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征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厌恶,具身认知理论,道德概念隐喻
特征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常行,冯申梅,陈玮,甘海英,朱金富[1](2020)在《厌恶启动后水平空间隐喻加工的时间特征:来自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语义启动范式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究个体在道德厌恶启动后水平空间隐喻加工的特征及其神经机制。方法:先呈现启动词(道德厌恶词或非道德厌恶词),再呈现目标词(屏幕左侧词语或屏幕右侧词语),被试需判断目标词能否构成词语。通过比较启动词与目标词的不同组合在脑电指标上的差异来考察其加工特征。结果:正确率结果显示启动词与目标词交互作用显着(F=9.37,P<0.05)。脑电结果显示(F=7.18,P<0.01),道德厌恶启动后,屏幕左侧呈现目标刺激时诱发的N400波幅[(-4.97±0.60)μV]大于非道德厌恶启动后屏幕左侧呈现刺激时诱发的N400波幅[(-3.83±0.56)μV]。结论:道德厌恶与隐喻着道德概念的水平位置(右侧)语义连接程度更高,与隐喻着不道德概念的水平位置(左侧)语义连接程度更低。个体在道德厌恶启动后,会通过倾向选择隐喻着道德概念的"右侧"水平位置来缓解厌恶感。(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20年02期)
李年华[2](2020)在《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历史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兰超,吴孪孪[3](2019)在《不同持续时间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不同持续时间的临床特征。方法按照AKI不同持续时间将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120例老年AKI患者分为3组:Ⅰ期组(n=35)、Ⅱ期组(n=49)和Ⅲ期组(n=36),定期检测各组患者尿量,对患者不同病因分别采取去除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和血液净化治疗。评估并比较3组的住院天数、完全治愈率、病死率、器官衰竭率、治疗方式、机械通气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序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病情严重性指数(ATN-ISI)、平均动脉压(MAP)、血清钾离子(K~+)浓度、血清pH值、氧和指数(PaO_2/FiO_2)、HCO_3浓度、尿量(UV)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并对3组出院后肾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Ⅲ期组在住院天数、器官衰竭在3个以上比例、肾脏替代治疗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ATN-ISI评分上都明显高于Ⅰ期组和Ⅱ期组,而完全治愈率明显低于Ⅰ期组和Ⅱ期组(P<0.05)。治疗前,Ⅲ期组MAP、K+浓度显着高于Ⅰ期组,UV、pH值、PaO_2/FiO_2和HCO_3均显着低于Ⅰ期组和Ⅱ期组(P<0.05);治疗后,Ⅲ期组UV显着低于Ⅰ期组和Ⅱ期组(P<0.05)。Ⅲ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7.78%)显着高于Ⅰ期组(51.43%)和Ⅱ期组(55.10%)(P<0.05)。Ⅲ期组肾功能恢复率(27.78%)显着低于Ⅰ期组(80.00%)和Ⅱ期组(63.27%)(P<0.05);Ⅲ期组继续血液净化治疗率(41.67%)显着高于Ⅰ期组(2.86%)和Ⅱ期组(2.04%)(P<0.05)。结论老年AKI在Ⅰ期、Ⅱ期治疗中有较Ⅲ期治疗更高的临床治愈率,且患者较为耐受,老年AKI患者应在Ⅰ期及时就诊。(本文来源于《老年医学与保健》期刊2019年06期)
张锐敏[4](2019)在《物质滥用流行的时间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瘾性物质使用和滥用古已有之,其几乎与人类文明史同样漫长。早期人类使用这类物质是出于宗教、医疗、享乐和缓解痛苦等目的,如致幻作用可作为宗教仪式的“圣物”,镇痛作用可缓解“成人割礼”带来的疼痛等等。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人们也曾试图管理这类精神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禁毒报》期刊2019-12-10)
张岚晶[5](2019)在《呼和浩特市近55年雷暴时间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1959年~2013年55年的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时间序列资料,利用趋势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方法对雷暴日时间序列特征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雷暴日时间上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雷暴初日与雷暴终日有提前与推后的趋势,雷暴数有明显的周期震荡,且存在突变现象。(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22期)
陈丽艳,王城城,赵从举,叶文伟[6](2020)在《海南西部桉树林地土壤水分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时间尺度桉树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过程与特征,揭示其变化的形成机制。采用TDR与土钻法对海南儋州林场桉树林地0-150cm土层土壤水分和气象因子进行为期8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日尺度晴天土壤水分基本不变,而雨天土壤水分随着降水量增加呈非线性增加;晴天土壤水分与相对湿度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太阳辐射、气温相关性不显着(p>0.05);雨天土壤水分与降水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太阳辐射、气温、湿度相关性不显着(p>0.05)。2)月尺度土壤水分处于高值时段较长,最高值出现于雨季后期的9月,土壤含水量为10.27%;土壤水分最低值出现于旱季末期的4月,土壤含水量为7.43%;月尺度土壤水分含量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太阳辐射、气温、湿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p>0.05)。3)2010-2017年桉树林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差异显着(p<0.01),而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差异不显着(p>0.05),0-150cm土层的土壤水分多年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刘状,石晨烈,张萌,高志远,祝新明[7](2019)在《基于聚类分析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8年3月~2018年2月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MOD08M3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数据,结合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中部和东部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像元尺度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避免了规律混杂问题,得到了准确的变化规律和波动尺度.2)在年际间变化尺度上得到4个分区结果,AOD长期变化情况受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较大.3)在季节间变化尺度上得到9种变化类型区,分别是:华北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区、高原山脉区、云贵区、兰州-银川-阿拉善盟区、四川盆地区、关中陕南区、两广-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区、东南沿海区,同时由一些变化分区的地理位置得到了该区AOD季节性波动的主导影响因素.这些结果有助于研究AOD时间序列的准确变化和东部地区的气候环境.(本文来源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军,张玮琦,金树志,金宇[8](2019)在《康平地区云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和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地面测站1959—2016年逐日降水资料和EC再分析资料,对康平地区的年降水量、云水资源和降水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康平地区1959—2016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16mm,存在"2年-2年半"的震荡周期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1967年降水量突变增加。其中夏季降水贡献率为68%,秋季、春季和冬季的贡献率分别为16%、15%和1%。7月降水最多,1月降水最少。(2)康平降水量和EC再分析资料的气柱液态水含量在1981—2016年间的相关系数达0.6,在2005—2016年降水量和气柱液态水含量、中云量以及低云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9、0.84和0.77。研究结果可为康平地区未来开展作业预报、防灾减灾和人工影响天气等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1期)
吕伟,李志红,赵彩虹,刘丹,姜昭宇[9](2019)在《城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特征的观测试验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城市公交车的站点停靠时间特征,服务城市公交场站科学管理。采用了观测试验与实证分析方法,设计了观测对象选取原则和观测试验方案,并对武汉市洪山区内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交站点、共216辆公交车的停靠过程和1 014名乘客的上下车过程进行了试验性观测,获取了公交车停靠时间、乘客上下车时间、上下车乘客数量、上下车总持续时间等观测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了公交车停靠和乘客上下车时间特征,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上下车乘客数量、乘客上下车时间、乘客上下车总时间等因素对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数据拟合的方式,获得了公交车停靠时间关系因素及模型。结果表明:公交车停靠时间分布区间为4~60.2 s,平均停靠时间为12.9 s,呈对数正态分布;乘客上车时间分布区间为0.4~25.1 s,平均上车时间为2.45 s;乘客下车时间分布区间为0.3~10.4 s,平均下车时间为1.45 s;乘客上车和下车的时间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但上车时间要明显大于下车时间。乘客上下车总时间与上下车乘客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且下车总时间与下车乘客数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显着。公交车停靠时间与乘客上、下车总时间最大值呈显着的强正相关关系,而与乘客数量、乘客下车总时间相关关系不大。(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许汪宇,潘其乐,蔡广[10](2019)在《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运动员选材角度探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运动员在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的特征,为支撑时间应用于田径运动员选材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一、二线短跑和中长跑共8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跳深实验测试,分组研究两项目运动员支撑时间特征。结果:短跑男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都快于一般组(P<0.05),女子优秀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也都快于一般组(P>0.05),中长跑组也表现基本一致的趋势;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也基本表现出一致性趋势,也就是短跑组最快和平均支撑时间基本快于相同运动等级中长跑组(P>0.05)。结论:支撑时间在短跑和中长跑项目中具有明显的项目特征和等级特征,可以应用于短跑或中长跑项目选材。(本文来源于《体育科研》期刊2019年06期)
特征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历史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征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常行,冯申梅,陈玮,甘海英,朱金富.厌恶启动后水平空间隐喻加工的时间特征:来自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证据[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
[2].李年华.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J].试题与研究.2020
[3].兰超,吴孪孪.不同持续时间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9
[4].张锐敏.物质滥用流行的时间特征[N].中国禁毒报.2019
[5].张岚晶.呼和浩特市近55年雷暴时间变化特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6].陈丽艳,王城城,赵从举,叶文伟.海南西部桉树林地土壤水分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7].刘状,石晨烈,张萌,高志远,祝新明.基于聚类分析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变化特征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9
[8].张军,张玮琦,金树志,金宇.康平地区云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和演变特征[J].安徽农学通报.2019
[9].吕伟,李志红,赵彩虹,刘丹,姜昭宇.城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特征的观测试验与实证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9
[10].许汪宇,潘其乐,蔡广.短跑和中长跑运动员跳深实验中支撑时间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研.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