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性区范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塑性,裂纹,隧道,锚杆,全长,强度,围岩。
塑性区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赵翔,魏玉峰,郝腾飞,王小群[1](2018)在《圆形地下洞室开挖围岩扰动区及塑性区范围的确定及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洞室的开挖将会导致围岩应力重分布,在洞室周围产生扰动区,扰动区包括塑性变形区和弹性变形区。分析了开挖卸荷后围岩应力状态的变化,并利用弹塑性力学原理,探讨了地下洞室开挖导致的局部应力集中对应力重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塑性区单元体应力平衡方程和摩尔—库伦准则建立了塑性区半径计算公式,可用来确定圆形洞室开挖扰动岩体临界破坏深度。(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4期)
于飞,周储伟[2](2013)在《非各向同性材料小范围屈服下裂尖塑性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Stroh理论和Tsai-Hill非各向同性强度理论,预测非各向同性材料单一型和混合型裂纹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与大小,研究横向剪切强度以及材料主方向与裂纹坐标方向夹角θ等参数对裂尖塑性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材料反平面剪切强度相对面内强度较小时,反平面剪切应力对裂尖塑性区形状、尺寸的影响显着;反之则较小。偏角θ也会明显影响裂尖塑性区的尺寸和形状。(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3年03期)
都魏龙[3](2012)在《隧道开挖支护塑性区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弹塑性理论出发,建立了圆形隧道在开挖支护时的塑性区半径解析公式,从实测锚杆轴力角度分析了塑性区半径大小,验证了锚杆支护效果;并定量分析了围岩力学参数和支护抗力的变化对塑性区大小的影响,结论对隧道监控量测和动态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山西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03期)
马爱群,张常光[4](2010)在《围岩塑性区范围统一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应力状态,正确选择第一主应力,推导了深埋圆形隧洞围岩塑性区范围统一解,并给出了公式的适用条件。通过算例说明,考虑第一主应力的变化是正确、必要的。(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0年01期)
高鑫,康兴无,王汉功,张亚[5](2009)在《小范围屈服条件下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塑性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复合材料力学,推导Tsai-Hill强度准则在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条件下的一般表达式,得到了小范围屈服条件下,含中心裂纹无限大板Ⅰ型裂纹、Ⅱ型裂纹和Ⅰ/Ⅱ复合型裂纹尖端塑性区的解析解。针对不同裂纹倾角β及泊松比ν31和ν32,对裂尖塑性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应变条件下塑性区范围小于平面应力条件下塑性区范围,参数β、ν31和ν32对复合材料裂尖塑性区范围和形状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参数值得到的塑性区结果差别很大。另外,该解既适用于各向异性复合材料,也适用于各向同性材料。(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王成,肖东平,文竞舟,刘礼标[6](2009)在《从锚杆轴力反算围岩塑性区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隧道监控量测中测定的全长黏结式锚杆轴力为基本参量,针对圆弧形公路隧道,视围岩为弹塑性介质并在轴对称条件下,考虑锚杆与围岩共同变形,推导了锚杆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半径及松动区半径的关系式,可分析判断支护条件下围岩稳定状态。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S1期)
文竞舟,王成,刘礼标[7](2008)在《锚杆轴力反算围岩塑性区及松动区范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隧道监控量测中测定的全长粘结式锚杆轴力为基本参量,针对圆弧形公路隧道,视围岩为弹塑性介质并在轴对称条件下,考虑锚杆与围岩共同变形,推导了锚杆最大轴力与围岩塑性区半径及松动区半径的关系式,可分析判断支护条件下围岩稳定状态,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夏瑞萌[8](2008)在《承载土体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塑性区与塌落拱范围的理论与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环境中修建地铁隧道,由于受城市空间的制约,地铁隧道往往不得不从一些建筑物基础的附近穿过。地铁隧道的施工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使土体产生扰动,造成建筑物基础的变形及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美观甚至使其丧失使用功能。同时,因建筑物基础上荷载的存在,与在自由地层中开挖的隧道相比其周围的塑性区域及塌落拱范围将会发生变化。分析建筑物基础上作用的荷载对隧道周围塑性区及塌落拱形状的影响,有助于分析隧道与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关系及确定隧道衬砌上作用的荷载。为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叁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预测自由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土体沉降的解析解,引入理想塑性屈服准则,得到了自由地层中隧道开挖产生塑性区范围的解析解的计算过程。分析了隧道埋深、洞径、土质参数对塑性区的影响。并与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较,验证了解析计算过程的适用性。2、在预测自由地层中隧道开挖引起土体沉降的解析解基础上迭加Boussinesq解或Mindlin解,得到了承载地层中隧道开挖产生塑性区范围的解析解的计算过程。通过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荷载情况对塑性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土体中不利于作用荷载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作用荷载将会引起隧道周边及荷载作用位置处的塑性区范围显着增加。3、在对自由地层中隧道开挖产生的塌落拱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建筑物基础荷载对塌落拱的影响因素,得到了承载地层隧道塌落曲线的解析解的计算过程,对不同荷载对塌落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张亚,强洪夫,杨月诚[9](2007)在《复合型裂纹小范围屈服下裂尖塑性区统一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推导Ⅰ、Ⅱ复合型裂纹在小范围屈服条件下裂尖塑性区尺寸的统一解析解。给出材料参数在不同拉压比a、泊松比v和中间主应力影响参数b下的一族裂尖塑性区形状与大小的轨迹。讨论以上参数对裂尖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其中拉压比a对塑性区影响较大, a≠1导致塑性区在裂纹上下表面处不连续, b=0和b=1分别对应裂尖塑性区的上限、下限边界。同Tresca准则、Mises准则的解进行比较分析,已有解均是它的特例或线性逼近,该理论解具有理论的统一性和对不同材料的普适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强洪夫,鲁宁,刘兵吉[10](1999)在《小范围屈服条件下裂尖塑性区统一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俞茂宏双剪统一屈服准则求解了Ⅰ、Ⅱ、Ⅲ型裂纹在小范围屈服条件下的塑性区形状与大小的统一解答。已有的Tresca准则、Mises准则的解答均是该解答的特例或线性逼近,该解答可以适合于多种工程材料,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从得出的解析解和图形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塑性区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各向异性弹性力学的Stroh理论和Tsai-Hill非各向同性强度理论,预测非各向同性材料单一型和混合型裂纹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与大小,研究横向剪切强度以及材料主方向与裂纹坐标方向夹角θ等参数对裂尖塑性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材料反平面剪切强度相对面内强度较小时,反平面剪切应力对裂尖塑性区形状、尺寸的影响显着;反之则较小。偏角θ也会明显影响裂尖塑性区的尺寸和形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性区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1].赵翔,魏玉峰,郝腾飞,王小群.圆形地下洞室开挖围岩扰动区及塑性区范围的确定及讨论[J].公路.2018
[2].于飞,周储伟.非各向同性材料小范围屈服下裂尖塑性区研究[J].机械强度.2013
[3].都魏龙.隧道开挖支护塑性区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2012
[4].马爱群,张常光.围岩塑性区范围统一解[J].路基工程.2010
[5].高鑫,康兴无,王汉功,张亚.小范围屈服条件下复合材料裂纹尖端塑性区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
[6].王成,肖东平,文竞舟,刘礼标.从锚杆轴力反算围岩塑性区范围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文竞舟,王成,刘礼标.锚杆轴力反算围岩塑性区及松动区范围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
[8].夏瑞萌.承载土体中隧道开挖引起的塑性区与塌落拱范围的理论与数值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
[9].张亚,强洪夫,杨月诚.复合型裂纹小范围屈服下裂尖塑性区统一解[J].机械工程学报.2007
[10].强洪夫,鲁宁,刘兵吉.小范围屈服条件下裂尖塑性区统一解[J].机械工程学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