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之收缩论论文_陈晓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之收缩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冗余,斯基,语句,定义,理论,思想。

真之收缩论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平[1](2013)在《真之收缩论与真之膨胀论——从塔斯基的“真”理论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真"(truth)的讨论历来在哲学中占据核心位置。自上世纪前半叶塔斯基(A.Tarski)提出一种关于"真"的定义模式即T模式之后,关于"真"的讨论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大不同于传统的真之理论。塔斯基声称他的"真"理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符合论,而其他学者则从T模式引申出各种各样的真之理论,如蒯因、霍里奇(P.Horwich)等人提出真之收缩论,戴维森提出真之初始论。还有些哲学家对塔斯基的"真"理论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如普特南认为此理论没有触及真的实质。其实,在塔斯基之前的古典"真"理论中已经出现不同的派别,如符合论、融贯论、实用论、冗余论和等同论等等。面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近二、叁十年来真之多元论应运而生。(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3年12期)

彭媚娟[2](2010)在《论弗雷格的“真之收缩”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弗雷格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真"之思想,形成了关于"真"的完整理论。在他看来,"真"不具有实体属性,不存在与客体在存在方式或存在状况的符合与对应,"真"只用来表达断定句形式中的断定力。当"5是素数"这个句子带有断定力时,真也就被表达出来,它与"5是素数是真的"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另外,他将"真"作为初始概念,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如果对"真"进行定义,将走入"定义的循环"。因为要知道什么是"真",就需要论证表象与现实的一致性,而二者的一致又依赖于"真"的定义。这种思路与做法必将导致循环定义,故弗雷格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他再次对符合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如果符合论对"真"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结论是"事实比真更为基本,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定义真",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总是通过真来确定事实,而不是通过事实来确定真。我们似乎可以在弗雷格思想中找到收缩论的雏型,因为他关于"真"的认识与收缩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收缩论最重要的观点在于说"P是真的"和说"P"有相同的涵义,谓词"是真的"是多余的。"真"本身是可收缩的,不带有实体性质。于是,我们可把弗雷格作为表达真之收缩观点的第一位哲学家,虽然他并不是坚定的收缩论者。(本文来源于《逻辑学研究》期刊2010年02期)

彭媚娟,胡泽洪[3](2010)在《真之收缩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真之收缩论是关于"真的收缩处理的理论",其目的在于降低对传统真理论的高期望,主要包括冗余论、代语句理论、极小主义理论等。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认为真是没有本质的,但在对真的具体解释上则存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收缩论者并非认为"真的"这一谓词不重要,只是,他们对"真的"的理解更注重逻辑和形式的色彩。(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0年03期)

施群丽[4](2003)在《真之收缩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哲学领域,“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在逻辑学领域,“真”则是一个核心概念。因为,“真”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用弗雷格(G.Frege)的话来说,逻辑就是研究真。对真的研究可谓历史悠久,众多逻辑学家、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多种关于真的观点。为了研究方便,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标准将众多真之观点划分为若干真之理论类型。本文借鉴了林奇(Michael P.Lynch)的分类方法,根据对真有无本质的不同回答,将真主理论分为坚实论与收缩论两大类型。后者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真之收缩论是一系列理论的总集,其中主要包括冗余论、代语句理论、完成行为论、以及极小主义理论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主张真无本质。具体地说,真之收缩论各种理论包括两部分:其一,在形而上学方面,持真无本质的观点,也即“真”并不表达某种性质,最少不表达真实的、实在的性质。其二,在语义学方面,由于“真”并不是从所有真陈述中得出的一种共同的性质,收缩论观点必须解释“真”(“真的”)这个语词的涵义以及(或者)在我们的语言中存在这个语词的目的、意义。收缩论所包含的不同理论对这两个方面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本文在界定“真”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分析了真之收缩论的缘起及内容,其中也涉及到了真之收缩论观点之间及其与部分坚实论观点之间的一些关系;文章介绍了其他学者对真之收缩论各种具体观点的评析,并提出了自己一些初步的看法。(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6-01)

真之收缩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弗雷格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真"之思想,形成了关于"真"的完整理论。在他看来,"真"不具有实体属性,不存在与客体在存在方式或存在状况的符合与对应,"真"只用来表达断定句形式中的断定力。当"5是素数"这个句子带有断定力时,真也就被表达出来,它与"5是素数是真的"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另外,他将"真"作为初始概念,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如果对"真"进行定义,将走入"定义的循环"。因为要知道什么是"真",就需要论证表象与现实的一致性,而二者的一致又依赖于"真"的定义。这种思路与做法必将导致循环定义,故弗雷格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基于以上两点的分析,他再次对符合论提出批评。他认为,如果符合论对"真"的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结论是"事实比真更为基本,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定义真",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总是通过真来确定事实,而不是通过事实来确定真。我们似乎可以在弗雷格思想中找到收缩论的雏型,因为他关于"真"的认识与收缩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收缩论最重要的观点在于说"P是真的"和说"P"有相同的涵义,谓词"是真的"是多余的。"真"本身是可收缩的,不带有实体性质。于是,我们可把弗雷格作为表达真之收缩观点的第一位哲学家,虽然他并不是坚定的收缩论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之收缩论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平.真之收缩论与真之膨胀论——从塔斯基的“真”理论谈起[J].哲学研究.2013

[2].彭媚娟.论弗雷格的“真之收缩”思想[J].逻辑学研究.2010

[3].彭媚娟,胡泽洪.真之收缩论述评[J].世界哲学.2010

[4].施群丽.真之收缩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主动脉夹层(型)收缩期真腔内彩色)当一理论相关原理数量n=1且原则n为...

标签:;  ;  ;  ;  ;  ;  ;  

真之收缩论论文_陈晓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