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_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

导读:本文包含了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淋巴结,肿瘤,恶性肿瘤,睾丸,乳腺癌,淋巴,细胞。

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1](2019)在《人结直肠癌和肿瘤引流淋巴结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Foxp3~+ 调节性T细胞(Tregs)和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组织中的浸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RC患者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患者标本及TDLN组织样本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频数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RC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高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肿瘤引流阳性淋巴结(mTDLN)组织中Foxp3~+ Treg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高于肿瘤引流阴性淋巴结(mfTDLN)组织(P<0.01)。CRC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的阳性表达频数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低于TNM分期Ⅰ+Ⅱ期组患者(P<0.01);不同浸润深度癌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LN组织中CD11c~+mDCs阳性表达频数明显低于mfTDLN组织(P<0.01)。CRC和TDLN组织中Foxp3~+ Tregs表达与CD11c~+mDCs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RC的发生发展与癌组织局部微环境中Foxp3~+ Tregs及CD11c~+mDCs的表达频数有关。Foxp3~+ Tregs和CD11c~+mDCs在抑制肿瘤微环境的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伊,张浩楠,李凤娥,司同国[2](2018)在《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增强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抗体对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冷冻消融治疗(B)组、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C)组、抗CTLA-4抗体治疗(D)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天四个时间点取5只小鼠获取肿瘤引流淋巴结标本,测量各组不同时间点肿瘤大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 T cell,Treg)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比例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记录各组小鼠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14天与A组的Treg比例相比,B组(9.78%±1.88%vs.6.02%±0.44%,)、C组(9.78%±1.88%vs.6.03%±0.45%)均下调(均P<0.05);与A组的CTL比例相比,B组(27.34%±2.13%vs.34.23%±1.15%)、C组(27.34%±2.13%vs.52.21%±2.53%)、D组(27.34%±2.13%vs.33.99%±1.21%)均上调(P<0.05、P<0.001、P<0.05);与A组的CTL杀伤活性相比,B组(13.32%±3.39%vs.26.36%±2.95%)、C组(13.32%±3.39%vs.45.25%±3.27%)、D组(13.32%±3.39%vs.25.31%±3.24%)均升高(P<0.05、P<0.001、P<0.05)。同时小鼠生存分析显示,B组的生存时间(34.20±6.98)天和C组的(43.60±2.88)天较A组(25.60±1.52)天明显延长(P<0.05和P<0.001),C组的生存时间(43.60±2.88)天较B组的(34.20±6.98)天明显延长(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可降低肿瘤引流淋巴结Treg比例,提高CTL比例及其杀伤活性,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8年11期)

叶倩[3](2018)在《PD-1和IDO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吲哚胺2,3-双加氧(IDO)均为机体内免疫抑制性蛋白质。本课题通过观察乳腺癌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和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s,TDLNs)中PD-1和IDO的表达情况及探索二者的相关性,期望为乳腺癌的联合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于医院手术室收集新鲜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共计20例,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新鲜组织中PD-1和IDO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其次,于病理科收集石蜡包埋乳腺标本151例及肿瘤引流淋巴结标本52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D-1和IDO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最后,使用c Bio Cancer Genomics Portal平台,分析963例乳腺癌病人PD-1与IDO的表达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1)在乳腺癌的新鲜标本中,IDO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加(p=0.005);(2)在乳腺癌的石蜡标本中,PD-1仅表达于肿瘤间质,而IDO可以表达于肌上皮细胞、肿瘤间质及肿瘤细胞中,并且PD-1和表达于肿瘤间质中的IDO在乳腺癌标本中表达增多(p<0.001,p<0.001);(3)在TDLNs中,PD-1主要定位于淋巴结的生发中心,而IDO主要定位于副皮质区,且PD-1和IDO在正常无肿瘤淋巴结、有肿瘤无转移淋巴结和有肿瘤有转移淋巴结中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151,p=0.812);(4)运用c Bio Portal在线分析平台对基因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D-1和IDO具有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结论:PD-1和IDO的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联合抑制PD-1和IDO有望成为极具潜力的免疫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朱中昌[4](2017)在《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睾丸恶性肿瘤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睾丸恶性肿瘤声像图表现,以及彩超探查引流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在28例经病理诊断的睾丸恶性肿瘤中,超声诊断结果为27例恶性,1例良性,确诊率为96.43%。彩超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结果为11例腹股沟转移,4例腹股沟及腹膜后转移,1例肾上腺转移。结论:彩超在睾丸恶性肿瘤诊断和引流区淋巴结探查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恶性肿瘤类型的鉴别存在误差,还需结合其它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7年24期)

汪礼坤,袁笑,徐阿曼,孟刚,王岳君[5](2017)在《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和第二站淋巴结内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和细胞数量。结果显示Foxp3+Treg细胞弥散地分布于胃癌引流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和髓质区。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明显多于第二站淋巴结(P<0.01),进展期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reg细胞数多于早期胃癌(P<0.01)。Treg细胞聚集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可能通过形成免疫耐受环境而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孟亚秋,顾军[6](2017)在《肿瘤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学性质与免疫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是指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结,其内包含各类型免疫细胞,如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和B细胞。由于这些免疫细胞的存在,以及TDLN位于肿瘤下游这一位置的独特性,使得TDLN成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重要场所;然而TDLN还常常扮演另外一个角色,即对肿瘤产生免疫耐受进而成为肿瘤细胞远组织转移的中转站。在TDLN的免疫治疗中,除常见的离体激活细胞疗法和体内激活细胞疗法外,一些新的治疗方式如靶向治疗等正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TDLN的免疫学性质,以及目前与TDLN相关免疫治疗的机制和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孟亚秋[7](2017)在《白细胞介素-2对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细胞亚群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淋巴结转移是癌细胞重要的转移方式之一,同机体淋巴结内免疫功能的下降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量研究证实肿瘤引流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特别是T细胞会出现数量下降、结构成分改变,进而导致其免疫功能受损。本文通过实验观察对比无淋巴结转移癌症患者引流区淋巴结与有淋巴结转移癌症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 draining lymph node,TDLN)内T细胞亚群的量,分析其免疫功能的差别,并通过实验研究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白细胞介素-2成为提高癌症患者淋巴结免疫功能药物的可能性。研究方法:1.我们纳入2016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诊治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及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13例,乳腺癌7例,甲状腺癌6例)为术后病理确诊淋巴结癌转移病人;观察组(13例,乳腺癌6例、甲状腺癌7例)为术后病理确诊无淋巴结癌转移病人。取得患者术中常规清扫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中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测定淋巴结内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的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淋巴结内由CD3+CD4+T细胞(Th细胞)分泌的白介素-2、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浓度。用T检验比较两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泌的IL-2、IL-4的差异,并分析造成两组患者淋巴结免疫功能差异的原因。2.纳入2016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来我院诊治乳腺癌及甲状腺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实验A组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11例,乳腺癌6例、甲状腺癌5例)为术前使用白介素-2治疗,术后病理确诊淋巴结癌转移病人;实验B组(11例,乳腺癌4例、甲状腺癌7例)为术前使用白介素-2治疗,术后病理确诊无淋巴结癌转移病人。取得患者术中常规清扫淋巴结,采用免疫组化中免疫荧光技术测定淋巴结内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的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淋巴结内由CD3+CD4+T细胞(Th细胞)分泌的IL-2、IL-4的浓度。用T检验比较各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泌的IL-2、IL-4的差异,并分析各组患者淋巴结免疫功能差异的原因,探讨白介素-2成为提高癌症患者淋巴结免疫功能药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1.观察组淋巴结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泌的IL-2、IL-4的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A组淋巴结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泌的IL-2、IL-4的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淋巴结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3+CD4+T细胞分泌的IL-2、IL-4的测量值均高于观察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淋巴结CD3+CD4+T 细胞、CD3+CD8+T 细胞及 CD3+CD4+T 细胞分泌的 IL-2、IL-4 的测量值均高于实验A组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淋巴结转移癌症患者其肿瘤引流区内淋巴结的免疫功能明显强于有淋巴结转移癌症患者的肿瘤引流淋巴结,而应用白介素-2后可以明显提升淋巴结内T细胞亚群的量,提高其免疫力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白介素-2有望成为提高肿瘤引流淋巴结免疫力、辅助癌症治疗的药物。(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伟华[8](2017)在《食管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6例,其中转移29例、未转移37例,对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进行无菌分流,检测CD3~+、CD4~+等亚群在总淋巴细胞中占有的比例,并分析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食管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的Treg细胞与T淋巴细胞、CD4~+细胞之间的比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41、-0.351,均P<0.05),未转移组T细胞、B细胞比例明显高于转移组患者,CD4~+、CD8~+细胞比例低于转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62、6.520、5.206、4.008、4.017,均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分布紊乱的现象,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亚群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促进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Boeve,K,Schepman,KP,Vegt,BV[9](2017)在《上颌肿瘤淋巴引流方式:颈部哨卫淋巴结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颌恶性肿瘤淋巴引流通道为咽后淋巴结还是颈部淋巴结尚存在争议,这一点对指导颈部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通过术前淋巴造影术明确上颌恶性肿瘤的淋巴引流途径。对该中心2012年12月1日-2016年4月22日收治的11例上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术前通过注射锝99纳米胶体进行淋巴造影,术中使用γ射线探测,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10例患者哨卫淋巴结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万刚波,李青,叶琴,占国珍,齐锦标[10](2016)在《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提高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32例睾丸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及彩超探查引流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病理诊断的32例睾丸恶性肿瘤,超声诊断恶性30例,良性2例,诊断率93.75%,其中彩超诊断精原细胞瘤20例,漏误诊6例;胚胎癌7例,漏误诊4例;淋巴瘤0例,漏误诊3例;恶性畸胎瘤3例,漏误诊3例;横纹肌肉瘤0例,漏诊1例。彩超探查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9例,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均转移5例,同侧肾上腺转移1例,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彩超是诊断睾丸恶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并通过对引流区淋巴结探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但对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6年11期)

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抗体对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T细胞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A)组、冷冻消融治疗(B)组、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治疗(C)组、抗CTLA-4抗体治疗(D)组。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天四个时间点取5只小鼠获取肿瘤引流淋巴结标本,测量各组不同时间点肿瘤大小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 T cell,Treg)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比例变化,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记录各组小鼠总生存期。结果:治疗后14天与A组的Treg比例相比,B组(9.78%±1.88%vs.6.02%±0.44%,)、C组(9.78%±1.88%vs.6.03%±0.45%)均下调(均P<0.05);与A组的CTL比例相比,B组(27.34%±2.13%vs.34.23%±1.15%)、C组(27.34%±2.13%vs.52.21%±2.53%)、D组(27.34%±2.13%vs.33.99%±1.21%)均上调(P<0.05、P<0.001、P<0.05);与A组的CTL杀伤活性相比,B组(13.32%±3.39%vs.26.36%±2.95%)、C组(13.32%±3.39%vs.45.25%±3.27%)、D组(13.32%±3.39%vs.25.31%±3.24%)均升高(P<0.05、P<0.001、P<0.05)。同时小鼠生存分析显示,B组的生存时间(34.20±6.98)天和C组的(43.60±2.88)天较A组(25.60±1.52)天明显延长(P<0.05和P<0.001),C组的生存时间(43.60±2.88)天较B组的(34.20±6.98)天明显延长(P<0.05)。结论: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可降低肿瘤引流淋巴结Treg比例,提高CTL比例及其杀伤活性,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人结直肠癌和肿瘤引流淋巴结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杨伊,张浩楠,李凤娥,司同国.前列腺癌冷冻消融联合抗CTLA-4抗体增强小鼠肿瘤引流淋巴结免疫反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8

[3].叶倩.PD-1和IDO在乳腺癌肿瘤微环境和引流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4].朱中昌.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J].人人健康.2017

[5].汪礼坤,袁笑,徐阿曼,孟刚,王岳君.胃癌肿瘤引流淋巴结内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7

[6].孟亚秋,顾军.肿瘤引流淋巴结的免疫学性质与免疫治疗[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

[7].孟亚秋.白细胞介素-2对肿瘤引流淋巴结内T细胞亚群作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7

[8].李伟华.食管癌患者肿瘤引流淋巴结中淋巴细胞亚群特点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7

[9].Boeve,K,Schepman,KP,Vegt,BV.上颌肿瘤淋巴引流方式:颈部哨卫淋巴结分布[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

[10].万刚波,李青,叶琴,占国珍,齐锦标.彩超诊断睾丸恶性肿瘤及引流区淋巴结探查的价值[J].江西医药.2016

论文知识图

肿瘤引流淋巴结动态灰阶超声造...肿瘤引流淋巴结经静脉造影视觉...肿瘤引流淋巴结经皮超声造影分...肿瘤引流淋巴结经皮超声造影视...肿瘤引流淋巴结经静脉超声造影...胰腺小鼠大体形态B:2.4肿瘤引流淋

标签:;  ;  ;  ;  ;  ;  ;  

肿瘤引流淋巴结论文_王丹,宋紫绮,李怡飞,历春,董志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