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会敏[1]2006年在《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对德育重视已经超越国界的今天,我国的高等学校作为具有巨大潜能的人力资源产地,其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国高校德育是一种显性教育,德育目标是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居于核心地位,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内容具有理论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缺少层次性;德育实施是以课堂灌输为主,强调通过理论学习促进思想转变,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德育效果。美国高校德育目标是以个人为本,着重于健全人格和个人完善,追求的是个人的理想和权利,德育目标的政治性在形式上比较隐蔽;德育内容层次分明,尤其重视历史教育,德育内容坚持面向现实生活,很少有抽象、纯理论的概念;德育实施上信奉多元性和自主性,是一种全面渗透性教育,具有实践性和服务性,同时还带有宗教性。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重视德育开始,在德育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形势下我们应积极反思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得失,在继续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学习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文章以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途径的比较研究,对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高度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强化政治教育;二是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叁是注重德育内容的层次性,区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四是重视心理咨询,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五是加强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六是改进德育方法,使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
余国俊[2]2008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政策分析》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研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新兴学科。教育政策研究作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部分在过去二十年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德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我国高校德育走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德育曾经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以及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等诸多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政策作为考察对象,结合政治时期进行分类,从事实分析、价值分析和规范分析叁个纬度,考察不同时期的高校德育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对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9)、深化改革时期(1990-1999)和社会发展新时期(2000-2007)这叁个阶段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然后考察每个时期颁布的高校德育政策,以及德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再分析这一时期高校德育政策的阶段特征,历时性的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政策的演变历程和总体特征。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德育政策具有特殊的价值关系,国家政治利益取向的价值选择是我国高校德育政策的显着特征,体现了德育政策背后国家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以及绝对的政策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德育却出现了实效性低下的尴尬局面,德育政策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纵观叁十年的我国高校德育历程,可以看出,高校德育政策存在政治主导、制定随意、执行不力、评估缺失等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国高校德育政策必须实现德育目标、价值取向、制度建设等方面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政策制定上实现与时俱进,处理好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好社会需要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在德育政策实施中实现保障得力,解决好政策执行与评估等问题。最终走向高校德育政策的科学决策与顺利实施。
刘萃[3]2008年在《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美高校德育各有千秋,它们都是当代道德实践的产物,都是对当代高校道德实践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因而都有其存在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价值。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的比较研究,旨在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从比较中找差异,从差异中找原因,批判地吸收和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的成功经验,为新世纪我国高校的德育改革,开拓某些有价值的思路。第一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于高校德育工作有待加强,借鉴美国成功的德育经验对我国德育有所裨益。接着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德育及高校德育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考察了中美两国高校德育的现状,阐述了中美两国高校各自的德育目标定位、德育的主要内容及德育实现的方法途径,并指出了其中的成绩和不足。第叁部分,重点进行中美高校德育比较。本部分第一层次通过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的德育目标,全面了解和把握两国德育目标的发展变化和趋势;第二层次对比了中美高校德育内容的差异;第叁层次是中美高校德育途径方法的差异性分析,总结出当前和未来高校德育实施方法的共同趋向。第四部分,中美两国高校德育受到本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式的制约,同时德育方法的选择又深刻地影响着德育目标、任务、内容的落实。因此,对产生中美高校德育差异的进行了归因探析,从理论基础、价值取向和政策导向叁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理论方面,我认为中国的德育理论基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德育理论;美国的德育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认知发展论、人文主义和社会学习论;中国的价值取向是以群体为基础,而美国的价值取向是个人主义;中国的德育政策体系庞大,内容繁多,欠缺一定的可操作性,美国的德育教育政策制定详细说服力和可行性强。第五部分,论述中美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获得的启示,对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出五方面建议:一是加强对德育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德育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德性养成教育;叁是改革僵化的“教条”式德育课程,重视隐蔽的德育课程;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德育社会环境;五是加强教师自身道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钟洪[4]2003年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育问题一直是深受国际教育组织和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在教育改革和各种类型讨论中最受欢迎的热门话题。面对21世纪,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对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的沉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紧迫感。而高校德育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样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称之为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表面上看来,这是对高校德育结果的讨论,但是高校德育活动的结果是有预设性的,所以这一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高校德育目标的讨论。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向,是衡量和考核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尺度,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高校德育改革应自此始。 本研究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五个方面的研究: 一、高校德育目标的涵义及特征。做人文社会科学类研究,通常的做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分析和厘定,本研究也是采用了这一方法。 二、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的依据。本研究主要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类有关德育目标的思想的宝贵遗产、新世纪我国德育所肩负的使命、现实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取向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等几个方面揭示了一些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规律性认识。 叁、中国历史上德育目标的回顾与审思。承前起后,继往开来,构建新世纪的高校德育目标应该以对以往目标的借鉴为前提。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儒家的德育目标和建国以来的高校德育目标。 四、国外高校德育目标及其共同特征。我们的教育事业应当建立在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主要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作为两类国家类型的代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国外高校德育目标的共同特征。 五、新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目标构想。结合我国当前形势,借鉴以往历史及外国高校德育目标设定经验,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目标体系构想,从四个层次设定了我国适应新世纪的高校德育目标:基础目标、主导目标、核心目标、最高目标,并认为道德选择力是贯穿高校德育目标体系的连轴。
许瑞芳[5]2006年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叁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杨金铭[6]2017年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崔勤勤[7]2008年在《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文中指出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的在德育领域的具体化。高校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德育价值的凝结状态,是高校通过实施德育,使大学生达到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素养方面的水平及其标准,是高校德育实践所产生的预期效果。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德育改革问题也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家都感受到了对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沉重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但不能不承认,我国德育改革的步伐目前仍然仅停留在课程改革阶段,高校德育仍然处于“劳而无功”的低效阶段。笔者从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和价值分析入手,阐述了德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性,认为它决定着高校德育的方向,是影响高校德育成效的关键因素。笔者还分析了人们在高校德育目标方面存在的困惑,反思了影响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四对矛盾,提出了重新建构高校德育目标的思路。绪论中对“目标与目的、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德育与素质教育”进行了思考,界定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内涵。正文着重进行了叁个方面的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历史回顾与价值。主要通过分析建国以来高校德育目标的发展、特点和存在不足,以此作为全文的切入点,通过对德育目标的价值研究,明确了德育目标的动力价值、约定价值、导向价值、枢纽价值和管理价值,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意义所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人们对高校德育目标的困惑和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从研究德育低效的原因出发,分析高校德育目标存在的四大问题:人性化缺失;层次性缺失;实践性缺失;稳定性缺失,并就德育目标中涉及的四对矛盾:本体目的与社会目的、认知层面与实践能力、利已与利他以及传统与创新的冲突和矛盾进行了反思,从而提出了重新建构高校德育目标的构想。第叁部分是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与实现。主要论述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理论基础、现实要素,并通过分析比较外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内容、特点,从而为建构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提供了新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了以“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促使大学生社会性形成、成就大学生终极关怀”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德育目标,并为此设想了建构这一目标的思路。
周晓波[8]2011年在《中美德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美德育比较研究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日益频繁,合作化程度愈来愈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更为客观的态度看待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文化。作为我国上层建筑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更要顺应时代要求,对其他各国的德育进行客观的比较研究和辩证的借鉴吸收,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德育进行比较研究是德育理论与实践发展和需求的产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与美国作为有世界性影响的两个大国,尽管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相互一致的”①。美国立国时间不长,但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适应其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德育体系。通过中美两国德育的比较,可以揭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化环境下德育的普遍规律,可以借鉴与吸收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推进我国德育改革。这样对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我国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发展和发挥我国德育固有的特色与优势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德育的建设问题将会大有裨益。特别是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外部世界的影响带来了全社会的急剧变迁,使我国德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了解国外德育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德育的成功经验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寻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德育新路径,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德育在许多方面表现不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两国德育教育又呈现出相互学习、相互吸引的趋势。本文以中美两国德育为研究对象,从两国的德育理论入手,对两国德育的理论流派、德育目标、德育途径、道德教育理念、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进行了比较,找到了两国德育的共性和差异,对出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总结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分析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美国德育的可借鉴之处和我国德育的对策,对21世纪中国德育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展望。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德育、比较德育的涵义以及中美德育传统理论,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和美国德育的叁个主要流派,本人重点介绍了儒家的德育思想,因为中国的德育理论几经更迭,但都能从中国古代的德育理论中找到根基,无论德育理论与实践如何变化,中国古代德育理论的影响力至今犹在。美国的德育理论首推杜威,他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道德的强迫灌输。道德认知发展理沦和价值澄清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的德育理论,是对这一时期美国在经济繁荣、科技进步与社会危机和道德混乱出现悖论的状态所做出的反应。在这里,本人将以上叁个理论取出来进行较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以便了解美国德育的特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中美德育的主要差异,分别对中美德育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德育、道德教育理念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中美确定德育目标的指导思想不同,我国主要强调以“社会为本”即“社会第一”,德育目标追求的是群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美国则以“个人为本”即“个人第一”,追求的是个人的理想和权利。在剖析中美道德教育差异的根源时,中美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教育价值观念不同。其根源是扎根于基本道德,在长期的人类历史中起到社会生活普遍性规范的,就是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伦理,这也是美国式的道德价值的基本取向。第叁章论述了美国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美国道德教育的成功,总的来说是对传统道德教育进行批判的结果,是从批判传统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开始其理论建设的。在杜威看来,健康的道德教育一定是反对灌输、尊重儿童个性自由的教育。至于中国德育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是: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第四章是本人写作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通过比较鉴别,我们应借鉴美国道德教育的哪些方面,文中介绍了美国现代道德教育模式,即借鉴纽曼的“社会行动”课程模式和美国的性格教育模式,提出了发展德育活动课程,构建活动课程模式的设想。同时借鉴美国德育方法的隐蔽性,形成多方位的渗透模式,本人重点分析了美国隐性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提出了隐性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着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第五章是本人的收官之笔,在借鉴美国德育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脉搏,提出中国德育的历史走向,即德育理论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德育实践的个性教育和责任教育,目前很薄弱的社区道德教育和充满前途和希望的网络德育。本章的重点是面对新世纪,学校德育应贯彻的理念应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下,从人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地发展。它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从根本上说,这也正是我国德育改革深化的目标。本文通过对中美道德教育的比较,进一步理清了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脉络,美国道德教育的可取之处,进一步弥补了我国全方位开放中对道德教育借鉴较少的现实,同时也以开放的视角面对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袁尚会[9]2008年在《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与繁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推进高校德育,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期望高校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但当前,因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等种种原因,中国高校德育现状令人堪忧,问题很多,大学生品德素养大不如前,德育工作形势严峻。本文结合咸宁学院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详细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具体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德育理念滞后,德育工作领导体制不健全;部分领导和教职员工德育意识不强,品德素养低下,德育队伍素质不高,工作条件差,工作积极性不高;德育内容陈旧、落后;德育方式、方法呆板、简单;德育评价理念、体系落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自律意识差;高校、家庭、社会叁方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以咸宁学院德育工作为立足点,从更新德育理念,健全德育工作领导体制;提高领导和教职员工德育意识和品德修养水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力度,提高队伍素质,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积极推动德育内容现代化进程,构建科学德育体系;改革德育方法,实现德育方法现代化;更新德育评价理念,改革德育评价体系,施行科学评价;加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力度,提升学生自律意识;整合高校、社会和家庭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信息时代需要的高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开拓新视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此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校道德体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高星[10]2014年在《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是道德教育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借鉴他国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道德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道德教育会有不同的形式和特色,会有自己的创造和长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的中国也需要道德教育者在实践中创造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教育新形式、新内容和新途径。因而善于吸收他国经验,尤其是借鉴一些已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多年道德教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意义重大。“借鉴”是中国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核心主题。中国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成果丰硕,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然而,其研究成果却长期存在简单重复、缺乏解释力、缺乏实践指导作用的问题。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成果如果总是以空泛的总体化和缺乏实效性收场,长此以往,表面上的研究繁荣很有可能导致学科发展活力的枯竭,甚至是学科式微的恶果。为了突破道德教育比较研究领域发展的瓶颈,试图以新的学术思路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为了避免研究成果流于空泛和缺乏实效性,就必须找出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密切联系,并对之产生深刻影响的深层因素,不能就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讨论两国高校道德教育问题,必须将视野扩大到与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密切联系的一系列因素,试图找出这些因素对两国高校道德教育现象异同产生的影响,分析对美国道德教育经验应当作何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可以全部照搬,以及全部照搬的条件是否存在。最后,如何根据中国条件对之进行有效地借鉴。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其内容构成了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起点:引出了选题的由来、研究可以依赖的现有基础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即第二章、第叁章,是选题的基础,解决的是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客观基础问题。进行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首先要辨析清楚相关概念并考察相关历史现象。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现象的初步研究。在道德教育领域内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载体进行一般的比较,包括尝试采用新的、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研究中,得到关于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的一些初步结论和若干启示。第四部分即第七章,以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视角,对中美高校道德教育现象进行深层解读。进行深层解读,探寻促使中美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因,是有效地对美国经验进行有效地借鉴之基石。第五部分即第八章、第九章,在深刻总结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教育实际,提出增强中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对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有效经验进行有选择性地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D]. 司会敏. 中国石油大学. 2006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政策分析[D]. 余国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 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D]. 刘萃.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4]. 新世纪中国高校德育目标的研究[D]. 钟洪. 中南大学. 2003
[5].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 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7]. 试论我国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D]. 崔勤勤. 苏州大学. 2008
[8]. 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 周晓波. 吉林大学. 2011
[9]. 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袁尚会.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 中美高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 高星. 中国地质大学. 2014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道德教育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美国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