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调查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调查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的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陶林[1](2020)在《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建设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生态脆弱区,具有重要的森林资源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大兴安岭中段地区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数据的分析,对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进行了现状分析,分析了研究区各类用地面积、森林类别、林种结构、森林起源、树种组成、龄组结构等信息。在研究区各类用地面积中,林地占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85.27%,其中有林地占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6.925%;主要森林类型为一般公益林,占林地面积46.54%;林地面积使用权以国有占绝对优势,占林地面积的96.7%;树种结构以自然保护林为主,占林地面积的55.72%;乔木地林木起源主要为天然林,所占比例达到95.53%;树种组成中,蒙古栎林和黑桦林占优势,比例分别为39.14%和23.73%。从青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着手,结合保护区建设的实际,对青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剖析,指出了青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当前的形式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相关对策。

朱震锋[2](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关俊威[3](2018)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文中提出林下经济是稳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林区职工收入的重要渠道。林下中草药是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符合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格局,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林区生态持续完善、林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稳定的重要选择。在东北(内蒙古)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的关键时期,林下中草药成为国有林区现代林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成为国有林区接续替代产业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从当前来看,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种植无序化、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地抑制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产业替代作用、极大地弱化了林下中草药行业的经济促进作用。如何实现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横向耦合与纵向协同,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与空间链的多维支撑与融合发展;如何培育具有较高操作性、实践性、系统性与科学性的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推动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主体的多维联结、链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产业结构的网络构筑,这是提升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与运行效能,增强林下中草药产业主体的竞争优势与运行绩效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有林区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链类型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关联理论,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与特点,以及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等整体发展态势;论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构建的战略层次、结构层次和价值层次等核心思想;从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方面,全面阐释产业链上游-林下中草药种植、产业链中游-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产业链下游-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等环节的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又从价值维度培育方面,系统描述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技术链、空间链的基本模式与实现路径,切实推动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供需动态平衡、技术协同创新、空间合理分布;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原则,分析了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撑体系,以提升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培育效率,增强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运行效能。

金辛[4](2015)在《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环境之一,是生物重要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自然景观。具有调蓄洪水、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固土保肥、净化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服务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的基因库”。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对各类湿地所具有的功能进行评价,有利于提高我国湿地研究、监测和保护利用水平,为湿地保护区的规划以及湿地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碳税法、机会成本法以及条件价值法对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的探索、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红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两个大类,共计13个指标,其中利用价值分为直接利用价值和间接利用价值两个小类。(2)红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013年利用价值总量为501774.15万元a-1,其中直接利用价值为23532.68万元a-1,间接利用价值为478241.47万元a-1。直接利用价值与间接利用价值的比约为1:20。利用价值量由高到低排序为:土壤保持价值>涵养水源价值>净化大气环境价值>文化科研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养分积累价值>调节气候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物质生产价值>大气组分调节价值。(3)利用条件价值法对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非利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有支付意愿的受访者占总人数的62.94%。受访者支付意愿主要受地理区域、接触性质、偏爱程度和了解程度这4个因素的影响;支付值主要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这3个因素影响。受访者拒绝支付的主要原因为不了解红星湿地和收入低而无能力进行额外开支。所有受访者中有支付意愿的个人支付意愿加权平均值为59.26元人-1a-1。(4)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非使用价值总量为143038.80万元a-1。其中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分别为50063.57万元a-1、41481.25万元a-1和51493.97万元a-1。遗产价值最高,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略低。(5)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湿地)2013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644812.95万元a-1,其中利用价值为501774.15万元a-1,非利用价值为143038.80万元a-11。利用价值为非利用价值的3.5倍。说明公众对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程度还有限,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才能有利于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利用价值为4.24万元hm-2a-1,加上生态系统单位面积非利用价值共计5.15万元hm-2a-1。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利用价值为5.32万元hm-2a-1,加上生态系统单位面积非利用价值共计7.14万元hm-2a-1,略高于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服务功能价值。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利用价值为4.78万元hm-2a-1,加上生态系统单位面积非利用价值共计6.14万元hm-2-1。与其他自然保护区研究结果相比,处于中上等的水平。(7)通过本研究结果及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没有受到太多人为干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一般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一般都比较高。因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人类可持续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非常重要。任何破坏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而取得的经济或社会发展,都将以牺牲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代价。

刘春延[5](2010)在《河北塞罕坝华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生境因子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搜集既有材料及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对塞罕坝森林类型,群落结构规律、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分别探讨了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长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间的量化关系;探讨了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林分类型、海拔、坡位等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调查分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格局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塞罕坝是河北省植物种类比较丰富的区域之一。本区系具有典型的北温带属性,具有森林草原过渡性质,中生植物虽然较多,但也具备相当数量的草原耐旱植物。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关系研究表明:坡向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坡向对低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较明显,但对树高的总生长影响作用不显着,阴坡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要比阳坡好。坡向对高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影响不明显,对树高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密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有不同程度影响。对胸径总生长影响较显着,对单株材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后期。林分越密,林木平均胸径越小,单株材积越小。海拔对落叶松林分的胸径总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对树高总生长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高海拔林分的胸径总生长量较大。不同海拔对树高总生长量的影响作用不够明显。海拔对单株材积总生长的影响作用较为显着,尤其是阳坡的林分受海拔因子的影响较大。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表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立木生长与气象因子间有极显着相关关系。对林木树高、直径、材积生长量三方面影响都较大的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对树木树高、直径生长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当年日照时数和上年11月-当年1月平均地温。关于气象因子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说明温度和降水是制约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最关键因素。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为600~900株/hm2时,其分分布比较均匀,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此时林分的郁闭度较小,林下光照条件好,给林下草本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这说明密度对华北落叶松林的物种丰富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林分类型而言,在不同林分类型的林分内,混交林中基于多样性指数H的灌木植物的均匀度指数Jsw和基于多样性指数D的均匀度指数Jsi都比纯林的要高,说明混交林中的灌木种分布要比纯林中的灌木的分布均匀。就林分密度而言,当海拔到达1600m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当海拔高度继续增加时,各指标又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结果还表明,坡位对植物多样性也是有一定的影响,沟谷或下坡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坡上位要高。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很高,随着多样性指数H的增大,各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有极显着相关关系。草本物种均匀度指数Jsw与多样性指数D和基于多样性指数D的均匀度指数Jsi呈现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多样性指数D与基于多样性指数D的均匀度Jsi也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表明: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较困难,密度是影响天然更新的重要因素。中密度400-550株/hm2天然更新无论从更新数量还是更新结构都较好,密度越高,天然更新越差,当林分密度达到1100株/hm2以上时,林内几乎无更新苗木。

郑博颖[6](2008)在《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滦河上游地区地处河北省承德地区的北部及张家口东北部,是坝上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错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滦河的发源地,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作用;另外从整个华北地区来看,该地区是防止内蒙古高原风沙侵袭京、津的生态安全的天然绿色屏障。因此,开展这一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研究,对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以滦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区系成分作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滦河上游地区的植物区系组成,科属地理成分、特有现象及生活型和生态型讨论分析了植被类型的划分和主要特征,资源植物的种类及用途,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和保护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期为承德北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具体如下:一、滦河上游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03科、490属、139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3科、8属、19种;被子植物100科、482属、1380种。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量分别约占河北植物区系科数的73.0%,属数的59.7%,种数的63.6%,是河北省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中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按照优势科(属)即构成相应植物区系种类组成的主体,所含种属较多的原则,从中确定了19个优势科,占本区系总科数的16.67%,包含317属925种,分别占本区系属数的66.04%和种数的68.47%;含10种以上的优势属点本区系总属数的3.9%,包含了346种,占本区系的24.7%。本区系优势现象明显。二、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观点,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可以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说明该区区系成分的丰富性,也同样反映了该区系的形成与起源的复杂性。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性质属347属,占本区系总属数的70.82%,其中北温带性质属179属,占总属数的36.53%;泛热带性质属占本区系总属数的14.90%。反映了本区系典型的温带性质,北温带性质明显,同时又兼有泛热带的性质,与本区系所处的气候带的特征相符。三、在本区域中仅有一属的科即区域单属科较多,总计47科,占区域总科数的48.0%;单种属也较多,计249属,占本区系总属数的50.8%。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区系的复杂性和起源的古老性。四、表征科(属)是植物区系中具有代表性特征的科(属),表明了该区系的的性质。本区系中确定了16个表征科中,温带分布14科,泛热带分布2科;确定了表征属11个,除蓼属为世界广布类型外,北温带分布类型8属,温带亚洲分布1属,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1属,温带性质显着。无论从表征科还是表征属上都可看出本区系都以温带性质为主,北温带性质明显,同时还兼有少量泛热带成分。五、生活型是植物体与生活环境适应的结果,与环境密切相关,是一定地区地理自然条件的统合反映。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木本植物较少,共258种,占总种数的18.44%;草本植物占优势,共1083种,占总种数的77.48%;藤本植物最少,共56种,占总种数的4.07%。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植被特点。六、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北温带性质显着,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交接地带,植被具明显的过渡性质。在滦河上游地区自东向西选取茅荆坝自然保护区、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闪电河自然保护区对这一地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研究。从属的分布区类型上来看,自东向西温带成分逐渐增多,热带及泛热带成分则越来越少。适应干旱环境的草本类型的科(如豆科、藜科)自东向西逐渐取代适应较为湿润环境的科(如石竹科、玄参科等)。反映出滦河上游地区自东向西气候的变化特点,也反映了这一地区植物区系组成的由华北植物区系向蒙古植物区系的过渡性质。从α多样性的水平上比较,消除面积对物种数量的影响,反映出在这一地区自东向西物种丰富逐渐降低的特点。从β多样性的水平上比较,自东向西β多样性逐渐增加。且木兰围场与闪电河之间的β值较大,反映出这两个地区之间物种变化的程度较大,本文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大马群山的阻隔,使得湿润空气受到阻隔有关。ISc值自东向西的渐高的变化,表明了滦河上游地区这一生态交错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需加强这一地区的生态廊道的建立与建设,建立更多的保护区,以利于物种在这一地区的迁移。七、结合保护区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种群数量以及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标准原则,将滦河上游地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初步划分为三个保护等级。保护区有一级保护植物27种,二级保护植物26种,三级保护植物24种。基于对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生物学特性、分布、受危现状、受危机制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从整体上提出了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并针对重点科属及物种给出具体保护建议。八、滦河上游地区是河北北部资源植物种类与数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资源植物具有资源类型多样,种类繁多,应用前景广阔,自然储量巨大等特点。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共有资源植物847种,可分为原料性资源植物和非原料性资源植物。其中原料性资源植物按用途分为十三大类;非原料性资源植物分为野生花卉植物,绿肥植物和种质资源植物。

潘朝晖[7](2008)在《东北地区舟蛾科分类研究》文中指出舟蛾科Notodontidae是鳞翅目昆虫中种类较多的一大类群,全世界已知有643属3500多种,均为植食性,大都为林木害虫。本论文通过对采自东北地区2200号舟蛾标本的整理,鉴定出舟蛾科昆虫82种,隶属于48属6亚科。其中包括3新种(凉水燕尾舟蛾Furcula liangshuiensis sp.nov.,抚顺掌舟蛾Phalera fushunensis sp.nov.,兴安谷舟蛾Gluphisia xinganensis sp.nov.),3中国新记录种(暗燕尾舟蛾Furcula infumata Staudinger 1887:赭点燕尾舟蛾Furcula lanigeraButler 1877:窄带燕尾舟蛾Furcula sangaica Moore 1877),5东北地区新记录种(普胯舟蛾Syntypistis pryeri(Leech),朝鲜新林舟蛾Neodrymonina coreana Matsumura,基线纺舟蛾Fusadonta basilinea(Wileman),扇内斑舟蛾Peridea grahami(Schaus),对纷舟蛾Hemifentonia mandschurica(Oberth(u|¨)r)),10个辽宁省新记录种以及10个黑龙江省新记录种。通过对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进行系统的调查,使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从原记载的86种,增至97种;使辽宁舟蛾科昆虫从原记载69种,增至85种;使黑龙江舟蛾科昆虫从原记载64种,增至78种。首次对东北地区97种舟蛾科昆虫区系进行了分析,在世界区系中,古北种33种,占总数的34.02%:东洋区分布种3个,占总数的3.09%;广布种61种,占总数的62.88%:中国特有种8种,占总数的8.24%。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东北区专有种13种,占13.40%,其他都分布在复合区内,其中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区种区种有21种,占21.65%,东北+华北区种、东北+华北+华中区种、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区种各约占10%,次之,其他的类型的组合所占比例很小且分布比较零星。

李登武[8](2008)在《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次以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区系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深入调查和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植物区系地理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和植物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植物区系组成、区系性质、特有现象、替代现象、地理联系、区系的起源与演化、区系分区及空间分异特征等方面对本区植物区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本区典型流域的植物生物多样性、典型植物群落区系进行了研究,另外,对本区保护植物、资源植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区系分类群组成(1)种类较丰富,种系密度较大陕北黄土高原有野生维管植物140科574属1 413种(包括种下等级),科、数、种分别占黄土高原地区总科数71.3%、总属数的62.4%、总种数的41.4%。其中,蕨类植物有17科32属63种,种子植物有123科542属1350种。维管植物种系密度为1.52/100km2。(2)优势现象较明显,表征类群较丰富本区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有26科,表征科有9科;优势属有23属,表征属有24属,以及较多的植被优势种和表征种。(3)单种属和寡种属较丰富陕北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区系中有单种(单型)属30属,有寡种(少型)属45属,这些属的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地理成分以东亚、古地中海、旧世界温带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2.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类型多样生活型包括了乔木、灌木、草本(包括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均有,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生态类型包括了水生、湿生、湿中生、中生、旱中生、中旱生、旱生植物,其中以中生植物为主。3.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特点与性质(1)地理成分较复杂多样,地理联系较广泛;(2)温带性质显着,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本区植物区系在地理上和发生上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渗透,区系成分较丰富,呈现出多种成分汇集,相互渗透,交错混杂现象,具有明显过渡性特征;(3)热带地区植物区系对本区有一定的影响,表明本区植物区系与热带地区的渊源关系。4.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和替代现象(1)本区无中国特有科,有4个东亚特有科,大多为东亚特有的孑遗类群;中国特有属贫乏,无本地特有属;中国特有种较丰富,本地特有种贫乏。(2)本区植物南北梯度变化明显,有些植物呈现出明显的地理替代现象。5.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年轻的成分。6.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1)陕北黄土高原与其它地区的R/T值(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比例)比较,总体上基本反映了各自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及差异性。(2)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结果显示,本区植物区系与河北山地、北京山地联系密切,与内蒙古、山西、宁夏也有一定联系。(3)与我国各大区域比较,结果显示,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尤其南部)与华北植物区系联系密切,本区北部植物区系与蒙古草原植物区系的联系密切,本区关山-黄龙山植物小区与秦岭北坡植物区系的关系较密切,与西南、华中、华东、东北地区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7.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根据古植物学资料及与现代植物区系的对比分析对本区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进行了研究,文中论述了自白垩纪以来各时期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变发展过程,对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演变和现代与新生代孢粉植物群的比较,认为本区植物区系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1)起源于本地及邻近地区晚白垩纪-早第三纪植物群,一些草本植物和湿生植物主要发生于晚第三纪,耐寒和耐旱的种类主要发生于第四纪;(2)来源于地中海区-中亚和欧亚草原;(3)来源于东北亚、西伯利亚温-寒地区;(4)来源于我国西南、西北、华北及秦岭、华中地区。8.植物区系分区及空间分异特征(1)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划分为2个植物省,即陕北北部植物省和陕北南部植物省,4个植物小区,即长城沿线风沙草原植物小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灌木草原植物小区、子午岭-崂山植物小区和黄龙山-关山植物小区。(2)陕北黄土高原植物空间分异明显,4小区的植物种类丰富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以黄龙山-关山植物小区最丰富,最贫乏的是长城沿线风沙草原植物小区。(3)植物区系种系发育性比较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比陕北黄土高原北部植物属、种分化较强烈。4个小区比较,结果表明,黄龙山-关山植物小区植物属、种分化强烈,长城沿线风沙草原植物小区属、种分化较弱。9.典型流域的植物生物多样性以封禁30多年的纸坊沟流域与邻近的县南沟流域(近年才封禁)相比较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为:(1)两流域在植物种类组成上差异较小;(2)纸坊沟流域植物群落不仅类型多、大部分群落所占面积较大,而且以中生群落为主,相反县南沟流域植物群落不仅类型少、大部分群落所占面积小甚至有些中生群落即将退出该流域,而且以旱生群落为主;(3)纸坊沟流域主要群落的的建群种的高度、多度(丛(株)/m2)和盖度均高于或多于县南沟流域,差异显着;(4)纸坊沟流域主要群落中中生植物占有较高的比例,旱生植物占的比例小;(5)同一群落,纸坊沟流域与县南沟流域相比较,其群落中矮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层间植物等占有较高比例,而地面芽植物、一年生草本等占的比例较小;(6)同一群落相比较,一般来说,纸坊沟流域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比县南沟流域群落中的高。10.典型植物群落区系对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区辽东栎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辽东栎群落植物区系共有27科42属51种,秦岭北坡辽东栎群落共有31科60属67种。物种组成丰富性不及秦岭区,层次和层片结构较简单,两地辽东栎群落区系相似性不高,这主要是由两地该群落所处的生境条件所决定的。属和种的区系成分分析表明,两地辽东栎群落的区系性质是温带性质,两地该群落中国特有种中与华北共有种较多,与西南、华中、华东、东北等地区的共有种较少。11.珍稀濒危植物(1)珍稀濒危植物较丰富。陕北黄土高原有珍稀濒危植物75种,隶属于44科63属,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35种,省级保护植物7种,陕北黄土高原区区级保护植物33种。濒危等级划分为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NT)3个等级,其中濒危的有15种,易危的有20种,近危的有40种;保护级别划分为一、二、三级3个保护级别,其中本区有一级保护植物39种,二级保护植物17种,三级保护植物19种。(2)本区保护植物所属属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旧世界温带、东亚和中国特有成分为主,其中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保护植物种的地理成分以中国特有、温带亚洲和东亚成分为主,其中中国特有成分占绝对优势,中国特有种中以华北、陕北黄土高原特有和西南-华中-华北成分为主。12.资源植物丰富,本区资源植物约有950种,根据其用途可分为14个类型。

张书理[9](2007)在《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给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植物区系分析、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和植物珍稀濒危等级评定等技术方法,对该区植物区系、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退化草原对禁牧措施的反响以及植物区域性珍稀濒危等级和优先关注级别等问题进行了科学细致地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1)共查明该区有维管束植物85科、332属、667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1属1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74科317属647种。其中发现该区为岳桦在内蒙古的新分布地。本区植物以菊科种类最多,有93种,其次是禾本科,有72种;含有15种以上的有12科;单种科有28个科;最大的属是蒿属,有植物25种;有寡型属有21属,单型属15属;全国性2~5属植物有60属,单种属植物有38属;该区区域性的2~5属植物有36属,单种属植物有148属。(2)本区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占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中的14个;植物种的分布型有14个。该区植物区系属温带性质,同时又受东亚植物区系和泛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影响,其中东亚区系成分影响最大。植物区系有种类多样、成分混杂、东亚种地位突出、草成分影响强烈、区系年轻,过渡性突出等特点。本区与兴安北部、燕北山地、阴山山脉植物区系关系较密切,同时受锡林郭勒的草原成分的影响,与长白山有一定的联系。在森林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草甸草原植物群落、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沙地植物群落、盐生植物群落、农田杂草群落及其它植物群落等8种群落成分中,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共有79种,分属于14种不同的种的区系地理分布型。其中森林群落中植物种数最多,共176种;草甸群落中植物种数次之,共147种,第三为典型草原群落,共有植物141种。本区共有高位芽植物79种,地上芽植物13种,地面芽植物391种,地下芽植物111种,一年生植物73种;有水生植物2种,湿生植物35种,中生植物469种。(3)本区共有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0个植被亚型,39群系。各类森林植物群落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Shannon指数)排序: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主要森林群落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沟谷杂木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山杨林>大果榆林>华北落叶松林>岳桦林>山楂林>粉枝柳林>山丁子林>白杄林;Shannon指数(H’)指数沟谷杂木林>白桦林>蒙古栎林>山杨林>华北落叶松林>大果榆林>白杄林>岳桦林>山楂林>山丁子林>粉枝柳林。主要灌丛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排序:蒿柳灌丛>兴安杜鹃灌丛>照白杜鹃灌丛>二色胡枝子灌丛>山刺枚灌丛>虎榛子灌丛>山杏灌丛>细叶小檗灌丛>耧斗叶绣线菊灌丛;Shannon指数(H’)山杏灌丛>照白杜鹃灌丛>蒿柳灌丛>山刺枚灌丛>细叶小檗灌丛>兴安杜鹃灌丛>耧斗叶绣线菊灌丛>虎榛子灌丛>二色胡枝子灌丛。主要草甸和草原群落丰富度指数排序:林缘杂类草草甸>贝加尔针茅草原>亚高山杂类草草甸>线叶菊草原>大针茅草原>银穗草草原>沙芦草草原;Shannon指数(H’)林缘杂类草草甸>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亚高山杂类草草甸>大针茅草原>银穗草草原>沙芦草草原。(4)本区山地、丘陵、沙地、河漫滩四个类型地形生境梯度的植物物种β多样性值变化与地形环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主峰阴坡海拔由低至高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带谱是:草原—沟谷谷杂木林—虎榛子、杜鹃灌丛—山杨林—山杨、白桦混交林—白桦林—白桦、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岳桦林—银穗草草原—亚高山草甸。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均匀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大;Simpsion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Shannon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β多样性各指数的变化都与群落类型的更替有关,在植被带转化的分界处,β多样性各指数值均大。(5)本区维管束植物中有区域性极危种6种,濒危种22种,易危种36种,近危种54种,安全种549种。有区域性一级优先关注植物9种,二级优先关注植物28种,三级优先关注植物61种,普通植物569种。(6)退化群落结构指标和植物多样性指数对禁牧措施均有积极响应。群落优势种的变化、群落生产力的变化和群落植物生态类群组合的变化,可作为退化草原群落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定性监测指标;植物种的相对高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重要值、种的生物量,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群落优势度指数(Simpsion指数)、Shannon指数、群落地上生物量等,可作为群落动态定量监测指标。

穆立蔷[10](2006)在《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椴不仅是着名的蜜源树种,而且是优质胶合板及细木工板的重要原料,树形优美,为优良庭园绿化树种,其花和根可入药,还是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紫椴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在分子水平、化学成分以及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选择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和寒温带针叶林区域9个地点取样,分析了紫椴各主要器官宏观及微观的形态、化学成分、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探讨了紫椴的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宏观上对紫椴当年生枝条长、芽长、芽宽、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花序的苞片长、苞片宽、苞片与花梗的愈合长度、花梗长、花序长、有花数目、果长、果宽14项指标,微观上对叶片上下表皮的细胞排列、形状、有无气孔和下表皮的表皮毛、气孔数量、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盖、外拱盖内缘、气孔纹饰、角质膜、花粉形状、孔沟深度、表面纹饰、果皮毛的长短、分布特点15项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发现紫椴各器官形态特征随纬度、海拔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随纬度、海拔的升高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多为负相关)。从纬度看,紫椴在中心分布区生长状况要好于边缘区,从海拔看,700-900m之间应为最适宜紫椴生长的海拔高度。从微观形态上看,叶表皮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细胞排列由紧密逐渐疏松,蜡质化程度逐渐加深,而花粉和果皮的变化不明显。通过系统预试,检测出紫椴的花及花蕾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糖和甙类,并检测到了黄酮类化合物、蛋白质、香豆素及强心甙等,在花蕾中还含有少量鞣质。紫椴果实中也含有酚类、糖和甙类,还含有少量黄酮化合物、香豆素和鞣质。对不同纬度和海拔紫椴花和果实中可溶性糖、总酚和黄酮的含量进行了分析,发现3种化学成分含量随纬度、海拔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除花中总酚含量差异不明显外,紫椴花和果实中其它化学成分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增高趋势。并且得出紫椴花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果中的含量,其它化学成分在花和果实中的含量接近。用14个ISSR引物对不同纬度和海拔紫椴种群的210个DNA样品进行了PCR扩增并分析,得出紫椴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紫椴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随纬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中心分布区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边缘区。紫椴种群的遗传距离与纬度地理距离没有相关性,但与海拔有较为显着的相关性。从紫椴种群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比较可见,紫椴的营养器官枝叶、苞片、花序等的各形态及结构特征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不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不相关,主要是由于环境压力造成的:而果实形态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一致,说明果实的形态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验证了营养器官具可塑性,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变异;生殖器官具稳定性和保守性高的特点。从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比较可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在纬度和海拔梯度上是不连续的,与遗传距离不相关,说明其受遗传影响不大,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紫椴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大部分存在种群内,说明紫椴目前受威胁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其遗传变异方面,而是主要来自人为采伐、生境破坏和生境退化等原因。应加强对紫椴生境的保护,防止人为因素对紫椴种群的进一步破坏。同时应加强遗传多样性保护,充分重视对大群体内不同类型个体的保存,重点放在自然分布中心地区的群体。通过本项研究为营林优良种源的选择,良种定向选育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为寻找紫椴生物活性成分、药用原材料林的选择及造林生产奠定基础;为紫椴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的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建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历史沿革及法律地位
        2.1.3 自然环境
        2.1.4 社会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调研法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数据分析
3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现状分析
    3.1 林地资源现状
        3.1.1 林地资源按地类分布
        3.1.2 林地资源按森林类别分布
        3.1.3 林地资源按权属分布
        3.1.4 各类林木蓄积量资源
        3.1.5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树种分布
        3.1.6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龄组分布
        3.1.7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郁闭度分布
        3.1.8 有林地面积、蓄积量按起源分布
        3.1.9 有林地面积优势树种分布
        3.1.10 林下植物资源现状
        3.1.11 动物资源现状
    3.2 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
        3.2.1 龄组结构不合理
        3.2.2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性高
        3.2.3 保护管理能力薄弱
        3.2.4 抗干扰能力低
        3.2.5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3.2.6 科研监测设施设备不足
        3.2.7 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够
4 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经营对策及建议
    4.1 调整林分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3 发挥保护区森林资源优势,突出特色
    4.4 健全保护管理机构和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4.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护管理水平
    4.6 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高科技含量
    4.7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会生态安全意识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国有林区
        2.1.2 国有林区改革
        2.1.3 创新机制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2.2 基础理论体系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2.2 创新系统理论
        2.2.3 国企改革理论
        2.2.4 供给侧理论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3.1.1 社会发展状况
        3.1.2 经济发展状况
        3.1.3 生态资源状况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相关研究
        1.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相关研究
        1.3.3 林药结合的相关研究
        1.3.4 国外中草药产业相关研究
        1.3.5 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链
        2.1.2 林下中草药
        2.1.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链类型理论
        2.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3 新产业组织理论
        2.2.4 产业关联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与产业发展整体态势
    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分布与特点
        3.1.1 黑龙江省林区的自然环境
        3.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分布
        3.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资源的特点
    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现状与问题
        3.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3.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的现状与问题
        3.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的现状与问题
    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整体SWOT分析
        3.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3.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3.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O)
        3.3.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T)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框架设计
    4.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基本原则
        4.1.1 关联性-吸引力均衡原则
        4.1.2 相关差异性原则
    4.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战略层次
        4.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O战略
        4.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S-T战略
        4.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O战略
        4.2.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W-T战略
        4.2.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4.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结构层次
        4.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基本结构
        4.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结构属性
    4.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价值层次
        4.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维度
        4.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4.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总体框架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结构维度培育
    5.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上游环节培育
        5.1.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
        5.1.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
        5.1.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企业GAP生产品种的选择
        5.1.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GAP基地组织模式
    5.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中游环节培育
        5.2.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
        5.2.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环节培育的关键技术
        5.2.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生产加工企业优化
    5.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下游环节培育
        5.3.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
        5.3.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环节培育的关键环节
        5.3.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制品营销企业优化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价值维度培育
    6.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
        6.1.1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原则、目标与标准
        6.1.2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1.3 林下中草药产业供需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
        6.2.1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思路
        6.2.2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2.3 林下中草药产业技术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
        6.3.1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思路
        6.3.2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基本模式
        6.3.3 林下中草药产业空间链培育的实现方法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1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
    7.2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相关主体博弈机制
        7.2.1 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2.2 产业链中游与下游的主体博弈行为
    7.3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7.3.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本框架
        7.3.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比例确定
    7.4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应用的关键问题
        7.4.1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决定因素筛选
        7.4.2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的持续优化
        7.4.3 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的不断完善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的支持体系
    8.1 完善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8.1.1 优惠扶持政策支持
        8.1.2 产业外向型发展支持
        8.1.3 产业发展的领导与政策支持
    8.2 健全林下中草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8.2.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8.2.2 引导创业基金注资
    8.3 构建林下中草药产业的技术支持体系
        8.3.1 建立林下中草药“研产”一体化技术平台
        8.3.2 建立林下中草药科研创新基地
        8.3.3 突破中草药制品的国际技术壁垒
    8.4 搭筑林下中草药产业的中介支持体系
        8.4.1 培育林下中草药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8.4.2 充分发挥林下中草药行业协会的作用
        8.4.3 加强林下中草药行业的技术中介服务
    8.5 本章小结
9 实证分析——黑龙江省林下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资源基本概况
        9.1.1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野生情况
        9.1.2 黑龙江省域五味子种植情况
    9.2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存在问题
        9.2.1 上游种植产业不规范,田间管理不到位
        9.2.2 中游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少
        9.2.3 下游营销创新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9.3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战略选择
        9.3.1 五味子产业链的SWOT分析
        9.3.2 五味子产业链培育的战略选择
    9.4 基于S-O发展战略的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培育
        9.4.1 五味子产业链的结构维度培育
        9.4.2 五味子产业链的价值维度培育
    9.5 黑龙江省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支撑体系
        9.5.1 五味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
        9.5.2 五味子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企业
    附录二: 黑龙江省中药产品生产企业
    附录三: 通过GAP认证的中药企业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自然概况
        2.1.1 保护区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2.1.2 自然条件
        2.1.3 植被资源
        2.1.4 动物资源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湿地资源概况
        2.2.1 湿地类型及面积
        2.2.2 湿地分布及特点
    2.3 森林资源概况
    2.4 研究方法
3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组成及其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1 红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组成
        3.1.1 供给服务功能
        3.1.2 调节服务功能
        3.1.3 文化服务功能
        3.1.4 支持服务功能
    3.2 红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体系建立
    3.3 本章小结
4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利用价值评估
    4.1 直接利用价值
        4.1.1 物质生产价值
        4.1.2 旅游休闲价值
        4.1.3 文化科研价值
    4.2 间接利用价值
        4.2.1 涵养水源
        4.2.2 调节气候
        4.2.3 大气组分调节
        4.2.4 维持生物多样性
        4.2.5 净化大气环境
        4.2.6 土壤保持
        4.2.7 养分积累
    4.3 利用价值总量
    4.4 本章小结
5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非利用价值的评估
    5.1 非利用价值的评估方法
    5.2 非利用价值的统计结果
        5.2.1 不同因素对支付意愿和支付值的影响
        5.2.2 支付意愿频度分布与人均支付意愿值
        5.2.3 支付对象与支付动机
        5.2.4 拒绝支付的原因统计
    5.3 非利用价值总量
    5.4 本章小结
6 红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评估
    6.1 红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
    6.2 红星湿地不同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河北塞罕坝华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生境因子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木生长
        1.2.2 生物多样性
        1.2.3 自然更新
        1.2.4 本研究主要解决问题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生态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状况
        2.1.4 水文状况
        2.1.5 土壤状况
    2.2 森林类型与森林资源概述
        2.2.1 森林类型
        2.2.2 森林资源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人口状况
        2.3.2 经济状况
        2.3.3 周边社会经济概况
3 森林群落结构与类型、区系组成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2 数据处理
    3.2 植被的垂直分布
    3.3 植被类型与分布
        3.3.1 落叶针叶林
        3.3.2 常绿针叶林
        3.3.3 针阔叶混交林
        3.3.4 阔叶林
        3.3.5 灌丛或灌草丛
        3.3.6 草原与草甸
        3.3.7 沼泽及水生群落
    3.4 植物区系组成
        3.4.1 类群的统计与分析
        3.4.2 科、属型的统计与分析
        3.4.3 生活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3.4.4 生态类型的统计与分析
        3.4.5 优势科、属的统计与分析
        3.4.6 科、属地理成分的统计与分析
    3.5 小结
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关系
    4.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 研究内容
        4.1.2 研究方法
    4.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地形因子关系分析
        4.2.1 低海拔、低密度不同坡向林分生长
        4.2.2 高海拔、低密度不同坡向林分生长
        4.2.3 低海拔、阳坡不同密度林分生长
        4.2.4 高海拔、阳坡不同密度林分生长
        4.2.5 低密度、阳坡不同海拔林分生长
        4.2.6 高密度、阳坡不同海拔林分生长
        4.2.7 低密度、阴坡不同海拔林分生长
    4.3 小结
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
    5.1 研究资料的收集
        5.1.1 解析木资料的收集
        5.1.2 气象资料的收集
    5.2 气象因子分析
        5.2.1 年平均气温
        5.2.2 年日照时数
        5.2.3 年降水量
        5.2.4 年蒸发量
        5.2.5 气温和降水
        5.2.6 降水和蒸发量
    5.3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5.3.1 研究方法
        5.3.2 结果分析
    5.4 小结
6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关系
    6.1 研究内容及方法
        6.1.1 研究内容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植物多样性
        6.2.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生境因子及植物多样性
    6.3 小结
7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与影响因子
    7.1 研究方法
        7.1.1 野外调查方法
        7.1.2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幼苗空间分布格局的计算方法
        7.1.3 相关性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更新情况
        7.2.2 林分内天然更新幼苗年龄结构特征
        7.2.3 幼苗的空间分布格局
        7.2.4 影响林冠下天然更新因子的相关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森林群落
        8.1.2 林分生长与地理因子
        8.1.3 林分生长与气象因子
        8.1.4 生物多样性
        8.1.5 天然更新
    8.2 讨论
        8.2.1 本文的创新点
        8.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文献综述
    2.中国近代植物区系研究
    3.现代中国植物区系研究
    4.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最新进展
    5.立题依据及意义
一、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质地貌
    1.3 气候特征
    1.4 土壤
    1.5 植被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调查样地的选择
        2.2.2 野外调查与采集
        2.2.3 室内标本的整理与鉴定
    2.3 数据处理
        2.3.1 植物区系数据来源及统计
        2.3.2 生物多样性计算
三、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3.1 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3.1.1 科的组成与分析
        3.1.2 属的组成与分析
    3.2 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类群和表征类群
        3.2.1 优势科和表征科
        3.2.2 优势属和表征属
    3.3 特有现象
    3.4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3.4.1 科级分布区类型统计与分析
        3.4.2 属级分布区类型统计与分析
    3.5 种子植物生活型的统计与分析
四、滦河上游地区植物多样性分析
    4.1 自然地理概况比较
    4.2 区系情况比较
        4.2.1 优势科
        4.2.2 区系成分
    4.3 α、β多样性比较
        4.3.1 α多样性的比较
        4.3.2 β多样性的比较
五、滦河上游地区珍稀濒危及保护植物
    5.1 珍稀濒危植物的评定
        5.1.1 一级保护植物
        5.1.2 二级保护植物
        5.1.3 三级保护植物
        5.1.4 部分稀濒危植物生物学特点及保护研究
    5.2 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机制的分析
        5.2.1 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的内部因素
        5.2.2 珍稀濒危植物濒危的外部因素
    5.3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对策
六、滦河上游地区资源植物及其利用
    6.1 原料性资源植物
    6.2 非原料性资源植物
    6.3 资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6.3.1 发挥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6.3.2 保护植物的再生能力
        6.3.3 注意植物功能的特殊性
        6.3.4 开展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6.3.5 发展集约化生产
        6.3.6 合理开发旅游业
结果和讨论
    一、种子植物区系物种组成丰富
    二、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三、珍稀濒危植物
    四、资源植物
参考文献
致谢

(7)东北地区舟蛾科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东北地区自然概况
    1.1.2 东北地区的动物地理区划
    1.1.3 舟蛾科昆虫的经济价值及生态学意义
1.2 世界舟蛾科研究概况
1.3 中国舟蛾科研究概况
1.4 东北舟蛾研究概况
1.5 舟蛾科的分类系统 2 成虫形态特征
2.1 头部(head)
2.2 胸部(thorax)
2.3 腹部(abdomen) 3 材料及研究方法
3.1 材料及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标本的采集
    3.2.2 标本的制作
    3.2.3 标本的鉴定
    3.2.4 物种贫富度
    3.2.5 区系成分 4 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分类
4.1 蕊舟蛾亚科Dudusinae
    4.1.1 蕊舟蛾属Dudusa Walker,1864
    4.1.2 银斑舟蛾属Tarsolepis Butler,1872
    4.1.3 钩翅舟蛾属Gangarides Moore,1865
    4.1.4 星舟蛾属Euhampsonia Dyar,1897
4.2 蚁舟蛾亚科Stauropinae
    4.2.1 二尾舟蛾属Cerura von Schrank,1802
    4.2.2 燕尾舟蛾属Furcula Lamarck,1816
    4.2.3 对纷舟蛾属Hemifentonia Kiriakoff,1967
    4.2.4 美舟蛾属Uropyia Staudinger,1892
    4.2.5 蚁舟蛾属Stauropus Germar,1812
    4.2.6 灰舟蛾属Cnethodonta Staudinger,1887
    4.2.7 胯舟蛾属Syntypistis Turner,1907
    4.2.8 枝背舟蛾属Harpyia Ochsenheimer,1810
    4.2.9 选舟蛾属Dicranura Reichenbach,1817
    4.2.10 纺舟蛾属Fusadonta Matsumura,1920
    4.2.11 纷舟蛾属Fentonia Butler,1881
    4.2.12 云舟蛾属Neopheosia Matsumura,1920
    4.2.13 威舟蛾属Wilemanus Nagano,1916
4.3 舟蛾亚科Notodontinae
    4.3.1 林舟蛾属Drymonia H(u|¨)bner,1819
    4.3.2 舟蛾属Notodonta Ochsenheimer,1810
    4.3.3 内斑舟蛾属Peridea Stephens,1828
    4.3.4 白边舟属Nerice Walker,1855
    4.3.5 仿白边舟蛾属Paranerice Kiriakoff,1963
    4.3.6 半齿舟蛾属Semidonta Staudinger,1892
    4.3.7 剑舟蛾属Pheosia H(u|¨)bner,[1819]
    4.3.8 白齿舟蛾属Leucodonta Staudinger,1892
    4.3.9 冠舟蛾属Lophocosma Staudinge,1887
    4.3.10 娓舟蛾属Ellida Grote,1876
    4.3.11 间掌舟蛾属Mesophalera Mastumura,1920
    4.3.12 新林舟蛾属Neodrymonia Matsumura,1920
    4.3.13 夙舟蛾属Pheosiopsis Bryk,1949
    4.3.14 霭舟蛾属Hupodonta Butler,1877
    4.3.15 沙舟蛾属Shaka Matsumura,1920
4.4 羽齿舟蛾亚科Ptilodoninae
    4.4.1 羽舟蛾属Pterostoma Germar.1812
    4.4.2 华舟蛾属Spatalina Bryk,1949
    4.4.3 羽齿舟蛾属Ptilodon H(u|¨)bner,1822
    4.4.4 冠齿舟蛾属Lophontosia Staudinger,1892
    4.4.5 齿舟蛾属Odontosia H(u|¨)bner,1819
    4.4.6 怪舟蛾属Hagapteryx Matsumura,1920
    4.4.7 土舟蛾属Togepteryx Matsumura,1920
    4.4.8 丽齿舟蛾属Himeropteryx Staudinger,1887
    4.4.9 扁齿舟蛾属Hiradonta Matsumura,1924
    4.4.10 大齿舟蛾属Allndonta Staudinger,1887
    4.4.11 异齿舟蛾属Hexafrenum Matsumura,1925
    4.4.12 后齿舟蛾属Epodonta Matsumura,1922
4.5 掌舟蛾亚科Phalerinae
    4.5.1 蚕舟蛾属Phalerodonta Staudinger,1892
    4.5.2 掌舟蛾属Phalera H(u|¨)bner,1819
4.6 扇舟蛾亚科Pygaerinae
    4.6.1 金舟蛾属Spatalia H(u|¨)bner,1819
    4.6.2 玫舟蛾属Rosama Walker,1855
    4.6.3 谷舟蛾属Gluphisa Bosiduval,1828
    4.6.4 拟扇舟蛾属Pygaera Ochsenheimer,1810
    4.6.5 角翅舟蛾属Gonoclostera Butler,1887
    4.6.6 扇舟蛾属Clostera Samouelle,1819
    4.6.7 小舟蛾属Micromelalopha Nagano,1916 5 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区系分析
5.1 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在中国舟蛾科所占比重
5.2 东北区舟蛾科昆虫与相邻地区共有种的比较
5.3 东北各省区舟蛾科昆虫贫富度
5.4 东北地区舟蛾科昆虫地理区系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 植物区系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植物区系的定义
        1.2.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2.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3 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陕西省植物区系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建立维管植物数据库
        2.2.2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2.2.3 丰富度指数
        2.2.4 优势类群和表征类群的确定
        2.2.5 科、属的区系重要值
        2.2.6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划分方法
        2.2.7 植物区系谱分析
        2.2.8 属、种相似性系数
        2.2.9 聚类分析、主成分(PCA)分析
        2.2.10 植物区系分区
        2.2.11 区系种系发育性的数量指标
        2.2.1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确定
        2.2.13 资源植物的划分
    2.3 研究目标
第三章 陕北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
    3.4 水文
    3.5 土壤
    3.6 植被
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4.1 蕨类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2 蕨类植物优势科、属分析
        4.2.1 优势科的分析
        4.2.2 优势属的分析
    4.3 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多样性
        4.3.1 科的地理成分
        4.3.2 属的地理成分
        4.3.3 种的地理成分
    4.4 与其它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比较
        4.4.1 与其它地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度的比较
        4.4.2 与其他地区蕨类植物种系密度的比较
        4.4.3 与其它地区蕨类植物相似性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陕北黄土高原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5.1 种子植物区系分类群组成
        5.1.1 植物区系组成的数量特征
        5.1.2 植物区系科、属的数量特性
        5.1.3 优势类群与表征类群
    5.2 植物生活型和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分析
        5.2.1 植物生活型的多样性
        5.2.2 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5.3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3.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5.3.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5.3.3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5.3.4 优势类群和表征类群的地理成分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6.1 科的特有现象
    6.2 属的特有现象
        6.2.1 特有属组成
        6.2.2 特有属的生活型和生态类型
        6.2.3 特有属的地理分布
        6.2.4 特有属的分布亚型
        6.2.5 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6.3 种的特有现象
        6.3.1 特有种的组成
        6.3.2 特有种的生活型和生态类型
        6.3.3 与其它地区特有种的比较
        6.3.4 特有种的分布亚型
    6.4 小结
第七章 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及区系的古老性
    7.1 地理替代现象
    7.2 植物区系的古老性
        7.2.1 科级的古老性
        7.2.2 属级的古老性
    7.3 小结
第八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8.1 R/T 值分析
    8.2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8.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8.2.2 主成分分析
        8.2.3 聚类分析
    8.3 与其它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8.3.1 与华北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8.3.2 与蒙古草原植物区系的关系
        8.3.3 与秦岭北坡植物区系的关系
        8.3.4 与东北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8.3.5 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8.4 小结
第九章 植物区系的演变及新生代植物区系分析
    9.1 植物区系的演变
        9.1.1 白垩纪植物群
        9.1.2 第三纪植物群
        9.1.3 第四纪植物群
        9.1.4 近期
    9.2 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植物区系分析
        9.2.1 现存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种子植物区系组成
        9.2.2 现存陕北黄土高原新生代种子植物地理成分
    9.3 小结
第十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分区及空间分异
    10.1 植物区系分区
        10.1.1 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方法和方案
        10.1.2 各植物分区主要区系特征
    10.2 空间分异特征
        10.2.1 各植物分区种的丰富度
        10.2.2 各植物分区相似性
        10.2.3 各分区种系发育性比较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陕北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植物生物多样性研究——以纸坊沟流域与县南沟流域比较为例
    11.1 植物区系的比较
    11.2 主要植物群落类型的比较
    11.3 主要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
    11.4 主要植物群落中植物的生态类型比较
    11.5 主要植物群落生活型谱的比较
    11.6 主要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比较
    11.7 小结
第十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群落区系研究——以辽东栎群落植物区系为例
    12.1 研究方法
        12.1.1 调查方法
        12.1.2 区系分析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2.2.1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12.2.2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科、属、种组成的相似性
        12.2.3 不同区域辽东栎群落区系特征
        12.2.4 两地辽东栎群落各层片的区系分析
    12.3 小结
第十三章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13.1 确定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依据和原则
    13.2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等级划分
        13.2.1 一级保护植物
        13.2.2 二级保护植物
        13.2.3 三级保护植物
    13.3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分布和等级
    13.4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中的国家级、省级和区级保护植物
        13.4.1 国家级保护植物
        13.4.2 省级保护植物
        13.4.3 陕北黄土高原区区级保护植物
    13.5 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成分
        13.5.1 属的地理成分
        13.5.2 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13.6 陕北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的濒危原因
        13.6.1 内在因素
        13.6.2 外在因素
    13.7 保护对策
第十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资源植物与可持续发展
    14.1 资源植物
        14.1.1 药用植物资源
        14.1.2 淀粉及糖类植物资源
        14.1.3 油脂植物资源
        14.1.4 芳香植物资源
        14.1.5 野菜植物资源
        14.1.6 农药植物资源
        14.1.7 纤维植物资源
        14.1.8 鞣料植物资源
        14.1.9 树脂及树胶植物资源
        14.1.10 橡胶及硬橡胶植物资源
        14.1.11 保持水土植物资源
        14.1.12 防风固沙植物资源
    14.2 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第十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陕北黄土高原重点保护植物
附表2 陕北黄土高原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录Ⅰ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名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生物多样性监测研究进展
    1.3 物种濒危程度研究进展
    1.4 研究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
    1.5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研究地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
        2.1.6 植被景观
    2.2 研究地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2.2.1 社会经济结构
        2.2.2 土地利用结构
        2.2.3 研究地区保护管理现状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主要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调查点和调查线路的确定
        3.2.2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研究方法
        3.2.3 植物群落结构数量特征调查与分析方法
        3.2.4 植物濒危程度评价和保护级别评定研究方法
        3.2.5 保护区的退化草原群落对禁牧措施的响应研究方法
        3.2.6 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物多样性指数
4.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
    4.1 植物区系形成的自然背景
    4.2 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2.1 植物分类群组成分析
        4.2.2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
        4.2.3 植物群落区系成分多样性分析
        4.2.4 植物的生活型和水分生态类型分析
        4.2.5 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的比较分析
    4.3 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4.4 植物区系来源和演变
    4.5 小结
5 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
    5.1 植被分类
        5.1.1 分类原则
        5.1.2 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命名
        5.1.3 植被分类的方法
        5.1.4 植被分类结果
        5.1.5 主要植被类型特征与分布
    5.2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5.2.1 主要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5.2.2 主要灌丛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5.2.3 主要草原、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分析
        5.2.4 植物分布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分析
    5.3 小结
6.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和优先关注级别评定
    6.1 植物区域性濒危程度评价
        6.1.1 植物濒危指标的确定
        6.1.2 植物濒危系数的计算
        6.1.3 植物濒危程度评定
    6.2 植物区域性优先关注级别的评定
        6.2.1 遗传损失系数的计算
        6.2.2 物种急切保护值的评定
    6.3 保护措施建议
    6.4 小结
7. 退化草原群落对禁牧措施的响应
    7.1 过度放牧对草原群落的影响分析
        7.1.1 研究地点禁牧前牲畜数量变化
        7.1.2 退化草原的群落特征
        7.1.3 过度放牧对草原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退化草原对禁牧措施的响应
        7.2.1 维管束植物多样性对禁牧的响应
        7.2.2 退化指示植物与原始群落优势种的群落特征变化
        7.2.3 主要植物重要值的变化
        7.2.4 群落动态及稳定性变化
    7.3 退化草原监测的监测指标探讨
        7.3.1 退化群落与恢复过程中的群落群落特征比较
        7.3.2 主要植物种群在恢复演替中的行为特征
        7.3.3 退化草原恢复过程中的主要监测指标
    7.4 小结
8. 结论与创新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和论着
致谢
附件1: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名录
景观图片

(10)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紫椴研究概述
        1.1.1 紫椴的地理分布
        1.1.2 紫椴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
        1.1.3 紫椴形态及分类学研究
        1.1.4 紫椴生态学研究
        1.1.5 紫椴育种及造林学研究
        1.1.6 紫椴保护与利用研究
    1.2 植物形态学研究进展
        1.2.1 植物形态学的定义
        1.2.2 植物形态学研究的新观点
        1.2.3 植物形态学的研究现状
        1.2.4 植物形态地理变异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1.3 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3.1 植物化学成分
        1.3.2 植物花和果化学成分研究
        1.3.3 植物化学成分地理变异及环境相关性研究
    1.4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研究进展
        1.4.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1.4.2 I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2.1.1 自然概况及植被特点
        2.1.2 研究地点概况
    2.2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2.2.1 自然概况及植被特点
        2.2.2 研究地点概况
    2.3 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2.3.1 自然概况及植被特点
        2.3.2 研究地点概况
3 紫椴形态的地理变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3.1.2 形态指标的确定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
        3.1.4 数据统计与应用软件
    3.2 不同纬度紫椴宏观形态的变异
        3.2.1 枝条的形态变异
        3.2.2 叶的形态变异
        3.2.3 苞片及花序的形态变异
        3.2.4 果实的形态变异
        3.2.5 形态特征与纬度相关性分析
        3.2.6 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3.3 不同纬度紫椴微观形态的变异
        3.3.1 叶表皮的形态变异
        3.3.2 花粉的形态变异
        3.3.3 果皮的形态变异
    3.4 不同海拔紫椴各器官宏观形态的变异
        3.4.1 枝条的形态变异
        3.4.2 叶的形态变异
        3.4.3 苞片及花序的形态变异
        3.4.4 果实的形态变异
        3.4.5 形态特征与海拔相关性分析
        3.4.6 形态特征聚类分析
    3.5 不同海拔紫椴微观形态的变异
        3.5.1 叶表皮的形态变异
        3.5.2 花粉的形态变异
        3.5.3 果皮的形态变异
    3.6 本章小结
4 紫椴化学成分的地理变异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4.1.2 紫椴花、花蕾和果实化学成分系统预试
        4.1.3 紫椴花和果实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4.1.4 数据分析与应用软件
    4.2 紫椴花、花蕾和果实中的化学成分
    4.3 不同纬度紫椴花和果实中化学成分的变异
        4.3.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
        4.3.2 总酚含量的变异
        4.3.3 黄酮含量的变异
        4.3.4 花和果实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
    4.4 不同海拔紫椴花和果实中化学成分的变异
        4.4.1 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异
        4.4.2 总酚含量的变异
        4.4.3 黄酮含量的变异
        4.4.4 花和果实化学成分含量聚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紫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5.1.2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5.1.3 ISSR-PCR扩增
        5.1.4 数据分析与应用软件
    5.2 不同纬度紫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2.1 ISSR引物扩增结果
        5.2.2 种群遗传变异
        5.2.3 种群遗传分化
        5.2.4 种群的基因流格局
        5.2.5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5.2.6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5.3 不同海拔紫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3.1 ISSR引物扩增结果
        5.3.2 种群遗传变异
        5.3.3 种群遗传分化
        5.3.4 种群的基因流格局
        5.3.5 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5.3.6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5.3.7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1 紫椴形态地理变异
    6.1.2 紫椴化学成分地理变异
    6.1.3 紫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6.1.4 紫椴形态及化学成分变异与遗传相关性研究
    6.1.5 濒危机制及保护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北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的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与建设对策[D]. 陶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黑龙江省林下中草药产业链培育研究[D]. 关俊威.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4]黑龙江红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 金辛. 东北林业大学, 2015(03)
  • [5]河北塞罕坝华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生境因子关系研究[D]. 刘春延.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7)
  • [6]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研究[D]. 郑博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2)
  • [7]东北地区舟蛾科分类研究[D]. 潘朝晖. 东北林业大学, 2008(S1)
  • [8]陕北黄土高原维管植物区系地理研究[D]. 李登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9]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张书理.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10]紫椴种群地理变异与环境相关性研究[D]. 穆立蔷. 东北林业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五味子生境及分布范围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