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冀凯[1]2008年在《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跨入21世纪,数学教学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问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立足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对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与途径展开论述,并由此提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综述国内外关于学生无数学问题意识及数学问题提出能力较低现状,从而指出研究“数学问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方向,引出论题;第二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理论综述,对问题、问题意识、数学问题提出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研究的心理学基础;第叁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调查。第四部分是影响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因素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对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内部因素,即学生的兴趣与态度——想不想问,勇气和精神——敢不敢问,意识和策略——善不善问作出分析;以及外部因素,即传统文化因素,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教育策略与教学方式等方面了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改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氛围,及时合理评价等途径激发学生提问兴趣,树立学生信心,品尝提问乐趣,培养问题意识。第六部分是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采用探究式教学,问题式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第七部分是实践成效及案例分析,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希望在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采用探究式、问题式教学,逐步提高学生数学问题提出的能力。

毕渔民[2]2016年在《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修养,已经写进了我国初中、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践研究表明:数学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数学素养高,而且仅靠教师讲授教学不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但是,数学素养高,一定会使数学考试成绩高成为大概率事件。近十年以来,国内外有关数学素养的研究文献,一般集中在数学素养内涵框架研究上。学生数学素养是如何提高的?应该以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应该采取何种课堂教学策略来实施?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文献中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有效的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统计分析法、数学模型论证法等研究方法,经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初中、高中学生的实地调查进行观察研究,运用问卷法及访谈法获得观察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开展情况及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情况的基本估计为:数学活动开展得不平衡,“数学阅读、自学”、“述说数学”表现不足,需要可操作的数学活动教学方法应该进一步加强。(2)利用教育统计中的随机变量的概念,定义“随机游走”,以其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有限离散时段教学过程,建立了随机数学模型,经过论证得到结论:学生“完全自主数学探究活动”对发展“数学素养”是不可取代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授和引导对培养“数学素养”是不可少的因素;利用概率论中“布朗运动”为工具,对含有探究活动的连续时间段的教学过程,建立了学生“探究活动”和教师“数学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的随机数学模型,推理出结论:通过运用“数学讲授”与“数学活动”结合的教学模式,可达到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实现“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功能。(3)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应用“以数学活动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可以将“数学讲授”相结合的数学活动具体化,构建了由“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种数学活动组成的“五环综合数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在第3章、第6章中阐明和论述了这种综合教学模式的分项数学活动的内涵、整体综合数学活动的逻辑结构、运行方式、运行策略。构建的综合教学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学基础的初中、高中、大学生数学基础课,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体实施策略不同。(4)依据数学素养内涵叁维框架结构,运用“关键因素—路径分析”法,通过“文献分析”及“文献分析—统计推断”进行类比,对于实施“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对于数学素养促进作用进行研究,得到结论:通过此“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将教师的“数学讲授”和学生的“数学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保证“数学成绩”提高,且促进“数学素养”发展的教育目标。(5)选定系统学的上位学科辩证哲学中“对立统一”原理为“公理”,运用形式逻辑的演绎推理方法,推得:“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读数学、说数学、讲数学、练数学、问数学”五项数学活动构成的子系统的相互促进、相互限制关系图,恰好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五行生克”关系图的结构相同。这样一来,本教学模式可以使相互“促进”作用与相互“限制”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形成动态和谐的教师“数学讲授”与学生“数学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过程。(6)通过最近四年中,由资深教师使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进行反复实践反复思考,总结出该教学模式可供参考的具体“教学策略”。对于在初中、高中、大学生的基础数学教学中应用“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分别构建了教学设计案例,作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该教学模式时的参考。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并无固定教学方法,也无固定教学模式,正所谓“法无定法”。教师设计数学课堂教学,凡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都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五环综合数学活动”教学模式应该是其中一种。

哈斯塔娜[3]2017年在《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文中提出《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本研究从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出发,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目标。我们试图将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之间建立一种关系的方式为学生创新意识奠定基础。通过优化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过程,渗透“问题意识”是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之需要,也为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教学实践提供操作策略。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是在于对其有目的性的培养基础上不断提高数学问题意识水平的过程。所以,自然涉及到数学问题意识之发展水平。本文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意识发展水平模式是从问题解决过程、思维发展层面与问题类型叁个维度进行研究的。数学问题意识作为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第一环,也是其余各环(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反思问题等)的相互关联的重要起点,同时问题意识也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得到不断提升,继而进入形成“反思意识”环节后又进入更高水平的问题意识环节。在思维层面的问题意识则是从事实层面、关系层面、方法层面、知识层面、能力层面、思维层面以及理论层面等七个层次分析问题意识水平。为了与创新意识接轨,我们把问题分成必然问题与偶然问题两大类。必然问题的问题意识培养是教师设计培养方案与实施的重点,而偶然问题的问题意识发展水平是学生在必然问题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所在。从不同发展层面探讨数学问题意识也是数学问题教学研究的一种新途径。最后,针对数学问题意识的系统性与层次性的研究基础上给出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培养方案设计也是本研究一个要点。在宏观上,从教与学的角度对课前、课堂、课后叁个方面研究了设计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案。而在微观上,以初中代数内容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为载体给出了详细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案。其主导思想为在必然问题与偶然问题等两种问题上,在不同的思维层面执行以问题意识为首的“六步”问题解决步骤。希望本研究对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过程乃至培养数学能力的教学过程优化以及数学教学问题研究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起到积极地影响。

陈镇伟[4]2007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0]提出问题已成为我国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提出问题实现由课程理念向教学现实的转移?那就是将提出问题有机地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问题提出是创新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问题提出能力是现行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学生必备能力之一。本文从实践出发,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指导下,立足于数学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步骤及途径展开论述。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学生问题提出的前提,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及民主的课堂氛围来激发、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质疑习惯的形成是提出问题的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前期的强制措施、中后期设置"问题"袋及"提问"课等形式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提问技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教与学的源头和活水。最后对实践操作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与困惑。

王爱霞[5]2007年在《初中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问题解决”是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口号,口号一经提出,即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国内外数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不断地进行着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本文旨在已有的数学教育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探讨一种更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学方式——“问题解决”教学。首先,从数学问题解决研究的国内外背景和现状出发,说明问题解决已成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代表着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却因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研究旨在中小学数学课程中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进而尝试探索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其次,对“问题解决”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然后针对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条原则:1.淡化形式,注重实效的原则;2.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则;3.突出过程,激励探索的原则;4.联系实际,注重实践的原则。并根据教学原则,设计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五个步骤: 1.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2.尝试探求问题解决方案;3.反思评价问题解决方案;4.变式、发现新问题;5.运用新知识,巩固提高。进而提出并分析了影响问题解决教学的六个因素,同时适当地进行了数学课堂中问题解决教学的实验,通过对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分析、以及数学态度和兴趣的调查来验证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实效。其目的是通过对问题解决的研究,探索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模式。最后,对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进行了反思,传统教学模式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应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提出问题,不要单纯地就让学生解题,不要片面追求解题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反思。

尹海莲[6]2008年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创新教育,因为各国之间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动力是问题意识,因此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停滞不前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本文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国内外有关问题意识的已有研究,缺乏系统地对问题意识特点、形成机制、有效教学策略等的研究。本研究围绕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展开课堂观察及调查研究,探究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形成机制及特点,进而探究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本文共八章。第一章为引论。概述了本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目的、内容、意义、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有关问题意识研究的局限及动向。第二章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通过对慎思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的分析,为本研究做好理论铺垫。第叁章对数学问题、问题意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等概念做了界定。第四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和访谈研究了解我国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并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以求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策略,并为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特点和形成机制理论的阐述提供支持的现实依据。第五章、第六章以本研究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具有本体特点和学段特点。其中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本体特点是外显性和内隐性。小学生数学问题的形成机制包括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和形成的条件。第七章根据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特点和形成机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针对外显性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有五条:使小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特点、数学学科特点和数学学习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启发提问,留给小学生“空白”时间;教给小学生提问的技巧,引导表述问题的规范性;建立数学问题档案袋,成立解题小组。针对内隐性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有五条: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增强数学学习兴趣,维护好奇心,培养怀疑精神;夯实数学基础,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辨证运用思维定势。第八章是实施本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的原则。

岳增刚[7]2006年在《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究》文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也是一项具有前沿性、开放性、发展性、迁移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本文正是根据该教学实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数学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受一些内在原因,如: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学习方式和一些外在原因,如:数学教学观念、数学教学方法、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尽如人意。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无论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还是从数学学习特征以及实践经验看,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均是可行的。本文验证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①加强双基学习,奠定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⑤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⑥用爱心去呵护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要重视展现数学思维过程等。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着的。课堂上,提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较高,批判性提问占有相当比重;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好问、探究等方面与以前相比,均有较大进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学

黄洋隆[8]2007年在《关于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提问非常重要。学生提问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观念,有助于教与学的创新。本文研究了高中生学习数学全过程中的下列问题:(1)高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同类型学生的提问现状如何?(2)影响高中生提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高中教师对学生提问的观点是什么?如何处理学生的提问?(4)在课内与课外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并探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本研究进行了如下的调查与研究:(1)对554位高中生进行了“关于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提问情况的问卷调查”;(2)对10位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有关学生提问的问卷调查;(3)对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生提问记录;(4)对51位高中生进行了有关课内数学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5)采用提问本的方式选择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生提问记录;(6)笔者还对课内、课外师生对话进行了有意识的记录,整理、分析培养高中生提问能力的策略。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中生的问卷调查表明:提问的本质是对话;学生提问类别体现理解的层次性;做中问是必要的;学生提问缺乏元认知观念的指导。(2)教师问卷表明:时间是决定学生选择课内、课外提问的最主要因素;影响学生向教师提问的主要因素是:学习习惯、学习心理、教师评价。(3)学生课外提问记录表明:学生提问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对个体则因人而异。(4)数学阅读调查表明:影响学生课内行为的首要因素是理解;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的教育。(5)不同类型学生在提问本中的提问记录结果表明:影响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的因素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与处理方式、学习内容、教师的教学、场效应有关。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在培养学生提问意识与能力的策略方面,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培养体系:1)观念:提问以平等对话为媒界;以提高提问的理解层次性为目标;在做中问;以元认知指导学生提问。2)工具:学生的提问本、教师的课后记。要有评价工具才能有更好的提问。3)教育实践中:首先,设置提问时间点是关键;其次,以“好问题”为创新教学的生长点。

王文杰[9]2018年在《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模式不能较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无法让学生养成问题思考的习惯,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着手,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侧重于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动手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王小艾[10]2015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行为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学校”顾名思义就是学习的地方,它自古就是人才的培养基地。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由于整个社会对各行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学校教育。从“创新型人才”这个话题提出到现在,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尽可能多的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重点工作,也是学校教育应该想办法解决的首要问题。创新起始于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数学教育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采取过多的、盲目的题海战术。这些专门应对考试而进行的习题训练,一方面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另一方面则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长期如此就会变成绝大多数学生不会提出问题,能提出的问题只是平时不会做的题目,提不出有价值、有创新的问题。不同于其他研究以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数据来源,本研究是对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表现出的提问行为进行分析,来得到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本篇文章研究的主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出问题行为。首先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国内外有关“提出问题”的各类文献,通过文献了解现阶段研究方向和情况。通过听课并选取一些老师的课堂实录,记录学生提问的具体数量、问题类型和学生主体性情况,并总结学生在课堂提出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提出问题”的大致现状。通过对研究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课堂实录部分分别选取了新授课、复习课和综合实践课这叁种课型,教学内容涉及代数、图形、概率、实践。通过研究得到了学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方面的现状。通过分析课堂教学发现课堂氛围和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提问影响非常大,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相对提问积极性高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在增强问题意识、丰富提问的方法、运用数学思维这叁个维度上提出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D]. 冀凯.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 数学五环活动教学模式研究[D]. 毕渔民.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 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D]. 哈斯塔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4].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提出能力培养的研究[D]. 陈镇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 初中数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实验研究[D]. 王爱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6].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研究[D]. 尹海莲. 天津师范大学. 2008

[7].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究[D]. 岳增刚.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8]. 关于高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D]. 黄洋隆.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9]. 培养问题意识 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J]. 王文杰. 考试周刊. 2018

[10].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行为与策略研究[D]. 王小艾.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