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高考的适应发展与创新突破

浅谈语文高考的适应发展与创新突破

【摘要】:语文高考是检验高中语文教学效果及学生文学素养、语文知识能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试题的种类、形式、考试方法随着教改进程的不断发展也逐步体现出了既适应应试教育的需求,同时更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全方位语文能力考查的综合目标,因此呈现出了创新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高考创新发展

高考,属于选择性考试,其功能在于为国家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栋梁之才。为了凸显高考的这一选拔功能,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特别注重对同学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进行考查。改革中学语文考试和评价制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语文教学的自身规律出发,就一定能找到更加合理,更加先进的考试办法。考试与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光靠改革考试内容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我们着眼学生的发展,坚持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在评价手段上突出“三个统一”:1.客观性评价与人文性评价统一。2.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统一。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统一。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真正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一、语文高考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随着人们普遍正视考试的价值和意义,考试万能论和考试取消论的声音逐渐趋于宁静.人们认识到,作为语文教育测量和评价的一种形式,语文考试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合理性.但毋庸讳言,语文考试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引起方方面面的责难和质疑,亟需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每年必考的“社科文”和“自科文”的阅读理解选择题中,命题者并没有以综合素质考查作为出发点,还停留在对语言陷阱的设置上,其他辅助错误选项也没能真正地切合题意,体现自然的阅读情境,而只是单纯地为考试而考试。学生往往可以通过排除法、语境分析法得到正确的答案,从而失去了对考核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真正意义。另外,高考命题作文的有失新意、没有充分地体现时下最热点的问题、没能充分地考虑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也成为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语文高考命题的新思路。经过语文教育者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及不断探索的实践创新,语文高考命题也体现出了更人性化的理念,因此秉承生本化、素养化、表现化和个性化的“四化”理念成为新时期语文高考命题的新思路。那么,语文高考到底应当考什么、具体的考试方式又怎样呢?笔者认为,不单单是语文高考、从语文教学上就应首先规范对语境、语篇的考量上。因此,以撰写成篇的文章作为考核对象能从中反映出学生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见解,同时对阅读理解能力、标题概括能力、鉴赏评论能力、博古通今素质、词汇掌握能力、写作能力、遣词造句能力、成语分析运用能力也进行了综合的考查,因此其包罗万象的读、思、写的考查特点能充分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接下来在考什么的问题上,笔者认为,语文高考命题应做到“共能”“异能”兼顾的全方位特色,即体操运动中所说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双重考查并存的方式。如语境中的语感,议论、比喻、叙述、描写、说明、抒情等共性写作形式及标新立异、能体现个人独到见解和丰富想象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个性化发展。高考大作文的自拟标题、自选文体的考核形式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异能”考核的特点和优势,同时我们可通过设置“小作文”的形式考核学生“共能”的特点发挥,从而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考核,真实地反映出语文教与学的真水平、真能力。

三、如何处理好语文高考同语文教学的辩证关系。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既要在提高学生语文全面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同时又要使学生通过科学的教育,全面地培养在语文高考中取得高分,获取认可,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深化语文教学及语文高考的全面改革,培养出高分且高能的人才成为新时期教育者、管理者们的新任务。

1.以语篇为基点,塑造学生的文体感、语境感和语感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分辨能力的增强,他们对于一般文章的写法、观点都能有初步的认识。因此,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就是对学生读写的文体感、语境感、语感的培养与完善。只有充分地掌握了上述能力,学生才能具有对作品内容、表达形式及作者意图形成敏锐的洞察力,从而上升到综合整体的感受、理解和判断,使语感情境化、文体感深入化。在高考实践中,学生可通过文体感、语境感、语感的分析,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或将单个语句置于文体语境中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

2.切实加强写作思维能力与创造表达能力的训练

目前,学生的写作普遍缺乏创新的观点、多变的思路,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他们欠缺辩证思维能力、有效的表达能力使之无法突破固性思维,只能用肤浅的思路看待问题。因此,高中语文教学若能通过日常的读写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那么即使学生再次遇到观点或疑似观点的命题作文,也将不再无计可施、缺乏创新地人云亦云。

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它与外语课程一样,主要学习某一种语言,掌握该语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张志公先生曾指出:"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发达,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异常频繁,忽视口语的痼疾再不纠正,危害之大就不仅仅是对读写有不利影响而已."因此,听说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本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考试的应有内容。

纵观历届的语文高考,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塑造、敏捷思维的形成、敏锐洞察力的提高,才能使他们在融入情境的语文教学中展现别样的风采,充分发挥新时代语文教学的特色感染力,从而在充满自由与想象力的语文知识海洋中找准方向,在万变不离其宗的语文高考中成为强者。

参考文献:

潘新和.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河北省永年县第一中学)

标签:;  ;  ;  

浅谈语文高考的适应发展与创新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