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内低速层论文_黄文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壳内低速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壳,波速,青藏高原,变质岩,块体,结构,岩石。

壳内低速层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凯[1](2017)在《南海北部边缘壳内低速层发育特征与尖灭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南海北部边缘广泛存在壳内低速层,且往海盆方向逐渐尖灭消失。认识壳内低速层为何尖灭是研究南海形成演化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通过总结前人对华南沿海及南海北部地壳结构调查的成果,对比了南海北部与华南大陆壳内低速层的分布特征,并解释了区域地震剖面等资料,探讨了南海北部边缘壳内低速层的尖灭的原因,认为大型断裂带为壳内低速层提供热散失的渠道,使未彻底固化的早期熔融层冷却固化的过程加速,从而使低速层尖灭消失。研究对认识南海北部深部地壳结构、边缘海形成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7年08期)

周小鹏,王晓,张新彦,白志明,滕吉文[2](2016)在《探测壳内低速层的深地震测深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及全球大陆不同构造域广泛存在壳内低速层。壳内低速层不仅与地壳表层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资源及地壳变形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些重大地震和活动断裂的发育场所。一般认为,地壳低速层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含水、热状态和部分熔融等信息,其研究对探讨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的震相走时、振幅、相位信息识别壳内低速层的5种典型方法:1)Pg震相走时中断;2)低速层顶、底界面反射波走时曲线近似平行;3)30°~60°入射角范围内低速层顶界面反射转换波强于反射纵波;4)低速层底界面反射波强于顶界面;5)低速层顶界面反射波极性反转等。研究实例表明,以上方法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揭示壳内低速层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期刊2016-01-14)

李翠芹[3](2014)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内低速层及Moho面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构造复杂的阿拉善块体、青藏块体、鄂尔多斯块体和扬子块体的交界处,长期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该地区地形变化、地质构造和地下结构都非常复杂,研究本区的地壳结构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本工作主要利用接收函数方法做了以下四部分内容:(1)Vp对接收函数H-k迭加方法的影响分析:从公式推导、不同模型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3方面,系统研究了P波速度Vp对接收函数H(地壳厚度)-k(波速比)迭加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p的变化与H正相关,与k负相关;且地壳模型越复杂,Vp的影响越大。特别是当Vp偏离超过5%时,所引起的地壳厚度H的变化会超过5km,k的变化也可能超过0.01,会造成结果的不可靠,甚至错误。(2)壳内H-k迭加方法及应用:根据H-k迭加方法原理,利用不同模型数值试验,研究了H-k迭加方法在壳内速度间断面处的应用。试验表明:壳内间断面处,一次转换波和至少一个多次反射波能清晰识别时,通过调整各震相的权重因子,运用H-k迭加方法,能精确地找到壳内速度间断面。(3)利用距离2013年岷县漳县地震最近的固定台站岷县台2008~2009年的远震资料,计算观测接收函数,确定了该地震震源区及邻近区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岷县台下方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非均匀性较强,各方位接收函数差异较大,特别是震源区与临近区域存在明显差别。临近区域的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层,而震源区中下地壳中存在明显的高速区;且震源区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6,上地壳的波速比仅为1.62。据此推断:震源区是坚硬的上地壳覆盖在较软的中下地壳之上,岷县漳县地震破裂有可能是中下地壳流的活动导致上地壳的破裂。(4)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固定宽频带地震台站2007年至2011年期间的远震资料,计算观测接收函数。将H-k迭加方法应用于地壳内部间断面的探测,确定了研究区地壳分层特征,得到了壳内低速间断面分布的具体深度与分层波速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Moho面存在约20km的起伏;在深度8-18km处,普遍存在厚薄不一的低速层;研究区部分台站下方存在较明显的低速下地壳,其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薄,该结果提供了研究区下地壳增厚的直接地震学证据;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在鄂尔多斯块体周围Moho面强度较弱,该现象可能由上地幔热物质上涌的底侵作用引起。(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期刊2014-04-28)

杨晓松,周平[4](2006)在《壳内低速层成因的复杂性研究-来自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测深结果显示在大陆地壳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发生反转(即出现壳内低速层)并非偶然现象,其成因有多种解释。如何区分引起岩石弹性波速度下降的原因对于合理解释地震测深结果, 阐明壳内低速层的动力学含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温高压条件下实验研究了二云母片麻岩弹性波特性。样品采自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主要矿物为石英(35vol.%)、长石(47vol.5)、黑云母(11vol%)、白云母(5-6vol%),片麻理发育。实验在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φ36×150mm2活塞圆筒式固体传压介质实验装置上完成。实验温度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夏戡原,施小斌[5](2006)在《华南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与壳内低速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内低速层与地质构造背景的联系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华南沿海众多的地震测深剖面揭示出地壳不同深度上存在着壳内低速层。根据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取得的数据,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模拟方法,获得了沿OBS-2001测线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根据低速层的走时间断特性辨识了海区地壳中部低速层。剖面中壳内低速层分布在新塘经南澳岛至南澳岛东南约150.0 km的陆架区,尖灭于东沙隆起,其顶面深度为10.0—18.0 km,速度为5.5—5.9 km.s-1,与上、下岩层的速度差均为0.5 km.s-1,其空间展布较为稳定,厚度为3.0—4.0 km,推断其为华南沿海陆上低速层的延伸,含水矿物脱水和部分熔融可能是引起该区壳内低速层弹性波速下降的主要因素。该区壳内低速层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岩石圈结构及动力学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地球物理意义。(本文来源于《热带海洋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嘉世旭,张先康[6](2003)在《华北壳内低速层分布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壳内介质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叁:一是介质层间岩性的变化,二是介质本身的破裂程度,叁是与壳内介质所处环境的温压状态有关。通常,上述叁类因素在地球构造运动作用下相互交叉渗透,构成了地壳内部速度构造异常的复杂性。下面通过深地震宽角反/折射测深资料的处理解释,讨论华北不同块体壳内低速分部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构造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3-10-01)

杨晓松,马瑾,张先进[7](2003)在《大陆壳内低速层成因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大陆地壳中出现的低速层的可能成因以及壳内低速层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陆壳内低速层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的成因有:1低速岩性层;2石英的α-β相变;3温度和压力;4流体;5矿物和岩石的各向异性。其中浅部地壳的低速层可能主要是含水裂隙带和低速岩性层的反映;发育于高热流地区的低速层最有可能与部分熔融作用有关。各种成因的低速层在深度、规模和连续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利用这些特征的差异可以对低速层的成因作出判断。低速层可能对应于壳内力学软弱带,对块体活动与大陆强震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岩石学、实验岩石物理学和流变学的综合研究能够为壳内低速层的成因分析提供有效的约束。(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03年02期)

范景辉[8](2002)在《康定群斜长角闪岩脱水熔融实验研究及康滇构造带壳内低速层成因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壳内低速层可能对应着力学上的软弱带从而有利于地震的发生;它还可能作为大陆活动块体的一种底边界而存在。虽然前人在实验岩石物理学方面的研究表明角闪岩熔融和角闪岩中含水矿物脱水是中地壳内低速层的可能成因,但在这些工作中仍存在有待深入之处。有必要在无自由水封闭条件下对角闪岩开展岩石学实验研究,并由此探讨某些壳内低速层的成因。 本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在四川省康定地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工作。采集了康定杂岩中部分变泥质岩(康定群)、混合岩、岩浆岩,并观察记录了典型的野外地质现象。在后期室内工作中,对岩石标本和野外地质现象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2)整理、分析了关于康滇构造带的大量地震测深资料、地热资料及大地电磁资料。 (3)对野外采集的康定群斜长角闪岩样品开展岩石学实验,研究了矿物脱水反应和岩石脱水熔融反应的条件、现象及产物等。全部实验是在中国地震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活塞-圆筒式固体介质实验装置上完成的。在本文设计的样品组装方案中,传压介质以食盐为主,以叶蜡石为辅;样品封套材料为紫铜。 (4)根据前人有关实验岩石物理学的工作(主要为高温高压岩石波速工作)和构造单元的地热资料,对代表康滇构造带上、中地壳主要组成的花岗质岩石和角闪岩进行了其原位条件下物理性质(主要为波速)的讨论。然后将其结果与地震测深资料和大地电磁资料对比研究,讨论了康滇构造带某些壳内低速层的成因。 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康滇构造带上曾有过多次地质事件,至少包括了区域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和构造运动。具体而言,变泥质岩(康定群)的广泛分布说明相对早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已达到了角闪岩相阶段。混合岩的存在则说明深熔作用已经发生:含斑块混合岩化斜长角闪岩的手标本和镜下结构特征表明,该岩石应代表了局部重熔及熔浆重结晶作用的开始;角砾状角闪混合岩中角砾可拼接这一现象可能表明,角闪岩发生部分熔融在其内部形成了熔体,从而促使岩石发生了脆性破裂,并且熔体应基本未发生大规模迁移。基性岩脉和花岗质岩体侵入变泥质岩和混合岩显示出,在区域变质作用之后,构造区地壳乃至地幔内曾有过强烈的岩浆活动。切断基性岩脉的断层则代表了相对后期的构造活动。以上地质事件说明,康滇构造带在地质历史时期曾是地质作用异常活跃的地区。 (2)在本文4个岩石学实验中,样品内部分别发生了脱水反应和脱水熔融反应。①在实验Run4(400MPa、800℃、7h),Run5(400MPa、700℃、36h),Run6(250MPa、700℃、24h)的样品中,角闪石和黑云母光性特征发生了明显变化,推测其中的角闪石和黑云母均发生了脱水反应。含水矿物在无自由水封闭条件下的脱水温度低于在饱和水封闭条件下的脱水温度。②在实验Run7(1.1GPa、800℃、24h)的样品中,出现了熔体、新生石榴石和另一种新生矿物,这表明样品中发生了脱水熔融反应,其反应式应为:Hb(角闪石)+Pl(斜长石)=Melt(熔体)+Pyroxene(?)+Ga(石榴石)。③Run4和Run7实验结果的差异表明,康定群斜长角闪岩的固相线的确有在相对高压下向低温方向偏转的特征。这一特征意味着,角闪岩很可能会在具有较高热异常地区的中、下地壳发生脱水熔融。摘要 (3)在康滇构造带中地壳分布的低速层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下部与下地壳之间常有高速夹体;其自身与壳内高导层基本吻合。对花岗质岩石和角闪岩的波速模拟与分析表明,仅仅从温度和压力对岩石波速的影响出发难以解释上述壳内低速层;基于实验岩石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则表明,角闪岩脱水熔融可以对该类低速层的两个重要特征给予解释。对康滇构造带地热资料和本文实验结果的综合研究显示,康定群斜长角闪岩至少可以在构造带部分地区的中地壳下部条件下发生脱水熔融;进一步的分析说明,角闪岩在康滇构造带中地壳条件下发生脱水熔融的可能性很大。总之,在康滇构造带上,角闪岩脱水熔融与中地壳内低速层具有很强的成因联系。以上工作表明,实验岩石学和实验岩石物理学研究可以为地震测深资料的合理解释提供有关物质组成和状态的约束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02-07-01)

周永胜,何昌荣[9](2002)在《华北地区壳内低速层与地壳流变的关系及其对强震孕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唐张地区普遍存在壳内低速层 ,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没有发现低速层 ,壳内低速层的这种分布受新生代裂陷伸展的控制。华北地区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低速层是岩石塑性流变的结果 ,中地壳上部低速层是地壳裂陷伸展时形成的水平拆离带和韧性剪切带 ,岩石各向异性和流体作用可能是引起低速的原因。壳内软弱层 (低速和塑性流变层 )增强了块体层间的解耦作用 ,对地震孕育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02年01期)

顾芷娟,潘裕生,李彪,周勇,吴春明[10](1998)在《1000℃角闪岩变形实验和青藏高原壳内低速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新世以后,青藏高原地壳大约缩短了一半,其厚度增加了一倍,地壳的这种缩短加厚是通过分层变形来进行的。纵向上高原地壳分层特征明显,地壳深处20~30km 处普遍存在波速为5.6~5.7 km/s 的低速层,它把高原分成上下地壳,上部地壳以脆性、韧性形变特征为主,主要通过平面上数条规模不等、强度不同的深大断裂,以上陡下缓的铲式断层形式来完成地壳的逆掩推覆,使其重迭加厚;下部地壳则以韧性和塑性流变为形变特征,通过挤压褶皱迭覆或迭瓦状韧性剪切带完成下地壳物质的缩短和垂直加厚。为什么这个低速层能把高原地壳分成具有不同的形变特征的上部地壳和下部地壳?本文试图通过青藏高原20~30km 深度角闪岩相主要岩类之一——角闪岩压缩实验研究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1998-10-01)

壳内低速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及全球大陆不同构造域广泛存在壳内低速层。壳内低速层不仅与地壳表层金属、非金属矿床、油气资源及地壳变形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些重大地震和活动断裂的发育场所。一般认为,地壳低速层反映了地壳物质的含水、热状态和部分熔融等信息,其研究对探讨地壳结构及其动力学演化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的震相走时、振幅、相位信息识别壳内低速层的5种典型方法:1)Pg震相走时中断;2)低速层顶、底界面反射波走时曲线近似平行;3)30°~60°入射角范围内低速层顶界面反射转换波强于反射纵波;4)低速层底界面反射波强于顶界面;5)低速层顶界面反射波极性反转等。研究实例表明,以上方法为利用深地震测深资料揭示壳内低速层提供了有效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壳内低速层论文参考文献

[1].黄文凯.南海北部边缘壳内低速层发育特征与尖灭成因[J].海洋地质前沿.2017

[2].周小鹏,王晓,张新彦,白志明,滕吉文.探测壳内低速层的深地震测深方法及应用~[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年度(第15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2016

[3].李翠芹.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内低速层及Moho面性质研究[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4

[4].杨晓松,周平.壳内低速层成因的复杂性研究-来自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启示[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

[5].赵明辉,丘学林,徐辉龙,夏戡原,施小斌.华南海陆过渡带的地壳结构与壳内低速层[J].热带海洋学报.2006

[6].嘉世旭,张先康.华北壳内低速层分布及构造意义[C].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2003

[7].杨晓松,马瑾,张先进.大陆壳内低速层成因综述[J].地质科技情报.2003

[8].范景辉.康定群斜长角闪岩脱水熔融实验研究及康滇构造带壳内低速层成因初步探讨[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2

[9].周永胜,何昌荣.华北地区壳内低速层与地壳流变的关系及其对强震孕育的影响[J].地震地质.2002

[10].顾芷娟,潘裕生,李彪,周勇,吴春明.1000℃角闪岩变形实验和青藏高原壳内低速层[C].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1998

论文知识图

安宁河断裂带地壳结构模型(根据李国...唐山地震和壳内低速层的关系青藏高原南部壳内低速层的vp与部...青藏高原南部壳内低速层的VP与部...壳内低速层理论模型不同灰度代...川滇地区的壳内低速层

标签:;  ;  ;  ;  ;  ;  ;  

壳内低速层论文_黄文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