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硬化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接触硬化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导读:本文包含了接触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导管接触溶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慢性缺血,血管内成形术

接触硬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1](2019)在《导管接触溶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慢性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慢性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采用CDT辅助血管成形术治疗189例下肢ASO慢性缺血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溶栓有效率、并发症等。结果 18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CDT治疗,溶栓有效率为88.4%(167/189)。动脉闭塞病变平均长度由术前(173±24) mm缩短为术后(81±16) mm(P<0.01)。153例患者病变血管泛大西洋学会联盟(TASC)Ⅱ分型较术前改善。CDT后进一步完成血管成形术,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1±0.12显着升高至术后0.82±0.21(P<0.01)。CDT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6%(54/189),无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肢ASO慢性缺血患者CDT辅助治疗可提高血管成形术效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战激光,赵堂海,解远峰,张杰,逄晓军[2](2019)在《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2例(62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该研究中59例患者患肢动脉得以开通,其中22例患者术中植入支架,支架植入率37.3%(22/59),术后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2±0.12)升高至术后的(0.85±0.10)。于术后3、6、12、18个月进行随访,患肢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8.3%(58/59)、94.9%(56/59)、86.4%(51/59)、83.1%(49/59)。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可以暴露血管真实管腔形态、降低支架植入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用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淑萍,彭小芹,曾路[3](2017)在《纳米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胶凝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于传统水泥基材料水化硬化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纳米非晶态水化硅酸钙(C-S-H)的接触硬化胶凝性能.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来源的C-S-H粉体,对其在20~60MPa压力下恒压3min进行压制成型,测定成型试件的表观密度和力学性能,并结合成型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C-S-H的接触硬化胶凝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S-H具有良好的接触硬化胶凝性能,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制备出轻质高强试件.表观密度约为800kg/m3的试件,其抗压强度可达20~30.5 MPa.微观结构表明,C-S-H颗粒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粘性流动而使颗粒间距减小至引力范围并发生接触,颗粒的细化和塑性变形促进了结构键的生成,从而使试件具较高强度.(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罗庆洪,赵振业,贺自强,李志明[4](2017)在《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表面轮廓仪、维氏硬度计、残余应力X射线测定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等,对比研究表层超硬化M50NiL钢和M50钢制圆棒试样的硬度梯度、残余应力梯度以及组织结构,实测各自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并对比分析失效过程,探讨表层超硬化M50NiL钢的疲劳失效机理。结果表明:表层超硬化M50NiL钢失效机理回归赫兹理论,为典型的接触疲劳失效特征,接触疲劳寿命大幅提高;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残余压应力,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完全抑制表面起始裂纹的形成,是失效机理回归赫兹理论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航空材料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建伟,冯世林,何锋,吴小龙[5](2017)在《投影式血管成像仪非接触式定位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投影式血管成像仪非接触式定位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状抽剥术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投影式血管成像仪非接触式定位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患肢美观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概率(3.33%)、患肢美观程度(93.33%)、手术时间(23.47±2.06)min、住院时间(4.25±1.38)d、术中出血量(9.76±1.64)m L、早期下床活动时间(0.94±0.20)h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并发症发生概率(20.00%)、患肢美观程度(63.33%)、手术时间(56.15±5.12)min、住院时间(10.01±3.17)d、术中出血量(33.64±5.02)m L、早期下床活动时间(3.45±0.68)h,并且两组的结果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投影式血管成像仪非接触式定位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显着,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系统医学》期刊2017年09期)

赵滨[6](2016)在《考虑实际表面形貌的幂硬化弹塑性材料接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接触现象广泛存在于工程应用中,如机床、轴承、齿轮等机械设备与构件的结合部。接触现象对机械设备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来看,结合部相互接触的表面都是粗糙的,包含着很多微凸体。当粗糙表面间相互接触时,实际上是微凸体之间发生接触。同时,一些工程材料在硬化阶段表现出幂次硬化的特性,即幂硬化弹塑性材料。目前,关于幂硬化弹塑性材料接触的研究仍不充分。因此,为研究幂硬化弹塑性材料结合部的接触特性,本文首先考虑单个微凸体间的法向和切向接触行为;然后通过分析接触表面上微凸体的几何特征和位置分布,以及微凸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来研究粗糙表面间的接触特性;最后,基于微凸体间法向和切向接触研究,考虑微凸体间侧峰接触方式,建立微凸体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并通过考虑微凸体几何特征、位置分布以及微凸体间相互作用,建立幂硬化弹塑性材料接触表面间法向接触刚度预测模型,并在结合部试件上对法向刚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首先,考虑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间的法向和切向接触过程。在法向接触方面,主要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法向加、卸载过程中接触载荷、接触面积等接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有限元结果的拟合,得到法向接触参数函数关系式。同时,考虑应变硬化指数、泊松比等不同材料属性对法向接触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单个微凸体法向加卸载接触过程中,应变硬化指数对接触参数具有较大的影响,泊松比对接触参数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切向接触方面,分别考虑单次切向加载过程和循环切向加卸载过程。针对单次切向加载过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该过程中切向接触力、接触面积、Mises应力、接触压力等切向接触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应变硬化指数对上述切向接触参数的影响,并得到切向力和接触面积的经验公式,该经验公式在较大的无量纲法向载荷范围内较为准确。针对循环切向加卸载过程,同样建立相关有限元模型,考虑包括切向力、耗能、塑性变形及接触面积在内的切向接触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应变硬化指数对切向接触参数的影响。然后,考虑幂硬化弹塑性材料面一面接触的接触特性。一方面,建立考虑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面—面接触解析模型。测试得到接触表面实际形貌,通过微凸体识别方法得到接触表面上微凸体的位置分布和几何特征,然后考虑微凸体接触对基体位移的影响,即微凸体间相互作用,得到粗糙表面接触时的法向和切向接触参数。基于上述面—面接触解析模型,研究不同材料属性如应变硬化指数、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比以及泊松比等对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接触表面实际形貌及基体基准线的选择在研究微凸体间相互作用时扮演重要角色。应变硬化指数和弹性模量与屈服强度之比对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泊松比对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另一方面,建立面—面接触数值模型。采用小波技术对测量得到的接触表面原始形貌进行简化,并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对简化后的表面进行重构。然后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刚性平面与简化后粗糙表面间的法向和切向接触过程,得到相应接触参数。通过面—面接触解析模型和仿真模型结果的对比,验证解析模型的正确性。最后,研究幂硬化弹塑性材料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基于微凸体间侧峰接触方式,改进单个微凸体与刚性平面间接触时的法向和切向接触参数的经验公式。通过考虑接触表面上微凸体的位置分布和几何特征,以及微凸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建立幂硬化弹塑性材料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预测模型。分别在不同材料和类型的两种结合部,即小型通用结合部以及导轨—安装面结合部上对法向接触刚度预测模型进行验证。一方面,针对小型通用结合部,按照所建立法向刚度模型预测法向接触刚度的流程,预测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通过法向接触刚度测量实验装置,得到小型通用结合部的法向接触刚度实验值,并以此验证法向刚度预测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导轨—安装面结合部,对该结合部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前叁阶模态参数实验值。同时,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法向接触刚度预测模型,建立以法向弹簧单元模拟结合部法向接触刚度的结合部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并得到结合部有限元模态参数。将导轨—安装面结合部实验模态参数值与有限元模态参数值进行对比,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法向接触刚度预测模型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9-28)

王淑萍[7](2016)在《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过程动力学及胶凝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发现除水化硬化胶凝性能外,水化硅酸钙还具备接触硬化胶凝性能。对含非晶态水化硅酸钙的粉体,可以通过压制成型的方法制备出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试件。使用该方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满足一定强度要求的人造石材,大幅缩短工艺周期。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胶凝性能的提出,为新型胶凝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然而,对该粉体在压制压力作用下转变为硬化体方面公开可查的研究文献很少,学界尚不掌握这一转化的机理,使得这一工艺的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对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动力学过程和成键机理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各种固体废弃物制备轻质、高强的人造石材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以白炭黑和石英砂为硅质原料,生石灰为钙质原料,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不同结晶度的水化硅酸钙粉体。将所合成的粉体和结晶良好的粉体(石英粉、石灰石粉和滑石粉等)在0~8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测定成型试件的表观密度、强度和抗水性,为进一步开展理论分析提供试验数据支撑。本论文主要利用Heckel公式和Kawakita公式对水化硅酸钙的压制成型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成型试件的力学性能、抗水性和微观结构,研究粉体在压制压力作用下结构键的形成原理;同时建立水化硅酸钙压制成型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定量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当所制备的成型试件表观密度为500~1500kg/m3时,抗压强度为4.5~33MPa,抗折强度达1.0~6.5MPa,软化系数在0.4~0.8。Heckel曲线表明在20~80MPa的压制压力下,粉体的密实度与压制压力间的关系可以用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来表示。其次,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压制量热计,较为准确地测试出粉体在压制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测试发现,水化硅酸钙的接触硬化是一个放热过程,压制过程中的放热温升受粉体的性能和压制压力的关系影响较大,此外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最大放热温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论文还探讨了干燥工艺和循环压制对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各种含硅酸盐的固体废弃物验证该理论的实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过高的干燥温度(>80oC)会破坏水化硅酸钙结构,从而影响成型试件的抗水性,干燥温度过低(<40oC)则导致试件表观密度过高。此外,随着压制次数增加,粉体逐渐失去胶凝性能,成型试件表观密度增加,强度降低,循环压制次数不宜超过4次。基于上述实验结果,建立了符合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的胶体模型,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非晶态水化硅酸钙的接触硬化进程包括接触面积的增加和结构键的形成两部分。粉体的硬化由颗粒接触引起,这是一个由低密度向高密度水化硅酸钙转变的结构有序化过程,所产生接触类型和结构键具有抗水性和部分可逆性。(2)水化硅酸钙的压制成型过程可分为颗粒重排和颗粒塑性变形/细化两个阶段。在压制压力为0~20MPa时,主要发生颗粒重排,表现为以点接触为主的凝聚接触,颗粒间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相结合,作用力较弱,试件强度低。在较高压制压力下,因颗粒细化或水化硅酸钙的塑性变形,点接触逐渐转化为具有缩聚特性的面接触,并形成固体桥键和机械啮合力等作用力较强的结构键,试件强度提高。(3)水化硅酸钙的接触硬化过程伴随着热量的释放,其放热规律可以分为初始期、加速期、减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结合放热温升曲线,发现在本论文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下,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与最大放热温升()存在如下数学关系:=1.93?。(4)初始期放热温升较低,主要由颗粒滑移和重排形成分子间力所致;加速期与颗粒细化和塑性变形有关,结构键大量形成,因而放热温升快速提高;减速期的出现与恒压阶段粉体发生塑性变形并继续生成少量的结构键有关;衰退期则是散热速率大于颗粒间结构键形成速率的结果。(5)当水化硅酸钙的结晶度提高或比表面积降低时,其接触硬化性能减弱。粉体中可蒸发水含量也影响其接触硬化性能:较低含量的可蒸发水可以促使结构键的形成;而当可蒸发水含量大于32%时,将弱化颗粒的接触并对结构键产生拆分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4-01)

孙珊珊[8](2016)在《激光相变硬化对亚共析钢接触疲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轮与钢轨的型面匹配极其重要,型面不匹配会产生振动、噪声,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甚至影响安全性。在型面匹配的条件下,轮缘磨损和踏面疲劳是车轮失效的主要原因。由于轮缘与轨侧磨损主要是滑动磨损,通常要比踏面磨损严重,为了达到型面匹配,需进行定期的镟修,少量的轮缘镟修往往伴随大量的踏面镟修,仅仅轮缘的磨损却导致基本完好的踏面也要被车削掉,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加热及冷却速度极快,生成的马氏体组织晶粒细小、位错密度高,使相变硬化层具有比常规淬火更高的硬度,零件内部的材料也能保持原有的韧性,大量研究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可以显着提高钢的耐磨性,但是其对轮轨间的滚动接触疲劳影响还有待研究。本文讨论了不同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参数对硬化层组织、硬度、残余应力大小及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以便设计合适的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对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的车轮钢试样进行摩擦磨损实验以及滚动接触疲劳实验,验证了激光相变硬化工艺对亚共析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应力大小测定、残奥含量测定、显微硬度测量、SEM等分析技术,探究了亚共析钢的滚动接触疲劳机理,并得出了激光相变硬化技术改善亚共析钢抗疲劳性能的原因。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模拟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温度场,并预测大功率激光器可能获得的硬化层深度,为激光相变硬化处理高速列车车轮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温度场与相变场的结合,模拟了激光相变硬化层的硬度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6-03-01)

王庆朋,张力,尚会超,唐志刚[9](2016)在《考虑应变硬化的混合弹塑性接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粗糙表面的实际接触情况,根据表面微凸体变化的连续性、单调性和光滑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弹塑性接触模型。该模型在球体初始接触时,就考虑更小微凸体的塑性变形和较大变形量时的应变硬化。通过反正切函数构建一组函数,用来表征接触过程中变形状态的变化,利用Meyer硬度指数反映应变硬化的影响,进而导出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数学表达式。通过采用文献中已有的铜、铝合金和纯镍材料的实验测试结果,以及文献中不同的弹塑性接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尤其是在大变形量、出现应变硬化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出该模型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华,陈千益,费哲为,邓超频,艾鹏[10](2015)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37例患者行CDT治疗,治疗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后根据卢瑟福的临床症状改善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7例症状改善情况如下:明显改善21例(57%),中度改善9例(24%),轻度改善5例(14%),治疗有效率为81%(30/37)。37例中1例于术中出现血管损伤(获得中度改善),仅2例(5%)患者术后出现下肢坏疽,其中1例为足趾坏疽(最终截肢)。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动脉栓塞的评估非常重要,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有效且相对安全。(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15年04期)

接触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收治的62例(62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该研究中59例患者患肢动脉得以开通,其中22例患者术中植入支架,支架植入率37.3%(22/59),术后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2±0.12)升高至术后的(0.85±0.10)。于术后3、6、12、18个月进行随访,患肢动脉通畅率分别为98.3%(58/59)、94.9%(56/59)、86.4%(51/59)、83.1%(49/59)。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可以暴露血管真实管腔形态、降低支架植入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触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导管接触溶栓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慢性缺血治疗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2].战激光,赵堂海,解远峰,张杰,逄晓军.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血栓形成[J].实用医药杂志.2019

[3].王淑萍,彭小芹,曾路.纳米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胶凝性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4].罗庆洪,赵振业,贺自强,李志明.表层超硬化M50NiL钢接触疲劳失效机理[J].航空材料学报.2017

[5].张建伟,冯世林,何锋,吴小龙.投影式血管成像仪非接触式定位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J].系统医学.2017

[6].赵滨.考虑实际表面形貌的幂硬化弹塑性材料接触特性[D].山东大学.2016

[7].王淑萍.非晶态水化硅酸钙接触硬化过程动力学及胶凝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6

[8].孙珊珊.激光相变硬化对亚共析钢接触疲劳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

[9].王庆朋,张力,尚会超,唐志刚.考虑应变硬化的混合弹塑性接触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

[10].王华,陈千益,费哲为,邓超频,艾鹏.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J].新医学.2015

标签:;  ;  ;  ;  

接触硬化论文-刘洪,王学虎,李凤贺,赵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