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县扶欢镇中心小学重庆綦江401438)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效性
Walkintolife,exaltation《articleagency》therealresultsofclassroom
LuoDe-zhong
【Abstract】Moralqualitiesandsocietycourseare1thatthehigherclasssetupintheprimaryschoolwithchildsocialactivitiesforfoundation,promotestudentgoodmoralqualitiesformationandsocietydevelopmentofcomprehensivecourse.Moralqualitiesandsocietythecourseaimispromotestudentgoodmoralqualitiesformationandsocietydevelopment,pursuestudiestolivingunderstandingsociety,participatesociety,orientationsociety,becomegood-hearted,responsibility,goodbehaviorhabitandcharacterqualityofthequalifiedcitizenofthesocialismlayfoundation.
【Keywords】Moralqualitiesandsociety;Realresults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使学生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经验、情感、知识、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课程具有综合性、经验性、基础性、整体性、活动性、主体性的特点。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所以上好品社课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周边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致使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品社课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和社会性发展。
1.精心的教学设计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前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个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课程,与其它课程有所区别,教师在上课前,要深钻大纲,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和深广度。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出知识与品德的结合点。特别要重视思想教育内容的挖拙,弄清楚通过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方面的思想教育,并不断地将这种教育内化,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做到文道结合,知行统一。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核心,也是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知识,过程和方法,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时,首先是教师把整个单元的内容全部看为一个整体,紧紧围绕感恩教育这一主线,联系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我们的生活需要谁》、《阿姨叔叔辛苦了》、《说声“谢谢”》三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从而使教学取得了实效。
2.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品社课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
如何创造一种开放、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品社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依据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呵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让学生对品社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有了成功的感觉,就有了自信心,使课堂充满生机。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办法。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换个角度想一想》时,教师首先想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我就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围绕“我好心帮助他,他为什么生气”进行讨论和交流。原来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别人,好心办了坏事。解决的方法就是要换个角度想一想。要把自已放到对方的角度,对方的角色去想,去思考,去感受。我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一概而论,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从换个角度看同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成功体验
3.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品社课有效性的主要素材
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让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如我在教小学品社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首先用一组组视频展示各种交通事故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以及给社会、家庭带来的危害,用血的教训教育学生。并且将学生带出学校,步入社会,去观察和了解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交通隐患和违规事例,如有人没有走人行横道,乱搭三轮车,严重超载、闯红灯等这样做虽然耗时费力,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但学生通过来自生活中的材料,变烦燥为具体形象。使学生终身难忘。提高了品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家庭教育活动是提高品社课的有效性的重要补充
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在课程的学习中接受深刻的思想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教育好学生,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特别是作为品社课程教学的教师,更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了解、掌握学生在家庭、社会中的表现情况。我在教小学三年级下册品社课程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家人的爱》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家人对我的关心爱护,知道家人给了我哪些爱。许多学生谈到爸妈扶我学走路,生病送我上医院,伴我快乐成长等,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我还通过学生把生鸡蛋带在身上,一直保护到第二天的实践,通过学生的真情实感,深刻理解爸妈对我的养育之恩。充分激发起学生对父母、对家人的爱。不仅如此。还根据品社课思想性强的特点,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好,许多同学自觉帮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决心搞好学习,以优异成绩感恩,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课程一定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让学生不断地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以社会实践知识为素材,做好课堂与课外的结合。让学生有真情实感,在具体的,生动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2]箬山小学孔美琴《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收稿日期: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