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佛学中国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佛学,佛教,玄学,华严经,玄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佛学中国化论文文献综述
蒋凡[1](2019)在《佛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典型:《六祖坛经》及其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坛经》是佛学中国化、大众化最为成功的典型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主张独立思考,启悟思维,而不死于句下,其顿悟之门,大众易于掌握运用;二是下人上智,上人失智,主张学佛,过程是众生平等,这对大众是一种思想解放;叁是"求福"与"求功德"有本质不同,功德大小,并非布施钱财之谓也;四是强调学佛的当下现实性;五是方法灵活、矛盾辩证,说服力感染力强,故能给大众以强烈的思想震撼。(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孙冰冰[2](2018)在《《肇论》与佛学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僧肇所着《肇论》是佛学中国化进程之格义时期的里程碑式文献。《肇论》以其精颖入微的佛门义理及富于哲思的言说方式为格义阶段划上句号,同时开启佛学中国化的崭新征程。该文以《肇论》文本为主,以文化碰撞的宏观景况为辅,旨在探寻肇公思想一隅,藉此证得《肇论》其书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的学术角色。(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12期)
高文金[3](2016)在《佛学中国化及其善恶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原是流行于印度、尼泊尔的一种宗教。汉代始传入中国,魏晋时传入中国,并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南北朝时最为盛行,一度成为国教。到隋唐时,佛教完全中国化,成为我国封建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隋、唐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许多儒生竞相自诩"好佛",竭力想把佛、儒统一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而从人生的角度来谴责贪欲,为我国伦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因素。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就是综合了传统儒学和佛学两方面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屈燕飞[4](2014)在《论“格义”对佛学中国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文化交流史和现今所有的历史文献两个角度出发对“格义”的含义进行了议定。本文主要的观点认为“格义”首先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史上一种特有的现象,就其本质含义而言是指一种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思想不断本土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说的中国化,所以本文甚至认为佛学的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佛学不断“格义”中土文化的过程。就本文所研究的范围而言,当然不可能涉及整个佛教史,所以本文选择的上限自然是从佛教入华起,而下限则定在涅盘学最初传播阶段止。原因是本文认为佛学的中国化在僧肇和道生这里具备了基本的模式,之后的发展脱离不了这种模式,当然佛学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之后也就无所谓格量了,也无所谓内外。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之后,是以一种类同本土民间信仰的形式存在。它的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开端应该在汉末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传入的佛学之后。他二人一个传播了小乘禅数学,一个传播了大乘般若学。前者因为类似本土道家的某些形态,在当时就比较流行。但是真正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则属支谶所传的般若学。不过正是在二人的传译过程中“格义”出现了,这是他们转译经文必然伴随的现象,就是说他们必须借助本土文化的语言文字乃至思想观念来转译和传授佛学义理。这种做法不仅仅是一种无奈的做法,实际上安世高和支谶等人有意为之的结果。我会看到一种主动性,佛教学者主动借助本土文化思想来传播佛学。因为,对于早期的佛学传播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便于转译,便于传授。不过,随着本土学僧的壮大,这一做法的弊端便日益显现出来。以道安为首的僧徒极度想扭转这一局面,他们做了这样的工作:广泛搜集对堪已经传译的经文;极力邀请或促成西来的外国僧人的译经事业;同时,积极借助本土玄学思想来会通般若学。同样的,这个时期的格义在合校经文和会通思想两个方面都存在,只不过这一过程更为主动,同本土思想的交流碰撞也更为深入。六家七宗所努力的结果就就是罗什的“新译”和僧肇的《肇论》。罗什来华是件划时代的事件。罗什的译文达到了信达雅的高度,不仅纠正了以往学者的众多错误,同时也成为译经史上的典范。他的高足僧肇正是在他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并以本土语言对般若学思想做了总结,并且回应了当时的思想主流——玄学。这种对玄学回应,或者说六家的回应本质上还是对本土思想的借助,或者甚至说这基本已经独立成为佛教学者所要讨论的主题。就是说作为本土佛教学者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应对本土思想的问题,不得不去回应这些问题。如果说僧肇是既往,那么道生就是开来。一种文化要想本土化,不仅仅要做到深入准确的理解和阐释,更要的是要有独立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性的选择。我们看到,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格义”,因为这种问题意识和文化方向的选择正是在本土文化思想的影响下做出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4-12)
孟隋[5](2013)在《浅析佛学中国化的历程及理论基础——从《坛经》产生及其文本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学的中国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2世纪传入到禅宗成熟,用了五六百年时间,对佛学的理解方法从一开始的"格义"朝着以心性释佛的方向发展。《坛经》中内含着难以调和的理论矛盾,这见证了佛学中国化留下的痕迹。佛学与中国儒道传统本来就具有相互汇通的理论基础,《坛经》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完美地证明了这点。(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3年02期)
魏道儒[6](2009)在《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佛教中国化涉及佛教在许多方面的变革,包括僧团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僧侣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和传教方式,教义理论和信仰模式,以及众多的艺术门类等。为了加深对中国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就有必要深入研究佛教中国化的各个方面。然而,佛学思想的变化往往对佛教其他方面起到制约和诱导作用,应该成为我们研究佛教中国化的最重要方面。(本文来源于《宗教研究》期刊2009年00期)
蒋玉智[7](2009)在《论早期中国化佛学“空”论对道家“有无”观的扬弃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空"论是佛学的核心,中国化佛学的"空"论,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原有的各种思想碰撞融合而形成的。其中,正在不断发展与成熟的道家"有无"观,被佛学吸收和改造,成为超越印度原始佛学的中国化佛学"空"论的重要思想要素。这一复杂的融合过程在早期即经历了第一轮的求同——寻异——会通,格义与六家七宗、鸠摩罗什、僧肇分别代表了这叁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邬锡鑫[8](2004)在《魏晋玄学与佛学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玄学的兴起 ,在思想理论领域为佛学的中国化提供了机缘。玄学理论为佛学思想特别是般若空论的阐释所利用 ,因而佛学的中国化最初表现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 ,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宗教地位。僧肇在批判六家七宗的同时 ,阐发了般若空观本义 ,既标志着佛学玄学化倾向的终结 ,又标志着佛学中国化在玄学的推动下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04年03期)
黄铭[9](1999)在《佛教中国化的意蕴——《佛学与儒学》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一直面临着如何与中国文化融合的问题。至隋唐南禅宗的产生,这一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赖永海先生所着《佛学与儒学》一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两种文化思想的根本异同、相互影响和历史衍变。本文只就佛教中国化的一个维度,概...(本文来源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1期)
曹玉涛,韦留柱,杨仁忠[10](1998)在《直觉思维:印度佛学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作为对宇苗、人生问题作整体性和根源性把握的理论学说,自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难题:这就是个别的、有限的、感性的个人怎样才能把握普遍的、无限的、超验的认识对象。在这个问题上,经验的归纳不具有普遍性,理性的演绎找不到可靠的前提,因此,西方大多数(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8年05期)
佛学中国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僧肇所着《肇论》是佛学中国化进程之格义时期的里程碑式文献。《肇论》以其精颖入微的佛门义理及富于哲思的言说方式为格义阶段划上句号,同时开启佛学中国化的崭新征程。该文以《肇论》文本为主,以文化碰撞的宏观景况为辅,旨在探寻肇公思想一隅,藉此证得《肇论》其书在佛学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的学术角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学中国化论文参考文献
[1].蒋凡.佛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典型:《六祖坛经》及其现实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9
[2].孙冰冰.《肇论》与佛学的中国化[J].戏剧之家.2018
[3].高文金.佛学中国化及其善恶观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屈燕飞.论“格义”对佛学中国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
[5].孟隋.浅析佛学中国化的历程及理论基础——从《坛经》产生及其文本说起[J].船山学刊.2013
[6].魏道儒.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J].宗教研究.2009
[7].蒋玉智.论早期中国化佛学“空”论对道家“有无”观的扬弃与超越[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邬锡鑫.魏晋玄学与佛学的中国化[J].贵州社会科学.2004
[9].黄铭.佛教中国化的意蕴——《佛学与儒学》读后[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0].曹玉涛,韦留柱,杨仁忠.直觉思维:印度佛学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