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31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2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对照组,比较两组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47.8±1.9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48.8±1.6分,急救护理条理性评分23.8±2.3分,急诊服务及时性/连续性评分22.9±2.9分;对照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36.5±1.8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36.8±1.4分,急诊护理条理性评分18.9±3.5分,急诊服务及时性连续性评分16.4±3.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岗位动态配合;急诊科;优质护理

近些年,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多医院都开始广泛提倡优质护理服务,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的优质护理服务难以满足急诊科护理对及时性、有序性以及连续性的要求。为了观察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2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2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20例;学历本科6例,大专23例;工作2-3年10例,工作4-6年8例,工作7-12年11例;年龄23-43岁,平均32.5±10.9岁。

1.2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采取急诊科常规优质护理服务,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采取护理岗位动态配合:①岗位设置:划分预检分诊、抢救、监护、观察、静点五个工作区域,预检分诊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固定岗,其余聚按照日常工作量设置6个岗位,3个高技术要求难替代岗,3个低技术要求易替代岗;②明确岗位职责,全部岗位忽视分管固定床位,每个工作区选择一高年资护理人员作为组长,高技术难度岗负责分诊、接诊,低技术要求岗负责基础护理和仪器药物管理。所有护理人员均按照层次标准进行人员定位,之后通过医生、患者、护理人员和护理部的四方联合评价,划分护理工作岗位等级,排出符合不同岗位能力要求的人员述职表。③动态配合:按照当地固定调配、当地不固定调配和长期岗位动态调配三种动态配合机制分配岗位。除固定岗,其余同级别岗位之间2h轮换,轮岗在患者床边交接,填写交接单;除固定岗,其余岗位均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基本原则进行动态调配;除固定岗,工作量突然增加,工作组组长组织高级别护理人员到低岗位动态支援,解决基础护理工作量繁重人员配置不足的问题。④岗位管理:每周进行一次岗位培训,全班组分为四组,24三班,每天均三组上岗一组休息。

1.3观察指标

使用护理部制定的《急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百分制,包括专科护理质量评分50分,涉及到用药观察、紧急事件处理、意外事件预防、并发症预防等内容;基础护理质量评分50分,涉及到护理查对制度落实、护理文书落实、急救物品药物管理等内容,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服务水平越高。同时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条理性和护理服务及时性连续性两方面内容,满分各3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47.8±1.9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48.8±1.6分,急救护理条理性评分23.8±2.3分,急诊服务及时性/连续性评分22.9±2.9分;对照组专科护理质量评分36.5±1.8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36.8±1.4分,急诊护理条理性评分18.9±3.5分,急诊服务及时性连续性评分16.4±3.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些年,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改革不断深化,急诊科也开始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但是急诊科自身的特殊工作性质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强调基础护理,明确岗位职责的传统优质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快节奏的日常护理工作发挥的作用有限,为了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水平,首先要解决急诊科护理岗位调整和设置的问题[1]。护理岗位动态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基础是岗位细化和分级,动态护理岗位护理配合通过对不同岗位的知识技能、责任、风险、个人能力需求的准确定位,将工作岗位划分为长连续性难以替代高要求岗位和易替代间断性低要求岗位两类,更深入的诠释了急诊科护理岗位职责,为岗位管理和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了思想和制度基础。具体工作中,首先设定岗位数量,之后定位岗位职责、工作目标,设定岗位任职条件、任职方法,最后进行动态调配,配合严密的岗位监督管理,确保整个护理流程的顺利开展[3]。通过对岗位职责的细化和定位的划分,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逐渐细化,护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对护理工作人员和护理岗位之间的组合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通过动态的轮换与调配解决急诊科长期以来面对的人员分配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响应速度,为急诊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4]。急诊科护理岗位的动态配合还能够帮助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减轻工作压力,通过当班固定调配、当日不固定调配、岗位长期动态调配三种动态配合方式,有效解决了急诊护理单一岗位长时间高负荷工作、人力不可预测随时调配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激励问题[5]。通过动态岗位管理配合,护理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以及护理观察能力均通过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急诊护理满意度,在全面深化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6]。

结语: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彦辉,李海霞.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09):837-839.

[2]郭亚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11):1026-1027.

[3]赵秋菊,路伟,杨金花等.品管圈对提升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08-109.

[4]陈丽芳.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02):440-442.

[5]张秋玲,王维花.优质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4-6,13.

[6]林桂珍,蓝惠兰,黎春常等.优质护理目标措施对急诊内科护理纠纷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31-2633.

标签:;  ;  ;  

护理岗位动态配合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深化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