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氧原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氧原子,原理,磷酸,原子,戊烯,羰基,表面。
氧原子论文文献综述
袁焜,刘艳芝,王鹏,朱元成,施小宁[1](2018)在《醛酮类有机物中羰基氧原子的杂化状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化学教科书及有关专着对羰基中氧原子的杂化状态,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羰基中氧原子的杂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羰基的极性强弱,进而对羰基的化学性质产生细微的影响,特别是对其亲电加成反应活性的潜在影响。借助理论计算,发现醛、酮分子中羰基氧与碳成键时既不是彻底的sp2杂化状态,也不是非杂化直接成键,而是采用了一种介于sp~2与非杂化之间的一种成键状态。(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14期)
盛显良,李春,代红光[2](2018)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氮和氧原子杂化知识系统性教学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N和O原子作为构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其杂化状态对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N和O原子杂化状态的知识点散落在《有机化学》教材的不同章节中,不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将N和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杂化类型、轨道数目、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代表性有机化合物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总结和概括,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谢国富[3](2018)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里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常写成这样:12H_2O+6CO_2~*→C_6H_(12)O~*_6+6H_2O~*+6O_2。产物中6O_2来自12H_2O,那么,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的一半是如何转移到葡萄糖中,另一半的氧原子又是如何从暗反应到光反应再转移到水中的?本文将对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的代谢转移途径作一番简要分析(假设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用同位素O*标记)。(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8年03期)
刘坤,王福合,尚家香[4](2017)在《NiTi(110)表面氧原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给定的NiTi的表面氧化过程,在保持体系中Ni和Ti原子总数相等的条件下,构建了一系列Ti原子在表面反位的c(2×2)-NiTi(110)缺陷体系,并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各种NiTi(110)反位缺陷体系的吸附行为以及表面形成能.计算结果表明:吸附氧原子的稳定性与表面Ti原子的富集程度有很大的关联性,体系表面Ti原子富集程度越高,氧原子吸附的稳定性越高;当覆盖度较高时,由于氧原子的吸附,可使Ni和Ti原子在表面出现反位.在富氧条件(μ_o≥-9.35 eV)下,氧原子在表面第1层中的全部Ni原子与第3层全部Ti换位的反位缺陷体系上的吸附最稳定,此时随着氧原子的吸附,表面上的Ti原子升高,导致向上膨胀生长形成二氧化钛层,且在其下方形成富Ni层,由此可合理地解释实验上发现NiTi合金氧化形成二氧化钛层的可能原因.(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21期)
武媛媛,张晓林,邵晓红[5](2017)在《氧原子在Be(0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O原子在Be(0001)的表面吸附性质。首先确定O吸附在Be(000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构型。通过O原子的吸附能,发现O原子更易吸附在hcp位,并且与Be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BeO。此外,研究了不同覆盖度下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度下O原子吸附在Be(0001)表面时,基态下均具有稳定结构;铍的抗断裂和拉伸能力随着O原子覆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7年06期)
李金烨[6](2017)在《氧原子掺杂铍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相对稳定的微小粒子,它们所具有的独特的结构,电子特性,磁性和光学性质依赖于它们的元素组成、尺寸和几何形状等。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氧掺杂的铍团簇,得到了团簇的结构及性质随着氧原子数的演变规律,氧原子的掺杂对纯铍团簇的影响及效应,团簇的幻数等等。我们以大量的初始结构为基础,通过B3PW91水平下使用6-311+G(d)基组进行计算,获得了Be_nO(n=1-12)的12个最低能量结构。应用QCISD(T)的方法得到这些结构的单点能,进而对Be_nO和Be_(n+1)团簇的平均结合能(Eb),二阶能量差分(Δ~2E),解离能(ΔE),垂直电子亲和势(VIP)和垂直电离势(VEA)等各种能量及电子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这些性质的相关数据分析显示Be_(11)O具有独特稳定性。最后本论文使用自然键轨道(NBO)和电子局域化函数(ELF)方法分析了Be_(11)O的电子结构。Be_(11)O可以看作由Be_(11)~(2+)和O~(2-)组成的离子化合物。稳定性来自两方面:其中,O~(2-)具有8个价电子,满足8电子规则。而Be_(11)~(2+)具有闭壳层电子构型包含20个价电子,致使它本身呈现独特的稳定性。并与团簇电子壳层模型(CSM)中的结论相符。通过本论文的工作不但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非金属掺杂的金属团簇,而且为实验研究者在实验中对此类复合物的合成与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6-01)
杨亮,王才壮,林仕伟,曹阳[7](2017)在《氧原子在α钛晶体中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材料领域杂质原子的迁移是一个基础而永恒的主题.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氧原子在α钛(α-Ti)晶体中的间隙占位情况,并计算了氧原子稳定占位点间隙能、电子态密度、电荷差分密度及其邻近钛原子的位移情况.采用基于过渡态搜索理论的CI-NEB(climbing image 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预测了稳定态氧原子在α-Ti晶体中的扩散路径、扩散势垒及相应的跳转频率,并由此推算出氧原子在不同位点之间跳转的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间隙氧原子在六角密排钛晶体结构中共有七种占位,但仅存在叁个可稳定占据的间隙位点:八面体中心位点、六面体中心位点及0.28 nm钛—钛键中心位点.各稳定间隙位点之间的扩散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可确定叁种稳定间隙氧原子位点间存在七条独立扩散路径.获取计算不同路径扩散系数所需要的微观参数,包括扩散势垒、扩散长度、不同扩散路径上鞍点氧原子的跳转频率,最终预测了不同间隙位点之间氧原子的扩散系数值,其中八面体中心扩散到邻近键位的扩散系数与实验值相符合.通过对间隙氧原子扩散行为的深入了解,希望能对控制钛合金中氧的扩散、提高钛金属中氧的含量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赵红梅,苏红梅[8](2017)在《燃烧中氧原子和环戊烯的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和氧原子的反应研究对深入理解燃烧过程和烟雾形成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1]。环戊烯和氧原子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对动物有明显致癌作用的含氧杂环物质,在研究烃类致癌物的代谢反应中占有重要位置。我们通过量子化学方法系统研究了叁重态氧原子与环戊烯反应的反应过程,得到了在叁重态下的反应途经,基于Newton-Lagrange方法找到了单重态和叁重态的最低能量交叉点,并计算了单重态下的反应通道,探讨了非绝热反应机理。证明反应产率最高的产物应该为环戊烯氧化物,而不是环戊酮。计算得到环丁基甲醛也是主产物,而且二氢吡喃的反应通道的能量也不是很高,应该能在反应中被观测到。这些观点解决了关于主要反应产物的争议,支持了环戊烯氧化物为主要产物的实验结果。另外在计算中找到了产生烯酮的非绝热反应通道,预测了烯酮产物的生成。为正确理解燃烧过程中基态氧和环戊烯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5-20)
冯丽霞,贾杰,杨玉伟[9](2017)在《二氟甲烷与氧原子大气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QCISD(T)/6-311++G(d,p)//MP2/6-311G(d,p)双水平方法对CH_2F_2+O(~3P)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运用自然键轨道分析(NBO)法获得消氟与消氟化氢通道中过渡态的电荷分布。研究表明,标题反应存在氢抽提(R1)、氟抽提(R2)、消氟(R3)与消氢(R4)4类通道,各通道的反应能分别为11.1、304.0、78.5和31.3kJ/mol,对应的能垒分别为54.6、351.6、246.8和279.4kJ/mol。与CH_3F+O(~3P)及CHF3+O(~3P)反应显着不同,标题反应存在消氟通道,这与过渡态TS3中电负性大的F2原子处于不对称位置密切相关,TS3中来自F2对H1原子的吸引力,使得O原子对H1的吸引作用超过了F1与H1的吸引力,从而促使消氟反应的进行。(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岳远富[10](2017)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中羟基与氧原子的诊断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可以在开放的空间产生接近室温的等离子体,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富含各类活性粒子,在材料领域,生物医学领域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产生的两种重要的活性氧基团(羟基,氧原子)进行了诊断,研究了荧光标定方法,密度分布特性,时空演变规律等内容,并提出若干优化密度的手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高时空分辨的单光子吸收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等离子射流中羟基(OH)的二维密度分布。采用动态衰减化学模型标定等离子体射流中OH绝对密度;发现了OH自由基的环形特性分布;研究了气流对OH自由基环形特性的影响;研究了OH自由基密度受放电和气流参数的影响及其时空演变特性;提出了采用多环的结构优化羟基密度的方法并应用生物灭菌实验佐证。2.采用高时空分辨的双光子吸收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等离子体射流中氧原子(O)的密度分布。应用Xe在不放电的条件下比较相似跃迁过程实现绝对密度标定;首次发现了O原子的环形特性分布;研究了O原子密度受放电和气流参数的影响及其时空演变特性;研究了O原子的产生效率随电极距离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采用合适放电装置及种子气体浓度优化O原子密度的方法。3.总结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五类等离子体射流源,并就其活性氧基团(OH自由基/O原子)产生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标准条件下各类等离子体射流中OH自由基及O原子的绝对密度分布;探究了各类等离子体射流装置活性粒子产生效率与驱动源参数和气体组分的关系;发现采用裸针电极结构和双环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射流可以更高效的产生羟基与氧原子,为等离子体射流的应用提供了指导。(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氧原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N和O原子作为构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其杂化状态对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决定性影响。然而,N和O原子杂化状态的知识点散落在《有机化学》教材的不同章节中,不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将N和O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杂化类型、轨道数目、空间分布情况以及相应的代表性有机化合物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总结和概括,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这种系统性教学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原子论文参考文献
[1].袁焜,刘艳芝,王鹏,朱元成,施小宁.醛酮类有机物中羰基氧原子的杂化状态[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2].盛显良,李春,代红光.《有机化学》课程中氮和氧原子杂化知识系统性教学的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谢国富.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里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4].刘坤,王福合,尚家香.NiTi(110)表面氧原子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7
[5].武媛媛,张晓林,邵晓红.氧原子在Be(0001)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7
[6].李金烨.氧原子掺杂铍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7
[7].杨亮,王才壮,林仕伟,曹阳.氧原子在α钛晶体中扩散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物理学报.2017
[8].赵红梅,苏红梅.燃烧中氧原子和环戊烯的反应机理[C].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9].冯丽霞,贾杰,杨玉伟.二氟甲烷与氧原子大气反应机理的计算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岳远富.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中羟基与氧原子的诊断及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