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吴菲

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吴菲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非期望产出,非经济生产,能源效率

生产要素拥挤论文文献综述

吴菲[1](2017)在《基于生产理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能源拥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效率分析能够提供用于分析能源利用绩效、评估政策有效性以及进行公共交流的定量化信息,现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分析决策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众多能源效率评估方法中,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技术无需设定投入与产出之间具体的函数形式,被认为是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生产过程的有效分析工具。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估研究获得快速发展,但在技术刻画与效率测度方面依然面临着明显的理论不足和模型缺陷。与此同时,现有的能源效率研究多因理性“经济人”假设而忽视非经济生产过程,进而造成评估结果出现明显偏差。本文对考虑非期望产出以及非经济生产过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源拥挤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挖掘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生产前沿面的形成机理及经济学内涵。考虑非期望产出进行效率评估具有现实合理性,但对于如何刻画存在非期望产出的生产技术目前文献中存在着众多分歧。本文基于污染生产与减排原理探究了联合生产技术框架下生产前沿的真实形状及其具备的性质,解决了有关弱可处置技术的一系列争议。本文还分析了投入无效的真实含义,揭示了弱可处置技术下传统效率测度模型评估结果有偏的根本原因。(2)探寻了弱可处置性的经济含义,提出了效率测度的改善模型。弱可处置技术下的传统效率测度模型面临着严重缺陷,如效率值与非期望产出之间不满足单调性、非期望产出具有无经济意义的影子价格等。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的解决办法无法保证非期望产出具有弱可处置性,因而并不一定参考了真实的生产前沿。本文首先探寻了弱可处置性的经济含义,进而结合生产前沿的性质以及对偶模型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效率测度的改善模型。研究发现,改善后的模型解决了传统模型的弊端,能够提供更为合理可靠的评估结果。(3)基于现有的两类弱可处置技术构建了改进的静动态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模型。弱可处置技术下的传统能源效率测度模型违背了单调性原理,会给决策者带来严重误导,并且由于无法识别生产与减排活动中的全部能源利用无效而致使评估结果产生较大偏差。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备更高鉴别力和更强合理性的改进的能源效率指数模型,良好的解决了能源效率值与非期望产出之间不具备单调性、非期望产出具有负的影子价格以及无法识别全部能源无效等问题。(4)刻画了包含非经济生产过程的拥挤生产技术,提出了面向全过程生产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模型与能源无效分解模型。通过对中国工业进行分析,本文发现非经济生产现象(生产技术拥挤)在行业生产中具有普遍存在性,但传统的能源效率测度模型易因忽视非经济生产过程而高估能源效率。本文基于拥挤生产技术构建的考虑非经济生产过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模型解决了目前由于忽视非经济生产过程而造成的能源效率评估结果有偏问题,所提出的能源无效分解模型可用于分析拥挤所导致的能源浪费程度。(5)探究了非经济生产中的能源拥挤现象,挖掘了能源拥挤出现的经济学根源,构建了两类识别能源拥挤的非参数DEA方法,并首次对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拥挤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发现,资源质量的下降是能源拥挤产生的根本原因;即使企业可通过理性决策避免出现能源拥挤,但其追寻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却极有可能造成行业能源拥挤的出现。实证研究中,不论是投入导向的能源拥挤测度模型还是产出导向的能源拥挤测度模型均显示中国工业存在能源拥挤,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部分省份中。研究还显示,能源强度高的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较易出现能源拥挤。(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3-01)

张宇[2](2016)在《中国制造业过度集聚及其生产要素拥挤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一部分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然而近年来,随着地区间重复建设问题日趋严重,部分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加之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现了生产要素拥挤和产业效益损失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制造业行业转移到了更具成本优势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的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和闲置,这成为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变化态势、识别制造业存在过度集聚的行业及其地区,以及再进一步分析过度集聚行业在其所在地区上的生产要素拥挤导致效率损失的程度,这对于缓解地区产能过剩问题,进而提升地区产业效益十分必要。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首先总结和回顾了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有关产业集聚和生产要素拥挤的相关理论;其次,使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E-G指数,并基于行业产值数据测算了中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1993-2013年的产业集聚度,分析了制造业整体及各行业集聚度的演进态势,考察了各制造业行业集聚地分布变化的特点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新态势;再次,为分析中国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是否合理,文章对过度集聚行业进行了判别;最后,文章定量分析了过度集聚行业所在的省份、过度集聚行业在其所在省份上的生产要素拥挤程度和要素的配置效率损失程度,进而提出了部分促进过度集聚行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发现:首先,目前中国制造业总体集聚程度偏低,制造业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变化情况在研究时限内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而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在研究时限内则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此外,在研究时限内,制造业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均由强化变为逐渐减弱,部分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新特点;其次,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过度集聚行业有8个,这些行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且已经进入集聚的非经济区;最后,研究还发现过度集聚行业所在省份出现了生产要素拥挤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沈能,赵增耀,周晶晶[3](2014)在《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集聚经济具有两面性,集聚正(负)外部性在不同的集聚阶段可能交替出现。本文从行业异质性视角入手,引入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重新考察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采用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不同类型产业集聚效应的门槛特征并确定最佳的转移时机和区位选择。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其影响系数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间是有所差异的,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由弱变强,会对行业生产率产生先提高后降低的影响,且具有显着的叁重非线性门槛特征。根据集聚程度与生产率两者的匹配关系给出了集聚推进、集聚适中和集聚过度判断的标准。中国行业生产率与集聚活动呈现空间错配特征,集聚转移的区位选择取决于集聚经济与重新选址的沉没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本文政策涵义明显:政府应重构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制,通过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多层次多极的空间战略;产业政策切忌走入盲目提高集聚度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的行业要素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集聚政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期刊2014年05期)

汪彩君,唐根年[4](2011)在《长江叁角洲地区制造业空间集聚、生产要素拥挤与集聚适度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制造业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并非所有的集聚都会带来正效应。长叁角地区一些产业集聚已出现生产要素拥挤现象,产业效率下降明显。本文采用区位商及其产值所占比例等指标选取长叁角地区典型的六大高集聚度的制造产业,通过产业规模指数与利润的相关分析,得出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度成正相关关系,依据制造业集聚效率特征把集聚类型定量划分为聚集过度、聚集适度与聚集推进叁类,并建立区域制造业空间聚集适度分析与预警模型,为合理指导区域产业聚集、产业转移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统计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唐根年,沈沁,管志伟,徐维祥[5](2010)在《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集聚过度及其生产要素拥挤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空间分散度指数、MHHI系数、产业规模指数衡量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计算结果表明1980—2007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呈总体上升态势,并存在明显的"东倾"特征。通过生产要素投入—产出趋势分析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度成正相关,东南沿海一些制造业空间聚集过度,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明显,生产要素配置存在输入剩余和输出亏空。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减少生产要素配置输入(剩余)、改进生产要素配置比例,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目的。研究结果对当今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等具有实践启示和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0年02期)

管志伟[6](2009)在《制造业空间集聚、生产要素拥挤与集聚适度预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集聚是某一产业在某个地理区域高度集中,生产要素在空间上不断集中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低端成本型制造行业从发达国家转移至我国,并不断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初期,制造业的集聚确实促进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东部沿海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制造行业的集聚反而削弱了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东南沿海的制造业集聚是否有效值得人们去思考。本文对产业集聚、规模经济、生产要素拥挤等相关理论研究回顾,提出了集聚适度和过度概念。基于这两个概念,首先借助一系列投入产出指标计算分析了我国东南沿海制造业的集聚状况及集聚态势。选择其中15个具有显着集聚特征的制造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判断了这些高集聚程度的行业的空间集聚合理性。依据合理性判断结果,将这些行业归类为集聚推进、集聚适度、集聚过度叁大类型,并深入剖析了这叁种类型制造业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集聚程度正在加强。分行业看,我国绝大多数二位数制造行业的集聚程度正在加强;分地区来看,制造业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且集聚程度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对15个具有高集聚程度的行业的空间集聚合理度判断,发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依然有一定的集聚潜力,金属制品、电气机械类等制造行业集聚适度,长叁角、珠叁角的纺织业、纺织服装制造业、皮革类制造业拥挤效应严重,已经集聚过度。最后,本文针对叁类制造行业的特点提出了产业政策建议:对于集聚过度行业,提出了要素合理配置的思路,并提出了制造业梯度转移的若干建议;对于集聚适度型制造业,可以利用产业升级为制造行业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对于集聚推进型制造业,笔者构筑了区域制造业空间聚集适度分析与预警模型,为合理指导区域产业聚集、产业转移提供了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09-12-01)

贺小莉[7](2006)在《生产要素拥挤的测度及其形成的产业竞争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拥挤是指所有生产要素,包括非流动性资产或非实物生产要素配置不当所形成处置能力降低的一种极端低效现象。本文首先系统评述要素拥挤的发展历史和理论内涵,其次,对有争议的两种代表性要素拥挤非参数测度方法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深入剖析。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分析得到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针对产业内要素拥挤普遍存在性的状况,提出了生产要素拥挤形成机理的产业竞争因素假说,并通过使用非参数要素拥挤测度方法和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测度和分析了2000年到2003年国资委所属45家化工企业的拥挤情况,检验了本文提出的学术假说。最后在理论和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本文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4-25)

尚阳[8](2006)在《生产要素拥挤理论内涵及其与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生产要素拥挤的理论内涵、生产要素拥挤与经济波动两者的相关性研究。本文首先以生产要素拥挤的概念为研究问题的展开基点,指出生产要素拥挤是一种要素配置的无效状态,利用等产量线图、生产要素的可处置性理论与厂商生产理论对传统经济区域与很少提及的非经济区域进行了研究,指出生产要素拥挤体现为等产量线后弯,生产要素拥挤形成的后弯部分的等产量线构成了生产函数的非经济区。此后本文对非经济区进行了理论论述和数学论证,得出了非经济区与生产要素拥挤具有相同本质、非经济区与拥挤均是由于要素的弱可处置性造成的结论。基于以上结论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经济波动与生产要素拥挤之间的影响,本文基于生产要素拥挤受经济波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经过推理论述,给出了经济波动与要素拥挤的相关性的假设,之后本文选取了1995年—2003年的我国工业的地区性生产数据样本,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工具验证了生产要素拥挤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显着相关性以及经济波动的幅度与要素拥挤是呈现正向变动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要素拥挤的地区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6-04-25)

孙巍,尚阳,何彬[9](2005)在《生产要素拥挤的理论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要素拥挤概念反应了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间的一种无效配置状态。在投入要素的等产量线图中,要素拥挤体现为等产量线后弯(Backward bending)。在经济理论中,由要素拥挤形成的后弯部分的等产量线构成了生产函数的非经济区。拥挤和非经济区是同质问题,非经济区与拥挤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非经济区与拥挤均是由于要素的弱可处置性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05年06期)

孙巍[10](2004)在《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生产要素拥挤的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要素"拥挤"(congestion)是指在特定生产条件下一种或多种投入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投入过多造成生产阻塞而导致产出降低的现象.通过生产要素拥挤内涵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只要有资产闲置就有要素拥挤存在的理论观点.采用基于生产前沿面理论的非参数方法,对1992—1998年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工业生产要素的静态拥挤程度和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量研究了生产要素拥挤对工业生产率演化的影响,揭示出要素拥挤状态的普遍存在性,且要素拥挤状态的变化是导致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生产效率与生产率增长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管理科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造业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相当一部分制造业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然而近年来,随着地区间重复建设问题日趋严重,部分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加之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现了生产要素拥挤和产业效益损失等问题。而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促进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制造业行业转移到了更具成本优势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制造业空间布局的这种失衡状态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和闲置,这成为了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变化态势、识别制造业存在过度集聚的行业及其地区,以及再进一步分析过度集聚行业在其所在地区上的生产要素拥挤导致效率损失的程度,这对于缓解地区产能过剩问题,进而提升地区产业效益十分必要。基于以上背景,文章首先总结和回顾了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的相关文献,梳理了有关产业集聚和生产要素拥挤的相关理论;其次,使用产业空间集聚指数E-G指数,并基于行业产值数据测算了中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1993-2013年的产业集聚度,分析了制造业整体及各行业集聚度的演进态势,考察了各制造业行业集聚地分布变化的特点以及区域产业转移的新态势;再次,为分析中国制造业行业空间集聚是否合理,文章对过度集聚行业进行了判别;最后,文章定量分析了过度集聚行业所在的省份、过度集聚行业在其所在省份上的生产要素拥挤程度和要素的配置效率损失程度,进而提出了部分促进过度集聚行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发现:首先,目前中国制造业总体集聚程度偏低,制造业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变化情况在研究时限内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而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在研究时限内则呈现不同的变化态势,此外,在研究时限内,制造业产业的地区分布不均由强化变为逐渐减弱,部分行业近年来出现了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新特点;其次,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过度集聚行业有8个,这些行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且已经进入集聚的非经济区;最后,研究还发现过度集聚行业所在省份出现了生产要素拥挤及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参考文献

[1].吴菲.基于生产理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能源拥挤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2].张宇.中国制造业过度集聚及其生产要素拥挤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3].沈能,赵增耀,周晶晶.生产要素拥挤与最优集聚度识别——行业异质性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

[4].汪彩君,唐根年.长江叁角洲地区制造业空间集聚、生产要素拥挤与集聚适度识别研究[J].统计研究.2011

[5].唐根年,沈沁,管志伟,徐维祥.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集聚过度及其生产要素拥挤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

[6].管志伟.制造业空间集聚、生产要素拥挤与集聚适度预警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7].贺小莉.生产要素拥挤的测度及其形成的产业竞争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6

[8].尚阳.生产要素拥挤理论内涵及其与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

[9].孙巍,尚阳,何彬.生产要素拥挤的理论内涵[J].学习与探索.2005

[10].孙巍.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生产要素拥挤的特征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4

标签:;  ;  ;  ;  

生产要素拥挤论文-吴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