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芹吉林省扶余市永平乡中心小学131213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几点建议》)。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艺术范畴很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语文教学师生情感调动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互动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平等的对话和有效的互动,更是一节语文课有效的标志。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主导的教师,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个性的个体,情感因素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富有激情的教学,学生孜孜渴求、乐学的态度,会使教学效果更突出;反之,教师的平淡、学生的厌学又怎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见,如何调动师生用最佳的情感状态融入教学活动中,是很重要的。
一、情感调动及其作用
心理学中,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心理体验。人的情感具有两极性,主要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针对教育教学而言,情感调动是指教师运用积极的教学手段、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情感投入不仅对学生认知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重要的价值。教师的情感是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催化、调节、维持和定向的作用。积极的情感投入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学习氛围。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调动策略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引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打基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抓住语文学科特点,调动积极有效的情感,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1.入“情”策略
(1)恰当把握文本人文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人文价值取向。
在备课时,要对文本进行全方位解读,恰当定位文本人文价值。不同的文本其人文价值必定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定位,引导学生从自身情感出发,走进文本引起情感共鸣。例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解读教材定位人文性就是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所以在教学时,就会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由自己的母亲和作者的母亲产生情感共鸣。
(2)准确把握文本内在情感,定位教学情感基调。文本表达了作者内心,解读文本时,可以追寻作者的心路历程,了解作者的心境,将自己视为作者,换位思考,从而更好地对文本进行整体感悟。例如《秋天的怀念》,通过对史铁生的了解,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作者从内心的痛苦到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路变化,而这一切,母亲居功至伟,所以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整个文本感情基调深沉,在教学中,就定位了师生的感情基调——深情怀念。
2.入“境”策略。创设情境要依托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特点。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特点,还要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文本、学生,才能创设出既能有效操作又易于师生融入的情境。例如《长城》一课,对于生活在农村没见过长城的学生来说,怎样调动兴趣呢?出示地球的太空俯瞰图,你能看到哪些名胜古迹?点出长城,这是唯一能看见的名胜古迹了。学生震撼的情感调动了起来,为新课教学开了好头。在教学中,再创设研究长城构造、历史、地理等情境,全方位感受长城的气魄,从而有效感悟文本。
3.入“戏”策略。课堂教学犹如一幕话剧,演员众多,道具众多,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它有发生、发展,也有高潮、结尾。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首先,要有精彩的“剧本”——教学设计。在设计教学时,从导入开始就要酝酿高潮,抓住学生心理,通过问题设疑、情绪渲染、引导竞争等手段,突出学生主体,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潮,甚至是高潮迭起。
其次,要有精湛的“演技”——师生参与。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成功课堂教学的一半,而另一半就来自于师生的参与。师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教师要有效把握自己的角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还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既是演员也是导演,同时师生还是编剧,要共同编制一节优美的课堂旋律。在这样的认识下,师生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造中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参与热情高涨,为课堂教学高潮的到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情感的方法.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15期。
[2]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课外语文,2014年,08期。
[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神州,2013年,19期,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