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钟炉顶论文-刘波,郑军,陈晓光

无钟炉顶论文-刘波,郑军,陈晓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钟炉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特大型高炉,无钟炉顶,布料器,料流调节阀

无钟炉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郑军,陈晓光[1](2018)在《新一代特大型高炉无钟炉顶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现代化特大型高炉工艺技术要求的新一代无钟炉顶技术与装备,在布料器设备、向动控制、耐磨耐高温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上有创新突破,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基于新一代无钟炉顶设备耐高温耐高压特性,以及宝钢湛钢5050m~3特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开发了高炉高效、低耗、稳定工艺操作新技术,有效提升了高炉的整体生产指标。(本文来源于《炼铁》期刊2018年02期)

徐文轩,程树森,牛群,赵国磊,陈艳波[2](2017)在《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装料模式对并罐高炉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国内某5 500 m3实际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全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分别对矿(A)-矿(B)-焦和矿-焦两种装料模式下炉料从矿焦槽运动至料面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矿与B矿布入料面时落点轨迹不重合,导致两种装料模式下料面炉料分布不同。在料面径向上,装料模式对料面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影响较小。在料面周向上,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石体积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133和0.147,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焦比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074和0.086,矿-矿-焦装料模式下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更均匀。(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17年12期)

田恩华,李冰倩[3](2017)在《无钟炉顶布料装置密封技术专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钟炉顶布料装置是高炉炼铁要求合理布料入炉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高炉生产各项经济指标。本文以无钟炉顶布料装置密封技术为分析对象,重点分析国内外关于无钟炉顶布料装置密封技术的申请信息、重要申请人以及发展历程。(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7年22期)

徐文轩,程树森,赵国磊,韩宏松[4](2016)在《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过程中炉料运动及分布的离散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国内某4070 m3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系统模型,应用离散单元法对焦炭炉料分别装入左右料罐的运动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中皮带中心线与两并罐对称面成22o夹角,炉料装入左料罐时料流宽度较小且密集,而装入右料罐时料流宽度较大且分散;左右料罐径向上炉料体积呈非对称分布,左料罐内炉料堆尖位置与两并罐对称面之间的距离比右料罐近200 mm;左料罐周向上炉料体积分布比右料罐更均匀,二者在周向上的方差分别为0.065和0.261;左右料罐径向及周向上炉料粒度分布主要受堆尖位置和壁面效应影响,左右料罐纵向上炉料平均粒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从料罐内料层底部至料层高度1/9处炉料平均粒径逐渐增大,料层高度1/9~8/9处炉料平均粒径基本不变,从料层高度8/9处至料层顶部炉料平均粒径继续增大.(本文来源于《过程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鲁素萍,杨青[5](2016)在《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高炉日常生产运行中炉顶设备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总结处理方法。提高设备维护效率减少影响生产的时间,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扩大发生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事故。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结构比较复杂,控制单元比较复杂,设备故障后需要现场判断具体分析,有时候会并发故障。在日常工作中以预防维护为主。(本文来源于《包钢科技》期刊2016年04期)

石琳,赵广胜,马祥[6](2016)在《并罐式无钟炉顶布料数学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计算颗粒能量耗散系数的碰撞模型与水力学模型、科氏力模型、曳力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预测并罐高炉炉料堆尖位置的混合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计算得出:左罐烧结矿科氏力加速度约为3.9~4.7 m/s2,右罐焦炭为1.5~4.8 m/s2,分别约占重力加速度的40%~48%和15%~49%;炉料在空区下落时,炉喉径向和切向的单位质量焦炭气体曳力分别为0.4 m/s2和0.1 m/s2,重力方向达到2.44 m/s2,是重力加速度的1/4.计算结果表明,并罐高炉堆尖位置计算必须考虑左、右料罐的差别,同时不可忽略气体曳力.(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挽平[7](2016)在《并罐无钟炉顶布料偏析对炉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钟炉顶由于其布料的灵活多样性以及基建投资低,维护方便,炉顶气密性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并罐式无钟炉顶作为无钟炉顶的一种布置形式,也得到了炼铁工作者的一致认可,因其特有的布置形式,其存在布料偏析的缺点,炼铁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优化提出了四批一倒转双罐四批正反螺旋布料制度,本文针对次装料制度在承钢2500m~3大高炉钒钛冶炼生产中的前后对比效果,为此装料制度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际经验。(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6年05期)

赵国磊,程树森,徐文轩,李超[8](2015)在《无钟炉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料流轨迹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布料方式是无钟炉顶高炉生产中最主要的布料方式。在跨档位布料时,布料溜槽同时发生旋转和倾动,使得料流轨迹更加复杂,而长期以来前人建立的众多布料过程中炉料运动数学模型主要针对溜槽倾角固定仅做旋转运动时的布料过程。本文基于炉料颗粒运动过程机理,首次建立了多环布料时溜槽内颗粒综合运动的叁维数学模型,考虑了溜槽同时旋转和倾动对溜槽内颗粒轴向运动和切向偏转的影响。同时,考虑了炉顶煤气流对布料过程的影响,建立了炉料颗粒在空区下落过程的数学模型。本文所建立模型对于实际布料过程中准确预测料流轨迹及落点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期刊2015-10-21)

邱家用,张建良,孙辉,闫炳基,李峰光[9](2014)在《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行为的离散元模拟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离散元模拟和物理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过程中颗粒的流动行为.结果表明:DEM模拟能很好地再现实验结果;料罐内部颗粒间力的分布不均匀,强力链主要分布在料罐下部和斜墙附近;料罐内颗粒流动为偏斜式漏斗流,可分为准呆滞区、流动加速区、两侧墙壁附近的剪切层,料罐内颗粒流动模式影响着颗粒的排放顺序,并进一步影响颗粒的下落轨迹及其在炉内的分布;颗粒流动轨迹受料罐出口闸门开度的影响,为保证稳定布料,应将闸门开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颗粒堆积过程中,堆尖位置随着料流落点位置而变化,堆尖半径大于落点半径.(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4年06期)

杜新[10](2014)在《陕钢2#高炉无钟炉顶布料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无料钟炉顶在整个冶炼过程中的优越性逐渐呈现出来。在此前提下,国内外一些研究学者先后对无料钟炉顶布料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我国在引进无料钟炉顶技术以来,随着技术的改进,对无料钟炉顶布料的操作也逐渐成熟起来。为了在陕钢2#高炉炉顶操作过程中达到准确布料,改善煤气分布,在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的情况下,降低生铁成本的目的。本文以陕钢2#高炉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无料钟顶布料的因素如:批重、粒度、煤气阻力和溜槽转速进行分析。本文针对陕钢2#生产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并收集数据后,列出无钟炉顶布料方程,将实际生产数据带入布料方程中理论计算,同时结合陕钢2#高炉入炉料粒度不均匀,粉末多的炉料特点。经过理论计算和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实际生产数据带入无料钟炉顶的布料方程中进行理论计算,可以计算出n(炉料堆尖至炉吼中心的水平距离),当溜槽的倾角α为37°,料线h为2.3m, n为3.96m时,炉料会与炉墙发生碰撞,适宜的料线料线取值范围应为h=1.2~1.6m;2)通过计算矿石的临界批重W0=34.2t,绘制矿石批重与批重特征数Dk关系图。在实际生产中,矿石的批重不低于该W0。根据陕钢2#高炉的原燃料条件和矿石批重与批重特征数Dk关系图,可以选择矿石的批重范围在53~57t之间;3)依据陕钢2#高炉原燃料条件,装料制度采用O↓C↓的方式,适当地发展边缘煤气流,同时结合中心加焦,有助于稳定炉况,保证顺行。(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6-01)

无钟炉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装料模式对并罐高炉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建立了国内某5 500 m3实际高炉并罐式无钟炉顶系统全模型,利用离散单元法分别对矿(A)-矿(B)-焦和矿-焦两种装料模式下炉料从矿焦槽运动至料面全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矿与B矿布入料面时落点轨迹不重合,导致两种装料模式下料面炉料分布不同。在料面径向上,装料模式对料面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影响较小。在料面周向上,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石体积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133和0.147,矿-矿-焦装料模式和矿-焦装料模式下料面矿焦比分布标准差分别为0.074和0.086,矿-矿-焦装料模式下矿石体积分布和矿焦比分布更均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钟炉顶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波,郑军,陈晓光.新一代特大型高炉无钟炉顶关键工艺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J].炼铁.2018

[2].徐文轩,程树森,牛群,赵国磊,陈艳波.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模式对料面炉料分布的影响[J].钢铁.2017

[3].田恩华,李冰倩.无钟炉顶布料装置密封技术专利分析[J].河南科技.2017

[4].徐文轩,程树森,赵国磊,韩宏松.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过程中炉料运动及分布的离散元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16

[5].鲁素萍,杨青.并罐式无钟炉顶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包钢科技.2016

[6].石琳,赵广胜,马祥.并罐式无钟炉顶布料数学模型的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16

[7].王挽平.并罐无钟炉顶布料偏析对炉况的影响[J].世界有色金属.2016

[8].赵国磊,程树森,徐文轩,李超.无钟炉顶高炉多环布料过程料流轨迹数学模型[C].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2015

[9].邱家用,张建良,孙辉,闫炳基,李峰光.并罐式无钟炉顶装料行为的离散元模拟及实验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4

[10].杜新.陕钢2#高炉无钟炉顶布料规律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标签:;  ;  ;  ;  

无钟炉顶论文-刘波,郑军,陈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