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度耐药性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度耐药性

一、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高(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艳,许耿瑞,李伟,周美容,蔡泽政,边原[1](2022)在《某基层医院骨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某基层医院骨科引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药物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切口分泌物检出的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数量,将检出的感染病原菌菌种分为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组和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最后对病原菌菌种类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独立影响因素进行主效应分析及多重分析。结果统计了62例骨科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患者,首次检出感染病原菌62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0株,革兰氏阴性菌42株;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中等,对利福平、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敏感;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唑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较为敏感。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创伤部位及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菌种类型的独立影响因素;经主效应分析发现,创伤部位及预防用抗菌药物无交互作用;经多重分析后发现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菌种类型影响无显着差异,其他类抗菌药物分别与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比较,显示对病原菌菌种类型影响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引发骨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菌种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主要受创伤部位及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的影响,临床需在围手术期应结合患者手术部位及本院细菌耐药性选择合适的预防性用抗菌药物。

甘辛,李孟寒,闫韶飞,孙喜贺,徐进[2](2021)在《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牧场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牧场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情况和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2019年9—11月采集自43家不同地区牧场的53份生牛乳样品进行6种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对分离株开展抗生素耐药性检测。结果 53份样品中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分别为62.26%(33/53)、20.75%(11/53)、5.66%(3/53)和3.77%(2/53),克罗诺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未检出。选取117株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其中58株菌耐药,总体耐药率为49.57%(58/117);90株革兰氏阴性菌中有33株耐药,耐药率为36.67%(33/90);27株革兰氏阳性菌中有25株耐药株,耐药率为92.59%(25/17)。结论不同地区牧场采集的生牛乳中细菌污染情况差异较大,污染随气温降低呈下降趋势。同时生乳中细菌分离株多重耐药率高,需进一步严格控制兽用抗生素的使用。

潘孜博,王宇宏,孔哲,刘哲,王敬[3](2021)在《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31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男216例, 女101例;年龄为(62±10)岁。317例病人中, 158例术前无胆道引流, 115例术前胆道引流方式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44例术前胆道引流方式为经内镜逆行胆道引流(ERBD)。观察指标:(1)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培养情况。(2)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病人临床病理特征。(3)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耐药性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两比较进行Bonferroni校正, 多重比较中检验水准为0.016 7。结果 (1)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培养情况:317例病人中, 116例细菌培养阳性, 包括43个菌种共168株菌株, 其中术前无胆道引流36例(46株), 行PTCD 39例(49株), 行ERBD 41例(73株)。①317例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6.59%(116/317), 术前无胆道引流、行PTCD、行ERBD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78%(36/158)、33.91%(39/115)、93.18%(41/44), 3者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66, P<0.05), 其中术前行PTC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37, P>0.016 7), 术前行ERB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和行PTCD病人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305, 44.718, P<0.016 7)。②多重细菌感染占比为36.21%(42/116), 术前无胆道引流、行PTCD、行ERBD病人多重细菌感染占比分别为19.44%(7/36)、23.08%(9/39)、63.41%(26/41), 3者多重细菌感染占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31, P<0.05), 其中术前行PTC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7, P>0.016 7), 术前行ERB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和行PTCD病人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3, 13.215, P<0.016 7)。③多重耐药菌占比为30.95%(52/168), 术前无胆道引流、行PTCD、行ERBD病人多重耐药菌占比分别为15.22%(7/46)、26.53%(13/49)、43.84%(32/73), 3者多重耐药菌占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47, P<0.05), 其中术前行PTC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7, P>0.016 7), 术前行ERBD与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90, P<0.016 7), 术前行ERBD与术前行PTCD病人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2, P>0.016 7)。(2)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病人年龄、腹部手术史、黄疸程度、胆道梗阻位置均与细菌培养阳性无关(χ2=4.865, 1.423, 4.922, 0.030, P>0.05)。(3)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胆汁细菌耐药性情况:术前无胆道引流病人中革兰氏阳性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替加环素耐药率均为0, 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行PTCD病人中革兰氏阳性菌对利奈唑烷、替加环素耐药率均为0。行ERBD病人中革兰氏阳性菌对利奈唑烷、替加环素耐药率均为0。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最低的前4种抗菌药物分别为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的前4种抗菌药物分别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7株真菌菌株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为0。结论术前行ERBD的病人更易发生感染性并发症, 且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比例高。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选用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

蔡凤仪,陈路,罗杏云[4](2021)在《2019年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2019年清城区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收集医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635例LRTI患者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635份LRTI痰液样本中,共检出72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共521株,占比72.06%,当中数量较多的为大肠埃希菌217株(30.01%)、铜绿假单胞菌123株(17.01%)、肺炎克雷伯菌52株(7.19%);革兰氏阳性菌202株,占比27.9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96株,13.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9株,8.16%)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耐药率均低于25%,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耐药率高于6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25%,但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耐药率高达1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低于20%;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耐药率低于1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试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耐药率,粪肠球菌则对头孢哌酮、亚培安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0%。结论:清城区人民医院LRTI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且对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应注意合理用药。

张春丽[5](2021)在《47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标本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禹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肺炎患儿475例,均取其痰液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痰液标本病原菌构成及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 475份痰液标本病原学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为288份,阳性率为60.63%(288/475),共分离获得病原菌295株;其中26.78%(79/295)为革兰氏阳性菌,71.86%(212/295)为革兰氏阴性菌,1.36%(4/295)为真菌;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三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均较低。结论引起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药物相对敏感,临床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耐药性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实施治疗,以提高整体疗效。

张烁,孙立颖,熊辉[6](2021)在《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本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364株尿培养阳性菌株,用BD Microflex Biotyer,VITEK2 COMPACT及PHOENIX100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归纳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情况,并对不同性别及年龄组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64例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0.00%(182株/364株),革兰氏阳性菌占18.96%(69株/364株),真菌占31.04%(113株/364株)。革兰氏阴性菌分离率排名前5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阳性菌分离率排名前2位的是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真菌排名前3位的是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80%,仅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耐药率>8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及磷霉素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0%,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良好;奇异变形杆菌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性良好;鲍曼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较为敏感。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达托环素敏感性良好;粪肠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其他抗菌药物敏感性良好。热带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及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未发现白念珠菌耐药菌株。结论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常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及真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良好。

杨雪飞,汪德珍,张俊,闫凯,朱轶男[7](2021)在《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淮北市矿工总医院收治的80例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数将其分为三组:A组轻度缺乏,24例;B组中度缺乏,34例;C组重度缺乏,22例。分析临床资料及病原学资料,统计各组间差异。结果共检出菌株92株,呼吸道来源占45.65%,血液来源占34.78%。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最常见,有57株,占61.96%;革兰氏阳性菌35株,占38.04%。革兰氏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常见;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和粪肠球菌常见。在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高,耐药率均≥50%,存在多重耐药;未找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在主要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性高,粪肠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呋喃妥因耐药性高,耐药率均≥50%,且存在多重耐药。结论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肺部感染及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不同感染部位的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不同。致病菌存在多重耐药,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覆盖耐药菌的广谱抗生素。

张涛,石庆龙,王红禄[8](2021)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接诊的182例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胆汁中病原菌的特点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9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0株(68.06%),革兰氏阳性菌53株(27.75%),真菌8株(4.19%)。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天然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天然耐药;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哌拉西林耐药率均>50%;阴沟肠杆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耐药率均>60%;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10%;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耐药率为0%,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率均为0%,对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85%,其中屎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85%。结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汁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不同病原菌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临床需按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警惕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吕丽霞[9](2021)在《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抗菌素、院内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病原学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将收集的所有标本分为两组,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标本记作第1组,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的标本则记作第2组。结果:(1)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共送检2596份标本,两组细菌病原学阳性检出率比较,第2组阳性标本率较第1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7,P=0.001)。(2)菌种分布中革兰氏阴性菌(351株,89.31%)所占比例最大。两组对比,各细菌阳性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3)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72.26%),其次为血液、泌尿道,分别占9.67%、5.09%。两组对比,第2组中段尿分离率较第1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6,P<0.001),第2组腹水分离率较第1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余标本分离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4)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7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在38.71%~42.11%之间,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克肟耐药率均>90%。两组耐药情况对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9,P<0.001),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4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67,P<0.05),对粘菌素耐药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酯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均>9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60%。两组对比,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呋辛(P=0.009)、左氧氟沙星(χ2=10.940,P=0.001)耐药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方新诺明(P=0.001)、氨曲南(χ2=5.494,P=0.019)、阿米卡星(χ2=6.537,P=0.011)、替加环素(P=0.047)耐药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粘质沙雷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耐药率均达100.00%。两组粘质沙雷菌的耐药率变化都没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酯耐药率均为100.00%,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20%。两组对比,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P=0.043)、复方新诺明(P=0.001)耐药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均为100%。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均为零。结论:(1)该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排名前6位的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质沙雷菌。(2)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粘质沙雷菌均是多重耐药菌,细菌耐药现象较严重,控制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继续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尽早行标本病原学检测,从而根据药敏结果及早针对性使用抗生素,遏制感染进展。

马剑钢[10](2021)在《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携带tet(X)基因变体的质粒的流行,将对临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治疗带来威胁,也给畜禽养殖治疗药物的选择加大了难度。tet(X3)和tet(X4)基因是近两年发现可通过质粒介导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性,同时也可以对四环素及其它四环素类衍生物产生高水平耐药。尽管替加环素未在兽医临床上应用,但已在多地区猪、鸡、牛等多种动物源细菌中鉴定出tet(X3)/tet(X4)基因,其产生机制及流行趋势尚不清楚。明确携带tet(X3)/tet(X4)基因细菌在各地区中的流行及耐药趋势,阐明耐药基因的传播机制对临床用药和防范耐药基因的传播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从陕西、宁夏、山西、四川、青海等8省市采集猪、羊和朱鹮粪便样品共计1362份,分离替加环素耐药菌,对tet(X3)/tet(X4)基因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分离到的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了解这些菌株对其他类别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部分菌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分析tet(X3)/tet(X4)基因阳性菌株的遗传多态性以及基因定位情况,对不同菌种中tet(X3)/tet(X4)基因的核心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接合实验、适应性代价及基因稳定性试验研究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具体研究如下:1.将采集的1362份样品通过替加环素抗性琼脂培养基筛选耐药菌,建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分离到的耐药菌进行tet(X3)/tet(X4)基因的检测,并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在猪源样品中分离到218株替加环素耐药菌,各地区的分离率分别为宁夏56%(14/25)、广西54.9%(112/204)、陕西51.33%(58/113)、山西26.67%(4/15)和四川8.73%(11/126),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和多种不动杆菌属细菌;风险因素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养殖场的耐药菌阳性率差异显着。本研究发现宁夏、广西和陕西的猪场中广泛存在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2.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到的203株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了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均对四环素、多西环素和替加环素表现出高度耐药,对氟苯尼考和磺胺异恶唑共同耐药性分别为100%和99.51%,对氨苄西林(91.63%)、复方阿莫西林(79.31%)和恩诺沙星(73.99%)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性严重;所有菌株均对美罗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不同地区之间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的耐药性差异较大。本研究发现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多重耐药性严重,氟苯尼考、磺胺异恶唑和氨苄西林是耐药性最严重的抗生素。3.为了获得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基因组信息和质粒谱信息,通过二代全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以及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对部分菌株进行遗传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未发现明显的克隆传播,91.02%的大肠杆菌菌株中tet(X4)基因位于其质粒DNA上,并且这些菌株中多携带Inc X1型复制子的质粒;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一定克隆传播,ST727型最多(占84.62%),但tet(X4)基因均位于质粒上;多种不动杆菌携带的tet(X3)基因位于质粒上,主要通过质粒传播耐药基因。本研究发现质粒是传播tet(X3)/tet(X4)基因的重要因素,其中Inc X1型质粒是大肠杆菌间传播tet(X4)基因的主要原因。4.为进一步获得不同菌种中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基因组精细结构信息,通过三代全基因测序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不同菌种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比较质粒信息以及核心遗传结构。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携带的质粒骨架结构相似,由Inc HI1型质粒介导。Towneri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owneri)中携带tet(X3)基因的质粒与肠杆菌科细菌中携带tet(X4)的质粒无相关性。Indicus不动杆菌(A.indicus)携带的tet(X4)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且有串联排列的17个拷贝。插入元件IS26和ISCR2与tet(X3)/tet(X4)基因的转移存在相关性,tet(X3)的核心遗传结构为?ISCR2-IS26-Lys R-aph(3’)-Ia-IS26-xer D-tet(X3)-resolvase-hp-ISCR2,tet(X4)的核心遗传结构为abh-tet(X4)-ISCR2和ISCR2-abhtet(X4)-ISCR2。5.对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菌株进行接合实验,以大肠杆菌26R 793为接合受体研究野生菌株中质粒的转移能力;通过分子克隆获得表达tet(X3)/tet(X4)基因的大肠杆菌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比较菌株的生长速率;此外还通过对tet(X4)基因不同拷贝数的菌株进行传代培养,研究其多拷贝形成机制。结果显示57.14%的大肠杆菌和50%阴沟肠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将携带tet(X4)基因的质粒传递到受体菌中,同时将多种耐药性共同传递给受体菌;比较大肠杆菌DH10β、DH10β-tet(X3)和DH10β-tet(X4)的生长曲线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代价;对不同拷贝tet(X4)基因的菌株传代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多拷贝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菌株通过插入元件ISCR2进行滚环复制形成串联重复基因,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菌株对替加环素的耐药值。本研究证实大肠杆菌主要通过质粒进行tet(X4)基因的传递,其中插入序列ISCR2基因可介导串联重复tet(X4)基因的产生。虽然医院临床上还很少检测到携带tet(X)变体的细菌,但已在多省市的动物中发现,且多数细菌可通过接合转移的形式水平传播tet(X)基因变体。不仅会造成tet(X)变体在动物中广泛传播,限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还可能在未来某种压力作用下从动物源细菌大量传播到人源细菌中,对CRE感染病人的治疗造成威胁。本研究调查了多省市动物源细菌中tet(X3)/tet(X4)基因的流行现状,并对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进行了分析,初步阐明替加环素耐药菌株的流行规律以及tet(X3)/tet(X4)基因的传播特性,为替加环素耐药菌的有效防控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二、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高(论文提纲范文)

(1)某基层医院骨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1.3 资料收集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构成比
    2.2 感染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
    2.3 骨科术后SSI病原菌菌种类型的单因素分析
    2.4 创伤部位、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2.5 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之间的多重分析
3 讨论

(2)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牧场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来源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3.1 致病菌的分离
        1.3.2 致病菌鉴定
        1.3.3 药物敏感性实验
2 结果
    2.1 生乳中的致病菌检测结果
    2.2 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4)2019年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样本采集方法
    1.3 细菌培养
    1.4 药敏试验
    1.5 观察指标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LRTI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情况
    2.3 常见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情况
3 讨论

(5)47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标本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择标准:
    1.3 试验方法:
        1.3.1 痰液标本采集:
        1.3.2 病原菌培养分离鉴定:
        1.3.3 药敏试验: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病原菌构成情况:
    2.2 主要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2.3 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情况:
3 讨论

(6)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培养
        2.2 药敏实验
        2.3 结果判读
    3 统计学处理
结 果
    1 总体分布及构成比
    2 不同年龄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3 不同性别病原菌分布情况
    4 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耐药情况
        4.1 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4.2 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4.3 主要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
讨 论

(7)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测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致病菌的来源与种类
    2.3 致病菌的耐药性情况
        2.3.1 常见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情况
        2.3.2 常见革兰氏阳性菌的耐药情况
3 讨论

(8)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离结果
    2.2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
        2.2.1 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率
        2.2.2 主要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
3 讨论

(9)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检测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2.2 菌种分布
    2.3 标本来源
    2.4 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2.5 革兰阳性菌耐药情况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1.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1.2 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机制
        1.3 替加环素抗菌谱
        1.4 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
        1.5 tet(X)基因家族的发现
        1.6 tet(X)基因家族的流行现状
        1.7 tet(X3)/tet(X4)基因的遗传环境
        1.8 研究意义和目的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动物源tet(X3)/tet(X4)基因阳性细菌的分离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及菌株
        2.1.2 试剂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1.4 试剂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耐药菌的分离保存
        2.2.3 多重PCR方法建立及应用
        2.2.4 菌种鉴定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各地区样品耐药菌的分离鉴定
        2.3.2 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应用
        2.3.3 tet(X3)和tet(X4)基因的分布
        2.3.4 风险因素统计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耐药性分析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
        3.1.2 试剂耗材
        3.2 研究方法
        3.2.1 菌株复苏
        3.2.2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四环素类抗生素MIC分布
        3.3.2 其他抗生素体外药敏结果
        3.3.3 多重耐药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遗传多态性和基因定位
        4.1 实验材料
        4.1.1 菌株
        4.1.2 试剂耗材
        4.1.3 仪器设备
        4.1.4 试剂配制
        4.2 研究方法
        4.2.1 基因组和质粒DNA提取
        4.2.2 二代全基因测序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4.2.4 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
        4.2.5 Southern blot印记杂交
        4.3 结果
        4.3.1 MLST分型
        4.3.2 不同菌种耐药基因谱
        4.3.3 质粒谱和基因定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携带tet(X3)/tet(X4)基因菌株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菌株
        5.1.2 试剂耗材
        5.1.3 仪器设备
        5.1.4 试剂配制
        5.2 研究方法
        5.2.1 基因组DNA提取
        5.2.2 全基因测序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5.2.4 反向PCR
        5.3 结果
        5.3.1 携带tet(X4)基因大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5.3.2 携带tet(X3)/tet(X4)基因不动杆菌基因组分析
        5.3.3 携带tet(X4)基因肺炎克雷伯菌基因组分析
        5.3.4 携带tet(X4)基因阴沟肠杆菌基因组分析
        5.3.5 菌种间tet(X3)/tet(X4)核心基因比较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tet(X3)/tet(X4)基因传播特性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菌株
        6.1.2 试剂耗材
        6.1.3 仪器设备
        6.1.4 试剂配制
        6.2 研究方法
        6.2.1 接合转移实验
        6.2.2 适应性代价
        6.2.3 传代突变
        6.2.4 绝对定量
        6.3 结果
        6.3.1 接合转移结果
        6.3.2 生长曲线
        6.3.3 传代菌株稳定性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率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基层医院骨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J]. 马红艳,许耿瑞,李伟,周美容,蔡泽政,边原. 中南药学, 2022(01)
  • [2]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牧场生牛乳中致病菌污染及抗生素耐药情况研究[J]. 甘辛,李孟寒,闫韶飞,孙喜贺,徐进.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1(06)
  • [3]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影响[J]. 潘孜博,王宇宏,孔哲,刘哲,王敬.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11)
  • [4]2019年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 蔡凤仪,陈路,罗杏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18)
  • [5]47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标本的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分析[J]. 张春丽. 临床医学, 2021(08)
  • [6]急诊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张烁,孙立颖,熊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15)
  • [7]粒细胞缺乏症伴感染患者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J]. 杨雪飞,汪德珍,张俊,闫凯,朱轶男. 中国医药导报, 2021(20)
  • [8]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患者胆汁中病原菌的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 张涛,石庆龙,王红禄.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9)
  • [9]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分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吕丽霞.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10]动物源携带tet(X3)/tet(X4)基因的细菌耐药性及传播特性研究[D]. 马剑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革兰氏阳性菌具有高度耐药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