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涨潮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河口,长江,含沙量,江南,泥沙,机理,定量。
涨潮槽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红,沈焕庭,李广雪,刘高峰[1](2005)在《长江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1861~2002年100多年中的15幅海图资料,以GIS技术为支持,建立不同时期长江口水下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长江河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进行了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并对比计算了多年来新桥水道0 m岸线和5 m等深线以及横断面的演变.计算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区域内自1861年以来新桥水道冲淤过程明显被分为叁个阶段:1861~1926年的66 a间新桥水道区域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刷后又重新产生淤积,总容积变化不大;1926~1958年的33 a间新桥水道在不断的冲刷中总容积由2.603亿m3增长到5.076亿m3;1958年至今的45 a时间里水道容积基本保持在平均5.02亿m3.1926年新桥水道10 m等深线已经形成一定的格局.1947年5 m等深线向上延伸,扁担沙已经不再与崇明岛相连;1958年上下扁担沙的5 m等深线基本连成一体,可以认为此时新桥水道已经形成.从新桥水道的横断面变化来看,其主泓不断发生变化,主泓经历了向北移的过程,移动约为1.1~2.8 km.(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5年05期)
李九发,沈焕庭,万新宁,应铭,茅志昌[2](2004)在《长江河口涨潮槽泥沙运动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30年来 ,在对涨潮槽性质和水沙条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于 2 0 0 1年洪季和 2 0 0 3年枯季又一次对长江口新桥水道和南小泓两条典型涨潮槽及与其相邻的南支和南港主槽 (落潮槽 )的水流、泥沙和河床沉积物进行观测 ,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 :潮流历时涨潮比落潮短 ;潮流和单宽潮量涨潮比落潮大 ,优势流小于5 0 % ,净水流向槽顶方向 :涨潮含沙量、单宽输沙量大于落潮 ,优势沙小于 5 0 % ,净输沙向槽顶方向 ;悬沙粒径组成较细 ,河床泥沙粒径组成较粗 ,河床存在推移质泥沙运动 ,并形成微地貌沙波。(本文来源于《泥沙研究》期刊2004年05期)
王永红,沈焕庭,刘高峰[3](2003)在《河口涨潮槽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涨潮槽是河口的重要地貌单元。对河口涨潮槽的发育过程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丰富河口动力地貌的内容,而在实践上对港口和通航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河口涨潮槽不仅指河口涨潮流作用下形成的冲刷槽,还包括涨潮冲刷坑、涨潮冲刷槽和涨潮水道。国内外关于河口涨潮槽研究较为薄弱,研究内容多集中于涨潮槽的几何形态、涨落槽优势流判别和悬沙输移等方面,定性研究较多,缺乏全面而系统的定量研究,尤其缺乏成因机制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沉积环境的研究。长江口涨潮槽种类较多,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03年03期)
王永红[4](2003)在《长江河口涨潮槽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口涨潮槽的研究不仅是河口动力地貌学和河口动力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前沿课题,而且对港口选址、通海航道治理、护岸围垦以及河口综合开发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长江河口涨潮槽形成的机理与演化过程的定量研究》,以长江河口的涨潮槽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和地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对河口涨潮槽的形成机理、演化模式、动力沉积特征以及冲淤变化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收集整理海图资料以及以前的有关实测数据;2.参加2001洪季和2003年枯季野外定点、走航观测和取样工作;3.进行大量的室内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沙波资料的分析计算,矿物分析的样品预处理和上机测试,样品室内磁性测量,海图数值化和冲淤计算等。通过以上的研究认为河口涨潮槽的概念应该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包括河口一切由涨潮流作用为主形成的负地形,如涨潮冲刷坑,涨潮冲刷槽和涨潮水道等,涨潮槽的特征应该保持多年。用优势流、优势沙、优势潮量、涨潮槽形态和净底沙运移方向的方法都可以表达涨潮槽的性质。 河口涨潮槽在涨潮优势流作用下,槽内表层沉积物的粒度、轻重矿物、微体古生物和磁学等特征不同于落潮槽相应的沉积特征,体现了沉积物的分布对河口复杂水动力的响应。 河口涨潮槽浅层沉积物粒度、轻重矿物、微体古生物和磁学性质的变化可说明涨潮槽在形成演化过程中沉积环境的变化。形成前沉积环境较为开敞,形成后由于沙嘴的阻隔作用使涨潮槽内环境较为封闭,因此在垂向上沉积物的性质不同。将~(210)Pb放射性测年方法应用于河口海岸环境时需慎重,虽然由于活度的变化无法准确确定垂向沉积物的沉积年代,但仍可给我们提供沉积物沉积时环境和水动力变化的信息。 用GIS方法计算1861-2002年新桥水道区域的冲淤变化,可定量表达涨潮槽在不同时间尺度形成演化规律,结合涨潮槽岩芯沉积物垂向的沉积特性变化,可阐明涨潮槽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并提出不同种类型涨潮槽的形成演化模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3-04-01)
沈焕庭,李九发,金元欢[5](1995)在《河口涨潮槽的演变及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长江口1958—1987年的地形、水文测量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河口涨潮槽的形态特征、水文泥沙特性、形成原因与演变规律作较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涨潮槽呈上口窄下口宽的喇叭形,延伸方向受口外潮波传播方向制约,潮波更多地呈现驻波性质;涨潮流起主导作用,余流方向指向上游,涨潮期含沙量大于落潮期;涨潮槽的水文泥沙特性有明显的大小潮、洪枯季和年际变化,其分布可从口外海滨一直延伸到潮流界;按成因涨潮槽可分为以涨潮流作用为主、由落潮槽被沙嘴分割和由落潮槽退化而成等3种类型;涨潮槽的利用与整治要因势利导,顺应其演变规律。(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1995年01期)
涨潮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0年来 ,在对涨潮槽性质和水沙条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于 2 0 0 1年洪季和 2 0 0 3年枯季又一次对长江口新桥水道和南小泓两条典型涨潮槽及与其相邻的南支和南港主槽 (落潮槽 )的水流、泥沙和河床沉积物进行观测 ,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表明 :潮流历时涨潮比落潮短 ;潮流和单宽潮量涨潮比落潮大 ,优势流小于5 0 % ,净水流向槽顶方向 :涨潮含沙量、单宽输沙量大于落潮 ,优势沙小于 5 0 % ,净输沙向槽顶方向 ;悬沙粒径组成较细 ,河床泥沙粒径组成较粗 ,河床存在推移质泥沙运动 ,并形成微地貌沙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涨潮槽论文参考文献
[1].王永红,沈焕庭,李广雪,刘高峰.长江口南支涨潮槽新桥水道冲淤变化的定量计算[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
[2].李九发,沈焕庭,万新宁,应铭,茅志昌.长江河口涨潮槽泥沙运动规律[J].泥沙研究.2004
[3].王永红,沈焕庭,刘高峰.河口涨潮槽的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3
[4].王永红.长江河口涨潮槽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沉积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3
[5].沈焕庭,李九发,金元欢.河口涨潮槽的演变及治理[J].海洋与湖沼.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