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量异常论文-李莹

羊水量异常论文-李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羊水量异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妊娠晚期,羊水量异常,血流动力学,胎儿预后

羊水量异常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1](2019)在《妊娠晚期羊水量异常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对胎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量异常与血流动力学、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妊娠晚期羊水量异常者根据羊水量多少分成过少组(36例)与偏少组(34例),35例羊水量正常者为正常组,对叁组研究对象脐动脉血流动力血指标及胎儿预后进行观察。结果羊水量过少组S/D高于其他羊水偏少组与羊水正常组,RI低于其他两组,预后不良总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上述指标上偏少组与正常值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女性中,羊水量若过少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影响胎儿预后。(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杨春艳,武继平[2](2019)在《晚期特发性羊水量异常者羊水及血生化特点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晚期特发性羊水量异常者羊水及血生化特点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河省涿州市医院产前检查并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分娩的33例晚孕期特发性羊水过少孕妇作为A组,选择同期43例晚孕期特发性羊水过多孕妇为作B组,选择同期52例羊水量正常的晚孕期孕妇作为C组。观察各组血清和羊水中钾、钠、氯、钙等离子水平、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葡萄糖、总蛋白、渗透压等10项指标。结果叁组羊水钾、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羊水钠、钙、葡萄糖、渗透压水平均低于B和C组,肌酐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叁组孕妇血清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力、葡萄糖、尿素氮、肌酐、总蛋白、渗透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发性羊水增多孕妇不伴随血清和羊水生化成分改变,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存在羊水生化成分异常改变,其详细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超[3](2018)在《羊水量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成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分析羊水量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羊水成分并讨论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武进人民医院妇产科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伴有羊水量异常的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羊水过多者116名(为羊水过多组),羊水过少者52名(为羊水过少组)。以同期16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正常组)?比较叁组人群的羊水生化指标(包括钾?钠?氯?钙?尿素?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葡萄糖?总蛋白浓度以及渗透压),分析其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叁组妇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结果:叁组产妇年龄?孕周?BMI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羊水量组间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和过少两个组别的孕周分布信息对比得出:羊水过多组别的异常发生的孕周主要分布在>33周,羊水过少组孕妇则主要分布在>36周,但两组孕妇羊水量发生异常时的孕周比较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羊水成分的对比信息得出:过少组别的具体成分中,Na+?Ca2+与Osm的参数显着偏低,Crea与Glu的参数显着大于对照组,其中的区别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过多组别的羊水成分内,Glu的参数显着大于对照组,其中的差异存在一定的统计学价值(P<0.05);妊娠结局的对比分许中得出:羊水异常者组别的胎位问题、胎儿窘迫、早产与剖宫产等问题的产生数量对比对照组都显着更高,其中的差异较为明显存在一定的统计学价值(p<0.05);羊水过多组的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的占比显着大于对照组,其中的差异都有着一定的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羊水成分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动,孕期并发症与围产儿疾病的产生几率都相对更高。(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9-01)

潘瑞芹[4](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的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羊水量异常及羊水成分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84例分娩的羊水量异常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羊水量多少分为过多组和过少组,每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羊水中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尿素(Urea)、肌酐(Crea)、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葡萄糖(Glu)、总蛋白(TP)以及渗透压(Osm)水平,并对其羊水成分以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过少组羊水中Na~+、Ca~(2+)、Crea、以及Osm水平均低于过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Urea均高于过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多组早产、胎儿窘迫、胎位异常发生率均高于过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膜早破、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羊水成分中羊水量过多者变化较小,且更易出现早产、胎位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24期)

张蕊[5](2017)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异常羊水成分并讨论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4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并伴有羊水量异常的患者88例,分为羊水量过多组60例以及羊水量过少组28例,同时随机选取50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叁组10项羊水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妊娠结局进行记录。结果羊水过少组羊水中Na~+、Ca~(2+)及渗透压降低,肌酐及葡萄糖浓度升高;羊水过多组羊水中肌酐及葡萄糖浓度升高。羊水异常患者在妊娠期高血压、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围产儿在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成分有显着变化,孕期并发症以及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均比正常孕妇要高,应给予相关措施干预。(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7年12期)

冯翠华[6](2017)在《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妊娠结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母儿妊娠结局,寻找羊水量异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综合评估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及最佳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且产后诊断为羊水过少的孕妇共135例(A组)及羊水过多的孕妇共70例(B组)作为病例组(即羊水量异常组,包括A组和B组),另随机收集同期住院分娩且羊水量正常的孕妇135例作为对照组(即羊水正常组、C组),叁组均为晚期妊娠病例(即孕周≧28周)。分析比较叁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综合评估选择最佳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及分娩方式,并进一步寻找羊水量异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1.对A、B、C叁组孕妇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发现A组与C组在孕次及产次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年龄及分娩孕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在年龄、孕次、产次及分娩孕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分别对A、B组分娩孕周与AFI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分娩孕周与AFI无相关关系,但表明随分娩孕周增加,羊水量减少,羊水过少大部分分娩孕周为39-41周。而羊水过多大部分分娩孕周为39-40周,羊水过多并不导致分娩孕周提前。3.(1)对A、B、C叁组所采取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发现A、B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87.4%和71.4%)明显高于C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叁组在剖宫产时机(择期剖宫产、急诊剖宫产及中转剖宫产)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叁组常见剖宫产原因进行分析,发现A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的比例占其他剖宫产原因(社会因素、瘢痕子宫、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一半,而B组中常见剖宫产原因分别为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压迫症状、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4)对叁组中转剖宫产原因(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分析,发现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对A、B、C叁组脐动脉S/D比值进行比较,发现A、B组分别与C组脐动脉S/D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A、B、C叁组羊水粪染情况进行比较,发现A、B组与C组在羊水粪染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羊水III度粪染率明显高于C组。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程度的AFI和羊水粪染的关系,发现AFI≦2的羊水粪染比例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羊水粪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过少、AFI≦2cm及分娩孕周是羊水粪染的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对叁者预测羊水粪染的价值进行ROC曲线分析,得出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6、0.61和0.64,说明叁者可以对羊水粪染进行预测。6.叁组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方面比较,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A、B组与C组围产儿结局情况:(1)对叁组间新生儿体重进行比较,发现A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C组,而B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叁组1分钟Apgar评分进行分析,发现A、B组1分钟Apgar评分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C组在FGR、胎儿畸形、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肺部疾病(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FGR及新生儿肺部疾病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胎儿畸形及新生儿死亡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B组与C组在巨大儿、胎儿畸形、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肺部疾病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延长、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及胎儿畸形是羊水量异常常见的原因。2.羊水量异常使羊水粪染发生率增加,羊水过少、AFI≦2cm及分娩孕周是羊水粪染的危险因素。3.对羊水量异常孕妇行超声监测脐动脉S/D比值有助于了解胎儿宫内情况。4.对不满37周的羊水量异常,在排除胎儿畸形后可行保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表现,短时间内无法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对已满37周的羊水量异常,应根据孕周、胎儿宫内情况、孕妇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当地的医疗条件及患者家属的意愿综合考虑,适时终止妊娠。5.羊水量异常组的剖宫产率增加,且因胎儿宫内窘迫行急诊剖宫产的比例增加。(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高珊珊[7](2017)在《水通道蛋白1表达水平与羊水量异常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水通道蛋白1(AQP1)和AQP1 mRNA在羊水量异常的妇女胎盘及胎膜中的临床表达特点。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待产妇女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产妇的羊水量分为为正常对照组、羊水过少组和羊水过量组,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和PCR技术检测3组产妇胎盘、胎膜中水通道蛋白1和AQP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羊膜组织AQP1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羊水过量组羊膜组织AQP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3组在胎盘、绒毛膜组织中的AQ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羊水过少组AQP1 mRNA在羊膜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在胎盘组织和绒毛膜组织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羊水过量组AQP1 mRNA在羊膜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在胎盘组织和绒毛膜组织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通道蛋白1能够通过调节羊膜组织的吸收率来改变羊水状况。胎盘及绒毛膜组织中的AQP1主要来源于羊水循环,对异常羊水量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徐静,许红雁,范舒舒,黄伟[8](2017)在《水通道蛋白3表达及催乳素浓度与羊水量异常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及催乳素浓度与羊水量异常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羊水量异常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行选择性剖宫产健康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检查羊水指数(AFI)进行分组。26例AFI≤50 mm的羊水过少组孕妇为观察组A,36例AFI>50 mm且<250 mm的羊水量正常组孕妇为对照组(B组),12例AFI≥250 mm的羊水过多组孕妇为观察组C;采集叁组产妇外周血、胎盘标本,外周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催乳素含量,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羊膜上皮细胞、胎盘滋养细胞、绒毛膜滋养细胞的AQP3表达水平。观察并比较叁组孕妇外周血催乳素浓度及羊膜上皮细胞AQP3表达水平。结果羊膜上皮细胞、胎盘滋养细胞、绒毛膜滋养细胞上均有AQP3表达。羊膜上皮细胞的AQP3表达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观察组A<对照组<观察组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叁组孕妇母血内催乳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催乳素浓度与羊水量异常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AQP3在羊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可能对羊水膜内吸收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可能是羊水量增多时的代偿改变;而母体外周血催乳素浓度对羊水量异常无显着性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4期)

张雅,白润芳,李艳川,石紫云[9](2016)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羊水量异常羊水成分,并探讨其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羊水量异常的133例GDM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羊水量的多少分成羊水过多组108例,羊水过少组25例,另选同期在医院正常分娩的羊水量正常的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羊水成分,并随访至妊娠结束,分析患者羊水量异常的孕周分布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羊水过多组孕妇的羊水量异常孕周主要分布在33~36周及>36周,羊水过少组孕妇的羊水量异常孕周主要分布在>36周;羊水过少组孕妇的羊水成分中,Na+(121.45±5.49)mmol/L、Ca2+(1.58±0.16)mmol/L及Osm(241.23±10.09)m Osm/L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72±4.91)mmol/L、(1.68±0.17)mmol/L、(247.67±11.12)m Osm/L,而Crea(223.36±54.24)μmol/L及Glu(6.42±1.33)mmol/L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1.98±29.64)μmol/L、(1.09±1.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组和羊水过少组孕妇的胎位异常(17.59%,20.00%)、胎儿窘迫(37.96%,24.00%)、早产(23.15%,20.00%)和剖宫产率(87.96%,84.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6.67%、6.67%、33.33%,且羊水过多组孕妇的胎盘早剥(18.52%)及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1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的羊水量异常主要分布在孕周33周以后,且羊水过多者占比较多,羊水成分变化较羊水过少者更小,更易出现胎盘早剥及产后大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值得临床重视。(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20期)

张雅,石紫云,白润芳[10](2016)在《AQP1、AQP5、AQP8和mRNA在羊水量异常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水通道蛋白8(AQP8)与羊水量调节的相关性,以期阐明羊水量异常的分子细胞病理学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20例,其中特发性羊水量过少组40例、过多组40例和羊水量正常组40例,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AQP1、AQP5、AQP8蛋白和m RNA的表达,统计分析与其羊水异常的相关性。结果相对于正常组,羊水过少组中AQP1的m RNA表达为下调,但AQP1的蛋白表达却为上调,反之在羊水过多组中AQP1的m RNA为上调,蛋白的表达却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多组与过少组中AQP5的m RNA表达均为下调,且蛋白表达均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过少组AQP8的m RNA表达均为下调,蛋白表达却为上调,但羊水过多组中AQP8的m RNA为上调,蛋白的表达却为下调,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QP1和AQP8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会造成羊水吸收减少而导致羊水过多,AQP5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会引起羊水代谢的异常而导致羊水量异常。(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19期)

羊水量异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晚期特发性羊水量异常者羊水及血生化特点变化。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河省涿州市医院产前检查并在河北省涿州市医院分娩的33例晚孕期特发性羊水过少孕妇作为A组,选择同期43例晚孕期特发性羊水过多孕妇为作B组,选择同期52例羊水量正常的晚孕期孕妇作为C组。观察各组血清和羊水中钾、钠、氯、钙等离子水平、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葡萄糖、总蛋白、渗透压等10项指标。结果叁组羊水钾、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羊水钠、钙、葡萄糖、渗透压水平均低于B和C组,肌酐水平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叁组孕妇血清钾、钠、氯、钙、二氧化碳结合力、葡萄糖、尿素氮、肌酐、总蛋白、渗透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发性羊水增多孕妇不伴随血清和羊水生化成分改变,特发性羊水减少孕妇存在羊水生化成分异常改变,其详细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羊水量异常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莹.妊娠晚期羊水量异常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对胎儿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2].杨春艳,武继平.晚期特发性羊水量异常者羊水及血生化特点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陈超.羊水量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成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8

[4].潘瑞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的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

[5].张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

[6].冯翠华.晚期妊娠羊水量异常的妊娠结局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7

[7].高珊珊.水通道蛋白1表达水平与羊水量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

[8].徐静,许红雁,范舒舒,黄伟.水通道蛋白3表达及催乳素浓度与羊水量异常相关性[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

[9].张雅,白润芳,李艳川,石紫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羊水量异常羊水成分分析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

[10].张雅,石紫云,白润芳.AQP1、AQP5、AQP8和mRNA在羊水量异常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J].海南医学.2016

标签:;  ;  ;  ;  

羊水量异常论文-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