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酯化单宁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单宁酸,酯化,活性,抗氧化,抑菌,表面,植物。
酯化单宁酸论文文献综述
马志红,姚开,石碧[1](2003)在《具有表面活性的酯化单宁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宁酸(TA)属水解类单宁,是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本研究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与饱和直链脂肪酰氯(C10,C14和C18脂肪酰氯)反应合成了酯化单宁酸(C10TA,C14TA和C18TA)。用红外、紫外光谱鉴定了产物的结构,测试了产物的表面张力、润湿力和乳化力及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单宁酸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5时,获得的酯化单宁酸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制活性提高。该研究工作为单宁酸的精细化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03年01期)
马志红[2](2002)在《具有表面活性的酯化单宁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宁酸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及特殊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在日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皮革行业及其他方面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单宁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脂溶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论文根据单宁酸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目的是通过单宁酸的化学改性,改善单宁酸结构中亲水基与亲油基的比例,提高单宁酸的脂溶性,为单宁酸的精细化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针对单宁酸多酚羟基的结构特点,采用酰氯酯化法,在其分子中适当地引入疏水基团,可以达到增加其油溶性的目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单宁酸与硬脂酰氯的摩尔配比为1:2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单宁酸质量的3%,以二氧六环作溶剂在回流温度(100~102℃)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4h。产物具有抗氧化性,其在菜籽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性优于BHT。根据此合成方法,由改变反应物的摩尔配比,制备了单宁酸癸酸酯系列,单宁酸肉豆蔻酸酯系列和单宁酸硬脂酸酯系列。 由于疏水基团的引入,酯化单宁酸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无论是在表面张力、润湿能力还是乳化能力方面,酯化单宁酸都表现了较单宁酸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单宁酸癸酸酯性能较佳,其次是单宁酸肉豆蔻酸酯和单宁酸硬脂酸酯。 物质的表面活性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良好的表面活性,改性单宁酸在适宜浓度下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而,抑菌性也具有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强,酯化单宁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在浓度为0.05~0.1g/100mL范围内,两者都能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 四)’I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紫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酯化单宁酸仍具有酚羟基的特性。酯化单宁酸的结构中存在苯环、脂肪烃基和酯碳基。由于发色基团。_DAI取代,酯化单宁酸紫外光谱B带的吸收强度不及单宁酸,并且B带位置由单宁酸280urn兰移至260urn附近。证实了单宁酸发生了酯化反应:酯化单宁酸的酚羟基数目有所减少,表明酚羟基是酯化反应发生的主要位置。 本论文建立了提高单宁酸脂溶性的方法,并较系统研究了酯化单宁酸对色拉油的抗氧化作用、表面活性和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由单宁酸为主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是一个新思路、新发展,这一研究工作对拓展单宁酸的应用领域、提高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2-04-01)
酯化单宁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宁酸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及特殊的生理和药理功能,在日用化学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皮革行业及其他方面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单宁酸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脂溶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本论文根据单宁酸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目的是通过单宁酸的化学改性,改善单宁酸结构中亲水基与亲油基的比例,提高单宁酸的脂溶性,为单宁酸的精细化利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针对单宁酸多酚羟基的结构特点,采用酰氯酯化法,在其分子中适当地引入疏水基团,可以达到增加其油溶性的目的。最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单宁酸与硬脂酰氯的摩尔配比为1:20,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单宁酸质量的3%,以二氧六环作溶剂在回流温度(100~102℃)及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4h。产物具有抗氧化性,其在菜籽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性优于BHT。根据此合成方法,由改变反应物的摩尔配比,制备了单宁酸癸酸酯系列,单宁酸肉豆蔻酸酯系列和单宁酸硬脂酸酯系列。 由于疏水基团的引入,酯化单宁酸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无论是在表面张力、润湿能力还是乳化能力方面,酯化单宁酸都表现了较单宁酸更好的性能。尤其是单宁酸癸酸酯性能较佳,其次是单宁酸肉豆蔻酸酯和单宁酸硬脂酸酯。 物质的表面活性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良好的表面活性,改性单宁酸在适宜浓度下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而,抑菌性也具有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单宁酸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强,酯化单宁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在浓度为0.05~0.1g/100mL范围内,两者都能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 四)’I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紫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酯化单宁酸仍具有酚羟基的特性。酯化单宁酸的结构中存在苯环、脂肪烃基和酯碳基。由于发色基团。_DAI取代,酯化单宁酸紫外光谱B带的吸收强度不及单宁酸,并且B带位置由单宁酸280urn兰移至260urn附近。证实了单宁酸发生了酯化反应:酯化单宁酸的酚羟基数目有所减少,表明酚羟基是酯化反应发生的主要位置。 本论文建立了提高单宁酸脂溶性的方法,并较系统研究了酯化单宁酸对色拉油的抗氧化作用、表面活性和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由单宁酸为主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是一个新思路、新发展,这一研究工作对拓展单宁酸的应用领域、提高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酯化单宁酸论文参考文献
[1].马志红,姚开,石碧.具有表面活性的酯化单宁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
[2].马志红.具有表面活性的酯化单宁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