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前兆论文_张璇,张元生,汤倩,张俏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前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前兆,砂岩,兴文,岩石,西昌,逆温,灾变。

红外前兆论文文献综述

张璇,张元生,汤倩,张俏丽[1](2019)在《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和分析了2018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 7级地震及10月31日西昌5. 1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发现和追踪过程,详细叙述了两次地震的亮温资料在震前表现出的同一区域性热异常,以及各个时段的不同表现特征,并根据表现特征对热异常的追踪过程划分出4个阶段,分别为识别阶段、预判定阶段、追踪和逼近阶段及验证阶段,各阶段所关注的异常形态及转折信号可为地震预判提供较为明确的指示信息。另外,还对该手段的预测效能和技术问题进行了简单地说明和讨论。(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陈国庆,潘元贵,张国政,张广泽,王栋[2](2019)在《节理岩桥裂纹扩展的热红外前兆信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岩质边坡内部锁固段岩桥应力聚集较高,含节理的岩质边坡易发生突发性失稳。对含不同岩桥长度花岗岩试件开展单轴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全程监测,研究岩质边坡破裂前的热红外热像和温度变化特征,并借助声发射和高速摄像机分析裂纹开展源、裂纹扩展趋势、声发射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表明:岩桥试件破裂前存在两种热红外前兆,未来破裂处热像异常前兆和热红外平均温度-时间曲线异常;热红外前兆出现时间提前于声发射前兆,随着岩桥长度的增加,热红外前兆提前性变得更为突出;下部预制节理裂隙尖端处的热像变化可以预测未来裂纹扩展方向,定位表面裂纹开展源头;利用断裂力学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揭示了单轴应力状态下岩桥长度对起裂扩展的影响机制。热红外前兆相较于其他前兆形式更提前可靠,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岩桥试件破裂前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节理岩质边坡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炜,马俊飞,闫冠军[3](2018)在《基于卫星热红外与倾斜电磁结合之地震前兆立体综合监测系统设计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卫星遥感热红外观测、钻孔倾斜和电磁扰动前兆观测的良好效果,论述卫星热红外与倾斜电磁结合地震前兆立体综合监测系统初步设想及可行性初步研究,阐述了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技术构成,进行了系统创新点和技术难点分析,结论为该系统建设可行,具有良好地震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2018年03期)

李国爱[4](2017)在《裂隙砂岩失稳演化过程红外热效应及其破坏前兆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辐射作为一种监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地球物理方法,其红外温度和红外热像具有反映煤岩受压破坏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化特征的优势。为了进一步研究裂隙砂岩受载破坏的红外热效应及其前兆规律,本文搭建了裂隙砂岩红外热效应实验系统,测试了裂隙不同角度条件下的红外辐射。根据测定结果对裂隙砂岩单轴压缩下红外辐射温度不同指标进行分析,并对试样进行了不同裂隙角度条件下应力场、声发射动态分布和轴向位移场的变化模拟实验,通过用红外辐射等值线云图对试样失稳前关键时刻的温度场演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受载破坏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对破裂具有良好的响应,MIRT(最高红外辐射温度)异常信号表现为瞬间的突增、突降,AIRT(平均红外辐射温度)表现为整体的降转升或升转降。砂岩试样失稳破裂发生时,最高红外温度的增温幅度随着角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变化幅度为0.14~1.36~0.11℃,其中转折点为60°或75°。(2)研究得到了砂岩试样加载过程中不同区域红外温度变化特征,位于预制裂隙两端区域呈现上升状态,升温幅度为0.08~0.17℃;位于预制裂隙中部两侧区域当预制裂隙角度为0°和45°时红外温度呈下降状态,降温幅度为0.03~0.09℃。当预制裂隙为75°时,预制裂隙中部上方区域温度曲线呈现降温状态,降温幅度达0.05℃;而中部下方区域的温度曲线呈现上升状态,降温幅度达0.08℃。(3)最高红外辐射温度曲线前兆规律主要表现为:降温前兆,红外温度降温幅度为0.05~0.2℃;升温前兆,红外温度升温幅度为0.1~0.3℃。平均红外辐射温度曲线前兆变化主要表现为:升温加速、降转升和升转降叁种类型。其中对于最高红外辐射温度曲线前兆,试样预制裂隙角度为0°~60°时,载荷比基本都落在73~88%区间内,75°、90°时,主要集中在90%左右。(4)随着预制裂隙角度的增加,裂隙周围高应力区域面积逐渐增大;同时裂纹起裂强度越来越高,试样破坏强度也越来越大,试样的承载能力在不断增强。预制裂隙角度的增加使得声发射分布越来越分散。(5)试样表面红外辐射温度场变化与应力场的变化相对应;试样发生主破裂前红外辐射温度云图表现出的局部高温/低温区域可以很好的推测将要发生破坏的位置及主要破坏形式;同时试样表面红外温度场高温区域面积急剧下降的变化为试样的红外热像失稳前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7-05-01)

申志亮[5](2016)在《注水条件下具有冲击倾向煤体破坏前兆红外声发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具有冲击倾向性煤层开采中,通常采用煤层注水卸压的方式来保证安全生产,但是生产过程中采用此方式的煤体在高应力作用下局部有时依然有冲击事故发生。为了减少冲击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局部危险区域的可预测性和可预警性,对局部危险区域注水煤体失稳前兆信息的监测研究显得尤为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接触式声发射设备和非接触式红外热像设备对具有冲击倾向性注水煤体(自然吸水状态煤体、饱和吸水状态煤体和天然含水状态煤体)进行单轴荷载组合监测试验,以求从内外两方面来监测煤样失稳破坏的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具有冲击倾向煤体局部危险区域受力失稳前红外辐射和声发射前兆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研究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煤样结构失稳前声发射演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叁个阶段,声发射平静期、声发射弱活跃期和声发射强活跃期。煤样吸水量越大,相同荷载下煤样承载时间缩短,局部失稳现象出现越早,声发射突增点也出现越早。煤样失稳前声发射信号突增明显且具有一段平静期。此现象的出现可作为煤样失稳前兆的判断依据。(2)注水煤样AIRT-时间演化和应力-时间演化趋势相似,煤样结构失稳前AIRT先于结构失稳应力下降而下降,吸水量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煤样失稳前红外热像的红外前兆异常区显现明显。煤样吸水率越大红外热像异常点与周围环境温差越小,但是红外异常点显现越明显。首次红外异常区的出现可作为煤样失稳前兆的判断依据。(3)通过对比分析注水煤体在结构失稳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和红外辐射特征信息可知:声发射信号增多只知道损伤加剧但不知何时煤样失稳破坏,虽然红外热像的出现时间比AE信号出现晚,但是,它却比AE信号结束早。因此,红外异常点、带或面的出现则能更加直观和明显的预示煤样失稳破坏。利用声发射和红外热像特征参数建立了煤体损伤模型,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注水煤样损伤演化规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两种监测手段可优势互补,其组合监测能较好的预测煤样失稳破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高祥[6](2016)在《饱水粉砂岩破裂失稳的红外温度突变前兆及SVM预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破裂发育可能引起红外温度场突变,而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的红外温度瞬时变化异常特征却鲜有研究。为探寻岩石破裂失稳的红外温度突变前兆,进行了50°C水浸透粉砂岩单轴压缩过程的红外-声发射同步监测实验,以热图像序列小时步差分处理为特色,通过红外温度场突变信息提取和分析、红外温变场(ITVF)统计分析,对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的红外温度瞬时变化异常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并融合多源红外监测数据,建立了基于SVM的岩石失稳预警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阈值理论,通过直接提取红外温度突变信息,探寻岩石破裂失稳的红外温度突变前兆。结果表明:热图像序列小时步差分处理方法可抑制环境因素的干扰,突出由岩石破裂发育造成的红外温度突变信息;临破裂粉砂岩红外温度存在红外温度突变异常前兆,包括突升异常、突降异常、突变点量异常、突变极值异常前兆;红外温度突变极值异常和突变点量异常呈正相关;红外温度突升异常和突降异常呈负相关;四种形式的红外温度突变异常前兆可相互验证,相互补充,对提高岩石受力灾变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一定理论意义。(2)红外温度突变可能导致ITVF统计分布异常,在提出“红外温变场(ITVF)”概念的基础上,从统计分布角度探寻岩石破裂失稳的红外温度突变前兆。结果表明:饱水粉砂岩破裂失稳过程中ITVF的特征参数(极差R、峰度K、突变比率MR)存在陡增的突变异常;3指标异常主要集中于峰后破裂阶段,趋于在压力降显现时刻伴随出现;该异常可解释为,当变形进入塑性-峰后破裂阶段,试件表面破裂加剧发育引起红外温度场突变,一方面使得红外温变速率大幅度向极大或极小值方向迁移,导致R值出现突增异常;另一方面使得ITVF异常值的数量突然增加,引起K、MR发生陡增异常。该研究为探寻岩石灾变的红外异常前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3)在多角度探寻岩石破裂失稳的红外异常前兆的基础上,选取ITVF的极差(R)和峰度(K)两个指标,选定RBF为核函数,采用粗细双重网格搜索交叉检验的方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C,σ),融合多源监测数据构建了基于SVM理论的岩石失稳红外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对ITVF特征参数序列而言,均值化变换方法适用于原始数据的预处理;根据红外监测数据建立的训练样本集属于不均衡训练集,基于分区随机取点的欠抽样方法,可实现不均衡训练集的均衡化,优化分类器性能;通过检验,所建预警模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外推能力,非常适合岩石破裂灾变的红外异常信号识别预警。该研究对提高地压预警精准度,保障矿山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6-03-15)

高祥,吴贤振,徐金辉,熊伟,刘祥鑫[7](2015)在《粉砂岩破裂失稳过程的红外高温区域异常前兆》一文中研究指出临破裂岩石自身突变所引起的红外温度场异常可能主要集中于某一较小区域内。为从局部层面探寻岩石破裂失稳过程的红外异常前兆,进行了粉砂岩单轴压缩下的红外监测实验,根据直方分布特征将红外温度场划分为包括高温区域在内的叁个温度区域,并以高温区域特征值变化异常为重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粉砂岩破坏失稳过程中存在红外高温区域异常前兆,其表征形式主要包括高温区域面积比、温均面积比(面积比/极差)等形式;面积比、温均面积比异常前兆表现为临破裂突增异常,出现频率分别可达80%和60%;另外,高温区域异常前兆普遍晚于峰值应力出现。研究结果对岩石受力灾变的红外监测及预警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5年12期)

张艳博,李健,刘祥鑫,田宝柱[8](2015)在《巷道岩爆红外辐射前兆特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国Therma CAM SC3000红外热像仪为观测手段,选取含孔花岗岩进行不同水平应力下巷道岩爆模拟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对岩爆过程中应力分布和红外辐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轴向应力与水平应力比值随着水平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水平应力越高,岩爆发生的最大主应力值也相应提高。2)岩爆发生的红外前兆时空演化特征:主破裂前,孔洞左右两侧平均红外辐射温度表现为突然升温型或略降转升型,对应的破裂机制分别为压剪破裂和先张拉后压剪的复合破裂形式;主破裂沿孔洞左右两侧高温异常条带扩展。3)岩爆过程中,孔洞上、下区域增温幅度比左右两侧低,增温较为稳定,孔洞上边区域AIRT均比孔洞下边区域高。4)水平应力越大,孔洞周围平均红外辐射温度越高。(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屈春燕,马瑾,单新建[9](2006)在《一次卫星热红外地震前兆现象的证伪》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热红外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是目前地震领域的前沿课题,而从复杂的热红外信息中提取真正由地震活动引起的红外异常则是这项研究的关键和难点所在.本文以2004年3月24日在内蒙东部发生的5.9级地震为例,对热红外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及异常提取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震前3个月的NOAA16卫星影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震前叁个月研究区出现了明显的热红外增温异常.异常影象特征表现为表面光滑、亮度均匀、边界清晰的高温雾状物;异常出现的空间位置不固定,面积大小不固定,异常无明显移动方向,亮温高出周围区域约3~10K.之后,又对研究区两年的NOAA卫星影象进行了连续分析,结果发现了同样的异常现象.对比分析两年内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此异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冬春季节重复出现.2004年3月24日的5.9级地震刚好发生于异常的多发期末,从震前震后短期内的卫星资料看,易将其判为震兆红外异常.最后结合研究区的地理环境和气象等因素,对异常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可能是由大气逆温引起的红外现象,并非地震前兆异常.(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刘善军,吴立新,王川婴,葛大庆,吴育华[10](2004)在《遥感-岩石力学(VIII)——论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破裂存在多种前兆,它是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总结多年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包括:前兆表现形式及其类型、前兆的时间及空间特征、前兆的机理等。研究表明:(1) 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有平均红外幅射温度-时间曲线异常和热像异常2种形式,分别反映前兆的时空特征;(2) 热像异常分为高温条带和低温条带两种类型,平均红外幅射温度-时间曲线异常分为降温、升温加速和降温转升3种类型;(3) 前兆出现在岩石载荷峰前s = (0.77~0.87)sp 的应力区间内,与微破裂带的形成密切相关;(4) 高围压和压性强的剪性破裂出现前兆的几率要大于低围压和压性弱的剪性破裂,而随着破裂向纯剪过渡,前兆出现的几率降低,且前兆发生的时间越接近岩石破裂时刻;(5) 岩石破裂热红外前兆机理是岩石热弹和摩擦热效应的综合。(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10期)

红外前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岩质边坡内部锁固段岩桥应力聚集较高,含节理的岩质边坡易发生突发性失稳。对含不同岩桥长度花岗岩试件开展单轴试验,采用红外热像仪全程监测,研究岩质边坡破裂前的热红外热像和温度变化特征,并借助声发射和高速摄像机分析裂纹开展源、裂纹扩展趋势、声发射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表明:岩桥试件破裂前存在两种热红外前兆,未来破裂处热像异常前兆和热红外平均温度-时间曲线异常;热红外前兆出现时间提前于声发射前兆,随着岩桥长度的增加,热红外前兆提前性变得更为突出;下部预制节理裂隙尖端处的热像变化可以预测未来裂纹扩展方向,定位表面裂纹开展源头;利用断裂力学应变能密度因子理论,揭示了单轴应力状态下岩桥长度对起裂扩展的影响机制。热红外前兆相较于其他前兆形式更提前可靠,采用红外热像仪监测岩桥试件破裂前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节理岩质边坡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前兆论文参考文献

[1].张璇,张元生,汤倩,张俏丽.2018年四川兴文5.7级地震及西昌5.1级地震震前红外前兆异常追踪[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陈国庆,潘元贵,张国政,张广泽,王栋.节理岩桥裂纹扩展的热红外前兆信息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

[3].李炜,马俊飞,闫冠军.基于卫星热红外与倾斜电磁结合之地震前兆立体综合监测系统设计初探[J].内陆地震.2018

[4].李国爱.裂隙砂岩失稳演化过程红外热效应及其破坏前兆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

[5].申志亮.注水条件下具有冲击倾向煤体破坏前兆红外声发射特性研究[D].黑龙江科技大学.2016

[6].高祥.饱水粉砂岩破裂失稳的红外温度突变前兆及SVM预警模型[D].江西理工大学.2016

[7].高祥,吴贤振,徐金辉,熊伟,刘祥鑫.粉砂岩破裂失稳过程的红外高温区域异常前兆[J].中国矿业.2015

[8].张艳博,李健,刘祥鑫,田宝柱.巷道岩爆红外辐射前兆特征实验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

[9].屈春燕,马瑾,单新建.一次卫星热红外地震前兆现象的证伪[J].地球物理学报.2006

[10].刘善军,吴立新,王川婴,葛大庆,吴育华.遥感-岩石力学(VIII)——论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论文知识图

9煤单轴加载破坏的红外前兆Fig...10泥岩单轴加载破坏的红外前兆F...岩样破坏的红外辐射空间前兆Figur...技术路线图岩石加载实验模型岩石摩擦过程中出现的迁移扩展红外热像

标签:;  ;  ;  ;  ;  ;  ;  

红外前兆论文_张璇,张元生,汤倩,张俏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