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奇特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奇特核体系,光学势,转移反应,色散关系
奇特核论文文献综述
杨磊,林承键,贾会明,马南茹,王东玺[1](2019)在《用转移反应研究~6He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受到放射性束强度弱、品质差的限制,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本工作利用稳定束的转移反应作为探针,深入研究了反应出射道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在近库仑位垒能区高精度测量了~7Li+~(63)Cu、~(208)Pb的弹性散射以及单质子转移反应角分布,并利用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和耦合反应道(CRC)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抽取了出射道~6He+~(64)Zn、~(209)Bi晕核体系的光学势参数。所得参数可重现文献中已有的~6He体系的弹性散射角分布,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对所得势参数的能量相依性的分析表明,在重体系~6He+~(209)Bi中,基于因果律的色散关系并不适用,其潜在的物理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裴俊琛,王楷,左致玮[2](2017)在《奇特核结构与激发的微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核是一个从少体到多体过渡的量子体系,展现了很多有趣的集体现象。随着国际上若干大型放射性核束流实验装置的发展,极不稳定奇特核的结构与激发的研究成为当前核物理的前沿热点问题。本工作以形变弱束缚核~(40)Mg为例,基于格点空间连续谱能量密度泛函和自洽的FAM-QRPA对奇特核的基态与激发态跃迁进行了研究。发现弥散的表面密度分布与连续谱对低能共振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同位旋矢量偶极激发的研究,说明低能矮共振与巨共振的微观机制有很大差异。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拟合,发展针对丰中子核,超重核的新的高精度有效相互作用,以期为相关学科如核天体物理、核裂变能等提供更为可靠的核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楼建玲,陈洁,庞丹阳,张允,叶沿林[3](2017)在《轻奇特核结构中的核心激发——以~(11)Be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很多轻奇特核结构中都有核心激发成分。本研究以丰中子晕核~(11)Be为例,介绍核心激发成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重点阐述核心激发成分对直接核反应微分截面的影响。实验上,1n移除反应及~(11)Be(p,d)和~(10)Be(d,p)转移反应是测量~(11)Be核心激发成分比例的典型实验类型。理论上,发展了能够包括~(11)Be核心激发成分的Faddeev AGS方法,XDWBA方法以及XCDCC方法。加入核心激发成分后,这些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更加合理地描述~(11)Be在各种靶上的弹性散射和碎裂微分截面。通过对比是否包含核心激发成分的计算结果,发现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弹散微分截面的大质心系角度,以及(p,d)转移反应角分布的小质心系角度。另外,对Ex=0.5~3 Me V的激发能区的碎裂反应,核心激发的影响不可忽略;对Ex=3~5.5 Me V的碎裂反应,核心激发的贡献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7年02期)
朱剑钰,许甫荣[4](2007)在《Skyrme力中自旋轨道耦合项对奇特核基态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随着滴线区原子核性质测量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核素被发现,关于奇特核结构的重要信息不断累积。为了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从理论上对奇特核进行系统性的计算成为必要。 Skyrme 力中自旋轨道耦合项的作用和来源是一个当前很重要的问题。系统学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8-01)
叶沿林,李琛[5](2007)在《在CSR能区开展碎裂反应实验研究奇特核基态结构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奇特核的高能碎裂反应的实验方法、实验采用的装置以及物理分析。电磁裂解和核衍射都是在前角度测量,需要具有很高分辨能力的磁铁和探测器, 以便重建衰变前的连续态。可以分别采用轻靶和重靶来强化核衍射和电磁裂解,并通过相互比较,从重靶实验中去除核衍射的成分。由于电磁激发可以比较严格地计算, 这样就可从实验的激发曲线中比较准确地提取奇特核基态信息,并从实验截面和理论(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4-01)
林承键,杨峰,张焕乔,刘祖华,吴秀坤[6](2005)在《从转移反应抽取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核-核相互作用势(光学势)是核反应过程中的基本物理量。近年来,晕核体系反应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上遇到的普遍难点是体系的光学势未知。由于放射性核束强度弱,从传统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抽取光学势十分困难。本工作提出利用稳定核束流,从转移反应抽取出射道感兴(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05年00期)
圣宗强[7](2005)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奇特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的一些公式推导,给出了常用的一般的相对论平均场(RMF)的拉格朗日量,从这个拉氏量出发,利用Euler-Lagrange方程就可导出核子与介子场的运动方程。接下来讨论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分别对球形核和轴对称形变核的描述和应用。 在对球形核的讨论中,主要研究了晕现象,晕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有弱束缚的价重子以及大的物质半径等。形成晕结构的必要条件是:弱束缚、低轨道角动量和短程相互作用。在远离β稳定线的核素的基态和一些稳定核的激发态都可以产生晕现象。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能成功地重复出实验上观测到的一些晕现象和对某些晕核的预言。对于奇特核中的丰中(质)子晕,选择了~(28)S和~(45)S计算,结果表明指出~(28)S可能存在一个双质子晕,~(45)S可能存在一个单中子晕。对于激发态中的晕现象,选择了~(17)O、~(17)F、~(69)Ni和~(70)Ni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7)O的第一激发态存在一个单中子晕,~(17)F的第一激发态存在一个单质子晕,而在~(69)Ni的第一和第二激发态存在一个单中子晕,在~(70)Ni的第一和第二激发态存在双中子晕。 在对形变核的讨论中,用形变的RMF程序对一些轻核区的核素的基态性质进行了描述,结合能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符合得比较好。并进一步指出了这些元素的单中子滴线和双中子滴线的位置。最后我们还用带形变约束的RMF程序对稀土区的原子核进行了研究,预言了~(148~150)Nd、~(150~152)Gd和~(152~154)Dy这些核中可能存在关键点核。(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5-05-01)
孟杰,班淑芳,李俊,龙文辉,吕洪凤[8](2004)在《原子核中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对称性及奇特核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近年来对奇特核和极端条件下核物质的研究结果 ,包括原子核的新有效相互作用、新对称性及奇特性质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中 ,发现了反核子谱中的自旋对称性 ,提出了包含微观质心修正的新相互作用PK1,PK1r和PKDD .这些新相互作用不但可以很好地描述核物质与中子星 ,还可以很好地给出靠近或远离 β稳定线的原子核性质 ,包括中子滴线核与超核中的晕和巨晕现象 .(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4年12期)
孟杰,吕洪凤,张双全,周善贵[9](2004)在《奇特核和超核中的晕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奇特核和超核中的各种晕现象 .根据密度相关零程对力的相对论连续谱Hartree Bo goliubov理论给出的计算结果 ,预言了中子滴线附近的Ca原子核中可能存在着巨晕 ,并简要介绍了O ,Ni,Zr ,Sn和Pb等一些质子幻数核从质子滴线到中子滴线之间的原子核基态性质 .随后给出超核内的晕现象研究 ,如Ca超核内的中子晕和153ΛC内的单Λ超子晕 .(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04年02期)
马中玉,曹李刚,Nguyen,Van,Giai[10](2004)在《稳定核和奇特核巨共振的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建立在相对论平均场(RMF)基态的完全一致性的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RRPA)研究稳定核的巨多极共振。一致性的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要求核的RMF波函数和RRPA计算是基于同一个有效Lagrangian量。理论上RRPA的完备性的处理不仅只考虑通常的粒子-(本文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期刊2004年00期)
奇特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子核是一个从少体到多体过渡的量子体系,展现了很多有趣的集体现象。随着国际上若干大型放射性核束流实验装置的发展,极不稳定奇特核的结构与激发的研究成为当前核物理的前沿热点问题。本工作以形变弱束缚核~(40)Mg为例,基于格点空间连续谱能量密度泛函和自洽的FAM-QRPA对奇特核的基态与激发态跃迁进行了研究。发现弥散的表面密度分布与连续谱对低能共振有很大影响。通过对同位旋矢量偶极激发的研究,说明低能矮共振与巨共振的微观机制有很大差异。此外还进行了大规模拟合,发展针对丰中子核,超重核的新的高精度有效相互作用,以期为相关学科如核天体物理、核裂变能等提供更为可靠的核理论模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奇特核论文参考文献
[1].杨磊,林承键,贾会明,马南茹,王东玺.用转移反应研究~6He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
[2].裴俊琛,王楷,左致玮.奇特核结构与激发的微观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
[3].楼建玲,陈洁,庞丹阳,张允,叶沿林.轻奇特核结构中的核心激发——以~(11)Be为例[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7
[4].朱剑钰,许甫荣.Skyrme力中自旋轨道耦合项对奇特核基态性质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2007
[5].叶沿林,李琛.在CSR能区开展碎裂反应实验研究奇特核基态结构的探讨[C].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7
[6].林承键,杨峰,张焕乔,刘祖华,吴秀坤.从转移反应抽取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
[7].圣宗强.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奇特核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5
[8].孟杰,班淑芳,李俊,龙文辉,吕洪凤.原子核中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对称性及奇特核态(英文)[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4
[9].孟杰,吕洪凤,张双全,周善贵.奇特核和超核中的晕现象[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4
[10].马中玉,曹李刚,Nguyen,Van,Giai.稳定核和奇特核巨共振的相对论无规位相近似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