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_周谟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种,关系,面积,多样性,模型,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

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周谟华[1](2016)在《植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物种—面积关系和物种—时间关系的一般模式及正相互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面积关系(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AR)及物种-时间关系(species-time relationship,STR)是生态学两类重要的模式,对于理论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均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目前有不少生态学家深入探究了物种-面积曲线及其影响因子,但是由于获得高质量且长时间的研究数据十分困难,因此对物种-时间关系(STR)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前者。此外,已有研究表明,正相互作用和竞争共同影响群落的组成结构,然而,很少有研究尝试检验正相互作用对物种-面积关系(SAR)和物种-时间关系(STR)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采用基于个体的空间模型(Individual-based model)结合群落构建的主要过程,检测了物种-面积关系(SAR)和物种-时间关系(STR)沿环境梯度的一般变化模式,并评估了正相互作用在两者的叁种不同情景模型中所起的作用:不考虑正相互作用的CM模型;正相互作用沿环境梯度呈单峰曲线关系的CFMU模型;及正相互作用随着环境梯度增加呈正线性增长的CFML模型。在这叁种模型情景中,我们发现物种-时间关系(STR)与物种-面积关系(SAR)有着相似的变化模式。结果表明,正相互作用对物种-面积关系(SAR)和物种-时间关系(STR)有着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该群落所处的环境梯度和模拟所采用的模型情景。与CM相比,考虑正相互作用(即CFMU和CFML)使得中等环境胁迫梯度(如s=0.4或0.5)产生了更高的空间尺度指数和时间尺度指数;在中等到高胁迫环境梯度(如s=0.7或0.8),正相互作用减小了空间尺度指数和时间尺度指数;在低到中等环境水平(如s=0.1或0.2),正相互作用对空间尺度指数和时间尺度指数的影响很小;在环境梯度的端点上(除了CFML模型的右端点),空间尺度指数和时间尺度指数在叁个模型情景中的值几乎都一样。该研究对于理解生物(竞争和正相互作用)和非生物因子(环境梯度)如何影响物种-面积关系(SAR)和物种-时间关系(STR)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闫满玉,杜晓军,赵爱花,彭明春[2](2015)在《河南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单物种–面积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物种–面积关系(ISAR)方法可判定单个物种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是促进、抑制或中性。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分析了不同径级大小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但这方面仍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对不同径级植株在维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ha落叶阔叶林固定样地为例,通过对全部树(包括大树和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大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9种类型的ISAR进行比较分析,拟验证如下假设:(1)大树相比小树来说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2)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3)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中中性物种占主体。结果显示不同大小的树木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也因空间尺度、邻域植物个体大小而有所差别:支持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的假设,没有检测到大树比小树对邻域植物多样性更大的影响作用;中性物种在所研究森林群落中1–10 m尺度上均占绝对优势,促进种的数量在全部树对全部树,全部树对小树,小树对全部树以及小树对小树情况下随着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抑制种在少数小尺度下被少量检测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森林群落中物种作用及群落维持机制,但该结果还需在更大尺度样地以及其他类型的森林中进行检验。(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5年05期)

闫满玉[3](2015)在《河南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单物种—面积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物种-面积关系(ISAR)方法能够用来判定单个物种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是促进、抑制或中性。尽管已有个别研究尝试分析不同径级大小的个体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但这方面仍缺乏较系统性研究;对不同大小树木在维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差异,目标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利用ISAR方法判定的作用类型之间是否相关等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河南宝天曼25公顷落叶阔叶林固定样地为例通过对全部树(包括大树和小树)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大树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小树对全部树/大树/小树9种类型ISAR进行比较分析;并对目标种(全部个体、大树和小树个体)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拟验证如下假设:(1)大树相比小树来说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2)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3)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中中性物种占主体;(4)目标种空间分布格局与其多样性维持作用间具有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单物种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在1-23m尺度范围内多样性促进种占最大比例,而在23-50m空间尺度范围内多样性中性种占最大比例。2)同一径级的目标种对邻域大树、小树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在中小尺度范围内对小树生物多样性的促进作用强于对邻域大树生物多样性的。3)不同径级(大树、小树)单物种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小树较大树在中小尺度范围内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4)样地内绝大部分物种在0-50m尺度范围内呈现聚集分布,个别物种呈现随机分布,没有检测到物种呈现均匀分布。5)小尺度范围群落内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小尺度范围内大树个体随机分布所占的比例较小树个体的高。6)小尺度范围内ISAR分析结果和单物种空间分布格局之间在小尺度范围内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ISAR方法判定的抑制种比例和利用点格局分析判定的随机分布格局的比例在小尺度范围内存在相关。7)生态位理论所关注的确定性过程和中性理论所强调的随机过程,共同决定了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群落空间多样性格局的组建过程。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森林群落中物种作用及群落维持机制,同时所得结论还需在更大尺度样地以及其他类型森林里进行检验。(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5-05-01)

谢一鸣[4](2013)在《物种—功能—面积关系及其生态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种面积关系或者种面积曲线定量的表达了物种丰富度随取样面积不断增大的变化趋势。对这种趋势的研究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而其重要性也一直被生物地理学,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所高度关注,但这种趋势关系的内在机理却始终没有被充分理解。近年来植物功能性状因其定量精确、响应敏锐等特点而倍受生态学界关注。研究功能多样性可为我们提供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并与物种多样性形成互补,有望解释群落物种共存与多样性维持等长期以来困扰生态学家们的问题。本论文在浙江天童20ha常绿阔叶林动态样地内建立5ha固定样地作为植物功能性状研究样地。以样地内的胸径≥1cm的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抽样测定和分析植物的3种叶功能性状。通过空间取样,计算不同取样面积内物种层次上的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指数。并随机模拟点格局分布并重新计算响应指数,旨在回答以下科学问题:1)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尺度上究竟是受哪种生态学机制所影响;2)两组成对指数间(物种-功能丰富度指数、物种-功能均匀度指数)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趋势是否有异同点:3)群落构建机制究竟是如何维持的。研究表明:1)物种与功能丰富度指数都受环境筛选作用影响,与中性随机群落形成显着的差异,跨面积尺度呈现出由小到大的增长趋势,但功能性状受“极限最大表现面积”的限制,相比物种丰富度在中等以上尺度更早趋于稳定。2)物种均匀度指数在小尺度上较高,大尺度上较低,跨尺度由均匀到类似于着名的“二八分布”(20%的物种占据群落80%的生物量或个体数)的格局,通过与随机群落的对比,发现这一趋势上的平稳过渡是由于小尺度上微弱的不均匀性不断递增放大而造成的,这为物种“二八分布”格局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借鉴,而同时功能均匀度(又称性状的最近邻体指数的方差)则在尺度由小增大的过程中,不断的向更均匀的方向发展,体现了物种间较强的生态位分化特性。同时,小尺度上相比随机群落,极限相似性对功能均匀度有一定的分化扩张影响,其趋势明显存在,但显着性较弱。最后,物种与功能均匀度间存在权衡关系,可能对多样性维持机制具有潜在意义。3)物种与功能综合离散度指数(Rao二次熵)相比于方差能够更好的解释生态位的两个机制——环境筛选与极限相似性的对抗性,从与随机群落的对照来看,该指数在各尺度受环境筛选的作用更强,而极限相似性影响非常微弱。同时随着物种丰富度的不断增加,离散度指数先升高后下降,说明了物种的增加即可能增加功能多样性,也可能导致功能的冗余重迭产生,而当后者产生时,离散度指数在尺度增加的过程中反而不断的下降。综上,本文通过对物种与功能多样性在跨面积尺度上分布格局与成因的分析,发现生态位过程相对中性随机过程在物种-功能-面积关系中扮演了更确定的角色,其中环境过滤和极限相似性是群落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安惠芳[5](2011)在《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面积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面积关系描述的是物种数量随取样面积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它是生物多样性尺度转换的重要依据。物种-面积关系可以用来估算群落或区域的物种数量、评价由于生境破坏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受构建方式、尺度效应以及研究地区差异的影响,物种-面积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普适性还存在争议。本文以亚高寒草甸叁种不同生境下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的取样方法分别调查了物种数随取样面积的变化(其中巢式取样法调查了随取样面积增加新出现的物种数,组合样方法调查了物种及多度)。对于巢式样方统计出随样方增大物种数量的累积数,组合样方用群落分析软件PC-ORD组合后的数据,以常用的叁种物种-面积模型:对数级数曲线(exponential curve),幂指数曲线(power curve),及逻辑斯谛曲线(logistic curve),对统计结果用R软件进行拟合,发现采用巢式样方法,逻辑斯谛模型对叁个样地均拟合得最好(F检验具有最小的P值和Ra2)。采用组合样方法,逻辑斯谛模型对阴坡和阳坡数据拟合得较好,对数级数模型对滩地拟合最好(F检验具有最小的P值和Ra2),而逻辑斯谛模型对滩地数据的拟合也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001)。拟合结果与一般群落有所不同,探讨了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为物种呈现随机分布,进一步通过计算叁个样地物种的聚集度指数验证了叁个样地物种分布呈现随机分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5-01)

黄宝强,罗毅波,安德军,寇勇[6](2011)在《黄龙钙化滩流地物种-面积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龙沟钙化滩流地由于溪流的作用,在滩流地之间形成面积大小不一的植物群落斑块。这些小尺度斑块面积的大小对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尚不清楚。应用回归分析法和幂函数方程对黄龙沟钙化滩流地内的物种-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沟钙化滩流地中斑块的大小对物种数(含兰科植物)具有强烈的影响,而调查的其他因子对总的植物物种数量的影响不显着。在所调查的环境因子中,斑块面积对物种数量的影响达到79.5%,即斑块越大,所包含的物种数量越多。兰科植物种类数量除了受斑块面积的影响外,还与距离林缘的距离有关(负相关)。物种-面积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S=cAZ的规律。不同的尺度下,z值略有差异,在中等尺度下(1-10 m2)最大,为0.2616,较大尺度下(10-100 m2)的最小,z值为0.2050,小尺度下(<1 m2),z值为0.2382。表明中等尺度的斑块(1-10 m2)包含的物种数(含兰科植物)的增长速度最快,而在斑块面积大于10 m2时,物种数增长速度最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张志钧,郎学东[7](2011)在《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物种-面积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演替15年、30年及原始林群落的调查,探讨了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的物种-面积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群落中,取样面积与总物种数,乔木、灌木和藤本物种数均具有极显着相关关系,其变化解释率均超过94%;演替30年群落中总物种和乔木的物种累积速率(Z)最低(0.334和0.394),演替15年群落中灌木和藤本的Z值最低(0.437和0.326);不同演替阶段中总物种、乔木、灌木和藤本的物种-面积曲线截距无显着变化,但原始林中总物种和藤本物种-面积曲线的决定系数(R2)显着高于演替15年和30年群落.演替15年群落中,初始乔木及灌木物种丰富度解释了Z值变化的99.9%,而其他演替阶段群落中初始乔木、灌木、藤本及总物种丰富度与Z值均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张锋,李自珍,惠苍[8](2004)在《中国湿地物种多样性与生境面积关系及其生态学机理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和生境面积的常数次幂成比例 ,这说明它们的对数数量级呈线性正相关 .我们研究了中国境内 1 5块湿地的高等植物和 32块湿地鸟类多样性 ,发现它们分别和湿地面积在对数尺度上呈线性正相关 ,进一步支持了种数与面积的幂指数关系 .我们还借助计算机模拟系统地讨论了产生这种简单规律的生态学机理 ,包括中性理论、集合种群动态和物种分布的自相似性 .中性理论假设了群落中物种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忽略了其它的种间关系 .集合种群动态理论考虑的是由多个亚群落构成的集合群落 ,在研究种数和面积关系时也忽略了种间关系 ,所以也是中性的 .尽管物种分布的自相似性可导致这种面积幂指数关系 ,但在自然界中自相似性也可能不成立(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物种–面积关系(ISAR)方法可判定单个物种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对邻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是促进、抑制或中性。尽管已有研究尝试分析了不同径级大小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但这方面仍缺乏较系统的研究,对不同径级植株在维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差异仍不清楚。本研究以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ha落叶阔叶林固定样地为例,通过对全部树(包括大树和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大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小树分别对全部树/大树/小树9种类型的ISAR进行比较分析,拟验证如下假设:(1)大树相比小树来说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大,(2)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3)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中中性物种占主体。结果显示不同大小的树木个体对邻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也因空间尺度、邻域植物个体大小而有所差别:支持同一物种或同一径级个体对邻域小树比对邻域大树的影响要强的假设,没有检测到大树比小树对邻域植物多样性更大的影响作用;中性物种在所研究森林群落中1–10 m尺度上均占绝对优势,促进种的数量在全部树对全部树,全部树对小树,小树对全部树以及小树对小树情况下随着尺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抑制种在少数小尺度下被少量检测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森林群落中物种作用及群落维持机制,但该结果还需在更大尺度样地以及其他类型的森林中进行检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周谟华.植物群落沿环境梯度的物种—面积关系和物种—时间关系的一般模式及正相互作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6

[2].闫满玉,杜晓军,赵爱花,彭明春.河南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单物种–面积关系[J].生物多样性.2015

[3].闫满玉.河南宝天曼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单物种—面积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5

[4].谢一鸣.物种—功能—面积关系及其生态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安惠芳.亚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面积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

[6].黄宝强,罗毅波,安德军,寇勇.黄龙钙化滩流地物种-面积关系[J].生态学报.2011

[7].刘万德,苏建荣,李帅锋,张志钧,郎学东.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物种-面积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1

[8].张锋,李自珍,惠苍.中国湿地物种多样性与生境面积关系及其生态学机理的模拟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群集度指数与simpson指数的比较研究区域和调查岛屿图,Fig3.lMaPofs...取样面积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一30施肥(d,e,f)和对照(a,b,e)下,...4拟合函数的决定系数与取样面积的关系F...3物种数与放牧率的关系Fig.3Rel...

标签:;  ;  ;  ;  ;  ;  ;  

物种一面积关系论文_周谟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