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21-0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综合征之一。在肾移植和透析法尚难普及的情况下,寻求简便、易行、有效的内科救治措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或失代偿期,对晚期尿毒症有透析指征者不纳入本研究)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肾小球动脉硬化3例,糖尿病性肾病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8~61岁,平均48岁,病程3-13年,平均7年。
1.2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少尿和水肿、胃肠症状、恶心、呕吐、脑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眩晕、心悸、胸闷、甚至心衰、精神神经症状、贫血、代谢性酸中毒(轻度)、继发性感染。
1.3辅助检查血常规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尿常规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部分有出现管型尿或红细胞尿,肾功能检查均有尿素氮(BuN)及肌酐(Cr)的异常,B超部分病人有双肾缩小,血液流变学、肾血流量均有改变。
1.4诊断标准及病情分级标准以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为依据,凡血肌酐在178umol/L~400umol/L,BuN7.1~23mmol/L,CO2CP16~31mmol/L纳入本治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及中医临床肾脏病学(沈庆法主编)作分型辨证治疗。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
2治疗措施
2.1饮食疗法优质低蛋白20g/d、低盐、高热量、适量维生素。
2.2西药疗法浮肿、少尿者以利尿剂、速尿口服或静注20~40mg/次,依病情调整用量,最大剂量300mg/d。同时加服氨体舒通,严格控制入量。每天以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滴,心血通10ml+5%G.N.250ml静滴、肾安250ml静滴,以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的不足,口服潘生丁25ml13次/日。
2.3中药治疗自拟“益肾1方”为基础方:熟(生)地15g,云苓15g,丹皮12g,泽泻15g,萸肉12g,淮山15g,黄芪20g,益母草15g,丹参15g。
本方具有益气养阴补肾作用。随症分型治疗:
脾肾阳虚:补气健脾温肾;
脾肾阴虚:益气养阴补肾;
脾肾虚弱、水瘀互结:健脾补肾、温阳利水、通络散瘀;
脾阳虚弱、浊邪内蕴:温补脾阳、攻下浊邪;
湿热中阻、浊邪犯胃: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2.4中药灌肠棗药物:大黄30g,蒲公英30g,益母草20g,煅牡蛎20g,黄芪20g。
上述方药:浓煎成200ml高位灌入,每天一次,保留灌肠时间要求不少于1~2小时为宜,每天大便保持2~3次为宜,每2周为一疗程,休息1周,继续第2个疗程。
2.5对症处理高血压者予限盐、降压药、波依定5mg一次/日、钠催离2.5mg一次/日;心功能不全者予强心、利尿;贫血者予输入适量新鲜血或洗涤红细胞,益比奥针2000u,皮下注射每周2~3次,控制感染、避用肾毒性抗生素。
2.6疗效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慢性肾衰保守治疗专题会议拟订的标准,结合我院的情况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尿常规、BuN、Cr明显降低,肾血流量改善。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实验室结果改善,但易反复。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变或加重,BuN、Cr等指标无变化或反而升高或改用血液透析。
2.7治疗结果观察2周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作统计。
2.7.1疗效本组治疗21例中,显效6例占28.6%,好转10例占47.6%,无效5例占23.8%,总有效率76.2%。
2.7.221例经过治疗后,肾功能、血凝功能障碍、肾血流量的指标均有所改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3讨论
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的转归。近年来的替代疗法如肾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技术迅速发展,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然而因费用昂贵、病人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这些方法在我国目前尚难普及。我院在慢性肾衰保守治疗过程中,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坚持低蛋白、高热量饮食,针对病因治疗,及时祛除诱发肾衰恶化的病因(感染、心衰、水电解失衡)。中药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本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在健脾益气,养阴补肾的基础上佐以清热化湿、和胃止呕,祛邪化浊、通络散瘀的治疗。以及静脉滴注刺五加,心血通,具有活血化瘀、抗凝、扩张小血管的作用,可使肾脏微循环得以疏理,肾血流量增加(见表3),改善血液循环作用。而改善肾脏组织供氧,增加代谢产物排出,对改善慢性肾衰的微循环、血凝功能障碍、肾血液滤过率具有较好的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延缓慢肾衰的进展。中药黄芪、益母草、丹参具有降低血粘(表2)、血脂和调节免疫作用,从而延缓慢肾衰的发展。中药保留灌肠起到结肠透析的作用,直接作用于结肠,能起到通腑降浊,加速血中毒素从肠中排出的作用。方中大黄等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减轻肾受损后的代偿性肥大,抑制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改善氨基酸和脂质代谢,降低尿素氮等作用(见表1)。
由于慢性肾衰本身病理的复杂,病变几乎涉及全身系统,单一的中医疗法,常常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必须配合正规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才能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