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1]2004年在《数字资源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决策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资源是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深受读者欢迎。然而,数字资源通常要花费图书馆更多开支,使图书馆的经费保障能力面临更大压力。在信息载体多元化面前,图书馆面临了更多选择的困难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是买印刷本还是买电子本?是否抛弃印刷本,还是出于保存目的而保留一份副本?在电子资源上的投入是否值得?在复杂的选择面前,图书馆非常需要借助经济学的理论和它的实用分析工具来权衡利弊,理性决策。成本与收益分析是经济家经常用来评估公共投资效益的一项工具,它追求的是测定投资的有形和无形收益,并将收益与成本相比较分析。在国外图书馆界,成本与收益分析已经成为帮助图书馆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和方法。然而,在我国,这项研究才刚刚开始。 这篇学位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应用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弄清楚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馆藏与服务的效益情况,为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经营管理的决策选择提供第一手数据依据。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论题的研究背景、成本与收益分析发展历史,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本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做简要的阐述。第二部分,从理论上构建对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两种载体的馆藏和服务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在这个理论构架中,通过建立矩阵分析,将经济学的概念:投入、产出、业绩、效益、读者使用率构成了成本与收益分析的丰富内容。第叁部分,根据集美大学的案例分析,以及厦门大学和国内其他高校的相关数据,紧紧围绕着前面所采用的经济学概念投入、产出、业绩、效益、读者利用率等等,对两种载体资源的馆藏建设和馆藏服务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货币分析。在比较中,馆藏与服务的单位成本和读者的时间成本得到了测定,收益大小得到估算,它们的情况均列表说明。论文的最后部分,提出了研究结论和图书馆今后决策建议。结论表明,数字电子资源与纸本印刷资源相比有着显着的低成本高收益,表现在:数字资源有着低得多的单位品种价格;低得多单位使用成本;读者花费更少的时间;明显的节约馆舍空间;更方便服务读者等等优势,因而对图书馆,对读者,对学校都有着更加显着的收益。因此,在当前数字时代,图书馆应该树立新的资源馆藏的存取观念,以效益为中心,改进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采取新举措,坚定不移地走数字化道路。
赵俊颜, 凌征强[2]2011年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成本收益分析实例研究——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应用经济学成本与收益分析方法,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通过建立矩阵模型和数据调研,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提升数字资源效益提出了对策。
袁静[3]2010年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作与共享是图书馆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图书馆在数字环境下的生存模式与发展方向。图书馆联盟能够为图书馆在快速多变的信息环境中赢得服务优势,但联盟在组织上的不稳定性和管理中的各种风险一直困扰着联盟的组织者及参与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联盟成员参与合作活动的积极性与合作效益。因此,对图书馆联盟的风险及其防范问题进行研究是图书馆联盟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从对国内外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沿革与服务现状的系统调查出发,分析图书馆联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合作活动与合作关系,实证调查图书馆联盟的服务效果,识别图书馆联盟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方式与策略、管理协调等叁个方面构建图书馆联盟的风险防范体系。具体内容如下:第1部分论述了图书馆联盟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联盟经历了从传统的以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为主要内容的实体文献共享,到数字化环境下以馆藏资源、技术、服务、业务、人力资源等全面共享的发展过程。数字化的环境不仅为图书馆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而且赋予了图书馆联盟以新的内容和理念,拓展了图书馆联盟的合作功能。数字环境下图书馆联盟具有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联合编目、集团采购、合作开发特色资源、合作参考咨询、联合保存资源等多种功能,从而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整合、优势互补,以及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图书馆竞争力等。这种联盟组织形式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目前,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联盟,在促进馆际合作与共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其在发展中也同样暴露了一定的局限性,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比如,联盟的经费来源不足,数字资源的安全威胁,成员馆之间的技术不统一、系统兼容性差,联盟服务质量不高,存在知识产权纠纷,成员馆之间管理协调较为复杂等。第2部分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矛盾管理理论、协同论、博弈论、委托——代理理论等。试图用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探讨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的内在规律与解决策略。例如,运用矛盾管理理论中的矛盾分析方法去解决图书馆联盟内部各成员馆之间的“竞合”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问题,正确处理好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关系,控制、防范联盟的风险与损失,引导联盟向有利于整体目标和集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运用协同论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促使图书馆联盟各成员馆之间的松散联合体状态转向相互依赖与紧密配合,研究消除联盟系统混乱,将内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的方法与策略;分析作为理性人的各成员馆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博弈关系,从参与馆的得益与策略选择方面寻找联盟运行中的根本障碍,为图书馆联盟风险的规避和稳定性维护提供方法和参考思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图书馆联盟的管理机构与各成员馆之间、以及各成员馆个体之间,均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为此,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最优契约设计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图书馆联盟合作契约的设计、寻求激励的影响因素,以激励和约束各成员馆的合作行为。第3部分根据图书馆联盟运作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问题,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讨论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策选择、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问题。并通过对国内图书馆联盟运行现状的实证调查,寻找图书馆联盟实践中存在的风险,从联盟组建、服务、管理叁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风险防范体系。第4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组建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联盟组建是图书馆之间开展合作活动的基础,由于联盟的许多风险源、诱因以及预防的完备性等主要取决于组建阶段,并对后续阶段有重要影响,因而,组建中的风险防范可有效消除各种风险源。对于联盟组建中存在的风险,本部分从科学制定成员馆伙伴的选择原则、选择程序与方法以及建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论述了成员馆伙伴选择失误风险的防范对策;从契约的订立、设计与更新维护等方面研究图书馆联盟契约不完备风险的防范策略;提出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构建图书馆联盟的文化融合机制,以防范文化冲突风险;分析图书馆联盟信任的影响因素,提出构建联盟信任机制的举措,以建立成员馆之间的信任关系。第5部分着重从目前联盟在资源、技术、服务等方面存在的诸如数字资源可获得性差、技术兼容性差、服务质量欠佳等问题,研究提高联盟数字资源的建设质量、保障数字资源的安全和长期可持续利用,建立联盟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及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等方略,并提出了建立图书馆联盟内部的服务质量标准,以及基于情景感知的图书馆联盟服务集成框架的解决思路。还特别指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在图书馆联盟服务中的不可忽视性,并提出图书馆联盟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平衡机制,合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等问题。第6部分探讨了图书馆联盟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联盟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与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共享、利益不平衡、成员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等,提出构建联盟的信息沟通网络与沟通平台,建立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利益协调、利益引导等联盟内部关系平衡措施,以及合理的监督与检查考核机制、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图书馆联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李卓卓[4]2009年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将知识创新战略的实施置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了对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开始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广泛的图书馆业绩评估和数字资源绩效评估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量研究和实践的尝试。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绩效评估相关模型尝试构建了围绕战略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CALIS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发现我国当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提高策略。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在资源、服务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多重驱动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必须适应数字环境的新要求并实现战略转变。只有实现战略转移和绩效评估的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和图书馆业绩评估的实践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研究和理论框架。国内外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沿用了“输入—输出”模式的绩效评估方法。这种评估策略只关注系统运行的结果,却难以通过绩效评估制定系统绩效的提高策略。论文围绕系统战略目标的实施,从系统绩效的过程和结果出发,分别应用平衡计分卡、PRM理论和方法以及SCP范式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出分析模型,进而建立了面向结果及面向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第3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论文在对不同视角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要素分析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根据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对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六大要素,即资源、成员、服务和利用、投入和产出、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要素分析和专家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由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构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实施方案。第4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在对CALIS当前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当前CALIS绩效评估所需针对的问题。由于CALIS开展的评估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常规的评估机制,难以满足CALIS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CALIS绩效评估应从CALIS战略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为蓝本,设计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第5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模型对CALIS实施绩效评估。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CALIS当前绩效有待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当前CALIS绩效的优势集中在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及服务和利用叁个方面,而投入和支出、资源是当前CALIS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重点对各项绩效评估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依据调查,指出CALIS绩效评估实施应克服的障碍和需妥善处理的两个关系,设计CALIS绩效评估模板,以实现CALIS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常规化。最后,从绩效评估结果中所反映出的当前CALIS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CALIS应从叁个方面,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及扩大融资渠道,解决CALIS现有的问题,全面提升CALIS绩效。第6章,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首先,从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存在的“共建”和“共享”不对等的问题出发,提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其次针对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战略转移和开放环境中自主发展的经营模式,从外部活动发展战略伙伴、整合战略同盟的预算以及建立危机预警和响应体系叁个方面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最后,笔者就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投入”和“产出”的时差、后评估与过程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设想,“以评促建”、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08BTQ030)的主要研究成果。(表27,图37)
安明[5]2014年在《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字保存项目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即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手段来保存数字资源的内容与功能形式的可存取性。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发现,目前有关数字保存的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数字长期保存的技术、保存策略、保存系统的构建与维护、保存框架的组织体系、政策与法律等方面。但是,鲜有学者能够从经济学视角去研究数字保存的投资行为,实际上数字保存是一类投资项目,这类项目的投资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项目的投资决策,对于维护数字保存项目经济长期可持续性,指导项目更好的开展具有重大作用。也正是由于数字保存项目存在上述的一些特性,使得在评价这类项目的投资机会价值时传统的评价决策方法如净现值法显得不适用,其往往忽视了项目收益、利率等不确定性及投资经营过程中“灵活性”的价值,导致低估了数字保存项目的价值。因此,建立一种投资项目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反映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不确定性和管理柔性显得非常紧迫。本文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数字保存项目的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数字保存项目内含的实物期权类型,剖析数字保存项目投资机会价值形成机制,并分析了实物期权价值的影响因素;(2)构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字保存项目收益变化呈现离散变化和随机波动两种情况下的投资规则模型,并结合概念性例子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数字保存项目收益的波动率和增长率影响实物期权的价值,进而影响该类项目的投资规则的结论。
刘婷[6]2013年在《基于博弈分析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联盟采购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各种有价值的数字资源不但数量大量激增,价格也逐年上涨。面对我国众多高等院校图书馆无法独立负担数字资源的采购费用以及对数字资源需求急剧增长的现实,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图书馆通过加入或者组建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的途径来采购各种数字资源。虽然,通过组成采购联盟对数字资源进行引进,可以使数字资源的保障率获得较大的提高,但现在仍存在一些困扰联盟采购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譬如各参与采购主体的利益均衡问题。文章阐述了国内与国外高等院校联盟采购的发展现状,并对将博弈论用于联盟采购的可行性做出说明;从数字资源供应商与数字资源采购联盟两者讨价还价的谈判过程出发,梳理了二者谈判的流程,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采购双方分别拥有主动定价权时的谈判建立了博弈理论模型并求得Nash均衡解,分析了影响两者博弈得益的因素;通过叁种经典博弈模型的引入,对叁种不同规模的采购联盟成员馆之间的利益均衡展开博弈分析,分析出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环境下,影响各成员馆参与联盟采购积极性的原因;最后,基于前文分析给出八条使联盟采购良性发展的建议。本文的探索旨在推动我国高等院校数字资源的采购事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对促进文献信息资源更有效、积极的共享具有一定的意义。
朱光, 丰米宁, 张薇薇[7]2018年在《激励机制下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投入意愿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不同成本和收益条件下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投入意愿,解决投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搭便车"问题,提高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方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设计由图书馆和技术研发企业组成的博弈主体,探究双方在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投入意愿。根据不同博弈策略的收益和成本,计算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分析信息安全投入的演化稳定策略。据此设计第叁方激励机制,以增强博弈双方的投入意愿。【结果】图书馆与技术研发企业的投入意愿与投入收益增率、投入成本、"搭便车"所获收益密切相关。当投入收益增率较小时,博弈双方不会选择"高效投入"。随着投入收益增率逐渐变大,博弈双方选择"高效投入"的概率随之提高,并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局限】未能设计非线性收益函数;未能考虑其他影响演化稳定策略的因素(如用户意愿、广告因素等)。【结论】通过分析"收益–成本"因素对信息安全管理投入意愿的影响,促进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并提高管理水平。
许琼[8]2011年在《高校图书馆投入:产出分析——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成本收益分析与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当前高校对数字资源和纸本资源的购买和管理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两种载体的图书馆馆藏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藉此提出了研究结论和图书馆的决策建议。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优化管理以及经费运用提供帮助。
唐琼[9]2006年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重新审视电子资源的质量以及电子资源建设投入的效益,并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活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图书馆有必要重视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价。论文以“成本—收益分析”、“效果评价”、“可用性评价”和“顾客满意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测评方法,分别探讨了微观层面的特定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价和宏观层面的图书馆整体电子资源使用评价问题。在特定类型电子资源的使用评价方面,论文提出了测评其使用率及使用成本的指标;构建了基于用户的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中山大学图书馆ABI/INFORM和BSP两个数据库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可用性评价能够从用户角度反映电子资源存在的问题,为图书馆的续订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为电子资源供应商改进电子资源性能提供参考。在图书馆整体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方面,论文提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的图书馆整体电子资源使用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设计问卷对中山大学图书馆用户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运用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模型中4个自变量与用户价值感和用户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笔者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运用象限分析法,为中山大学图书馆改进电子资源建设提供了参考性建议。论文最后,笔者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实践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共包括图27幅、表26幅、附录5个。
唐琼[10]2009年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文中提出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功能发挥与服务效益实现的基础。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状态、用户需求、图书馆运行模式等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环境下发展的资源选择标准应用于数字资源的选择具有很大局限性。开展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有利于实现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有利于提升数字资源建设的效果和效益,最终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空问、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为国内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界所重视。然而,如何建立既能反映用户需求,同时又具有代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目前仍处在不断探索中。论文认为,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以面向终端用户需求为价值导向,依据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并明确选择标准应用的操作化方法。论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统计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于归纳提炼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实现选择标准体系的优化;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验证其实用及适用性,并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应用实施的优化策略。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系统梳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现状,比较分析我国在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选择标准的选取和确定方法不尽合理:缺少对选择标准定义、数据获取方法、实际适用性的讨论,从而导致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理论探讨多于实际应用;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关注等。指出应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层面,探讨以终端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用户需求与资源建设脱节的问题,提供符合用户价值的服务。第2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理性视角及现行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通过系统梳理图书馆资源选择历史视角的演进,总结提炼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的价值导向——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结合相关研究归纳数字环境下终端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出图书馆应结合用户调查、访谈、使用统计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用户研究,获得用户信息需求的真实意思表示;分析满足用户需求与图书馆现实状况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明确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确立和应用的指导思想。论文继而探讨数字资源与传统资源选择在对象、判断重点、程序、人员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结合分析国内外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所提出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特点与不足,指出重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必要性。第3章设计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维度。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外馆藏发展政策以及相关研究论文提出的60组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加以归纳总结,结合我国图书馆发展实际,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划分为6个维度: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其中,资源质量、资源使用、资源服务是从微观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属于对资源本身特质的考察;资源契合、资源成本、资源风险是从较为宏观的角度提出的选择标准体系维度,即主要考察外部因素影响。在论述各维度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初始集合,完成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初选过程。第4章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立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测度专家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和适用性感知。以调查对象对选择标准重要性感知为观测值,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炼精简出关联度最强、能够较好解释原有标准体系所要测度目的的选择标准;在此基础上,以适用性得分高于4分为基准,选取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实践工作中更易操作的标准,最后得到涵盖6个选择维度、31个选择标准的体系,实现选择标准初始集合的优化。该选择标准体系是在综合来自不同类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在不同类型、规模图书馆均有较为普遍的应用价值。由此验证研究假设“尽管不同群体对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认识存在差异,但寻找和确立一套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是可能的。”第5章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试验。选取武汉大学图书馆作为案例,通过调查终端用户和馆员对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的重要程度认知,确立武汉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权重,并将其应用于数据库的测评选择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对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重要性认知存在差异。因此,数字资源选择标准权重的确立应广泛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不同类别用户的意见。这样确立的选择标准权重所表征的数字资源选择考察重点才能更充分地反映用户需求。在应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测评选择数据库过程中,也应开展用户调查,了解用户使用感知,为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决策提供依据。实证结果亦表明,论文提出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相关选择标准判据及实施操作方法是可行的。第6章探讨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的应用策略。认为要提高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的效果和效率,图书馆应强化“面向终端用户需求”的数字资源选择理念与模式,定期了解用户需求,数字资源选择过程中强调用户的广泛参与;应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政策,在政策层面上为选择合适的数字资源提供指导;应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以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作为质量管理工具,提高数字资源选择工作效率,降低数字资源选择标准体系应用成本;还应借鉴已有许可协议谈判原则声明及许可协议模型,设置版权图书馆员岗位,妥善处理数字资源许可协议问题。第7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图38,表41,附录9)
参考文献:
[1]. 数字资源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及决策选择[D]. 朱珍.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成本收益分析实例研究——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 赵俊颜, 凌征强. 图书馆学研究. 2011
[3]. 图书馆联盟风险防范研究[D]. 袁静. 武汉大学. 2010
[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 李卓卓. 武汉大学. 2009
[5]. 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字保存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 安明. 郑州大学. 2014
[6]. 基于博弈分析的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联盟采购优化研究[D]. 刘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13
[7]. 激励机制下图书馆信息安全管理的投入意愿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的视角[J]. 朱光, 丰米宁, 张薇薇.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8
[8]. 高校图书馆投入:产出分析——数字资源与纸本资源成本收益分析与对策探讨[J]. 许琼.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9].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评价研究[D]. 唐琼. 中山大学. 2006
[10]. 图书馆数字资源选择标准研究[D]. 唐琼. 武汉大学. 2009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 合作博弈论文; 成本效益论文; 联盟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