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论文_王光谦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中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河,中游,模型,水土保持,水文,黄土高原,黄河流域。

黄河中游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谦[1](2019)在《新时期黄河中游依旧是泥沙和水土流失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黄河的叁大问题:第一个是黄河断流;第二个是泥沙多、水土流失严重;第叁个是下游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调水。对于黄河治理有很多人走在前面,包括很多人大代表,都在呼吁把保护母亲河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战略。我们在2000年向中央提出了关于黄河治理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陕西日报》期刊2019-12-04)

陈界仁,任磊,任莎莎[2](2019)在《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水沙量的贡献率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水沙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变化特性需要开展研究。依据黄河中游干流水文站实测资料将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分为头道拐-吴堡、吴堡-龙门、龙门-潼关3个区域,分析各区域水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入黄贡献率变化。结果表明:1958-2016年头道拐站及叁个区域的年径流和年输沙量均呈显着减小的变化趋势。2000年后头道拐入黄水量贡献率增大了6.8%,中游区间叁个区域的水量贡献率均减小,减小值为1.9%~2.5%;头道拐的沙量贡献率增加了7.4%,头道拐-吴堡区间的沙量贡献率减小了22.5%,吴堡-龙门及龙门-潼关区间的沙量贡献率增加值分别为5.1%和10%,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沙量贡献率减小了7.4%。头道拐站的入黄水、沙量贡献率基本一致,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沙量贡献率的减少是由区间上部区域引起的。河潼区间的输沙量与径流量相关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11期)

袁雅珵[3](2019)在《打造绿色金融通道 助黄河中游水土保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期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引发关注。会议强调,需明晰黄河上中下游的矛盾症结所在,抓住重点采取差异化对策化解忧患。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抗冲抗蚀性能弱,加上黄土高原地区夏季暴雨集(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金融报》期刊2019-10-23)

赵领娣,袁田,赵志博[4](2019)在《城镇化对绿色发展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以大西北、黄河中游两大经济区城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城镇化对生态脆弱、环境敏感的大西北和黄河中游两大综合经济区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对于实现全国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有着决定性意义。文中创新性地选取大西北和黄河中游经济区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6年数据,运用全局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绿色发展绩效指数(GDPI),深刻揭示了该地区绿色发展状况。进一步地,为克服已有文献使用线性模型研究的局限性,文中选取城镇化率作为门槛变量,运用基于拓展的STIRPAT模型的面板门槛回归,更为准确地刻画了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以城镇化率77.3%与93.4%为门槛值,城镇化对绿色发展绩效的影响分为前期消极抑制、中期微弱促进、后期积极促进叁个阶段。(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9期)

杨倩楠[5](2019)在《黄河中游不同地貌区基流变化及对生态建设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大规模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地区水文过程产生了显着影响,流域基流也随之变化。基流是干旱区重要的生态因子,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基流的影响,对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木研究首先对比了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黄河中游的适用性,选取数字滤波法中DF4法迸行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典型流域(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的基流分割。其次,对基流量进行M-K趋势检验,并采用复Morlet小波分析判断基流量周期变化。同时,选取双累积曲线法识别基流突变年份并结合累积距平法和有序聚类法对其进行验证,对比基流突变前后的变化特征。最后,利用交叉小波分析法研究了降水、生态建设措施与基流的关系,并运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计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基流量的贡献。取得的主要结论有:(1)阐明了不同地貌区典型流域基流量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一定的周期性的特征。由9种基流分割方法得到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基流量,计算得到的基流指数值经特征值统计及相关性分析,表明数字滤波法中DF4法在3条流域中的基流分割结果最优。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多年平均基流量分别为0.15、0.61、0.69亿m3条流域的年、汛期以及非汛期基流量均呈显着减小趋势(p<0.01)。由于所处地貌区不同,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的基流指数差异较大,多年平均基流指数分别为0.12、0.79和0.55。皇甫川流域基流指数呈极显着下降趋势(p<0.001),其他2条流域变化趋势不显着。复Morlet小波分析表明,海流兔河流域和大理河流域年基流量均存在一个完整的主周期,分别出现在42年、38年左右的时间尺度,而皇甫川流域未出现完整的演变规律。(2)辨识了3条流域基流的突变年份及突变年份前后明显的差异性。皇甫川流域年基流量突变点出现在1982年;海流兔河流域年基流理突变年份分别为1967、1986年;大理河流域年基流量突变年份分别为1971、1996年,突变年份结果由累积距平法和有序聚类法验证。皇甫川流域突变前后年基流量变化率为75.78%,海流兔河流域2个突变年份前后年基流量的变化率均在20%~45%之间,大理河流域变化率均小于30%。皇甫川流域突变前后汛期基流量的变化主率为71.54%,海流兔河流域为47.03%,大理河流域为27.02%;皇甫川流域突变前后非汛期基流量变化率为88.79%,海流兔河流域为34.06%,大理河流皇甫川流域突变前后非汛期基流量变化率为88.79%,海流兔河流域为34.06%,大理河流域为14.69%。仅大理河流域突变年份后的降水量改变率超过45%,其他流域均不足15%。(3)证明了生态建设对流域基流的影响强于气候变化。交叉小波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NDVI与3条流域基流量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皇甫川流域梯田累积面积与年基流量存在多个共振周期,二者相位变化较大。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汛期降7水量对汛期基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1.95%、10.26%、42.99%,人类活动对汛期基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8.05%、89.74%、57.01%;非汛期降水量对皇甫川流域、海流兔河流域、大理河流域非汛期基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2.50%、16.82%、46.51%,而人类活动对非汛期基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47.50%、83.18%、53.49%。(4)探讨了流域基流变化与淤地坝建设的关系。皇甫川流域骨干坝累积淤积库容突变点为1989年,大理河流域为1971年。突变点前,皇甫川流域骨干坝累积淤积库容与年、汛期、非汛期水文指标(径流量、基流量、降水量)均无显着相关性;大理河流域累积淤积库容与年基流量、年基流指数无显着相关性。突变点后,皇甫川流域骨干坝累积淤积库容与年基流量、年基流指数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汛期基流量呈现显着负相关(p<0.01);大理河流域骨干坝累积淤积库容与年基流量显着负相关(p<0.05),与汛期、非汛期基流量均无显着相关性。皇甫川流域基流减少主要源于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采空区引起径流渗漏,大理河流域则是因为淤地坝的径流滞蓄及蒸发作用。随着煤矿开采及淤地坝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增强,黄河中游流域基流量将持续减少。(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刘晓燕,党素珍,高云飞[6](2019)在《极端暴雨情景模拟下黄河中游区现状下垫面来沙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防洪,难在沙多。未来黄河的来沙情势事关治黄方略确定、流域水沙资源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布局与运用,是近年治黄的热点问题。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黄河来沙锐减,在此背景下,需要客观认识极端暴雨情景下的黄河最大可能来沙量,为黄河防洪减淤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沙量贡献率约91%的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为研究对象,以下垫面产输沙环境大体稳定、且暴雨偏多的2010-2018年作为现状下垫面,设计了"假定1933年暴雨重现"和"假定2010-2018年各支流的最大暴雨年在同一年发生"等两种极端暴雨情景,分别采用各支流最大暴雨年实测沙量相加和基于现状年各支流降雨-产沙关系的水文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现状下垫面在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可能来沙量。1933年是黄土高原近百年实际发生过的最大暴雨年;通过暴雨移植而成的"合成年"暴雨量级仅次于1933年,但输沙量和产沙量相当于实测值;两个暴雨情景的大暴雨落区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状下垫面背景下,如果2010-2018年各支流的最大暴雨年出现在同一年,研究区的年输沙量将达6.2亿t,相应的区域产沙量为9.9亿t;基于现状下垫面的降雨-产沙关系,如果1933年大暴雨在研究区重现,研究区的年输沙量将达9.4亿t,相应的区域产沙量为12.4亿t。该文采用的两种极端暴雨情景,只能算得上是近一百年内的最大降雨,且未考虑坝库水毁排沙和极端暴雨出现在连续干旱年之后等不利情况,否则来沙量将更大。由此可见,即便是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已经大幅改善,且大量梯田和淤地坝建成投运,黄河防洪和骨干工程调度运用仍要做好应对大沙的准备。(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石峰[7](2019)在《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中游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其贫乏。近些年黄河中游下垫面不断变化,人类退耕还林活动和封禁使林草面积显着增加,对径流变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黄河中游头道拐-潼关区间变化最为明显。植被变化影响了该区降雨径流关系,导致流域径流变化。大规模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变化对黄河中游流域水文过程的作用机制成为揭示黄河中游河川径流变化的关键问题。本文围绕这个关键问题,评估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按照遥感解译、径流分析、模型模拟分析和评估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旨在揭示水文过程对植被变化的响应机理。通过遥感反演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植被变化过程,分析不同植被覆盖条件的降雨径流关系;建立适合黄河中游典型流域的水文模型,模拟典型流域不同植被条件下的水文过程,评估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1)通过遥感反演分析了秃尾河流域不同时期的植被变化以及2000-2013年每年的流域植被盖度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978-1990年秃尾河流域林地和草地面积均有所增加,但变化幅度小于5%。1998-2010年秃尾河流域草地面积增加显着,变化幅度为8%。1978-2010年间耕地减少109 km~2,草地增加141.3 km~2,耕地和草地是植被变化的主导类型。2000-2013年秃尾河流域年均EVI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年内来看,1-3月的EVI均值基本维持在0.07-0.08,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从4月开始迅速升高,8月份达到最高值,9月份开始急速下降,11-12月EVI降至0.08~0.09之间。(2)通过实测数据和遥感反演植被盖度分析了秃尾河流域的降雨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秃尾河流域近年的径流系数比多年平均降雨径流系数0.279减小29%。1956年~2012年秃尾河基流量存在1979年和1996年两个变异点。通过建立不同植被条件下的降雨径流函数关系,表明随着植被覆盖的提高,径流系数明显降低。秃尾河流域EVI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流域将减水9578 m~3/km~2(实测)、10203m~3/km~2(天然)。(3)针对秃尾河流域的降雨径流特征,建立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和LCM次降雨径流模型,并利用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表明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次降雨径流模型模拟的结果趋势拟合较好,能够较好的反映流域的径流过程。(4)利用分布式水文模型评估了植被变化条件下秃尾河年径流变化情况,当保持20世纪70年代气候条件不变,即不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条件下,20世纪90年代下垫面变化引起0.52亿m~3的径流量减少。(5)利用LCM模型对两种不同情景下次降雨径流进行模拟,20世纪70年代下垫面条件下,研究区径流量模拟值较实测值略大,两种情景模拟的径流量均明显低于20世纪70年代下垫面数据下的模拟结果,表明林草植被增加都明显减小了流域产流量。两种情景模式下,减水作用情景2比情景1明显。(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登[8](2019)在《黄河中游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至今,黄河水量急剧减少,生态环境和径流情势的改变较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进行了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了“退田还林、封山绿化”的方针,黄河中游的植被覆盖率变化非常显着,入黄径流量显着减少。流域内的人类活动造成了流域下垫面发生了变化,进而使流域内产流方式发生变化,造成了流域内径流短缺的现象,加剧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辨析黄河中游产流机制变化规律,开展黄河中游影响产流机制变化的指标探究,是现阶段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急需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十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流域水沙变化机理与趋势预测》(2016YFC040240203)的支撑下,对黄河中游各流域内的下垫面变化过程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在数据获取情况的基础上,选取下垫面变化突出、数据相对完整的汾河静乐以上流域、佳芦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分析影响产流机制变化的下垫面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结论如下:(1)典型流域产流机制变化分析典型流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静乐站控制流域及佳芦河流域。基于降雨和径流的特征分析,对场次洪水的产流模式进行辨析。研究结果表明:静乐站控制流域的场次洪水产流模式发生改变,产流模式为超渗产流的场次洪水占比减小,产流模式为混合产流及蓄满产流的场次洪水占比增大;佳芦河流域场次洪水的主要产流模式为超渗产流,但产流模式为混合产流及蓄满产流的场次洪水占比逐渐增大。(2)典型流域下垫面指标变化特征分析以静乐站控制流域为典型流域,搜集不同年份场次洪水的卫星遥感影像,解译NDVI、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土壤指数和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性,发现NDVI、植被覆盖度和叶面积指数分阶段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土壤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场次洪水前期土壤含水量呈增大趋势。(3)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体系构建及阈值推求检验构建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的权重进行推求,前期土壤含水量最大,土壤指数最小;进而运用阈值模型理论推求产流机制变化判别综合判别指标对产流模式判别的阈值,超渗产流、混合产流、蓄满产流之间判别指标的阈值分别为0.4182和0.5187。对各个指标的分布图采用权重进行合成并用阈值对其划分,生成流域产流模式分布图,并对典型场次洪水进行产流机制分析,与产流理论辨析的结果一致。对佳芦河流域场次洪水采用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及阈值进行产流模式判别,结果与产流理论辨析结果基本一致。(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冯凡[9](2019)在《黄河中游石楼-吉县段崩塌滑坡现状及空间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中游流域的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滑坡极其发育,分析该区域内崩塌、滑坡的相关特征并对其进行空间预测不仅有益于防灾减灾计划的实施,还能为后续的地质灾害研究提供范例和科学依据。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尤其是关于数理统计模型在该地区地质灾害空间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以黄河中游流域的石楼-吉县段为例,从分布规律和发育特征两方面分析地质灾害特征并进行空间预测。分别选取区内的174个历史崩塌点和175个滑坡点作为训练样本,借助ArcGIS平台进行全区崩塌、滑坡的空间预测:首先通过ArcGIS提取坡度等11种影响因素,再进行主成分分析及χ~2条件独立性检验,分别筛选出9种满足条件独立性的指标。结合当地地质情况等,将各指标又细分多个二类因子。分别构建证据权模型、信息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各因子权重(证据权、信息量)及回归系数,再利用ArcGIS平台,进行栅格计算及分析,得到后验概率值O、总信息量值I和概率值P,采用自然断点法,将空间预测等级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五类。最后分别选取58个历史崩塌点和59个历史滑坡点作为验证样本,用崩塌、滑坡点落在极高敏感区和高敏感区的比例和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这两种方法进行精度分析及评价。通过上述研究,论文取得了以下的成果和结论:(1)该区崩塌均为中小型规模,且以土质崩塌为主,数量是岩质崩塌的近3倍。岩质崩塌主要集中分布在吉县汉高祖山、管头山吉-壶线及老国道309内侧、大宁县城区及永和县响水湾一带。(2)该区滑坡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均为土质滑坡。其破坏模式分为4种:牵引式、推移式、扩大型、缩减型。其中牵引式滑坡最多达124个,其次为推移式。滑坡运动形式有侧向扩展、复合、流动、平移、旋转。其中复合式最多,为82个,其次为平移式。滑坡的平面形态有四种:半圆形、舌形、不规则形及矩形。(3)分别构建叁种模型进行崩塌灾害的空间预测,统计验证区崩塌点落在高和极高敏感区内的比例,发现证据权模型中该值51.72%,高于另外两种模型。通过ROC曲线,得到证据权模型、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93.1%、83.2%、90.1%。这两种方法都证明了证据权模型在该区崩塌灾害的空间预测中的精度最高。(4)分别构建叁种模型进行滑坡的空间预测,统计验证区滑坡点落在高和极高敏感区内的比例,发现逻辑回归模型为68.97%,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模型。通过ROC曲线得到证据权模型、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的AUC值分别为85.5%、85.3%、93.6%,两者都证明了逻辑回归模型在该区滑坡的空间预测中的的精度最高。(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30)

杨亚红,刘长海[10](2019)在《黄河中游城市工业环境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绩效是衡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之一。通过纳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指标,设计工业环境绩效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运用数据巴洛分析方法测算了黄河中游14个城市2003-2012年间的工业环境绩效水平。在构建工业环境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对该区域的工业环境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环境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铁路、公路货运总量对地区工业环境绩效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地区城镇化水平和贸易依存度对工业环境绩效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黄河中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水沙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此变化特性需要开展研究。依据黄河中游干流水文站实测资料将黄河中游河口镇至潼关区间分为头道拐-吴堡、吴堡-龙门、龙门-潼关3个区域,分析各区域水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入黄贡献率变化。结果表明:1958-2016年头道拐站及叁个区域的年径流和年输沙量均呈显着减小的变化趋势。2000年后头道拐入黄水量贡献率增大了6.8%,中游区间叁个区域的水量贡献率均减小,减小值为1.9%~2.5%;头道拐的沙量贡献率增加了7.4%,头道拐-吴堡区间的沙量贡献率减小了22.5%,吴堡-龙门及龙门-潼关区间的沙量贡献率增加值分别为5.1%和10%,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沙量贡献率减小了7.4%。头道拐站的入黄水、沙量贡献率基本一致,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沙量贡献率的减少是由区间上部区域引起的。河潼区间的输沙量与径流量相关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中游论文参考文献

[1].王光谦.新时期黄河中游依旧是泥沙和水土流失问题[N].陕西日报.2019

[2].陈界仁,任磊,任莎莎.黄河中游区间入黄水沙量的贡献率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袁雅珵.打造绿色金融通道助黄河中游水土保持[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

[4].赵领娣,袁田,赵志博.城镇化对绿色发展绩效的门槛效应研究——以大西北、黄河中游两大经济区城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5].杨倩楠.黄河中游不同地貌区基流变化及对生态建设的响应[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刘晓燕,党素珍,高云飞.极端暴雨情景模拟下黄河中游区现状下垫面来沙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7].石峰.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植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评估[D].郑州大学.2019

[8].王登.黄河中游产流机制变化综合判别指标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19

[9].冯凡.黄河中游石楼-吉县段崩塌滑坡现状及空间预测[D].长安大学.2019

[10].杨亚红,刘长海.黄河中游城市工业环境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黄河中游马兰黄土颗粒组成分带...河龙间皇甫川等5个子流域示意图黄河流域及主要水文测站黄河干流根据...黄河中游区地质图/地面组成物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分布黄河中游1960一1969年平均年径...

标签:;  ;  ;  ;  ;  ;  ;  

黄河中游论文_王光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