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根瘤菌,大豆,丁酸,固氮菌,基因,多样性,根瘤。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论文文献综述
马鸣超,刘丽,姜昕,关大伟,李俊[1](2015)在《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胶质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作为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菌种,凭借其良好的解钾溶磷促生效果及共生固氮功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对其单一菌种促生或固氮效果及机理已有较多报道。本研究旨在开展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研究,评价其接种效果,并对作用机理初探,为开发功能复合型微生物菌剂,丰富微生物肥料产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田间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邱家店科研基地进行。设T1(空白对照),T2(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单接种),T3(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单接种),T4(胶质类芽孢杆菌3016和慢生大豆根瘤菌5136复合接种)和T5(常规施肥)5个处理,4次重复。分析大豆播种前(0 d)、花荚期(50 d)、鼓粒期(80 d)和成熟期(110 d)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对大豆品质的影响。【结果】接种胶质类芽孢杆菌和大豆根瘤菌的各处理均能提高单株籽粒重、产量和收获指数,其中以复合接种处理效果最优,分别高于对照处理12.8%、9.3%和41.0%,且差异显着;该处理下,大豆茎叶和籽粒的氮、磷、钾含量都具有较高水平,特别是籽粒钾、茎叶氮和茎叶磷,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7%、9.3%和38.5%,复合接种能显着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在土壤肥力方面,施用胶质类芽孢杆菌、根瘤菌和化学肥料对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其中以复合接种效果最佳,成熟期各指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5%、43.7%、8.5%和15.5%;相对于化学肥料,施用胶质类芽孢杆菌和慢生大豆根瘤菌的各处理,对土壤肥力提高效果更有持久性且对土壤p H影响更小,其中复合接种能显着改善土壤肥力。除此之外,复合接种还能够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微生物总量,尤其是增加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抑制真菌增长,有利于土壤实现由"真菌型"向"细菌型"的良性转变。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p H和速效钾是引起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控环境因子。【结论】胶质类芽孢杆菌和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不仅能够改善大豆品质、增加产量,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施肥方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8期)
谭智源[2](2014)在《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10中一处特异性染色体位点在竞争结瘤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B.japonicum USDA110(以下简称B.j110)受到大豆分泌的结瘤信号物质异黄酮genistein诱导后的转录组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处与根瘤菌竞争性结瘤相关的染色体位点(BjG30),并对其中合成膜转运蛋白基因Wll7019-Wll7022和相邻调节基因blr7023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试验中我们构建了敲除了目标基因的突变菌株及其功能回复株,使用蛭石盆栽大豆并接种根瘤菌株,通过结瘤数,瘤干重,植株干重来评估目标基因突变对B.j110结瘤的影响。之后用gusA基因标记B.j110野生菌株,以之为参照对b117019-b117022基因和blr7023基因突变后B.j110竞争结瘤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染色体位点BjG30覆盖10个基因(blr7017-blr7026),在添加genistein后呈特异性表达,表现为表达时间早(诱导后30min,早于共生岛上包括nod,nif和fix等与共生固氮相关的基因簇),强度大(大于20倍)2.染色体位点BjG30上膜转运蛋白基因bll7019-7022的突变对B.j110在宿主植株上结瘤数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且作用效果因大豆品种而异,相邻调节基因blr7023基因的突变会导致B.j110在宿主植株上结瘤数量的显着降低。其次,两基因的突变均会导致根瘤干重的下降,blr7023基因表现尤为显着。再者,bll7019-bll7022的突变对宿主植株干重无显着影响,blr7023基因突变会导致其下降3.染色体位点BjG30上膜转运蛋白基因bll7019-bll7022的突变能提高B.j110的竞争结瘤能力,而调节基因blr7023的突变会显着降低B.j110的竞争结瘤能力。由此证实染色体位点BjG3与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有关,极有可能在竞争结瘤的初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4-05-01)
蒙明明[3](2012)在《导入dctA、dctB、dctD基因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共生固氮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共生固氮微生物中存在一类大豆根瘤菌,它们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固氮体系后进行生物固氮,进而为宿主植物提供生长所必需的氮元素,植物获得氮元素通常都是靠吸收铵盐、硝酸盐等离子化合物。然而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所进行的共生固氮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从而植物提供给类菌体将空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变为氨必需的能量。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四碳二羧酸(dCAs)是类菌体共生固氮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它是由植物供给的,包括琥珀酸、苹果酸和延胡索酸等。而这些四碳二羧酸必须通过细胞膜和类菌体周膜(PBM)两道屏障才能进入类菌体细胞。研究表明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时存在一个运输四碳二羧酸的共同系统-Dct转运系统,通过这一系统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能量交换。转运四碳二羧酸(dCAs)是由四碳二羧酸转移酶来完成的,而四碳二羧酸转移酶基因(dct)已经被证实是由dctA、dctB、dctD叁个基因组成的,dctA是编码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的结构基因,而dctA的表达又受DctB和DctD蛋白的调控。由于dct基因是编码四碳二羧酸转移酶的基因,在根瘤菌共生固氮结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根瘤菌固氮能力较低,因此,将其转入根瘤菌中,提高其在根瘤菌中的拷贝数,为进一步研究dct基因对根瘤菌固氮能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 fredii)15067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PCR获得dctA、dctB、dctD这叁个基因的编码区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叁个基因序列都与Sinorhizobium fredii(费氏中华根瘤菌)NGR234中对应的叁个基因序列存在95%以上的同源性,从而可以确定该基因就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5067中的dct基因。将dct基因分别连到lac启动子下游,结合DNA重组技术,利用luxAB发光酶基因标记的质粒载体pTR102作为基础载体,成功构建了原核生物表达载体pTR-Plac-dctA、pTR-Plac-dctB和pTR-Plac-dctD,采用叁亲本杂交的方式,将构建的表达载体分别转化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5067和土着大豆根瘤菌中,成功构建出6个转基因工程菌株SF (pTR-Plac-dctA)、SF(pTR-Plac-dctB)、SF(pTR-Plac-dctD)、SFH(pTR-Plac-dctA)、SFH (pTR-Plac-dctB)、SFH (pTR-Plac-dctD)。质粒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在自生条件下,上述6株转基因工程菌株的保持率均为100%,能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5067和土着大豆根瘤菌中稳定存在;在共生条件下,接种转基因工程菌的供试大豆根瘤发光性检测结果也均为100%,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5067和土着大豆根瘤菌中均能稳定遗传。通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6株转基因工程菌株分别侵染大豆幼苗后,对大豆的固氮酶活力、植株鲜重、植株干重、植株株高、植株根瘤数等方面的影响与出发菌株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SF (pTR-Plac-dctA)与出发菌以及其他转基因工程菌株相比,在上述指标中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2-05-30)
杨成运,周俊初,杨江科,段广才[4](2011)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6S rDNA PCR-RELP、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DNA IGS PCR-RE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江苏盐城、浙江温州、湖北仙桃及重庆等亚热带地区的31株大豆快生型根瘤菌(fast-growing rhizobia)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16S rDNA PCR-RELP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大豆根瘤菌都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成一类。供试代表菌株YcS2的16SrDNA基因序列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的该序列相似性超过99.5%。16S-23S rDNAIGS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分为10个基因型,在87%的相似性上分为4个类群。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0个代表菌株进行16S-23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个供试菌株分为2个群,群Ⅱ(YcS3、ZzS1、YcS14)与新疆中华根瘤菌CCBAU110聚在一起,群Ⅰ(其余7个菌株)与费氏中华根瘤菌USDA205聚在一起。中国亚热带地区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李海英,刘金玲,张喜波,康妮,于海鹏[5](2008)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fredii)15067与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10006的16S rDN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hizobium fredii)15067和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10006两个菌株进行了16S rDNA的全序列测定,将此全序列与已知相关的16S rDNA进行了比较及聚类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在系统发育树中,根瘤菌15067隶属于中华根瘤菌属,与Sinorhizobium xinjiangenseIAM 14142,SinoRhizobium frediiSjzZ 4构成一个分支,其中与S.frediiSjzZ4的相似性最高,达99.72%;固氮菌10006处于固氮菌属分支中,其中和Azotobacter chroococcumAM12A,Azotobacter chroococcum的相似性均高达99.93%。为确定两株菌株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菌株的优良性状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马中雨,沈世华,荆玉祥,李俊[6](2007)在《两株慢生大豆根瘤菌对大豆幼苗根提取物响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根瘤菌与其宿主共生固氮是二者分子信号相互交流应答的过程,其中不同的根瘤菌对同一宿主的不同应答,可能导致了它们与宿主之间的匹配性产生差异,从而表现不同共生特性。本研究系用蛋白质组学解析手段,研究两株大豆根瘤菌分别在大豆幼苗根提取物处理下蛋白组的差异表达谱,初步确定了几个与大豆根瘤菌与其宿主共生固氮作用相关的蛋白。(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7-10-01)
汤晖,隋新华,陈文新[7](2007)在《高效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筛选及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黑龙江省不同土壤类型对20株不同地区来源的根瘤菌和5个大豆品种(品系)进行接种效果的研究,旨在使筛选结果尽量接近实际生产环境,筛选出符合实际效果的高效共生快生型菌株。结果表明,大豆与根瘤菌之间表现出共生效果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土壤相应的大豆品种有其高效匹配的快生根瘤菌。初步确定了以AFLP技术作为高效菌株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高效菌株在土壤中定植以及与土壤微生物、植物之间的生态学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大豆通报》期刊2007年04期)
张伟涛,杨江科,袁天英,周俊初[8](2006)在《我国南北大豆产区慢生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6S rRNA基因RFLP、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16S-23S rRNA IGS PCR RFLP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北大豆产区的慢生大豆根瘤菌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16S rRNA基因PCR RFLP分析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慢生大豆根瘤菌可分为B.japonicum和B.elkanii两个类群,其中属于B.japonicum的为优势种群,占供试菌株的91%,属于B.elkanii的仅占9%,多样性水平较低。16S-23S rRNA IGS PCRRFLP研究结果表明:属于B.japonicum的慢生根瘤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69%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分为群Ⅰ和群Ⅱ两大类群。群I的菌株以分离自黑龙江和河北等北部区域的菌株为代表,群Ⅱ的菌株以分离自广西和江苏等南部地域的菌株为代表,反映出明显的地域特征。两群菌株在系统发育上均与USDA6、USDA110和USDA122等B.japonicum的模式或代表菌株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戴美学,武波,柏学亮,张成刚,马庆生[9](2003)在《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phbC)的克隆和序列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苜蓿根瘤菌Rm10 2 1的 phaC基因突变体菌株Rm1114 4 (phaC ::Tn5 - 2 33)为受体菌 ,通过功能互补 ,成功地从构建的Bradyrhizobium japonicum USDA110基因文库中 ,筛查到能与Rm1114 4互补 ,使之恢复在以乙酰乙酸为唯一碳源的M9培养基 (M9-AA)平板上 5d形成明显可见菌落 ,以及在MOPS平板上形成粘液型菌落的表型的重组粘粒 pDC2 ;经证实 ,该粘粒带有 phbC基因 .完成了该基因的全序列测定并已在GenBank登记 ,登记号为AY0 775 80 .B .japonicumphbC基因由 180 3碱基对组成 ,GC含量 6 1.8% ,AT含量 38.2 % ;编码 6 0 0个氨基酸 ,Mr=6 6 .95× 10 3 .图 3表 3参 13(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戴美学,武波,柏学亮,张成刚,马庆生[10](2003)在《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phbC)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转座子Tn5诱变和同源重组 ,构建了BradyrhizobiumjaponicumUSDA110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 (phbC)突变体 .序列测定确定了转座子插入的精确位置 ,所获得的 4个转座子诱变的质粒其Tn5插在 phbC基因内两个相距仅 9bp的位点 .被Southern和PCR证实的突变体菌株仍能产生相当于野生型菌株 12 .97%~ 2 5 .10 %的PHB ,并且在突变体和野生型菌株总DNA杂交图上都呈现出一条约 5kb的阳性带 ,推测在B .japonicum基因组中存在不止一个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 .图 3表 4参 17(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对B.japonicum USDA110(以下简称B.j110)受到大豆分泌的结瘤信号物质异黄酮genistein诱导后的转录组学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处与根瘤菌竞争性结瘤相关的染色体位点(BjG30),并对其中合成膜转运蛋白基因Wll7019-Wll7022和相邻调节基因blr7023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试验中我们构建了敲除了目标基因的突变菌株及其功能回复株,使用蛭石盆栽大豆并接种根瘤菌株,通过结瘤数,瘤干重,植株干重来评估目标基因突变对B.j110结瘤的影响。之后用gusA基因标记B.j110野生菌株,以之为参照对b117019-b117022基因和blr7023基因突变后B.j110竞争结瘤能力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染色体位点BjG30覆盖10个基因(blr7017-blr7026),在添加genistein后呈特异性表达,表现为表达时间早(诱导后30min,早于共生岛上包括nod,nif和fix等与共生固氮相关的基因簇),强度大(大于20倍)2.染色体位点BjG30上膜转运蛋白基因bll7019-7022的突变对B.j110在宿主植株上结瘤数量的影响并不显着,且作用效果因大豆品种而异,相邻调节基因blr7023基因的突变会导致B.j110在宿主植株上结瘤数量的显着降低。其次,两基因的突变均会导致根瘤干重的下降,blr7023基因表现尤为显着。再者,bll7019-bll7022的突变对宿主植株干重无显着影响,blr7023基因突变会导致其下降3.染色体位点BjG30上膜转运蛋白基因bll7019-bll7022的突变能提高B.j110的竞争结瘤能力,而调节基因blr7023的突变会显着降低B.j110的竞争结瘤能力。由此证实染色体位点BjG3与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有关,极有可能在竞争结瘤的初期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论文参考文献
[1].马鸣超,刘丽,姜昕,关大伟,李俊.胶质类芽孢杆菌与慢生大豆根瘤菌复合接种效果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5
[2].谭智源.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110中一处特异性染色体位点在竞争结瘤中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
[3].蒙明明.导入dctA、dctB、dctD基因对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fredii)共生固氮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
[4].杨成运,周俊初,杨江科,段广才.我国亚热带地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遗传多样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1
[5].李海英,刘金玲,张喜波,康妮,于海鹏.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hizobiumfredii)15067与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chroococcum)10006的16SrDNA分析[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
[6].马中雨,沈世华,荆玉祥,李俊.两株慢生大豆根瘤菌对大豆幼苗根提取物响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初步分析[C].第二届全国植物蛋白质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7].汤晖,隋新华,陈文新.高效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筛选及分子标记[J].大豆通报.2007
[8].张伟涛,杨江科,袁天英,周俊初.我国南北大豆产区慢生大豆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6
[9].戴美学,武波,柏学亮,张成刚,马庆生.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phbC)的克隆和序列测定[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
[10].戴美学,武波,柏学亮,张成刚,马庆生.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聚羟丁酸合成酶基因(phbC)突变体的构建及其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