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_刘汝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能,抗压强度,钢渣,沥青路面,基层,强度,水泥。

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刘汝嘉[1](2019)在《沥青路面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钢渣在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应用的可行性,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3种钢渣掺配比例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比例升高,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随之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受钢渣含量影响较小。在现场工程中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均高于室内试验数值,证明了钢渣在半刚性基层应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赵连地[2](2018)在《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济南市建筑垃圾多面围城、热岛效应、四面霾伏等多重洗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叁五”发展规划、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战略路线,以及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开展砖混类再生骨料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研究与评价,将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半刚性基层,研究分析其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等各项路用性能,根据其力学性能特点推算其应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等级路面的结构层厚,确定其层位和使用的层数,并进行试验段路面结构性能预测分析,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尤其是分拣成本极高的砖混类再生骨料,并提供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可靠地指导砖混类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双重效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普通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砖混类再生骨料为比对,检测砖混类再生骨料粗、细骨料性能指标,找出砖混类再生骨料的性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或机械分拣分离出砖瓦再生材料和废旧混凝土再生材料,引入轻集料筒压试验等指标,通过集料筛分、力学试验确定其性能指标,与天然骨料包括粗骨料、砂、石屑,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废旧砖瓦类再生材料进行对比,确定其基本性能指标,为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配合比试验提供基础。2.采用不同比例的砖混类再生骨料进行水泥稳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选基准配合比。3.通过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与天然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各种路用性能指标的对比,评价砖混类再生骨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4.在调研国内外二级及其以下公路路面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成分杂、强度低、离散性大等特点,初步确定其适用的层位为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5.基于路面结构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弹性层状体系求解验证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应用于二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重型、中型、轻型交通时适用的层位和厚度,从而确定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6.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验证,采用施工弯沉值检验判断半刚性基层设计及施工质量,为指导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8-03-16)

隋严春,侯登高[3](2015)在《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回收利用旧沥青路面材料,保证水泥就地再生结构层的使用性能,对旧沥青路面铣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室内试验分析,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进行了材料组成设计,并测定其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收缩性能、抗冲刷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掺加水泥的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结构层力学指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收缩裂缝与抗冲刷性能。(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5年03期)

胡智菲[4](2014)在《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主要针对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本文来源于《珠江水运》期刊2014年24期)

郭寅川,申爱琴,张名成,孙增智,聂成凯[5](2014)在《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沥青旧路冷再生材料的组成分析及配合比设计,采用复合式冷再生技术对旧路面层和基层组成的混合料进行试验研究。重点对面层和基层旧料的掺配比例、结合料种类和掺量以及龄期等影响因素展开试验研究;测定不同种类冷再生混合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回弹模量,分析叁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冻融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用于路面基层的冷再生混合料时,优先使用水泥和二灰作为结合料;面层旧料比例不宜超过67%,基层旧料可以视为新集料使用;复合式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及抗冻性在常用水泥用量范围内(5%~6%)可满足高速公路基层抗压强度要求。(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4年07期)

武鹤,杨光,李雷,张辉[6](2014)在《水稳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与经济》期刊2014年03期)

王志强[7](2011)在《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路用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立志路改造工程为依托,对以水泥粉煤灰作为添加剂稳定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的冷再生基层进行强度特性、干缩特性、温缩特性、疲劳特性、水稳定性、冰冻稳定性、劈裂强度等路用性能的分析,并结合试验路后期技术指标观测,论证石灰土加沥青表处结构冷再生作为农村低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基层的技术可行性和适用性,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交通标准化》期刊2011年07期)

郝丕琳[8](2011)在《辽宁省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已建成的沥青路面公路中,大多数采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时极易产生收缩开裂,从而导致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进而诱发其它病害,降低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因此,开展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设有级配碎石的倒装结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试验路铺筑等几个方面对级配碎砾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研究。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分析了级配碎砾石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骨架密实型和连续级配型碎石材料的级配设计,从对粒状材料的特性,抗压强度、剪切强度、永久变形以及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因素主要为材料的内在特性,组成级配以及成型方法。根据弹性层状理论体系,利用Bisar路面结构分析程序,通过选取不同的结构参数,对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以及设有级配碎石过渡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分别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结构受力影响。结果表明级配碎石模量对倒装式沥青路面应力分布影响较大,级配碎石模量的增加可以使得路面结构内部拉应力、剪应力以及弯沉都相应减小。通过铺筑试验路对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进行了验证,最后对级配碎石施工工艺及管理进行论述。(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1-02-01)

刘淑娟[9](2008)在《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材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08年05期)

张悦,张朝旭,宁友娟,任长彬[10](2008)在《二灰冷再生沥青路面基层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原路材料进行材料组成分析,并且通过对几种不同配合比的冷再生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冲刷性能的初步研究,对二灰冷再生材料的性能做出了初步评价。二灰冷再生材料基本可以满足规范对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方交通》期刊2008年05期)

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针对济南市建筑垃圾多面围城、热岛效应、四面霾伏等多重洗礼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叁五”发展规划、国务院提出的“推进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战略路线,以及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开展砖混类再生骨料各项物理和力学性能指标研究与评价,将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半刚性基层,研究分析其疲劳性能、水稳定性等各项路用性能,根据其力学性能特点推算其应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等级路面的结构层厚,确定其层位和使用的层数,并进行试验段路面结构性能预测分析,从而最大程度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尤其是分拣成本极高的砖混类再生骨料,并提供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以可靠地指导砖混类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双重效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普通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砖混类再生骨料为比对,检测砖混类再生骨料粗、细骨料性能指标,找出砖混类再生骨料的性能特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人工或机械分拣分离出砖瓦再生材料和废旧混凝土再生材料,引入轻集料筒压试验等指标,通过集料筛分、力学试验确定其性能指标,与天然骨料包括粗骨料、砂、石屑,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废旧砖瓦类再生材料进行对比,确定其基本性能指标,为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配合比试验提供基础。2.采用不同比例的砖混类再生骨料进行水泥稳定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优选基准配合比。3.通过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与天然骨料、废旧混凝土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各种路用性能指标的对比,评价砖混类再生骨料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基本性能,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指导。4.在调研国内外二级及其以下公路路面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结合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成分杂、强度低、离散性大等特点,初步确定其适用的层位为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5.基于路面结构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弹性层状体系求解验证基准砖混类再生骨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应用于二级及其以下等级公路重型、中型、轻型交通时适用的层位和厚度,从而确定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6.通过试验段施工进行验证,采用施工弯沉值检验判断半刚性基层设计及施工质量,为指导砖混类再生骨料用于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汝嘉.沥青路面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2].赵连地.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骨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及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3].隋严春,侯登高.沥青路面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河南建材.2015

[4].胡智菲.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J].珠江水运.2014

[5].郭寅川,申爱琴,张名成,孙增智,聂成凯.沥青路面复合式冷再生基层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J].公路交通科技.2014

[6].武鹤,杨光,李雷,张辉.水稳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

[7].王志强.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

[8].郝丕琳.辽宁省普通公路沥青路面级配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9].刘淑娟.沥青路面基层冷再生材料路用性能的室内试验研究[J].北方交通.2008

[10].张悦,张朝旭,宁友娟,任长彬.二灰冷再生沥青路面基层路用性能研究[J].北方交通.2008

论文知识图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路基高度和各指标的相对情况3)路基强...现场3m直尺法检测平整度抚顺市前叁线试验路改建前路面状况路面沥青层应变状态与设计值的比较路面结构沥青层应变状态

标签:;  ;  ;  ;  ;  ;  ;  

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论文_刘汝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