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纤维素,离子液体,5-HMF,有机溶剂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素香[1](2017)在《基于离子液体/有机两相催化-提取体系生物质资源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羟甲基糠醛(5-HMF)可以生产出很多的下游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睐。目前5-HMF主要由单糖制备,而众多前沿研究着重于纤维素直接制备,但纤维素直接制备存在问题是产物复杂,副反应多,且5-HMF不易从体系中迅速分离从而造成降解使得率较低,本研究在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对催化降解纤维素生产5-HMF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确定了离子液体∕有机溶剂(甲苯)两相体系的较佳反应条件:微晶纤维素:离子液体:有机溶剂=1:10:44,CrCl3为6.8mol%,反应温度130°C,反应时间180min。在这个反应条件下5-HMF的产率为55.4%,还原糖的产率为27.3%。研究了离子液体∕有机溶剂(甲苯)两相体系的循环利用性,首先发现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的结构依然稳定,可以进行回收,并应用于下一次的反应。对于两相体系的具体循环利用过程:上层液体浓缩干燥得产物5-HMF和有机溶剂(甲苯),有机溶剂可以循环利用;下层液体离心得催化剂氯化铬、还原糖和离子液体,叁者均可以应用于下一次的实验。其次,研究了离子液体∕有机溶剂(甲苯)两相体系中制备5-HMF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纤维素的降解反应和葡萄糖的降解反应均为一级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增长,催化剂、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的增加,纤维素和葡萄糖的降解速率常数均增大,与催化剂和离子液体相比,有机溶剂可以更高程度地增大纤维素和葡萄糖的降解速率常数。不同反应体系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加热方式对纤维素的催化降解有较大的影响,微波加热可以提高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有效降低反应温度,减少反应时间。最后,在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丁酸乙酯)两相体系中研究了催化降解微晶纤维素制备5-HMF,确定了离子液体∕有机溶剂(丁酸乙酯)两相体系的较佳反应条件:离子液体:有机溶剂=1:4.0,反应温度130°C,反应时间3h。在这个条件下,5-HMF的产率是40.29%,还原糖产率是41.7%。研究了该反应体系的重复利用性,发现离子液体的回收利用是可行的,同时,探讨了该体系重复利用的过程。文章最后对甲苯体系和丁酸乙酯体系进行了对比。(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4)
孙斌,向鹏[2](2014)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_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2-(4-氯苯基)苯胺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新型农药啶酰菌胺的关键中间体2-(4-氯苯基)苯胺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考察了无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考虑到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因素,发现以K3PO4·7H2O为无机碱,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在110℃下反应14h为反应条件,Pd(OAc)2能很好地催化4-氯苯硼酸与2-乙酰氨基溴苯的Suzuki反应,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水相循环使用的情况,发现水相循环使用6次后,水相中的Pd(OAc)2的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4年08期)
马红霞,王亮,胡于晨[3](2014)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脂肪酮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溶性RuCl2(TPPTS)2[TPPTS:P(m-C6H4SO3Na)3]为催化剂,甲酸钠为氢源,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脂肪酮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反应有良好的助催化作用,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单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助催化活性更为明显;而当表面活性剂与底物的烷基链长相匹配时,反应转化率显着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大于CMC后,胶束的形成增加了水-有机两相间的界面面积,同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阳离子头聚集形成朝向水相的正电场,通过静电作用将带负电荷的钌催化剂活性物种吸附于胶束的亲水界面层,从而使催化剂浓度在界面层中大大提高;双长链表面活性剂能够形成囊泡结构的胶束,包含了内水相和外水相,大大扩展了两相接触界面,更有利于钌催化剂在囊泡亲水表层的富集以及底物酮在疏水性内核中的溶解;当表面活性剂与底物的烷基链长相匹配时,底物的烷基链能够插入表面活性剂胶束中,而端基酮羰基能够伸出至胶束的水相界面层,增大了其与富集于胶束界面层的催化剂活性物种接触几率,从而提高了反应转化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期刊2014-08-04)
王梦亮,姜骉麟,崔晋龙,焦红卫[4](2013)在《表面活性剂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β-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红景天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缓冲液/正己烷为反应体系,比较了几类表面活性剂(CTAB,SDS,SDBS,Tween 20)对酶活的影响.并在该反应体系中,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β-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红景天苷的反应中底物转化率以及初始反应速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混合体系的适宜含水量.结果表明,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HLB值较高的SDS对酶的失活体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余表面活性剂均对酶失活起了不同程度的加速作用.在几类表面活性剂各自最适添加浓度下,CTAB,SDS,Tween 20叁组均将底物转化率从9.2%提高到11%左右.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所测得的初始反应速率最高,Tween 20组次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添加组最低.对于SDS添加组,当其含水量为10%时,底物转化率可以达到22.3%.(本文来源于《分子催化》期刊2013年01期)
曾艳,王艳华,徐贻成,宋颖,赵家骐[5](2012)在《温控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中纳米Rh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具有"高温混溶、室温分相"功能的离子液体[CH3(OCH2CH2)16N+Et3][CH3SO3–](ILPEG750)与甲苯-正庚烷组成的两相体系用于纳米Rh催化的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辛烯转化率和醛收率分别为99%和91%.催化剂经简单分相即可与产物分离,且可连续使用8次,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陈志俊,王艳华,蒋景阳,金子林[6](2011)在《用于温控相转移纳米铑催化反应的水/有机两相新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1-戊醇两相体系中实现了以温控配体Ph2P(CH2CH2O)22CH3为稳定剂的Rh纳米催化剂的温控相转移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烯烃催化加氢反应.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己烷的收率均为99%.通过简单的相分离即可将催化剂从产物中分离出来,重复使用8次,其活性保持不变.(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1年07期)
李智专[7](2011)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脱卤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烃卤代物以其高毒性和难降解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威胁日益受到重视。温和条件下的催化加氢技术以其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应用前景的卤代有机物降解技术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开展了温和条件下、液相体系中Pd/C催化4-溴联苯、2,4,8-TCDF与变压器油中PCBs的加氢脱卤方法研究,通过研究催化剂的失活机制和相转移试剂的调控机制,发展了有机-水两相体系中二恶英类污染物的加氢脱卤方法,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高浓度二恶英、多氯联苯等POPs高效加氢降解,为我国库存POPs的消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降解方法和技术。同时,还深入探讨了温度、碱、溶剂与相转移剂等因素对脱氯反应的影响以及2,4,8-TCDF加氢脱氯反应过程中的选择性问题。在温和条件下,水-有机两相体系中4-溴联苯、2,4,8-TCDF与变压器油中PCBs均可实现高效脱卤。碱、溶剂及相转移剂等是两相脱卤过程中影响脱卤速率的主要因素,此外,温度、取代基类型、水-有机比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脱卤速率。(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1-04-01)
熊燕,刘克成,李玉玲[8](2009)在《温控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在1-十二烯催化加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含聚乙氧基链的季铵盐型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构成具有高温均相,低温分相功能的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以1-十二烯为底物研究了在此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中叁苯基膦叁间磺酸钠(TPPTS)与RuCl3配合物催化的加氢反应.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十二烯/催化剂=1000(摩尔比),膦配体/RuCl3=5(摩尔比),反应温度80℃,压力2.0MPa,时间2h,产物十二烷收率可达98.7%.含有催化剂的离子液体经过简单相分离即可循环使用,经过10次循环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南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冀志江[9](2009)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温控膦配体/铑配合物催化C_(11~12)混合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控相转移催化为解决水溶性极低的高碳烯烃水/有机两相氢甲酰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同时也为解决贵金属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提供了一条极具应用前景的途径。本文合成了如下所示的一类具有浊点(Cloud point)特性的聚醚型非离子水溶性膦配体,并通过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此外,以RhCl_3·3H_2O为催化剂前体,将其分别与膦配体(Ⅰ)和(Ⅱ)原位生成的配合物用于水/有机两相C_(11-12)混合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论文详细考察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合成气总压、反应时间、以及膦/铑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C_(11-12)混合烯烃的转化率和醛收率都达到了90%以上,催化剂连续使用4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经ICP-AES分析铑在上层有机相中的流失情况发现,提高膦配体浊点,可以降低铑在有机相中的流失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6-01)
胡继红,周娅芬,李贤均,李瑞祥[10](2008)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杂多酸催化氧化芳香腈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廉价、清洁、易得的氧气为氧化剂催化氧化腈生成酰胺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以氧气为氧化剂,杂多酸为催化剂的体系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良好的选择性;磷钼酸较其它杂多酸有更佳的催化性能;底物芳环上带吸电子基时能加快反应速率,而腈基邻位基团的空间位阻引起反应速率下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苯甲腈氧化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了88%和99%,并且产品与催化剂易于分离,便于操作。(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8年04期)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报道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新型农药啶酰菌胺的关键中间体2-(4-氯苯基)苯胺的一种新的合成方法。考察了无机碱和相转移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考虑到生产效率与生产成本的因素,发现以K3PO4·7H2O为无机碱,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在110℃下反应14h为反应条件,Pd(OAc)2能很好地催化4-氯苯硼酸与2-乙酰氨基溴苯的Suzuki反应,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水相循环使用的情况,发现水相循环使用6次后,水相中的Pd(OAc)2的催化性能没有明显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李素香.基于离子液体/有机两相催化-提取体系生物质资源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
[2].孙斌,向鹏.水-有机两相体系中Pd(OAc)_2催化的Suzuki反应与2-(4-氯苯基)苯胺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4
[3].马红霞,王亮,胡于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脂肪酮的催化氢转移反应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2014
[4].王梦亮,姜骉麟,崔晋龙,焦红卫.表面活性剂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对β-葡萄糖苷酶催化合成红景天苷的影响[J].分子催化.2013
[5].曾艳,王艳华,徐贻成,宋颖,赵家骐.温控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中纳米Rh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J].催化学报.2012
[6].陈志俊,王艳华,蒋景阳,金子林.用于温控相转移纳米铑催化反应的水/有机两相新体系[J].催化学报.2011
[7].李智专.水—有机两相体系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脱卤降解[D].烟台大学.2011
[8].熊燕,刘克成,李玉玲.温控离子液体/有机两相体系在1-十二烯催化加氢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9].冀志江.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温控膦配体/铑配合物催化C_(11~12)混合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0].胡继红,周娅芬,李贤均,李瑞祥.水/有机两相体系中杂多酸催化氧化芳香腈反应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