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法论文_李阳,王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文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法,文化,文化遗产,物质,藏族,形状,现代性。

文化文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王伟[1](2019)在《基于形状文法的牡丹文化产品形态创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牡丹文化旅游产品设计的多元性、模糊性、复杂性等难点,提出并构建一种满足文化继承性与形态创新性的设计模型。该模型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提取典型形态特征,并符号化表征为形态基因;基于感知意象建立文化约束规则,经统计分析选取初始形状,应用形状文法的推演规则,建立形态生成机制;结合目标产品建立遴选规约,精简初始方案规模。设计实践表明此法能有效实现牡丹文化与创新设计的融合。(本文来源于《人类工效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慧[2](2017)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培育和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文化素质活动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高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思想引领。(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7年07期)

费美娟,李金锦,肖秋生,于婷[3](2016)在《“1533”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人心、展示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生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意义重大。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探索实践的"1533"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阐述了该模式取得的成效,以期为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和创新育人提供借鉴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高等农业教育》期刊2016年02期)

汪丹[4](2013)在《解读灵动的色彩表达:白马藏族社会文化文法的审美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是人类认识、感知世界与美的重要形式与媒介。色彩之美在于对各种关系的感受,每个族群都有其心照不宣的社会文化密码,这套"内在"的社会文化密码可通过"外显"的色彩去读取。白马藏族人在衣饰、建筑上对不同色彩的混搭运用,形成生动直观的"色彩编码"。色彩的编码是社会文化的灵动表达,透过对色彩编码的解读可以领略一个族群独具特色的审美取向与社会文化的文法之美。(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2013年06期)

林继富[5](201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文法研究——兼论土家族始祖信仰的现代表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危机的拯救,要在历史与现在、我们与世界以及现代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多重对话中,找寻其基因和价值,遵循传统性、现代性和生活性的表述原则,尊重和完善当代语境下的表述文法,从而推进中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的创新。(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麻国庆[6](201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提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经历了一次从"有形"到"无形"的洗牌。从概念的界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包括文化的表达(如艺术、音乐、文学、宗教、戏剧及像视觉、听觉、味觉所表达出来的文化的信息等)和文化的文法(如感觉、心性、历史记忆、无意识的文化认同、无意识的生活结构和集团的无意识的社会结构等)。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文化的中心和边缘的划分要根据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绝对的中心和边缘,也不能在非遗政策上厚此薄彼。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发展过程中,要面对文化结构的重组和运作功能的革新,这种重构在遵从民俗文化特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组合,才能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迸发新的生命力。(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1年05期)

林继富[7](201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文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界讨论最热的话题。不同阶层和不同学科背景的操作者和研究者,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发,提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设性方略,尖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本文来源于《民族遗产(第叁辑)》期刊2010-11-01)

胡传胜[8](2006)在《作为文化文法的自由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文化分析的角度,自由主义可以视为一套“文化文法”,是对文明的基本问题的特殊处理方式。自由主义把自我观念发展成为经济人、政治人的观念,把国家视为保护财产而订立的契约,把自由观发展成为个人领地不受侵犯的概念,也把政治批评与建议发展成为言论自由。(本文来源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赵世瑜[9](2004)在《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一文中研究指出$T《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为一代文化狂飚运动的历史产物,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知识考古学意义。$E 从20年前走来 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本20年前出版的老书,那时正是中国社会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商报》期刊2004-11-26)

文化文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高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其成长成才树立正确的思想引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文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阳,王伟.基于形状文法的牡丹文化产品形态创新设计[J].人类工效学.2019

[2].王慧.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培育和践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文化素质活动季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

[3].费美娟,李金锦,肖秋生,于婷.“1533”校园文化活动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6

[4].汪丹.解读灵动的色彩表达:白马藏族社会文化文法的审美视角[J].开放时代.2013

[5].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文法研究——兼论土家族始祖信仰的现代表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麻国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表达与文化的文法[J].学术研究.2011

[7].林继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文法研究[C].民族遗产(第叁辑).2010

[8].胡传胜.作为文化文法的自由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

[9].赵世瑜.中国文化的文法规则[N].中国图书商报.2004

论文知识图

科研项目我校2002年度科研项目统计(2)科研项目我校2002年度科研项目统计(3)科研项目我校2002年度科研项目统计(1)唐朝经典纹样(宝相花纹、团花纹)中国矿业大学2001年中国矿业大学专业设置一...先进集体、个人其他获奖名录(49)

标签:;  ;  ;  ;  ;  ;  ;  

文化文法论文_李阳,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