.8.5 撕裂指数的测定 |
3.8.6 耐破指数的测定 |
3.8.7 抗张指数的测定 |
3.8.8 白度的测定 |
3.8.9 不透明度的测定 |
3.8.10 光散射系数的测定 |
3.9 结果与讨论 |
3.9.1 用碱量对纸浆强度的影响 |
3.9.2 木丝粗细对浆强度的影响 |
3.9.3 磨浆对纸浆强度的影响 |
3.9.4 过氧化氢用量对漂白的影响 |
3.9.5 用碱量对漂白的影响 |
3.9.6 用碱量和木丝类型对制浆得率的影响 |
3.10 新工艺可行性论证 |
第四章 APMP 新工艺制浆设备国产化 |
4.1 螺旋挤压机 |
4.2 普通高浓磨浆机 |
4.3 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 |
4.3.1 设计思路 |
4.3.2 结构 |
4.3.3 具体实施方式 |
4.4 螺旋挤压机与偏心进料高浓盘磨机的比较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7)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缝形压力筛在废纸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
2 缝形压力筛在造纸机流浆箱前的应用 |
3 缝形压力筛的国产化 |
(8)压力筛筛浆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筛浆理论 |
1.1 压力脉冲的理论 |
1.2 趋向角的理论 |
1.3 流体剪切应力的理论 |
1.4 过渡层的理论 |
1.5 容器孔口出流的理论 |
1.6 纸浆纤维的絮聚、骑马与脱水增浓的理论 |
2 转子技术的发展 |
3 筛鼓技术的发展 |
4 筛内浆流分配技术的发展 |
5 讨论 |
四、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流式压力筛筛浆过程数值模拟及转子参数优化[D]. 张小雪.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2)
- [2]压力筛内部流场和波纹形状改进机理的数值模拟[D]. 陈永利.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
- [3]外流式压力筛流场分析及参数优化[D]. 娄晓丹. 山东理工大学, 2012(03)
- [4]生产多品种文化纸的造纸机系统配置研究[D]. 林小河.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8)
- [5]年产1万吨高档卷烟纸机供浆系统的工艺设计[D]. 左华芳.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4)
- [6]杨木APMP制浆新工艺及设备国产化研究[D]. 黄迎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05(03)
- [7]缝形压力筛在废纸浆中的应用[J]. 黄志昌.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2(06)
- [8]压力筛筛浆理论与新技术的发展[J]. 陈启新. 福建轻纺, 2001(Z1)
- [9]废纸浆的除渣、筛选与热熔物的处理——废纸回用技术讲座之三[J]. 詹怀宇. 广东造纸, 1999(03)
- [10]废纸利用技术综述[A]. 杜荣荣,李牧. 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