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RF电耦合模式对四川盆地雷暴天气数值模拟分析

基于WRF电耦合模式对四川盆地雷暴天气数值模拟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模拟2010年8月18日发生在四川地区的强雷暴天气过程,得到相应动力与微物理输出场。在WRF模式Morrison双参数微物理方案中引入起电放电物理过程,以更好得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进行雷电活动数值预报。分析结果表明:(1)模式输出的闪电空间分布与观测的闪电分布接近,强降水中心位置与实况符合,WRF能够很好得反映本次强对流天气。不稳定参数特征CAPE值与CIN值均可指示地闪频数随时间变化,且空间上均可指示地闪密度大值中心。不同高度层水汽条件可以反映水汽输送充沛对强降水天气进行提前性预警。(2)组合反射率大于50dBZ的回波位置可以有效预测地闪发生落区,垂直上升气流强能指示地闪活动的增加,雷暴冷出流有利于对流加强,形成局地气旋性涡旋,促进于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冷池的形成有助于强雷暴天气的提前性预警预报。风暴相对螺旋度以及上升气流螺旋度均可指示强对流天气中心,位涡增强,不稳定能量逐渐增强,有利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在强对流天气发生的时刻能量释放。风暴相对螺旋度、位涡值的峰值都早于地闪峰值1-2h,可以反映强雷暴天气的热动力条件,SRH值及位涡可以指示强对流天气发生位置和地闪频数随时间演变。(3)电荷分离区内霰粒子质量混和比最大值与地闪频数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空间分布上,霰、冰晶及雪粒子最大值位置与地闪密度大值中心位置对应性较好,均能指示地闪发生区域。霰粒子与冰晶粒子、雪粒子的碰撞主要发生于6-8km区域内并分离产生负电荷,霰粒子碰撞分离后所携带负电荷密度,冰晶粒子碰撞分离带正电荷,霰粒子数浓度垂直高度位置对于各微物理粒子碰撞分离起关键作用。电荷结构为上部由冰晶粒子、雪粒子携带的正电荷区,下部为霰粒子携带的负电荷区的偶极型结构,正电荷区主要位于6-11km,下部负电荷区位于3-6km。水成物粒子的垂直分布影响雷暴云内电荷结构,其含量随时间演变趋势对地闪有一定提前预警作用。(4)模拟结果表明WRF模式微物理及动力输出场可以指示强雷暴天气的发生地点和时间,具有一定的预警预报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强雷暴天气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2 雷暴云中电荷结构以及起电放电机制、微物理过程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与方法
  •   2.2 数值模式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雷暴天气背景及数值模拟可靠性检验
  •   3.1 环流背景及天气实况
  •   3.2 模式设置
  •   3.3 模拟结果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盆地雷暴天气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不稳定能量及水汽条件分析
  •     4.1.1 强对流天气活动不稳定参数特征分析
  •     4.1.2 水汽特征分析
  •   4.2 强雷暴天气动力结构分析
  •   4.3 强对流天气云微物理过程以及电荷结构分析
  •     4.3.1 雷暴云内微物理过程分析
  •     4.3.2 电荷结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1 学术论文
  •   2 科研项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钱鑫铭

    导师: 周筠珺

    关键词: 模式,水成物粒子,微物理特征,闪电活动,强降水

    来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

    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分类号: P446

    DOI: 10.27716/d.cnki.gcdxx.2019.000143

    总页数: 54

    文件大小: 5500K

    下载量: 20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州中川机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J]. 民航管理 2020(01)
    • [2].雷暴天气特征分析及其防灾减灾措施[J]. 无线互联科技 2019(11)
    • [3].论雷暴天气是如何影响气象变化[J]. 科技风 2018(10)
    • [4].雷暴天气的观测和编发报工作[J]. 科技风 2017(24)
    • [5].陇东地区雷暴天气过程环流分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9)
    • [6].衢州地区雷暴天气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08)
    • [7].我国雷暴天气时空分布及预报预警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0)
    • [8].浅谈美兰机场雷暴天气下的管制工作[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5)
    • [9].基于对流参数南宁地区雷暴天气潜势预报方法研究[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04)
    • [10].浅析北方海盐区雷暴天气的形成与预报[J]. 中国盐业 2012(01)
    • [11].雷暴天气的飞行管制策略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3(01)
    • [12].浅谈哈尔滨机场雷暴天气的观测[J]. 黑龙江气象 2011(03)
    • [13].宁夏雷暴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12)
    • [14].浅释雷暴天气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 石河子科技 2008(04)
    • [15].郑州地区一次冷锋后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06)
    • [16].沈阳桃仙机场秋冬雷暴天气统计分析[J]. 南方农业 2016(33)
    • [17].北票地区夏季雷暴天气系统分析与预报[J]. 现代农业科技 2015(24)
    • [18].山东夏季雷暴天气发生前期信号的分析[J]. 山东气象 2013(04)
    • [19].浅析重庆机场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塔台管制指挥[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4(02)
    • [20].西宁地区雷暴天气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1(04)
    • [21].一次阜新强雷暴天气的雷达回波及闪电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8)
    • [22].一次阜新强雷暴天气的雷达回波及闪电特征分析(英文)[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0(05)
    • [23].乌鲁木齐机场一次小尺度雷暴天气分析[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03)
    • [24].机场强雷暴天气预测与防范分析[J]. 民航管理 2017(10)
    • [25].东源站雷暴天气近地面风对放球的影响[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8(05)
    • [26].雷暴天气别在户外打手机[J]. 社区 2010(12)
    • [27].一次雷暴天气潜势预报与中尺度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29)
    • [28].近10a长三角地区雷暴天气统计分析[J]. 暴雨灾害 2015(01)
    • [29].金昌市夏季雷暴天气初步分析[J]. 甘肃科技 2015(20)
    • [30].机场雷暴天气要素观测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9)

    标签:;  ;  ;  ;  ;  

    基于WRF电耦合模式对四川盆地雷暴天气数值模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