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领导理论论文_刘惠,许哲铭,张琴,孙学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隐领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领导,理论,原型,特质,结构,领导者,认知。

内隐领导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刘惠,许哲铭,张琴,孙学博[1](2019)在《内隐领导理论对大学生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影响:领导动机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国内一所大学担任学生领导职务的本科生为样本,探讨大学生内隐领导理论、领导动机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隐领导原型与领导动机成正相关,领导动机部分中介了内隐领导原型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发现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9年04期)

卢会志,徐晓云[2](2013)在《人格、父母特征及归因风格对内隐领导理论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测了个体人格特质、父母特征以及个体归因风格等因素对内隐领导理论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体"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责任心和外倾性对个体内隐领导理论中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智力、吸引力和专制等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父母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吸引力以及专制等特征对内隐领导理论中相应的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个体的乐观/悲观、积极/消极归因风格对内隐领导理论原型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3年05期)

陈光玖[3](2011)在《基于内隐领导理论的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作为被领导者认知结构中潜在的关于领导特质、能力和行为的概念体系,对被领导者的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针对具体行业的内隐领导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与结构在具体的石油行业存在怎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石油企业性质和行业特点,研究内隐领导理论因素结构,探讨其作用机理,不但可以丰富内隐领导理论的理论研究,而且使内隐领导理论研究成果更具有实际应用的空间。根据石油企业背景研究内隐领导理论的目的在于深入认识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因素结构,掌握领导活动诸多影响因素中的最关键因素,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效能,提高组织绩效。基于这一目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在对内隐领导理论概念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编制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测量量表在石油企业进行实际调查,因素分析得到了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7个维度的因素结构,即品德、智力、人际、感召力、工作内驱力、吸引力和专制;二次因素分析将这7个因素聚合为正性特质和负性特质,构成包含正负特质的的因素结构。第二,采用自编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问卷对石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因素分析得到了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主要包括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持续承诺、机会承诺5个因素。第叁,进行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及员工组织承诺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性比较,发现在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内隐领导理论和组织承诺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一些因素存在极其显着差异。第四,对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与员工组织承诺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证明,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与员工组织承诺存在相关关系,并且内隐领导理论的一些因素对员工组织承诺的某些因素有显着影响。最后,根据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对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作用,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从领导、员工、干预机制叁个层面提出了提高石油企业领导效能的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期刊2011-04-01)

卢会志,孙时进[4](2010)在《内隐领导理论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通过实验检测了内隐领导理论与几种领导类型之间的启动效应。结果显示,绩效线索影响优秀领导者与一般领导者和较差领导者之间的特质评价,并且主要表现在对正性特质的评价方面,在一般领导者和较差领导者之间启动效应不显着。"潜伏期"测量显示了对理想领导者正性原型特质比负性原型特质启动效应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0年05期)

卢会志,刘永芳[5](2009)在《内隐领导理论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是个体拥有的关于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特质或行为的预期和信念,是个体用于区分领导者的"内部标签"。本研究致力于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探索,主要包括:1、采用自编《领导有效性特质问卷》对大学生和职业群体进行调查,因素分析得到了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8个维度的特质因素结构。(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王柳,谢嗣胜[6](2009)在《内隐领导理论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是探明人们"内心"关于领导概念的结构,这种结构以某种形式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它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内隐领导理论对领导的选拔、任用等环节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内隐领导理论含义、测量方法、因素结构、影响因素和一致性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成果,同时评论了国内外对内隐领导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指出了内隐领导理论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09年17期)

杨艳,胡蓓[7](2009)在《基于认知视角的内隐领导理论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内隐领导理论,开启了一个领导效能研究的全新视角,逐渐成为领导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对该领域当前最新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思考,探讨了内隐领导理论的概念、测量方法、认知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对组织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实践应用与未来研究方面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与管理》期刊2009年08期)

卢会志[8](2009)在《内隐领导理论内隐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的特质结构由正性原型特质与负性原型特质构成。内隐联结测验表明,正性特质与有效的领导者图式联结更加紧密,负性特质与无效的领导者图式联结更加紧密。并且,正性特质比负性特质与理想领导者图式联结更加紧密,具有更强的内隐性。(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09年04期)

卢会志[9](2008)在《内隐领导理论的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是个体拥有的关于领导者应该具有的特质或行为的预期和信念,是个体用于区分领导者与非领导者以及有效的领导者与无效的领导者的“内部标签”。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内隐领导理论是人们运用知觉、注意、编码以及记忆等认知资源所形成的关于领导者和领导行为的认知结构或认知分类系统,它储存于个体的记忆之中,当与特定的领导者或领导情境结合时被激活,并为人们提供理解领导行为的基础,是组织知觉的基本元素。在内隐领导理论的研究方面,前人的研究主要关注于作为认知图式或原型的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结构、测量、跨人口学变量的一致性等方面,包括Lord、Offermann、House、Epitropaki和Martin等人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在承认个体内隐领导理论认知结构普遍存在的同时,多数研究认为其内容与结构具有民族文化的相对性。关于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目前的研究成果较少,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致力于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结构、一致性、影响形成的因素以及启动效应等方面的探索,主要包括:第一,采用自编《领导有效性特质问卷》对大学生和职业群体进行调查,因素分析得到了中国人内隐领导理论8个维度的特质因素结构,即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工作内驱力、智力、吸引力、专制和男性化等因素。二阶因素分析将这8个因素聚合成正性原型特质与负性原型特质因素,但各个因素负载显示8个因素更可能是“连续带”模型。第二,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实验范式检测内隐领导理论正性原型特质与负性原型特质的内隐性。结果显示,在理想领导者和有效领导者图式中正性原型特质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对于无效的领导者概念,负性原型特质具有更强的内隐性。第叁,对调查结果的人口学变量分析显示,尽管不同被试内隐领导理论的特质因素结构具有跨群体的一致性,但也发现了异质群体(如大学生/职业者、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工龄以及工作性质差异等)之间存在特质定价的差异。第四,本研究探测了个体人格特质、父母特征以及个体归因风格等因素对内隐领导理论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体“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责任心和外倾性对个体内隐领导理论中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智力、吸引力和专制等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父母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吸引力以及专制等特征对内隐领导理论中相应的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个体的乐观/悲观、积极/消极归因风格对内隐领导理论原型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第五,本研究还通过实验检测了内隐领导理论的启动效应。结果显示,绩效线索影响优秀领导者与一般领导者和较差领导者之间的特质评价,并且主要表现在对正性特质的评价方面,在一般领导者和较差领导者之间启动效应不显着。另外,“潜伏期”测量显示了被试对较差领导者评价与其它类型的领导者评价相比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并且还显示了对理想领导者正性原型特质比负性原型特质的反应时间更短。最后,本研究讨论了中国民族文化对内隐领导理论的影响、内隐领导理论与外显领导理论的关系,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构想。(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曲波,张峰[10](2008)在《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和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内隐领导理论是个体关于理想的领导者的特质和能力的假设,是下属期望的领导特质和行为的认知结构或者图式。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包括认识基础的加工、推论基础的加工、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其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内隐领导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在内隐领导理论的测量中,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问卷,各问卷各有特色。作为一种领导理论,内隐领导理论研究不仅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2期)

内隐领导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探测了个体人格特质、父母特征以及个体归因风格等因素对内隐领导理论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体"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责任心和外倾性对个体内隐领导理论中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智力、吸引力和专制等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父母的品德、人际敏感性、工作感召力、吸引力以及专制等特征对内隐领导理论中相应的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个体的乐观/悲观、积极/消极归因风格对内隐领导理论原型特质定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隐领导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刘惠,许哲铭,张琴,孙学博.内隐领导理论对大学生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影响:领导动机的中介作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

[2].卢会志,徐晓云.人格、父母特征及归因风格对内隐领导理论影响研究[J].心理研究.2013

[3].陈光玖.基于内隐领导理论的石油企业员工组织承诺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

[4].卢会志,孙时进.内隐领导理论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

[5].卢会志,刘永芳.内隐领导理论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6].王柳,谢嗣胜.内隐领导理论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09

[7].杨艳,胡蓓.基于认知视角的内隐领导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8].卢会志.内隐领导理论内隐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研究.2009

[9].卢会志.内隐领导理论的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0].曲波,张峰.内隐领导理论加工方式和影响因素[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论文知识图

一2石油企业内隐领导理论因素分布...一l内隐领导理论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对叁类特定领导者特质评价反应时比较一3职业者内隐领导特质一阶与二阶验证性...深圳、广州、杭州组在内隐领导四因素...外部刺激反复出现对领导早期评价的修...

标签:;  ;  ;  ;  ;  ;  ;  

内隐领导理论论文_刘惠,许哲铭,张琴,孙学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