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陵画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陵,画坛,世纪,博物院,南京,画派,画王。
金陵画坛论文文献综述
魏妍[1](2019)在《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陵作为江南首府,南都的风姿,历史的悠久,山川的秀丽,赢得了诗人画家不绝的歌咏描绘。文化的昌盛,经济的繁荣,生活时尚的风流,与书画相关行业的便利,富商大贾和书画鉴藏家的存在,使金陵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不但孕育出一大批本土画家,也聚集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或文人画家,或职业画家,或半文人半职业画家……多种艺术思潮交相辉映,各派画家过往相从,切磋交流,使金陵城(本文来源于《收藏投资导刊》期刊2019年02期)
李晓晨[2](2019)在《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推出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策划和主办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展览共展出两馆收藏的40多位名家的81件套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宗师巨匠的名迹,充分展示了金陵画坛人物之俊彦,绘事之昌盛。此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金陵先声”展出董其昌、(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01-18)
[3](2019)在《“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展览举办》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2月8日至2019年1月1日,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主办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分为"金陵先声""金陵八家""金陵别样""金陵妍丽""金陵余韵"5个部分。展出作品为南京博物院和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共计40余位名家的80余件(套)代表性画作,(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4](2019)在《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二○一八年十二月八日,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策划和主办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共展出两馆收藏的八十一件套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宗师巨匠名迹。展览分五个部分:"金陵先声"展出董其昌、蓝瑛、査士标,以及深受吴门画派、松江派、武林派和新安派画风影响的艺术家,诸如姚允在、魏之璜、胡宗信等人的具有典雅之风的画作;"金陵八家"展示樊圻、吴宏、邹喆、陈卓、盛丹、蔡泽等人笔墨细腻、风格冷逸的画作;"金陵别样"展示龚贤、石涛、髡(本文来源于《中国书画》期刊2019年01期)
马琳[5](2018)在《气势撼人与画道坚守——读《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着名学者高居翰曾经就中国明末清初的绘画做过这样的评述:在17世纪的中国绘画里,最显着且最具艺术史意义的重要事件,是北宋山水风格的复兴,这当中涵摄了中国固有的技法以及中国人对外来刺激的反应——这两者互相辐辏。他认为无论在南京或北京,中国一些画家有机会可以见到耶稣会传教士所携入的欧洲铜版画,因此很可能刺激了他们恢复具像再现技法的兴趣。(本文来源于《新阅读》期刊2018年05期)
吕晓[6](2014)在《秣陵烟月——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六朝古都,南京曾在中国绘画史上书写过辉煌的篇章,其兴衰似乎都与政权的更迭和转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叁国时期东吴首先建都于此,画家曹不兴以人物画着称;魏晋南北朝时晋室东渡,带来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化重心南移,作为都城的建康先后拥有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重要画家。五代时期,作为南唐首都,不仅有善画人物画的顾闳中、周文矩、王齐翰,开花鸟画野逸画风的徐熙,更有以描绘江南景色"一片天真"(本文来源于《大匠之门 2》期刊2014-04-01)
张祎[7](2012)在《新金陵画派对当代画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金陵画派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中国江苏画坛,在20世纪中国画发展史中,以写生求创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成功实现新山水画的确立,拓展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范围,实现了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以画家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为代表,作品时间跨度为20世纪40年代至世纪末,体现出画派发展的脉络与中国画继承创新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2年02期)
萧平[8](2010)在《新金陵画派——时隔叁百年的画坛辉煌》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动笔之前,先读了玉麟、鸿增二兄之文,他们所论,我多有同感,此文仅作前论之补充罢!亚明老师生前,曾数次对我提到新金陵画派的定位和研究问题。作为经历画派开拓、成熟到复苏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画派的命名中,舍"江苏"而取"金陵",他考虑到的必是历史与文化背景的意义。绘画史上的金陵,大约有4次大的(本文来源于《书画艺术》期刊2010年06期)
王进[9](2008)在《王翚与金陵画坛的交游及其中年画风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古代艺术与古代艺术史的生命力存在于后人的不断关注与解读中,我们关注前人重视的内容,也不断发掘前人不太注意的部分,期望获得新的认识。本期,王进就王翚早年的交游和绘画中的北宗元素,结合具体作品,深入研究了王翚的个人风格来源以及区别于其他叁王的艺术特色。吴毅中就发端于上古时代的象思维审美意识,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状况,梳理了中国绘画史上水墨绘画的审美意识和思维形态,探析了它自身的审美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在中国文化成熟的审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08年11期)
张蔚星[10](2005)在《金陵四家 画坛国手 南京四老花鸟画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江苏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山水画派”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和“新金陵派”同处于一个时期的,南京还有一个“新金陵花鸟派”,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四位已逝的老画家,就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他们长期生活在南京民间,自甘淡泊、埋首学问,贫困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辉煌。他们在艺术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理想,都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从艺术流变的风格上看,他们的(本文来源于《收藏家》期刊2005年05期)
金陵画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策划和主办的“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展览共展出两馆收藏的40多位名家的81件套书画精品,其中不乏宗师巨匠的名迹,充分展示了金陵画坛人物之俊彦,绘事之昌盛。此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金陵先声”展出董其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陵画坛论文参考文献
[1].魏妍.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J].收藏投资导刊.2019
[2].李晓晨.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共同推出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N].文艺报.2019
[3]..“金陵盛迹——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展览举办[J].美术教育研究.2019
[4]..十七世纪的金陵画坛[J].中国书画.2019
[5].马琳.气势撼人与画道坚守——读《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J].新阅读.2018
[6].吕晓.秣陵烟月——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C].大匠之门2.2014
[7].张祎.新金陵画派对当代画坛的影响[J].剧影月报.2012
[8].萧平.新金陵画派——时隔叁百年的画坛辉煌[J].书画艺术.2010
[9].王进.王翚与金陵画坛的交游及其中年画风的改变[J].美术观察.2008
[10].张蔚星.金陵四家画坛国手南京四老花鸟画展[J].收藏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