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尚建[1]2003年在《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文中认为历史上对音乐创作的研究基本上是两种方法的结合:一种是音乐学的方法,即以作品技术分析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一种是史学的方法,即从分析作曲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探讨各种社会因素对作曲家的影响,并以此作为对作品分析的基础。无疑,这些是进行音乐创作研究的有效方法,利用其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这两种方法只研究了音乐创作的输入端——社会信息和输出端——作品信息,而对联系这两端的中间环节——音乐创作主体的心理领域却作为一个“黑箱”很少涉及,这也正是以往对音乐创作研究的局限和缺陷。如果说过去作曲家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黑箱”的话,今天心理学方法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工具去探索作曲家的创作心理。而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音乐学及史学方法的结合与统一必将推进对音乐创作研究的进展。然而,由于思维的模糊性、心理学实证研究的相对困难性和笔者的精力能力的限度,不可能将太多的作曲家的创作心理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这里,笔者选择了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并且自己一直崇敬和喜爱的女作曲家瞿希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瞿希贤本人的采访、查阅有关瞿希贤的音乐文献资料以及对心理学有关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运用和借鉴,对瞿希贤创作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五大学派的观点在音乐创作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将音乐创作心理学与大心理学的观点结合在一起。第二部分介绍作曲家瞿希贤的生平并从心理学角度对作曲家瞿希贤的人格结构和生命体验进行分析和研究。第叁部分在前两个部分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进行总结概括。

费娅[2]2012年在《瞿希贤几首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探究》文中提出民歌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真实地映照出一个民族的风貌,显露出一个民族的文化;民歌还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点和风俗习惯,反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并抒发思想感情。总之,民歌和人民生活血肉相连,对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瞿希贤(1919.9.23—2008.3.19),我国着名女作曲家,半个世纪以来,她推出了一批根据民歌改编而成的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题材多样、形象鲜活的优秀合唱作品。她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更是经典,在中国民族合唱作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同时,她还是我国较早探索无伴奏合唱并对这一体裁做出独特的贡献、取得重大成功的作曲家之一。她所编写的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东蒙民歌,海默填词)已传唱了整整半个世纪,无愧为中国无伴奏合唱中的珍品。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叁部分。引言,主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目的、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现状。正文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关于合唱改编曲,主要介绍音乐作品的改编、无伴奏合唱以及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第二章,瞿希贤的合唱音乐,简述瞿希贤的合唱作品以及她对中国合唱创作和发展的影响;第叁章,瞿希贤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产生的背景,主要从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来分析;第四章,瞿希贤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的音乐特征,分为作品结构和音乐写作手法两个方面。结语,本文得出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 尚建. 东北师范大学. 2003

[2]. 瞿希贤几首民歌改编无伴奏合唱曲探究[D]. 费娅. 西南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