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支论文_裴豆豆,贾锋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回旋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冠状动脉,心肌梗死,血管,心电图,罪犯,介入治疗,夹角。

回旋支论文文献综述

裴豆豆,贾锋鹏[1](2019)在《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胸痛中心的建立,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能够尽早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挽救更多的存活心肌,但也有部分患者未能被及时识别,无法尽早开通罪犯血管,从而延误了病情,导致预后不良。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表现较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者不典型。现就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ACS患者临床特点及心电图特点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流行病学(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0期)

赵岩,邢军辉,李凌[2](2019)在《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的心电图临床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因急性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心电图模式的临床表现,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65例因回旋支急性闭塞导致AMI且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入院心电图的不同变化模式随机分为3组,ST-E组、ST-D组及N-ST组,N-ST组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之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核素心肌显像的不同结果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线特征比较,与N-ST组相比,ST-E组与ST-D组有更高的GRACE评分、肌酸激酶峰值、肌钙蛋白I峰值,更低的左室射血分数,患者从症状发作至再灌注治疗开始所用时间,ST-E组最短(P=0.001),ST-E组梗死相关血管主要是远端回旋支(41.7%),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心肌梗死面积较大,ST-D组梗死相关血管是近端回旋支(43.4%),不良心脏病事件(MACE)发生率ST-E组及ST-D组明显高于N-ST组(P=0.007),N-ST组梗死相关血管主要是钝缘支(59.5%),与另外两组相比,侧支循环的发生率更高(37.8%)。结论回旋支急性闭塞导致的AMI中,不同的心电图变化模式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ST段压低的患者也应及时行再灌注治疗,减少梗死面积、降低MAC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医药论坛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刘朋云,王龙,白纯福,王福荣[3](2019)在《回旋支起源异常伴急性闭塞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右冠状动脉窦,发出LAC(Left Coronary Artery)及RCA(Right Coronary Artery)两支,LAC从左冠状窦发出,RCA从右冠状窦发出。其中LAC又分出LAD(left anterior descending)及LCX(left circumflex branch)两支。冠状动脉起源异常(anomalous origin of coronary artery,AOCA)是一类先天性(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裴豆豆[4](2019)在《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的国际/国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心电图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明显降低。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血管闭塞但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被识别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从而未能及时行血运重建,且该部分患者预后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当甚至更差。其中,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多样,特别是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其心电图无典型表现,导致对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识别延迟,延迟行急诊血运重建,从而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的:总结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分析可能造成左回旋支闭塞而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的因素;选择出非ST段抬高型患者相对更具有特征性的心电图特点以尽早识别出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其尽早行血运重建创造条件,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计227例入选,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统计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结果。在所有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段抬高组(STEMI组)及非ST段抬高组(NSTEM组),比较两组的发病特点;分析可能造成左回旋支闭塞但心电图ST段未抬高的可能因素;总结NSTEMI组患者心电图表现。结果: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NSTEMI组发病前有更多的心绞痛病史(P<0.001),其FMC时间及手术距离发病时间明显大于STEMI组(P=0.002),其肌钙蛋白升高水平较STEMI组低(P=0.007);STEMI组和NSTEMI组病变部位、PCI情况、用药、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能造成左回旋支闭塞但心电图未见ST段抬高可能的因素:心绞痛和左回旋支合并右冠病变。心电图表现“V1导联T波直立且V4-V6导联ST段压低”在NSTEMI患者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心电图表现。结论:STEMI组患者更早就诊,肌钙蛋白升高水平更高;NSTEMI组发病前其心绞痛更常见;造成左回旋支闭塞但ST段未抬高可能的因素:发病前心绞痛发作、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T波直立且V4-V6导联ST段压低对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4-01)

付鹏,陈洁,张琳,杨天贵,刘晓霞[5](2018)在《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01至2016-12就诊于我院的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AMI患者416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56例,有N波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08例,无N波NSTEMI组152例。比较叁组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入院到手术时间、病变血管部位及狭窄程度、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无N波NSTEMI组患者肌钙蛋白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有N波NSTEMI组及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N波NSTEMI组患者无复流发生率高于STEMI组及无N波NSTE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叁组间心原性休克、心室颤动、室壁瘤、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TEMI组和有N波NSTEMI组比较,无N波NSTEMI组左回旋支病变在近段及中段发生率低,在远段及钝缘支发生率高,平均血管狭窄程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电图出现N波的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NSTEMI梗死部位发生在左回旋支近中段比例高,梗死面积大,无复流发生率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张璇,谷云飞[6](2018)在《介入治疗左回旋支后房性心律失常改善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阵发性房颤、频发房性早搏入院,拟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入院后给予完善冠脉造影检查后提示回旋支重度狭窄。给予植入支架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提示房性心律失常明显改善,未再行导管消融治疗。随访至今已4年,未再有明显房颤发作。(本文来源于《实用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曹正雨,张小兵,夏思良[7](2018)在《镜像右位心并回旋支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男性,33岁,因"突发胸闷胸痛10h"于2017年07月08日急诊。患者于10h前干活时突感心前区闷痛,伴有出汗,持续约半小时左右症状减轻。来我院急诊,测血压190/12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aV L导联P倒置, QRS负向;Ⅱ与Ⅲ导联、aV R与aV L导联互换,Ⅲ、aV R导联T波倒(本文来源于《临床心电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吴晓艳,王晓丹,王帅[8](2018)在《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起源异常、血管严重迂曲延长介入治疗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冠脉造影时遇冠脉畸形,其中左回旋支起源于右冠窦病人很少,本例病人为作者临床工作20余年偶遇1例,男,80岁,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已进行2次介入治疗,本次病情复发入院,复查冠脉造影示叁支血管严重病变,左回旋支严重迂曲延长,优秀介入医生用其利器及介入治疗技巧成功手术。(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62期)

戚晨良,尤威,叶飞,吴志明,贾海波[9](2018)在《孤立性前降支或回旋支开口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对比研究应用直接精确定位支架技术、跨越支架技术及Szabo技术,治疗孤立性前降支(LAD)或回旋支(LCX)开口病变的近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计89例孤立性LAD或LCX开口病变(左主干末端Medina分型为0,1,0或0,0,1)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直接精确定位支架组(D组)20例、使用跨越支架技术组(C组)44例以及使用Szabo技术组(S组)25例,比较叁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和死亡]随访结果。结果叁组患者介入治疗均使用6 F指引导管,但S组EBU指引导管使用率高于D组(56.0%比10.0%,P=0.001)和C组(56.0%比11.4%,P<0.001),S组J L指引导管使用率低于D组(44.0%比90.0%,P=0.001)和C组(44.0%比88.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组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D组(72.0%比100.0%,P=0.010)和C组(72.0%比100.0%,P<0.001),主要表现在S组需更改介入治疗技术方案发生率要高于D组(24.0%比0.0,P=0.019)和C组(24.0%比0.0,P=0.001),且S组支架脱载发生率要高于D组(12.0%比0.0,P=0.010)和C组(12.0%比0.0,P=0.019)。但是术中需使用球囊对吻扩张发生率C组要明显高于S组(22.7%比0.0,P=0.010)。叁组患者住院期间累计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但术后1年随访累计MACE发生率D组明显高于C组(25.0%比2.3%,P=0.002)和S组(25.0%比0.0,P=0.023),主要表现在术后1年随访TVR发生率D组要明显高于C组(20.0%比2.3%,P=0.008)和S组(20.0%比0.0,P=0.045),C组术后1年随访对侧分支开口狭窄>50%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22.7%比0.0,P=0.042)。结论对于孤立性LAD或LCX开口病变不推荐常规使用直接精确定位支架技术,使用Szabo技术和跨越支架技术处理患者近期预后良好,但需注意的是使用Szaob技术治疗手术失败率较高,而使用跨越支架技术近期分支开口狭窄发生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刘晓蓓,潘存雪,刘文亚[10](2018)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大于80°与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左冠状动脉夹角)以80°为切点时与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左冠状动脉夹角≥80°对该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所医院1 276例行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资料。按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将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史、家族史、腰围/身高、左冠状动脉夹角≥80°纳入方程,按照不同性别分别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有斑块患者中,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例显着高于无斑块患者(男性:65.59%vs 54.21%,女性:56.64%vs 29.9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比较,左冠状动脉夹角≥80°的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男性:OR=2.53,95%CI:1.76~3.64,P<0.001;女性:OR=5.33,95%CI:3.27~8.68,P<0.001)。结论:左冠状动脉夹角≥80°可作为影响左冠状动脉夹角近段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回旋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明确因急性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心电图模式的临床表现,提高确诊率,改善预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265例因回旋支急性闭塞导致AMI且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入院心电图的不同变化模式随机分为3组,ST-E组、ST-D组及N-ST组,N-ST组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之间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核素心肌显像的不同结果与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线特征比较,与N-ST组相比,ST-E组与ST-D组有更高的GRACE评分、肌酸激酶峰值、肌钙蛋白I峰值,更低的左室射血分数,患者从症状发作至再灌注治疗开始所用时间,ST-E组最短(P=0.001),ST-E组梗死相关血管主要是远端回旋支(41.7%),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心肌梗死面积较大,ST-D组梗死相关血管是近端回旋支(43.4%),不良心脏病事件(MACE)发生率ST-E组及ST-D组明显高于N-ST组(P=0.007),N-ST组梗死相关血管主要是钝缘支(59.5%),与另外两组相比,侧支循环的发生率更高(37.8%)。结论回旋支急性闭塞导致的AMI中,不同的心电图变化模式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ST段压低的患者也应及时行再灌注治疗,减少梗死面积、降低MACE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回旋支论文参考文献

[1].裴豆豆,贾锋鹏.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特点[J].现代医药卫生.2019

[2].赵岩,邢军辉,李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急性闭塞的心电图临床表现[J].医药论坛杂志.2019

[3].刘朋云,王龙,白纯福,王福荣.回旋支起源异常伴急性闭塞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

[4].裴豆豆.左回旋支为罪犯血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心电图特点[D].重庆医科大学.2019

[5].付鹏,陈洁,张琳,杨天贵,刘晓霞.心电图有无N波对左回旋支罪犯血管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循环杂志.2018

[6].张璇,谷云飞.介入治疗左回旋支后房性心律失常改善一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8

[7].曹正雨,张小兵,夏思良.镜像右位心并回旋支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8

[8].吴晓艳,王晓丹,王帅.冠状动脉左回旋支起源异常、血管严重迂曲延长介入治疗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戚晨良,尤威,叶飞,吴志明,贾海波.孤立性前降支或回旋支开口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8

[10].刘晓蓓,潘存雪,刘文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大于80°与夹角近段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循环杂志.2018

论文知识图

回旋行波管注波互作用数值计算流程图(A-C)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CPR图像(图...(A-C)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CPR图像(图...(A-D)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VRT图像(图...左冠回旋支-右心房瘘封堵术效果观...左冠回旋支-右心房瘘封堵术效果观...

标签:;  ;  ;  ;  ;  ;  ;  

回旋支论文_裴豆豆,贾锋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