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天气

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天气

一、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气象(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提出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张雪[2](2021)在《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适应了国民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保障了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助力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但目前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仍然不平衡问题,部分品种存在过剩和卖难问题,又有部分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玉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其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库存积压严重、优质玉米供给不足以及玉米价格国内外倒挂等一系列发展问题。2016年,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形式,促进了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是诱发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那么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宏观政策影响以外,是否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农户群体内部互动或者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充分挖掘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因素,对玉米种植区域的优化、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玉米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供给视角,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维度,探析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借鉴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的框架结构,首先从外部因素维度,揭示气候变化和补贴政策通过影响玉米的单产和价格,进而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然后从内部因素维度,剖析土地流转和社会网络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本文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162个市1998—2018年),运用动态差分广义矩模型(DIF-GMM)分析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以及农户适应性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其次,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了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并对不同政策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基于2015年和2018年辽宁省11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最后,基于辽宁省467份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Bootstrap)及工具变量方法(IVProbit),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外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具体表现为气候变化显着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单产,进而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且农户适应性行为在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此外,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政策实施区域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对不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作用更强。从内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来看,土地转入促进了农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主要是因为规模经营带来收益增加。从农户和村庄的异质性分析来看,土地转入会显着促进纯农业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相较于有特色产业的村庄,无特色产业村庄的土地转入户更倾向于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此外,农户在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模仿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行为,且对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的模仿程度强于地缘网络。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决策对样本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两种机制的推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强化气候变化预警机制,因地制宜地订差异化气候适应策略,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中的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其次,将补贴政策由单一的价格激励措施逐渐向多元化支持方式转变,并适当向优质玉米生产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再次,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完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推广作用,促进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史晓玲[3](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陈实[4](2020)在《中国北部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变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对于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已显着向北扩展,为冬小麦种植提供了大范围潜在分布区。然而,中国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实际种植的面积却在明显减少,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与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之间可能存在差距,明晰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变迁及其影响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以气候敏感且生态脆弱的北部冬小麦种植区为研究区,以时序MODIS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提取了2001、2007、2014和2019年四个时期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阐明了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的时空演变特征。结合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界线形成和变迁的影响机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冬小麦遥感制图及其时空变化分析。基于MODIS时间序列数据开展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空间制图,能较好地反映中国北部各时期冬小麦种植面积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近20年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动态度变化以显着减少为主,减少面积约为57.61×103km2,减少区域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种植过渡区。冬小麦种植动态度增加的面积约为23.53×103km2,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资源条件较好和人类活动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2)冬小麦种植北界动态变化及其对比分析。2001-2019年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在纬度方向上向南移动了37km,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在纬度方向上向北迁移约为16km。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相较于潜在冬小麦北界在纬度方向上向南移动了103km,约有33×103km2的冬小麦潜在种植区。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与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之间确实存在差异,气候变化使得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界线发生了北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交互作用使得实际冬小麦北界界线向南迁移。(3)农业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影响的定量分析。最冷月平均气温、越冬期负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越冬前积温是影响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迁移的重要农业气候因子,影响力均大于0.50,但这些因子之间存在信息重叠,影响力相对较大的最冷月平均气温可作为解释因子。最冷月平均气温-7.8℃、越冬期负积温-583℃、年极端最低气温-22℃、越冬前积温418℃、生育期积温1721℃、生育期降水量207mm和关键期降水量113mm是冬小麦适宜种植的临界阈值。越冬前积温、生育期积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与其他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界线形成的解释力较高。(4)人类活动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影响的定量分析。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迁移的主要人类活动因子。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其他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力相对较强。中国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出现南移,并与以往潜在冬小麦北界向北迁移结果之间存在差距。最冷月平均气温、越冬期负积温、越冬前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是影响实际冬小麦北界界线形成和变迁的关键因子,其中人类活动因子对实际冬小麦北界界线向南移动主要表现为正向效应。

李玲[5](2020)在《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中国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2018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71.8立方米(国际公认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仅黑龙江、江西、西藏、新疆等10个省份人均水资源量大于2000立方米。13个粮食主产区平均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58.2立方米,逼近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000立方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4个冬小麦主产区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非农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的趋势日趋显着,农业供水量呈下降态势,势必会加剧粮食生产用水安全,影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如何破解水资源短缺对粮食生产日益增强的硬约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的均衡发展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中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等分析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统计数据梳理了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现状,测算水资源与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匹配度,厘清区域间差异特征,刻画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演变趋势,利用泰尔指数、σ收敛、β收敛方法及空间计量分析等模型测度了中国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态势、空间关联特征及空间溢出效应;然后通过个案分析及调查问卷从实证方面研究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最后从效率提升与空间布局优化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通过Global超效率DEA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测算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以及各地节水潜力,识别不同因素对不同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利用GIS软件刻画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的轨迹演变,进而为实现水资源非农化和粮食安全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机制较为复杂,从理论上看,水资源非农化体现了效率导向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对粮食生产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具有节水技术替代效应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改进效应,农业水资源利用收益与非农业用水收益的巨大差距可以诱发地方政府部门将稀缺的水资源投放到边际效益更高的工业等领域,实现地方收益最大化,进而提高政府对农业的公共投资和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节水设施的使用,节约农业水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劳动力非农化能促进粮食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技术替代,同时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促进节水技术的使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构成潜在风险:通过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造成粮食生产用水短缺,诱发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及调整种植结构等行为影响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从而威胁粮食安全。本文通过个案分析及问卷调查从微观层面上印证了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综合因素影响农户节水技术的采纳行为。宏观层面上,根据13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得出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明显。第二,中国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区域间差异显着。粮食主产区的水土匹配与水粮匹配度均较低,呈现出“粮多水少”的特征。2000-2017年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其水粮匹配系数则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进一步说明中国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保障作用持续下降,中国未来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不匹配态势将愈发明显。粮食产量占比与有效灌溉面积呈现正相关,说明灌溉对粮食产量具有显着推动作用,提高有效灌溉率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第三,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中部及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与水资源禀赋及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收敛性检验表明,全国层面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态势,但全国及各区域均呈现绝对β收敛,说明假设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水平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区水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内部差异会自动消失,也说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利用可以保持相对同步的增长。中国31个省份的水资源非农化程度存在显着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现象,表明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存在“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格局,地理空间分布因素应予以重视。选取相关变量考察水资源非农化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各因素在省域范围内的直接效应多呈现正向溢出效应,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方向有正有负,各因素的空间总效应中显着的多为正向,说明地区之间影响水资源非农化的各个因素互相牵制带动,区域之间应加强协同,形成良性竞争状态。第四,在水资源非农化趋势不可逆的情况下,解决粮食生产用水短缺风险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粮食生产节流更多的可用水量。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未达到最优前沿,粮食生产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多数省份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增长态势,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效率相对较高。基于分区域测算的各地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用水冗余量来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地区水资源禀赋关系密切,水资源充沛地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节水潜力巨大。基于全局基准技术框架测算的粮食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粮食用水效率增长的驱动作用较大,技术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用水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农业灌溉设备更新、技术改进对粮食用水效率的提高起主要作用。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地下水占供水总量比例、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及农业用水占比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系数为正,各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各地区应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第五,在中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步由南向北、由东部向中部移动的同时,东部、南部地区以及京津地区等非粮食主产地区的水资源非农化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演进态势与粮食生产重心演变反向发展,因此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被稀释。水资源非农化是与社会经济水平发展相一致的必然趋势,但其具有典型的空间异质性,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国家应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速度和“农转非”水资源数量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基于粮食生产重心格局,依据比较优势和空间效率均衡原则进行水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做好水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工作。

吕飞[6](2020)在《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趋势或离差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变化。根据时间分为长期气候变化、年际间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人为因素被认为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进入21世纪,洪水、风雹、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20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努力。《京都议定书》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义务的履行提供了联合履行机制、清洁发展机制和排放贸易机制三种方式;《哥本哈根协议》将“共同减排”的理念和“自下而上”的减排模式确定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模式;《巴黎协定》的谈判和落实一方面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强制温室气体减排”转型为“低碳竞争与合作”,另一方面使“自下而上”的气候治理模式得以固定,开启了气候变化治理的新时代。在国际贸易领域,保护环境与WTO的目标和宗旨并不冲突。国际贸易重视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坚持以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指导政策制定,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气候要素波动和极端气候事件爆发两方面。气温、降水、日照和空气相对湿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带气温和降水的上升幅度略高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西部地带的日照时间比东部地带和中部地带增加得更快,中部地带相对湿度的上升速度快于东部地带和西部地带。极端气候事件中,旱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一半,水灾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约占受灾总面积和成灾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新时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实现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与担当。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波动幅度较大,逆差逐步扩大,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内货源地相对集中等问题。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机理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短期影响作用于农产品出口的供给侧,与农业弱质性、气候变化影响农产品的出口供给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有关。农业弱质性主要基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自然风险是指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舒缓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市场风险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缺乏供给弹性,价格信号无法调整当期的农产品供给;二是农产品缺乏需求弹性,价格机制无法对农产品需求进行有效调节;三是农产品缺乏收入弹性,农产品的支出在居民收入中的比例逐步变小;四是农业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低于其他产业,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对环境的贡献具有外部经济的特点,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并不能完全从农产品价格中得到回收。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通过重新配置农业气候资源,改变农产品生产规律和影响农业生产潜力体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加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个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额外增加了农资、机械能源、雇工等方面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指应用碳减排技术改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技术系数,引起了成本的变化;机会成本是指实施碳减排技术增加了农业生产作业时间,减少了务工收入。长期影响体现在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和贸易壁垒两个方面。气候变化影响了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一是因为气候变化引起气候资源禀赋的变化和气候灾害的冲击,从而改变了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二是因为气候变化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传导机制、关联产业的影响机制和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影响了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影响的经济效应与关税相似。本文选取了2001—2018年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响应变量,特征变量为经济资源、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农用化学品四类。从实证检验结果来看,地区生产总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作物播种面积等经济资源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等农用化学品对全国的农产品出口影响显着,且重要性排名均在前十位以内;塑料薄膜、农药和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农产品出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带来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不利于建设气候友好型农业。与气候灾害相比,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显着性水平更高,夏季的降水、气温和湿度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更加明显。为降低和消除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的负面影响,建议采用气候指数保险分散风险。在影响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各项因素中,重要性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说明东部地带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改造,增强农资的利用效率。气候资源方面,春季的降水、湿度、日照对东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正面影响比较明显,水灾、风雹灾等气候灾害是次要的负面影响因素,说明东部地带需要更多地关注春季气候要素的变化,同时注意防范水灾和风雹灾,建议通过保险分散风险。经济资源和农用化学品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很大,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化肥施用量的影响显着。冷冻灾害对中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大且比较显着,这说明中部地带除了要加强农业资源投入,还需要加强冷冻灾害的防范。农用柴油使用量对西部地带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排在首位且十分显着,排在第二的是化肥施用量,且有一定的显着性,这说明农机与农资的投入对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出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秋季降水量和夏季的平均湿度在重要性排名方面比较靠前,影响也十分显着,反映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建议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总之,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资源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举足轻重。气候资源对农产品出口重要性紧随其后。气候因素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异质性较大,夏季平均气温的上升、冬季日照的增加和春季湿度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夏季日照的增加及秋冬二季气温的上升不利于茶叶的出口。夏季气温的上升对大米出口有积极的影响,秋季平均湿度的增加则不利于大米的出口。春季气温的上升和夏季平均湿度的上升有利于植物油出口,但冬季气温的上升则不利于植物油出口。农用化学品中柴油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的增加有利于茶叶的出口,但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带来气候变暖的压力,化肥的减量施用在增加茶叶出口的同时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塑料薄膜的使用有利于植物油的出口,但不利于缓解气候变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对策,促进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一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议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低碳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强化气象灾害预警和预防能力,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体系,优化农业气候指数保险机制,使农业生产能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二是要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建议加强国际低碳农业合作和国际涉农碳交易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低碳资金,规范中国农业碳交易机制。三是要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保障机制。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强化低碳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同时积极应对国外低碳贸易壁垒,加快国内农业低碳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和碳标签制度建设。

漆文婷[7](2020)在《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粮食,不仅为老百姓提供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更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长期来看,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以后,一段时间内的人口持续增长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以及人口的增长将为我国未来粮食需求上升带来无限可能。从生产来看,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也在发生变化,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产需缺口是否会逐渐拉大,当出现产需缺口时是否需要通过粮食进口的方式弥补,净进口规模是否会扩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审视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的长期趋势和粮食国际贸易的现实变化,将有助于粮食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给相关政策的出台以理论支撑,对保证我国未来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我国粮食需求、供给和粮食安全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西方经济学中生产环节的要素理论、商品供求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中国粮食需求和产量的影响因素及其趋势,使用FAO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经理论分析和数据预处理,构建粮食需求和生产预测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需求、产量和进口总体趋势进行了拟合和预测,最后对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构建未来我国粮食需求预测模型。本文借鉴粮食需求预测单因素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提取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因素作为影响未来我国粮食需求的重要内容。首先构建未来我国人口预测的Leslie模型测算未来我国人口总数,考虑我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发展水平设为固定值。经测算可知未来我国粮食需求曲线呈现倒“U”型,预计2034年前后出现需求峰值,之后会出现需求回落情况。另外,未来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第二,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粮食产量预测模型。根据理论与实际选取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化肥使用量、农业财政投入、农业机械化动力、和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作为影响因素,借助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未来我国粮食产量还将有进一步的提升,预计2020年粮食产量为66868万吨,2025年为69269万吨,2030年为70284万吨。第三,预测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总量。根据供求平衡理论,粮食国内总需求等于粮食国内总产量与国外进口的总和,考虑到我国粮食存在出口,可用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的差值代表粮食净进口总量。经过测算,未来我国粮食产需失衡将导致粮食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到2025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将达14013.35万吨,2030年前后达到顶峰14429.49万吨。根据当前粮食进口现状和未来预期,本文从产需失衡、关税、国内外粮食价格差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并就进口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和粮食进口集中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根据预测分析得出本文结论和政策建议。未来我国粮食需求进一步增加,但需求总量存在峰值,需求曲线将呈倒“U”型,而财政投入和单位面积产量等要素的变化将推动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由产需缺口带来的未来我国粮食净进口上涨,并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因此,需要政府从管理粮食需求、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加强宏观调控等三个方面入手,调节我国粮食总需求和总供给,保证我国粮食安全。

孟紫琪[8](2020)在《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与平衡性,导致全球生态状况发生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时也会对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水资源等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经济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我国大陆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数据集,结合生态等级指数评价法及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分析1980-2015年研究区域基于土地利用和植被的生态状况变化的时空特征,并探究2种方法得出的生态状况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探究研究区域116个地级城市生态状况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高程(DEM)数据、距海距离数据、植被覆盖类型数据等,分析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梯度特征、海陆梯度特征及不同植被类型特征。结合气象数据(气温和降水)、社会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等多元数据,通过偏相关分析法探究生态状况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此外,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积极了解农业活动强度(如施肥、灌溉等)对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研究区域生态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资料反映的区域生态状况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等级指数由1980与1990年的4.60上升至2015年的4.61,生态等级指数为负向指标,即生态等级指数值越大其生态状况越差,因此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呈现基本稳定但有轻微恶化的趋势。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其生态等级指数空间分布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生态等级指数随高程的增加呈现“升高-降低-再升高”的模式。同时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海陆梯度特征明显,随着距海岸线越来越远,生态状况呈“高-低-高-低”的模式。生态等级指数的海陆梯度特征及高程分异特征主要是受到建设用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内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城市多分布于南方,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和生态状况较差的类4、类5城市多分布于北方,如河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等省份。(2)基于遥感卫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沿海地区33.71%的区域面积呈显着绿化(植被恢复)趋势,8.88%的区域面积呈显着褐化(植被退化)趋势,且季节变化较大。与年际NDVI绿化速率0.0006/a(p<0.01)相比,研究区域内春季植被绿化速率较高为0.0021/a(p<0.01),这可能与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植被生长季的提前刺激了光合速率,促进了植被的生长有关;而研究区域内夏季绿化速率最小为0.0006/a(p<0.01),而年尺度的NDVI是取一年内最大值计算,表明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的NDVI数据集可能不足以反映甚至低估区域植被的生长状况。在中低海拔地区,植被以绿化为主,这是由于植物体内氮沉降的加速促进了植被的生长;而褐化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可能是由于在高海拔地区高温加剧了水分对植物的胁迫。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人口、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植被生长也具有影响,气候因素对研究区域植被的绿化或褐化的影响较为有限。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生态状况较好的类1与类2城市多分布于南方及辽宁省和河北省的部分区域,生态状况一般的类3城市多分布于河北省的南部、山东省的中部和浙江省的北部。(3)通过对研究区域生态等级指数和植被NDVI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对生态等级指数进行正向化处理,对比分析发现在我国大陆沿海地区的NDVI值普遍高于正向标准化后的生态等级指数值,分布面积占比达97%;而生态等级指数值高于NDVI值的分布面积比例较小,仅为0%-1%,这反映了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和NDVI值表征的生态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生态等级指数赋值受人为主观性影响较大。K均值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域南方地区生态状况优于北方,这与第一、第二部分对生态状况的分析相一致。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城市的发展应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与环境状况的协调发展。

陈轩敬[9](2020)在《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农牧系统既是粮食、果蔬和肉蛋奶的主要生产来源,也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的农牧系统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生产过程造成的水环境代价巨大。长江流域是中国粮油和畜禽产品主产区之一,承担中国约40%的粮食、49%的猪肉及30%的禽蛋产量。由于单位面积畜禽粪尿的氮素负荷及农田养分投入量高,在长江流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发达水系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下氮素从农牧系统向水体的损失风险高,不仅对流域水质量安全产生威胁,水体氮素营养盐还会随河道迁徙影响下游和近海的水环境。然而,目前对农牧系统中氮素在区域尺度的流动、水环境代价评估和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均处于独立拆分状态,尤其是关于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的全过程流动和转移规律的定量认识和方法研究还有待完善及建立。了解长江流域中氮素从陆地-支流-干流-河口输出的空间迁移规律及其主要污染来源和影响因素,可因地制宜地提出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生产和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子流域尺度建立量化评估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水环境的迁移特征的方法,提高对氮素从陆地输入-河流转移-河口输出全过程的流动特征和水体氮素营养盐的环境效应的认识。本文以长江流域为案例分析,基于多年种植和养殖信息、土壤、气象、土地利用、水文以及其他流域数据资料,并通过耦合作物生长模型(WOrld FOod Study,WOFOST),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和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odel to Assess River Inputs of Nutrients to seAs,MARINA),建立农牧系统向河流水体和近海排放氮素营养盐的综合评估模型,对长江流域的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河流氮素营养盐季节性输出特征等进行定量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分析长江流域主要省市农牧系统的氮素流动特征,明确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力。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的氮素输入总量为2.11×104 Gg,比1980年增长2.64倍;主要输入源是农田的氮肥输入和畜禽系统的饲料进口输入,分别贡献了氮素输入总量的57%和28%。其中氮素输入量主要增长时间段是在1980-2005年间。近十年(2005-2015)间氮素输入量仅增长1.3×103 Gg。1980年到2015年间作物主产品和秸秆中的氮素总量从5.4×103 Gg增长至9.7×103 Gg,而动物主产品和副产品的氮素输出量从0.4×103 Gg增长至1.3×103 Gg。基于省域尺度的单位耕地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分布特征显示,1980-2015年长江流域农牧系统单位面积的氮素输入量和损失量呈现上中游逐渐超越下游的趋势,尤其是四川省、贵州省和湖北省成为单位面积农牧系统氮素输入和损失明显增长的区域。另外,通过对重庆地区的案例分析发现,瓜果蔬菜类等经济作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输出量均与农牧生产体系的氮肥消耗量和氮素损失量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资源投入量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畜禽产品输出量的增长是改变区域氮素流动特征的主要驱动力。2.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作物生长WOFOST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农田不同作物系统的氮素输入量和向水体排放的可溶性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量。通过对长江流域12类常见作物系统分析表明,2012年总氮投入量约为18000 Gg;其中单季稻(2310 Gg)、小麦(2621 Gg)、玉米(1873 Gg)、马铃薯(1562 Gg)和蔬菜(3880Gg)的氮素投入量之和占到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的三分之一的氮素主要投入于早稻(672Gg)、晚稻(748 Gg)、大豆(523 Gg)、棉花(439 Gg)、油菜(1136 Gg)、果树(1171 Gg)及其他类作物(1014 Gg)上。除大豆和其他类作物外,大多数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素输入是依赖于化学氮肥的施用,化学氮肥对氮素输入总量的贡献率为56-78%;畜禽粪尿还田对流域作物生产总氮输入量贡献约为11%,但其中约有一半是施用在蔬菜上。2012年农田中约有6000Gg的氮素以DIN的形式损失进入到水体中;其中单季稻、小麦和蔬菜三种作物对水体DIN的排放贡献约占总量的50%。从空间分布上看,2012年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子流域中农田生产过程中向水体损失的DIN量(2079-7029 kg N km-2 year-1)要高于上游的子流域(208-3381 kg N km-2 year-1)。但在不同子流域,农田向水体排放的DIN的主要作物源各不相同,蔬菜是长江所有子流域水体DIN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贡献值为20-33%,也是子流域金沙、嘉陵、岷江、洞庭、鄱阳和中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薯类生产是乌江和上游干流中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而小麦和水稻分别就是长江下游和长江三角洲水体DIN负荷的主要作物源,二者贡献值加和约为50%。3.通过耦合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模型和食物链养分流动NUFER模型,定量化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氮素资源量和向河流水体排放的DIN量。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为5773 Gg year-1,其中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分别占总量的75%、11%、4%、9%和0.3%。粪尿中氮素资源总量中有1940 Gg N year-1以DIN形态进入河流水体环境。点源排放是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输入DIN是主要损失途径,生猪、牛类、禽类、羊类和马类养殖产生的粪尿以点源形式损失分别占单个动物养殖向水体排放DIN总量的66%、49%、85%、89%和89%。在空间分布上,2012年长江流域畜禽动物产生的粪尿向水体损失的DIN整体呈现从上游区域到下游区域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存在上游干流子流域的畜禽粪尿向河流损失的DIN水平高达1526 kg N km-2,仅次于下游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中,畜禽粪尿向河流水体损失的DIN量基本都是以生猪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生猪生产占畜禽粪尿对水体DIN输入总量的55-85%。4.针对原流域营养盐排放MARINA 1.0模型在季节性尺度量化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不足,本文通过定量化季节性河流水体的点源和面源氮素的输入,并考虑季节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对氮素在河道迁移的影响等,开发了可用于评估季节性河流氮素营养盐排放特征的MARINA1.1模型版本。利用该模型对2000年长江流域季节性河流DIN排放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大约有1.5×104 Gg总量的氮素输入(化学肥料、畜禽粪尿、居民排泄物、生物固定和大气沉降)到长江陆地生态系统,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占输入总量的31%、35%、23%和11%,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化学氮肥是春季大多数子流域氮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为36-70%;化学氮肥和氮沉降是夏季大多数子流域的主要氮素输入源。面源和点源(畜禽粪尿直排、污水排放和居民排泄物直排)的氮素进入河流水体后通过在长江支流和干流的迁移,最终向近海区域排放DIN约为680 Gg N year-1,其中约为40%是来自于夏季。农业面源污染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源,对各子流域向河口排放的DIN的贡献值在43-85%之间。冬季时,点源排放成为河流DIN排放的主要污染来源,其中向地表水直接排放的畜禽粪尿为主要污染源。季节性DIN的排放差异,除了受季节性点源和面源氮素损失的影响,还受气温变化,人类活动用水和水库季节性蓄水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看,长江河口排放的DIN更多的是由中游和下游人类活动中输出。中下游流域面积仅占整个流域的45%,但DIN排放量占总量的79%。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作物生长模型及河流营养盐输入模型的耦合分析,在子流域尺度模拟评估氮素从农牧系统输出至水体、从支流迁徙到干流、从上游迁徙到下游,最后通过河口进入近海的全过程,突破了前人在氮素单一流动环节研究的局限性,可以系统性探索农牧系统中氮素损失对河流水体及近海区域水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并在原MARIN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耦合和算法优化,首次实现了在子流域尺度定量化评估不同作物和动物的向水体排放DIN量的差异和河流DIN季节性排放特征,并通过实测的水体DIN数据,统计作物单产和发表文献结果等多种方式比较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校正。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在不同时空尺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农牧系统的氮素调控方案,降低农牧生产带来的潜在水环境污染风险,为流域水体氮素负荷的宏观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孟文[10](2019)在《鲁东低山丘陵区县域土地系统时空演变及其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土地系统作为陆地表层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耦合的复杂系统,其变化深刻影响着物质、能量的循环过程,改变生态系统服务流动及人类福祉,威胁生态安全。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土地利用类型、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土地系统研究范式已成为土地科学、景观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提出了土地系统研究的“三棱锥”模型,以系统观下的“山、水、林、田、湖、草”人类命运共体思想为指导,以山东省东部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栖霞市为例,以内在演变逻辑为主线、时空尺度为标尺,研究了土地系统的数量和空间结构变化、人为扰动时空分异、土地系统驱动分析、水文生态效应、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安全格局及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系统模拟和生态风险预警七大块内容。以期为土地科学研究者以及自然资源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研究思路。(1)基于多源遥感影像解译、实地采样、数据共享等多途径构建了研究区土地、生态环境大数据库,空间化了粮食产量及化肥施用量,评估了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表明:栖霞市土地利用在2000-2010年变化剧烈,主要为耕地到建设用地的转移,2010-2015年变化减缓;15年间耕地共减少5485.70hm2,建设用地共减少5232.15hm2;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粮食产量急剧减少,化肥施用量显着增加。基本摸清了栖霞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及结构在数量、空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生态变化情况,作为土地系统研究体系中的格局探测模块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未来土地系统空间模拟等土地系统研究的子模块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2)利用分布指数研究研究区高程、地形起伏度、坡向、坡度变率、地形位指数等地形梯度下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低地形梯度是栖霞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变化的主要梯度区域,高地形梯度自然状态保持度较高,但随着低地形梯度区域土地开发强度增加,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有向高地形梯度区域蔓延的趋势。该部分研究做为土地系统化研究的格局探测模块的子模块,是对典型区域土地系统研究的有效补充,可以反映区域土地变化特征,同时为区域在低地形梯度下合理化、集约化利用,保护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决策支持。(3)采用面积信息守恒及粒度重采样方法,以景观指数曲线拟合拐点确定研究区景观格局最佳分析粒度尺度为30m,同时,利用移动窗口法及半变异函数分析确定研究区最佳分析幅度尺度为1500m,综合粒度及幅度确定研究区特征尺度。以网格采样构建研究区人为干扰度指数,从全局自相关及局部自相关两个方面探讨了人为干扰的空间聚集和分异特征以及2000-2015年15年间的变化状况。以城镇为中心设定不同缓冲区样带,在特征尺度下分析不同城镇缓冲半径内人为干扰景观的破碎化、型状结构、聚集性以及多样性四个方面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城镇中心距离增大,人为干扰逐渐减弱,栖霞市人为干扰下景观破碎化的距离阈值为10000m,聚集性的距离阈值为6000m,多样性的距离阈值为4000m。“人—地”关系耦合在研究区具有自身特点,该部分研究作为土地系统格局探测模块的另一个子模块,基本摸清了研究区人类活动对土地系统的影响程度及范围。(4)以国民生成总值、人口密度、化肥使用量变化等作为经济社会驱动,以高程差、降水、温度、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土壤侵蚀等作为自然驱动因素,以研究区土地综变化动态度、耕地变化动态度、建设用地动态度为因变量,在小流域尺度下对比了“社会-自然”二元驱动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两种驱动分析方法发现: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驱动因素中:地形、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植被净第一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变化相关,耕地、建设用地动态变化与地形、国民生产总值、人口密度密切相关,研究区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及耕地变化动态度的驱动因素存在显着的空间分异规律。根据区域特点重点研究变化剧烈土地利用类型的驱动因素,为区域土地系统可持续利用的全要素合理配置提供一定的依据。(5)通过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对栖霞市不同时期不同尺度的径流量、进入主河道的泥沙含量、有机氮、有机磷、硝酸盐含量等水文物质循环状况进行了模拟,使用SWAT-CUP工具利用决定系数及纳什系数将实地监测数据与模拟数据拟合结果进行校验,对模型参数合理率定,率定结果显示模拟精度基本符合研究要求。以非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SWAT模型自动划分的不同小流域景观格局及水文物质分布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研究了全流域尺度下,降水与径流量、进入主河道的泥沙及营养物的相关性、土地利用变化与径流量、泥沙含量以及营养物的相关性,发现林地为水质污染的“汇”类型,耕地及建设用地为水质污染的“源”类型。借鉴生态学中对应典范分析(CCA)及路径分析研究了小流域尺度下景观格局指数与水质相关性,景观水平下斑块密度和斑块形状在两个尺度下均对各类水质污染具有截留作用,不同尺度下斑块蔓延度的作用不同,而景观多样性在小流域尺度作用不明显。本部分研究通过模型加定量的方法深入探讨研究区“格局与过程”的关系,为从土地视角下为鲁东低山丘陵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解决路径。(6)在土地系统格局变化探测及生态效应研究基础上,借鉴谢高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价值法及修正方法,利用植被净第一生产力、降水量以及土壤保持量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进行修正,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加入贴现率修正系数,对研究区格网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化和空间化的评估,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分析,单项服务中,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及土壤保持三类生态系统价值在2000年和2015年分别占到了总价值的60.70%和61.54%,是栖霞市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类型。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上升1.74%,但其中粮食供给价值下降最大,达到4.51%,水资源供给价值上升最大,达7.54%。基于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以及利用简单克里金插值等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2000-2015年栖霞市15年间生态系统价值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尺度依赖性减弱,冷点区域增加。该部分研究是对土地系统研究中生态效应模块的延申,同时也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再到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未来土地系统空间模拟研究的基础。(7)基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各服务功能的聚集性划分不同等级生态系统服务重要度区域,构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以自然和社会驱动因子数据为训练数据,获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适应性概率。以生态安全格局最低等级区域设定为限制发展区域,构建多智能体决策单元。基于轮盘赌选择机制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201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水域及建设用地模拟精度较高,Kappa系数均达到90%以上。使用该模型对研究区2030、2050、2070、2100四年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进行模拟,在生态安全格局约束下未来80年水域及建设用地变化不大,耕地面积显着增加,园地等其他用地显着减少。以模拟的未来土地系统空间变化为基础,分析未来水文生态环境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水质明显改善,土壤流失量显着降低。作为土地系统性研究的最终模块,既是从生态保护角度的土地优化布局,也是检验“格局—过程”优化效应的有效途径,为研究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研究从系统观、可持续发展观出发,深化和完善了典型低山丘陵地区土地系统利用与保护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低山丘陵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瓶颈问题,突破了区域历史数据缺失所带来的难题,土地空间配置及生态环境风险科学合理的预测为研究区“天-地-人”和谐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二、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气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2.2 文献综述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2.3 一般分析框架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4.1.2 数据变化特征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5.1.3 本章研究框架
    5.2 研究设计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5.2.2 基本模型设定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户多目标效用理论
        2.1.2 农户供给反应理论
        2.1.3 参与者智力决策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农户行为相关研究
        2.2.2 关于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相关研究
        2.2.3 外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2.2.4 内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2.2.5 文献述评及本文的改进之处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
    3.1 理论分析
        3.1.1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2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1.4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3.2 研究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1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2 ‘镰刀弯’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4.3 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4.4 调研区域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5.1 假说提出
    5.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设置
        5.2.3 模型选择
    5.3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5.4 单产的中介效应分析
    5.5 农户适应性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
    5.6 未来影响预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6.1 假说提出
    6.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6.2.1 数据来源
        6.2.2 变量设置
        6.2.3 模型选择
    6.3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样本匹配检验
        6.4.2 平衡性检验
        6.4.3 改变时间窗宽检验
        6.4.4 安慰剂检验
    6.5 异质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7.1 假说提出
    7.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设置
        7.2.3 模型选择
    7.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7.4 内生性处理
    7.5 作用机制分析
    7.6 异质性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8.1 假说提出
    8.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8.2.1 数据来源
        8.2.2 变量设置
        8.2.3 模型选择
    8.3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8.4 内生性处理
    8.5 作用机制分析
    8.6 异质性检验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对策与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北部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变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变迁研究进展
        1.2.2 冬小麦遥感制图研究进展
        1.2.3 农作物种植格局时空演变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4.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及预处理
        2.2.1 MODIS EVI2 数据
        2.2.2 Landsat影像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野外实地数据
        2.2.5 农业统计数据
        2.2.6 其他辅助数据
第三章 MODIS冬小麦遥感制图及其时空变化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基于MODIS EVI2 时序数据的冬小麦种植面积遥感制图方法
        3.1.2 基于Landsat影像冬小麦制图方法
        3.1.3 精度评估方法
        3.1.4 冬小麦种植面积时空变化分析的动态度模型
    3.2 MODIS冬小麦制图精度的评价
    3.3 冬小麦种植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种植北界动态变化及其对比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界线提取方法
        4.1.2 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界线提取方法
        4.1.3 Fish Net界线变动探测方法
    4.2 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动态分析
    4.3 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动态分析
    4.4 实际冬小麦种植北界与潜在冬小麦种植北界对比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农业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农业气候因子的选取及其信息处理
        5.1.2 地理探测器模型
    5.2 农业气候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影响的定量探测
        5.2.1 农业气候因子的影响力探测分析
        5.2.2 农业气候因子的显着性差异探测分析
        5.2.3 农业气候因子的指示作用探测分析
        5.2.4 农业气候因子的交互作用探测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人类活动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影响的定量分析
    6.1 人类活动因子的选取及其信息处理
    6.2 人类活动因子对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影响定量探测
        6.2.1 人类活动因子的影响力探测分析
        6.2.2 人类活动因子的显着性差异探测分析
        6.2.3 人类活动因子的交互作用探测分析
        6.2.4 人类活动因子和农业气候因子的交互作用分析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水资源非农化问题的研究
        1.2.2 关于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关系问题的研究
        1.2.3 关于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用水效率及其空间差异问题的研究
        1.2.5 简要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非农化
        2.1.2 粮食生产用水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2.2 农户行为理论
        2.2.3 要素稀缺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4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双重效应
        2.3.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诱致效应
        2.3.2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潜在风险
    2.4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关系
        2.4.1 区域水资源禀赋
        2.4.2 区域粮食生产地位
        2.4.3 区域水资源非农化程度
        2.4.4 区域农业节水空间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匹配度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
        3.1.1 中国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分析
        3.1.2 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3.2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3.2.1 中国水资源总量与供给现状
        3.2.2 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
    3.3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3.3.1 水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分析
        3.3.2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分析
    3.4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度与区域特征
        3.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4.2 水土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4.3 水粮匹配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3.4.4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分析
        3.4.5 粮食主产区水利设施与粮食生产的匹配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收敛趋势与空间效应分析
    4.1 中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趋势
        4.1.1 中国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4.1.2 中国农业用水变化趋势
        4.1.3 中国用水结构变化趋势
    4.2 水资源非农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
        4.2.3 不同行业水资源利用比较收益变化
        4.2.4 水资源禀赋特征
        4.2.5 生态环境保护
        4.2.6 农业节水技术发展水平
    4.3 水资源非农化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2 水资源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4.3.3 水资源非农化利用总体差异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4.3.4 水资源非农化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4.3.5 水资源非农化的收敛趋势检验
    4.4 水资源非农化的空间效应分析
        4.4.1 研究方法
        4.4.2 数据来源与指标设定
        4.4.3 空间自相关结果分析
        4.4.4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4.4.5 空间溢出效应分解
    4.5 本章小结
5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个案分析
    5.2 水资源非农化对农户粮食生产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的问卷调查
        5.2.1 理论分析
        5.2.2 研究假设
        5.2.3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2.4 数据描述性分析
        5.2.5 实证结果分析
    5.3 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13 个粮食主产区的面板数据
        5.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3.2 实证分析
        5.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 水资源非农化与农业节水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应对策略之一:提升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6.1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测度
        6.1.1 模型选择与构建
        6.1.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1.3 结果与分析
    6.2 粮食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2.1 研究方法
        6.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6.2.3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6.3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应对策略之二:优化粮食生产空间布局
    7.1 水资源非农化与粮食生产重心迁移路径分析
    7.2 基于空间视角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7.2.1 加强对水资源非农化进程的监控管理
        7.2.2 基于效率原则优化区域间及产业间配水方案
        7.2.3 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本章参考文献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税收与补贴经济效应理论
        2.1.2 新要素禀赋理论
        2.1.3 农业弱质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侧影响的研究
        2.2.2 关于气候变化不均衡性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
        2.2.3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研究
        2.2.4 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2.2.5 文献评述
    2.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与中国农产品出口概况
    3.1 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
        3.1.1 全球温室效应
        3.1.2 全球气候灾害
        3.1.3 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应对
    3.2 中国气候变化及应对
        3.2.1 中国气候要素的波动
        3.2.2 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爆发情况
        3.2.3 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方案
    3.3 中国农产品生产及出口情况
        3.3.1 农产品的统计范围
        3.3.2 中国农产品生产情况
        3.3.3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气候变化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机理
    4.1 短期影响机理
        4.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的弱质性
        4.1.2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供给的影响
        4.1.3 农业碳减排的成本压力
    4.2 长期影响机理
        4.2.1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4.2.2 低碳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基于随机森林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5.1 随机森林简介
        5.1.1 人工智能算法简介
        5.1.2 随机森林原理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2.2 影响农产品出口各项变量的重要性
    5.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6.1 基于线性模型的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6.1.1 线性模型简介
        6.1.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2 农产品出口预测比较研究
        6.2.1 模型拟合效果
        6.2.2 模型拟合效果比较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气候变化对不同种类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7.2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1 茶叶
        7.2.2 大米
        7.2.3 植物油
    7.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2.1 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应对气候变化
        8.2.2 拓宽农业国际合作的渠道
        8.2.3 完善农业贸易保障机制
    本章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7)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需求
        2.1.3 粮食供求平衡
    2.2 文献综述与评述
        2.2.1 关于粮食需求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粮食供给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3 关于粮食供需预测方法的文献综述
        2.2.4 关于粮食产需平衡与进口关系的文献综述
        2.2.5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供求理论
        2.3.2 需求层次理论
        2.3.3 生产要素理论
        2.3.4 要素禀赋理论
第3章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及供求现状分析
    3.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
        3.1.1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发展历程
        3.1.2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特点
    3.2 中国粮食消费现状分析
        3.2.1 中国口粮消费现状分析
        3.2.2 中国工业用粮现状分析
        3.2.3 中国饲料用粮现状分析
        3.2.4 中国种子用粮现状分析
    3.3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3.3.1 东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3.3.2 华北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3.3.3 长江中下游产区供给现状分析
第4章 中国粮食供需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粮食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人口
        4.1.2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
        4.1.3 城市化水平
        4.1.4 其他因素
    4.2 中国粮食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4.2.1 中国粮食生产供给分析
        4.2.2 中国粮食进口供给分析
第5章 中国未来粮食产需、净进口预测与分析
    5.1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
        5.1.1 模型引入与变量选择
        5.1.2 中国未来人口预测
        5.1.3 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及结果分析
    5.2 中国未来粮食产量预测
        5.2.1 变量选择及预测
        5.2.2 中国未来粮食供给预测及结果分析
    5.3 中国未来粮食净进口预测及结果分析
    5.4 中国粮食进口发展分析
        5.4.1 中国粮食进口增加原因
        5.4.2 粮食进口对中国粮食行业的影响
        5.4.3 粮食进口高度集中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冲击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需求量
        6.1.2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量
        6.1.3 有关我国未来粮食产需缺口与粮食进口
    6.2 政策建议
        6.2.1 重视需求管理,倡导健康粮食消费理念
        6.2.2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3 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粮食进口结构和市场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状况评价
        1.2.2 基于植被条件的生态状况评价
        1.2.3 植被生态状况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2.2.2 遥感植被指数数据集
        2.2.3 地面气象站点数据
        2.2.4 植被类型数据
        2.2.5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2.6 社会经济数据
        2.2.7 农业活动强度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态等级指数法
        2.3.2 Mann-Kendall趋势分析
        2.3.3 偏相关分析
        2.3.4 K均值聚类分析
        2.3.5 条带分割法
        2.3.6 生态状况差异等级综合评价法
第三章 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3.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3.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时间变化特征
        3.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总体空间变化特征
        3.1.3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3.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高程分异
    3.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的海陆梯度特征
第四章 基于植被指数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评价
    4.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
        4.1.1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时间变化特征
        4.1.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空间变化特征
        4.1.3 基于NDVI值的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各地级市生态状况变化分区
    4.2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类型及高程分异特征
    4.3 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潜在影响因素分异
        4.3.1 自然因子及人类活动因子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NDVI的响应
        4.3.2 农业活动强度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植被的影响
第五章 基于生态等级指数及NDVI的生态状况对比分析
    5.1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表征生态状况的时空差异
    5.2 生态等级指数与NDVI共同聚类分析
    5.3 基于生态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市划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牧系统氮素输入与利用
        1.1.1 中国农牧系统氮素利用变化及原因
        1.1.2 国外农牧系统氮素利用与调控
        1.1.3 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研究方法
    1.2 农牧系统中氮素向水体的迁移和环境效应
        1.2.1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环境主要损失途径
        1.2.2 氮素负荷对水环境变化的影响
        1.2.3 氮素在河道水体的迁移及影响因素
    1.3 河流水体氮素营养盐负荷评估方法
        1.3.1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主要分类
        1.3.2 主要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比较
        1.3.3 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的校正方法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系统边界
        3.1.3 模型算法
        3.1.4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长江流域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变化
        3.2.2 长江流域农牧氮素输入和环境损失空间变化
        3.2.3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驱动力分析
    3.3 讨论
        3.3.1 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3.3.2 区域氮素管理措施分析
        3.3.3 不确定性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影响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4.1.3 原作物生产模型-WOFOST7.2 概述
    4.2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4.2.1 MARINA-WOFOT模型系统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模型结果校正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氮素输入量
        4.3.2 长江流域不同作物向河流DIN输入量
    4.4 讨论
        4.4.1 不确定性分析
        4.4.2 作物生产系统氮素向河流迁移的调控策略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系统对河流氮素负荷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域畜禽养殖概况
        5.1.2 原流域营养盐输出模型-MARINA2.0 概述
        5.1.3 原养分流动模型-NUFER概述
    5.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5.2.1 MARINA-NUFER模型构建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资源量时空分布
        5.3.2 长江流域不同动物粪尿中氮素向水体迁移特征
    5.4 讨论
        5.4.1 不确定性分析
        5.4.2 调控策略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长江流域氮素从陆地到近海的季节性排放特征
    6.1 研究方法
        6.1.1 研究区域
        6.1.2 原MARINA1.0模型描述
        6.1.3 MARINA1.1模型开发与介绍
        6.1.4 模型结果校正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长江流域子流域尺度陆地季节性氮素输入趋势
        6.2.2 长江季节性DIN输出变化特征
    6.3 讨论
        6.3.1 模拟结果比较
        6.3.2 季节性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6.3.3 调控策略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综合讨论
    7.1 长江流域未来农牧系统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挑战分析
    7.2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的政策与技术
        7.2.1 流域氮素调控阈值
        7.2.2 流域水体氮素污染调控政策
        7.2.3 农牧系统氮素向水体减排技术措施
第8章 结论及创新点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10)鲁东低山丘陵区县域土地系统时空演变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变化科学研究进展
        1.2.2 土地系统演变中“格局-过程-尺度”研究进展
        1.2.3 土地系统变化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1.2.4 土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1.2.5 土地系统可持续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梯度效应
    3.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
        3.1.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
        3.1.4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及活跃度
        3.1.5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
    3.2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1 不同高程梯度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2 不同地形起伏度梯度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3 不同坡度变率梯度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4 不同坡向梯度下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3.2.5 基于连续变化图谱的地形梯度效应
    3.3 本章小结
4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尺度分析
    4.1 景观格局尺度分析
    4.2 人为扰动下景观格局探索性空间分析
    4.3 城镇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多尺度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系统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基于OLS的土地系统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2 基于GWR的土地系统变化驱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系统演变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
    6.1 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6.2 模型校验及参数率定
    6.3 栖霞市水文生态效应
    6.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与水文生态环境相关性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土地系统演变的生态系统服务
    7.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正及敏感性分析
    7.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估算
    7.3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探索性空间分析
    7.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生态安全约束的土地系统模拟
    8.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2 基于生态约束的ANN-MAS-CA土地系统模拟模型构建
    8.3 未来气候情景下土地系统变化模拟
    8.4 基于未来土地系统变化的水文生态环境风险预警
    8.5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特色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气象(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D]. 张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3]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4]中国北部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变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陈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水资源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D]. 李玲.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6]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吕飞.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7]中国粮食产需与净进口预测研究[D]. 漆文婷.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8]中国大陆沿海地区生态状况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探究[D]. 孟紫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长江流域农牧系统氮素向河流和近海的迁移特征[D]. 陈轩敬. 西南大学, 2020
  • [10]鲁东低山丘陵区县域土地系统时空演变及其模拟[D]. 王孟文.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2000年中国化肥市场好天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