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生态学论文_沈希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生态学,稳定性,繁殖率,判据,绿叶,模型。

种群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沈希[1](2019)在《云南齐氏姬鼠地理分布特征与种群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齐氏姬鼠在不同样区和海拔梯度带的地理分布格局,探讨齐氏姬鼠在小型兽类群落中的地位和种群分布情况,完善地理分布和种群生态学的特征指标,描述其变化趋势,综合分析并比较不同疫源地类型样区间的各项指标的差异,初步探讨齐氏姬鼠对环境的适应性选择和分布概况。方法在2009年-2018年间对云南36个县级行政区进行了小型兽类现场调查取样,其中腾冲、香格里拉、云龙、德钦、维西、贡山、宜良、福贡、玉龙、巧家、华坪、永善、剑川和祥云14个样区发现齐氏姬鼠存在。根据调查情况、生境类型和景观环境条件划分海拔梯度带,整理调查数据,计算地理分布和生态学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次调查共捕获齐氏姬鼠1541只,占小型兽类总数的22.88%,为小兽群落优势种,总捕获密度为3.18%,总体生态位宽度为0.5967。各样区齐氏姬鼠构成比由西向东呈逐渐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南北方向则呈较大波动不均匀分布;捕获密度自东向西、从南到北均呈现两边低、中间高的分布状态;生态位宽度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上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化;齐氏姬鼠的构成比与捕获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2.在14个样区中共捕获雌性齐氏姬鼠723只,总雌性率46.92%,总性比0.88;成年齐氏姬鼠1294只,总成年率83.97%。齐氏姬鼠雌性率和性比自西向东随经度增加呈现为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自北向南则呈现为不规则的分布趋势,各样区间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成年率在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布趋势。除海拔梯度带IV齐氏姬鼠数量较少不做讨论外,齐氏姬鼠雌性率和性比均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缓慢升高,成年率也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升高。3.从被捕获齐氏姬鼠体表共检出2科6亚科8属13种693匹寄生蚤,特新蚤指名亚种、棕形额蚤指名亚种和迪庆额蚤分别占总数的43.29%、21.50%和20.49%,为齐氏姬鼠体表寄生蚤群落优势种;染蚤鼠351只,总染蚤率22.78%。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在地理分布上由西到东、从北到南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布格局,而在垂直分布上,则呈现出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4.野鼠疫源地齐氏姬鼠的构成比、捕获密度、成年率、染蚤率明显高于非疫源地和家鼠疫源地,而齐氏姬鼠的性别分布则没有差异;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齐氏姬鼠在不同类型疫源地的分布是有差异的,相对而言,在野鼠疫源地呈现为集中分布趋势,优势种群地位突出,而在家鼠疫源地和非疫源地,其优势种群地位可能发生变化或者更替。结论1.各样区小型兽类群落结构有差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等群落生态学指标与齐氏姬鼠在不同样区的地理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兽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越低,优势度越高的样区,齐氏姬鼠的优势种地位越突出。2.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构成比在经度水平方向上,自西向东随经度增加呈现为逐渐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分布格局;而在纬度水平方向上,自北向南则呈现为波动起伏较大的分布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齐氏姬鼠的构成比与捕获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3.齐氏姬鼠的种群结构与分布状态在不同样区和海拔梯度带间存在较大差异,与其种群数量、密度、海拔高度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4.各样区齐氏姬鼠的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在经纬度水平(由西到东、由北到南)均呈现为叁段式先升高后降低的分布格局;从垂直分布来看,齐氏姬鼠染蚤率、蚤指数和特新蚤指名亚种蚤指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5.野鼠疫源地齐氏姬鼠的构成比、捕获密度、成年率和染蚤率显着高于家鼠疫源地和非疫源地,不同类型疫源地间齐氏姬鼠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生态学指标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期刊2019-06-03)

李黎明[2](2019)在《基于种群生态学视角的新产业成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改造世界。而经济建设是改造世界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也必须充分借鉴自然规律。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就是“如何引导新产业快速成长,从而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是否有必要借鉴生态学的相关规律来研究我国新产业成长问题呢?从社会背景来看,近年来,诸多新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取得飞速发展,并且它们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还在加快显现;但同时,这些新产业又产生了诸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新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机制,进而正确引导新产业的发展路径,这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理论背景来看,生态学与经济学有着相同的核心点和研究重心,越来越多的学者透过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问题,取得了显着效果;同时,传统的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分析厂商内部组织间的竞争、合作,以及外部关系等,还没有较为深入和系统地研究过产业成长问题。所以,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新产业成长问题,很有必要。据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种群生态学的视角,解释新产业的成长过程,找出影响新产业成长的因素,并分析如何让新产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命题。为解答这一命题,首先,需要弄清楚新产业的成长过程,并建立相关的理论基础。一是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了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得出,新产业成长就是产业生态位的演变过程。二是基于生物入侵理论分析得出,新产业成长就是一个产业入侵的过程,新产业的成长过程可分为产业形成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和产业成熟阶段四个阶段,影响新产业入侵的叁个影响因素是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和产业外部环境,并建立了产业入侵的生态学评价体系。叁是基于种群生长模型,建立了新产业成长模型。四是基于种群的叁个调节机制,提出新产业成长也可类似地从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外部环境叁个方面进行调节,从而建立起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其次,需要弄清影响新产业成长叁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理,从而提出调节机制。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一个影响因素——产业内部效应,研究发现,与种群内部存在竞争效应、协作效应和头狼效应类似,产业内部也存在竞争效应、协作效应和龙头效应。通过分析种群内部叁种效应的实际变化,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实际变化规律。同时,基于建立的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通用生态位演变的分析,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通过规律对比和特征分析发现: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竞争效应的实际值逐渐超过理论值,且超出部分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的;协作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大的,而实际变化规律是先增强后减弱的,造成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之间合作成本较高;龙头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大的,而实际变化规律是先增强后减弱的,造成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知识溢出和产权保护的平衡问题。从而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机制。随后,根据产业内部效应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二个影响因素——产业关系,对产业间的各种关系进行界定,基于两个种群关系的Lotka-Volterra模型和已建立的产业成长模型,描述了两个产业之间的竞争、偏害、捕食、偏利、互利这五种关系下9种情况的模型,研究了其平衡点和稳定性;随后,从产业生态位的角度分析了各种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而对9种情况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两个产业关系的变化来看,两个产业通过差异化发展,将受到的有害作用降低,并通过优势共享,形成产业之间的有利作用,从而促成了两个产业间的关系从竞争→偏害→捕食→偏利→互利的转变过程,最终促进两个产业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产业是否主要依靠系统内某单一产业生存的变化来看,当一个产业通过多元化发展,改变只依赖于某一产业的情况时,其发展状况会更好。随后,根据产业关系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叁个影响因素——产业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产业外部环境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新产业成长模型得出,新产业成长还会受到产业可利用的资源量、单位资源产出、资源使用准入条件、商品价格、技术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随后,根据产业外部环境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然后,通过进一步研究产业入侵的生态学评价体系和新产业成长优化措施,完善了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最后,本文以中国网络零售业为实例,对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如下有价值的结论。(1)中国网络零售业当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由产业入侵难易程度Z值(53.72%)略大于50%可知,产业入侵较容易,成功机率较大。(3)今后一段时期内,网络零售业的发展目标是:不断挖掘潜力,使网络零售业一直保持快速成长的状态。(4)当前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是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关系,因此,需重点从这两个影响因素上选择优化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健全企业诚信体系、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之间合作成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知识溢出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税收体系;二是网络零售业与实体零售业之间实现差异化发展,并形成优势共享,网络零售业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叁是完善网络零售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通过实例验证得出,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研究新产业成长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命题得出了较合理的解答:基于种群生态学的视角,新产业成长是一个产业入侵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生态位演变的过程;新产业成长受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和产业外部环境叁个因素的影响,只要从这叁方面进行合理调节,就能更好地引导新产业生存和发展,从而加快新动能的培育,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范围广、涉及内容多,而本文只是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选取了产业内部叁种效应、产业间五种关系及产业外部五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从四方面延伸:进一步优化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细化对产业成长阶段的分解,完善产业入侵理论和产业入侵生态学评价体系等;进一步细化影响因素的类别,丰富影响机理;进一步完善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进一步提高实例分析的精度。(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江学如[3](2019)在《种群生态学基于个体建模的形上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群生态学中,传统的建模策略基于种群层面,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同质化,在获得模型简单性的同时,却降低了其预测能力。新兴的基于个体建模策略考虑到了种群中物种的变异性和局域性,把建模单元还原到个体层面,尽管加大了模型的复杂程度,却提高了模型的真实性,其预测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于个体的模型蕴含着一种方法论的个体论,使得还原论在生态学中重新复归,值得我们进行哲学层面的审视。(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黎明,陈富良[4](2019)在《基于种群生态学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SWOT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借助种群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产业发展模型。以中国钢铁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分别与国外钢铁产业、水泥产业、铝产业、汽车产业形成的竞争、互利、偏害、偏利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产业发展模型。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面临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中国钢铁产业主要存在劣势(产业内部竞争效应)和威胁(产业外部竞争关系)两个方面的影响,提出了WT策略。(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7期)

杨斌,刘豪[5](2019)在《种群生态学视角下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在种群生态学视角下探究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运用种群生态学理论基础构建模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预测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发展问题和假设前提,提出升级措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加大资本的机会成本,促使产业集群处在最佳的发展状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胡潇[6](2019)在《茶叶与小绿叶蝉种群生态学建模分析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如何更好地运用微分方程来进行数学建模以解决实际问题是应用数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选择茶叶和茶小绿叶蝉两个种群的动态关系为研究主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改进,率先用微分方程组对茶叶和茶叶害虫进行了建模,并对模型进行了动力学行为分析.本文中所建立的茶虫模型有着重要的原创性和实际意义,在茶叶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叁个方面:第一,本文通过对龙井茶和茶小绿叶蝉的叁种形态(卵、若虫和成虫)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茶叶生长率、死亡率和采摘率,茶小绿叶蝉卵、若虫及成虫数量、转化率等因素,将生物问题数学化,首次建立了龙井茶与茶小绿叶蝉的四维阶段结构模型.第二,利用动力系统知识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行为分析,研究了其解的正不变性及有界性,同时研究了其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和全局渐进稳定性,并且通过数值模拟对定理结果进行了验证.第叁,为使模型更加符合农业实际应用,本文对基础模型进行了优化.由于茶小绿叶蝉叁种形态对茶叶的不同部位伤害率不同,且主要伤害茶叶较嫩部分,尤其成虫对老叶也有伤害,故将茶叶分为嫩梢和老叶两个阶段,其中老叶全部由嫩梢转化而来.茶小绿叶蝉依旧分为卵、若虫和成虫叁种形态,不同形态对嫩梢和老叶的伤害率均不相同,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及更多实际因素,本文初步建立了关于茶叶和茶小绿叶蝉的五维复杂动力系统模型.(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齐心,傅建炜,尤民生[7](2019)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及其在种群生态学与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表是种群生态学与害虫治理的重要工具,由于传统雌性生命表无法正确描述昆虫的变态且忽略雄性个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本文首先从昆虫种群的龄期分化、性比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总产卵前期与成虫产卵前期的差异、产卵期与产卵日数的差异4个方面概述了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 two-sex life table)的基本原理,进而阐明了基于bootstrap技术的生命表分析技术及其主要优点,然后介绍了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各软件(TWOSEX-MSChart, CONSUME-MSChart, TIMING-MSChart)的主要用途,即预测种群的增长与防治适期、正确分析天敌的捕食率与害虫的取食量、预测天敌的种群增长与捕食潜能以及指导天敌的大量繁育。昆虫生命表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析技术,不仅在研究种群生态学和害虫治理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展望未来,这项技术还可以用于昆虫生理、抗药性、亚致死剂量、共生菌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沈希,高子厚[8](2018)在《啮齿类动物种群生态学与鼠疫关系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啮齿类动物是哺乳纲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的一个类群,其作为鼠疫主要宿主与鼠疫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鼠疫防治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啮齿类动物的种群生态学指标与鼠疫流行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陈汉川[9](2018)在《几个种群生态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分析了几个种群生态学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稳定性.文章总共有叁个部分,在食饵患有可传播疾病的前提下,第一部分构建了一个食饵受到种群密度制约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其中捕食者对食饵进行无差别捕食,且不区分食饵是否感染疾病.针对这个模型,讨论了模型存在边界平衡点的条件,并利用Routh-Hurwitz判别法证明了边界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根据Bendixson-Dulac判别法,证明了无病平衡点处的极限系统不存在全部位于系统正不变集内的闭轨线,从而得到该极限系统正解的全局稳定性的结论;再由极限系统理论,得到原系统在无病平衡点处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在本章的最后,对正平衡点的存在性进行了分析讨论.第二部分是不育控制下具有性别结构与人工灭杀的单种群模型.由于有害生物猖獗,人们在治理过程中发现,在对有害生物进行人工绝育时,治理效果更好.于是本章就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新的在不育控制下,同时具有性别结构和人工灭杀的模型,给出了使该模型的平衡点存在以及稳定的条件,并利用Routh-Hurwitz判别法证明了系统在零平衡点和正平衡点处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建立恰当的Lyapunov函数,同时根据Lasalle不变集原理给出零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这也就是说明此时有害生物走向灭绝,表明了人工灭杀与不育控制相结合,在治理有害生物上起到了极好的作用.第叁部分的背景是在治理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育控制的同时,引入天敌,于是本章建立了一类具有不育控制与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在该模型中,设定捕食者只对可育的有害生物进行捕食,并具有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讨论了该模型解的有界性,证明了零平衡点、边界平衡点以及正平衡点的存在条件与局部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18-06-13)

卢志宏,代景忠,侯建伟,陈芬[10](2018)在《种群生态学中辩证法观点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种群内成员之间、与其他物种之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其变化规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叁大定律;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竞争、捕食和寄生关系,体现了对立统一与否定而否定的辩证法观点,本文结合多个生态学现象进行辩证分析,阐述了种群生态学中的辩证法观点,提高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种群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改造世界。而经济建设是改造世界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也必须充分借鉴自然规律。当前我国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就是“如何引导新产业快速成长,从而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那么,是否有必要借鉴生态学的相关规律来研究我国新产业成长问题呢?从社会背景来看,近年来,诸多新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取得飞速发展,并且它们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还在加快显现;但同时,这些新产业又产生了诸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弄清楚新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机制,进而正确引导新产业的发展路径,这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理论背景来看,生态学与经济学有着相同的核心点和研究重心,越来越多的学者透过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问题,取得了显着效果;同时,传统的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分析厂商内部组织间的竞争、合作,以及外部关系等,还没有较为深入和系统地研究过产业成长问题。所以,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新产业成长问题,很有必要。据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种群生态学的视角,解释新产业的成长过程,找出影响新产业成长的因素,并分析如何让新产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命题。为解答这一命题,首先,需要弄清楚新产业的成长过程,并建立相关的理论基础。一是基于生态位理论建立了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得出,新产业成长就是产业生态位的演变过程。二是基于生物入侵理论分析得出,新产业成长就是一个产业入侵的过程,新产业的成长过程可分为产业形成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和产业成熟阶段四个阶段,影响新产业入侵的叁个影响因素是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和产业外部环境,并建立了产业入侵的生态学评价体系。叁是基于种群生长模型,建立了新产业成长模型。四是基于种群的叁个调节机制,提出新产业成长也可类似地从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外部环境叁个方面进行调节,从而建立起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其次,需要弄清影响新产业成长叁个因素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理,从而提出调节机制。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一个影响因素——产业内部效应,研究发现,与种群内部存在竞争效应、协作效应和头狼效应类似,产业内部也存在竞争效应、协作效应和龙头效应。通过分析种群内部叁种效应的实际变化,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实际变化规律。同时,基于建立的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通用生态位演变的分析,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通过规律对比和特征分析发现: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竞争效应的实际值逐渐超过理论值,且超出部分越来越大,这是由于产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的;协作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大的,而实际变化规律是先增强后减弱的,造成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之间合作成本较高;龙头效应的理论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大的,而实际变化规律是先增强后减弱的,造成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知识溢出和产权保护的平衡问题。从而得出产业内部叁种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机制。随后,根据产业内部效应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二个影响因素——产业关系,对产业间的各种关系进行界定,基于两个种群关系的Lotka-Volterra模型和已建立的产业成长模型,描述了两个产业之间的竞争、偏害、捕食、偏利、互利这五种关系下9种情况的模型,研究了其平衡点和稳定性;随后,从产业生态位的角度分析了各种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而对9种情况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两个产业关系的变化来看,两个产业通过差异化发展,将受到的有害作用降低,并通过优势共享,形成产业之间的有利作用,从而促成了两个产业间的关系从竞争→偏害→捕食→偏利→互利的转变过程,最终促进两个产业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产业是否主要依靠系统内某单一产业生存的变化来看,当一个产业通过多元化发展,改变只依赖于某一产业的情况时,其发展状况会更好。随后,根据产业关系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针对新产业成长的第叁个影响因素——产业外部环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产业外部环境的具体表现,并根据新产业成长模型得出,新产业成长还会受到产业可利用的资源量、单位资源产出、资源使用准入条件、商品价格、技术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随后,根据产业外部环境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在产业成长不同阶段的调节方式。然后,通过进一步研究产业入侵的生态学评价体系和新产业成长优化措施,完善了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最后,本文以中国网络零售业为实例,对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出如下有价值的结论。(1)中国网络零售业当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由产业入侵难易程度Z值(53.72%)略大于50%可知,产业入侵较容易,成功机率较大。(3)今后一段时期内,网络零售业的发展目标是:不断挖掘潜力,使网络零售业一直保持快速成长的状态。(4)当前影响较大的两个因素是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关系,因此,需重点从这两个影响因素上选择优化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健全企业诚信体系、增强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之间合作成本,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知识溢出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完善税收体系;二是网络零售业与实体零售业之间实现差异化发展,并形成优势共享,网络零售业不断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叁是完善网络零售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通过实例验证得出,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研究新产业成长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命题得出了较合理的解答:基于种群生态学的视角,新产业成长是一个产业入侵的过程,是一个产业生态位演变的过程;新产业成长受产业内部效应、产业关系和产业外部环境叁个因素的影响,只要从这叁方面进行合理调节,就能更好地引导新产业生存和发展,从而加快新动能的培育,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产业成长问题的研究范围广、涉及内容多,而本文只是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选取了产业内部叁种效应、产业间五种关系及产业外部五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从四方面延伸:进一步优化企业生态位和产业生态位理论,细化对产业成长阶段的分解,完善产业入侵理论和产业入侵生态学评价体系等;进一步细化影响因素的类别,丰富影响机理;进一步完善新产业成长分析框架;进一步提高实例分析的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沈希.云南齐氏姬鼠地理分布特征与种群生态学研究[D].大理大学.2019

[2].李黎明.基于种群生态学视角的新产业成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3].江学如.种群生态学基于个体建模的形上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19

[4].李黎明,陈富良.基于种群生态学的中国钢铁产业发展SWOT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9

[5].杨斌,刘豪.种群生态学视角下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9

[6].胡潇.茶叶与小绿叶蝉种群生态学建模分析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7].齐心,傅建炜,尤民生.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及其在种群生态学与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2019

[8].沈希,高子厚.啮齿类动物种群生态学与鼠疫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8

[9].陈汉川.几个种群生态学模型的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8

[10].卢志宏,代景忠,侯建伟,陈芬.种群生态学中辩证法观点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

论文知识图

年4月和8月航次长江口和舟山海域...组织间关系的理论模型6个种群生态学变量时序列:2002年春尺蠖成虫分布半变异函数图种群生态学领域分布B.

标签:;  ;  ;  ;  ;  ;  ;  

种群生态学论文_沈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