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形态论文-匡唐清,钟罗浩,徐盼,冯强,潘俊宇

微观形态论文-匡唐清,钟罗浩,徐盼,冯强,潘俊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丙烯,共混,水辅助注射成型,拉伸强度

微观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匡唐清,钟罗浩,徐盼,冯强,潘俊宇[1](2019)在《PP/PA6共混比例对其水辅助注塑管件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丙烯(PP)为基材,聚酰胺6(PA6)为分散相,制备了4种共混比例的PP/PA6复合材料,考察了共混比例对其水辅助注射成型技术(WAIM)管件拉伸强度及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拉伸强度随PA6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近模壁层和近水层的PA6分散相为大长厚比的长条状或长片状,中间层分散相为椭球状,且随PA6含量增加各层分散相有聚集长大的趋势;管件近模壁层和近水层的晶粒小而密且沿流动方向排列,而中间层晶粒相对更粗大;PP只形成了一种晶型,PA6形成了2种晶型;近水层和近模壁层PP结晶度高于中间层;PA6随其含量增加其结晶度有增大的趋势,且近模壁层结晶度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9年12期)

尤伟婷,但卫华,但年华,薛媛[2](2019)在《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微观形态与结构(续)》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备了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接着用不同浓度的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了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并通过FT-IR、SEM、AFM、XRD与TG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微观形态与结构表征。结果发现,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上的醛基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胶原分子上的氨基发生了有效共价交联,除席夫碱反应外,还存在氢键作用与静电吸引作用。交联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的胶原仍然保留其天然的叁股螺旋结构和D周期明暗相间横纹结构,横纹间距约为67 nm,交联产物仍然保持原有的叁维立体网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9年08期)

尤伟婷,但卫华,但年华,薛媛[3](2019)在《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微观形态与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备了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接着用不同浓度的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了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并通过FT-IR、SEM、AFM、XRD与TG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微观形态与结构表征。结果发现,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上的醛基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胶原分子上的氨基发生了有效共价交联,除席夫碱反应外,还存在氢键作用与静电吸引作用。交联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的胶原仍然保留其天然的叁股螺旋结构和D周期明暗相间横纹结构,横纹间距约为67 nm,交联产物仍然保持原有的叁维立体网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皮革》期刊2019年07期)

龚瑜,黄彩清,吴凌[4](2019)在《ESD与短脉冲EOS失效的微观形态分析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静电放电(ESD)和过电应力(EOS)是引起芯片现场失效的最主要原因,这两种相似的失效模式使得对它们的失效机理的判断十分困难,尤其是短EOS脉冲作用时间只有几毫秒,造成的损坏与ESD损坏很相似。因此,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聚焦离子束(FIB)等成像仪器以及芯片去层处理技术分析这两种失效机理的差别非常重要。通过实例分析这两种失效的机理及微观差别,从理论角度解释ESD和EOS的失效机理,分析这两种失效在发生背景、失效位置、损坏深度和失效路径方面的差异,同时对这两种失效进行模拟验证。这种通过失效微观形态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实现失效机理的甄别,对于提高ESD防护等级和EOS防护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半导体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赵丽华,黄程鹏,王悦悦,黄张婷[5](2018)在《毛竹植硅体微观形态及稳定性的扫描电镜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竹子植硅体表面形态和结构,探究植硅体在缓冲液浸泡后形态是否稳定,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为研究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法、湿灰化法和干灰化法,提取毛竹叶片中的植硅体。对提取的植硅体经镀金膜处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U-8000 Hitachi)观测。结果表明:毛竹植硅体具有多种形态。微波消解法提取的毛竹植体长为12~14μm,宽为7~10μm,植硅体呈现长鞍形(竹节形),图像细节清晰,植硅体形态完整;湿灰化法和干灰化法提取的毛竹植硅体呈哑铃形,长约为12μm,连接处宽度约为4μm,两端的宽度约8μm,并且用湿灰化法提取的毛竹植硅体还可见微小突起。微波消解法是提取毛竹植硅体比较理想的方法。微波消解法提取的植硅体在p H 10的硼酸缓冲液中浸泡15 d后的微观形态可见:植硅体外表已出现溶蚀坑,表面变粗糙,可见硅质颗粒,呈现为聚集分布。说明植硅体表面已被破坏,呈现不稳定状态。(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徐盼,匡唐清,潘俊宇,柳和生[6](2018)在《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材料WAIM管件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行搭建的水辅助注射成型(WAIM)实验平台对聚丙烯/聚酰胺6(PP/PA6)共混材料进行WAIM实验,探究工艺参数对PP/PA6共混材料的WAIM管件的残余壁厚、表观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微观形态观测。结果表明,随着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和注水压力的增加,塑件残余壁厚逐渐减小;随着注水延迟时间的增加,塑件残余壁厚逐渐增大;随着模具温度、注水延迟时间的增加,管件拉伸强度逐步增大;随着熔体温度、注水压力的增大,管件拉伸强度逐步减小;工艺参数通过温度场的变化影响熔体的成核和晶体长大从而影响结晶度,结晶度越高,管件的拉伸强度越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8年11期)

郝丽芬,裴萌萌,王学川,许伟,杨锐妮[7](2018)在《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乳液的合成与微观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叁乙氧基硅烷(MTES)和十二烷基叁甲氧基硅烷(DTMS)为前驱体,NaOH为催化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80为复合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得了一类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DMSQ)纳米杂化乳液。考察了乳化剂用量、催化剂浓度和油水比对PDMSQ微观形态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扫描电镜和热重等手段对PDMSQ的结构、粒径、微观形态和耐热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DMSQ具有预期的结构,且具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当w(SDS/T80)为0.71%(质量分数),NaOH浓度为50~100mmol/L和油水比为1:4~6时,制得的系列PDMSQ纳米球平均粒径小于80nm且分散窄、呈规整球形。(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余新江[8](2018)在《SBS改性脱油沥青宏观性能与微观形态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脱油沥青(DOA)制备针入度30号和50号的调和硬质沥青,并掺量2%到6%的星型SBS在170℃下经剪切、搅拌工艺制备SBS改性硬质沥青,对产物进行常规指标分析及荧光显微检测。常规指标分析表明SBS可以提高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感温性能;存储稳定性分析表明稳定剂的加入可以明显的改善沥青的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荧光显微镜图像表明改性沥青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存在相关性,改性沥青要达到较好的宏观性能需要其微观结构中改性剂和沥青呈现均匀连续分散的状态。利用SBS和稳定剂制备优质改性硬质沥青合适配方为:SBS添加量为3.0%,稳定剂添加量为0.2%。(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8年20期)

彭黎莹,王怡星,吉剑奇,刘梦云,秦家强[9](2018)在《冷冻干燥制备聚酰亚胺气凝胶微观形态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一定浓度的水溶性聚酰胺酸盐(PAAS)溶液先通过冷冻干燥制备PAAS气凝胶,再经热酰亚胺化得到聚丙烯酰胺(PI)气凝胶。通过调控PAAS溶液固含量、冻干溶剂组成及聚酰亚胺链结构,成功实现了对PI气凝胶微观形态的调控。研究发现,以纯水作为冻干溶剂,得到孔径为110μm左右的蜂窝状结构,随着固含量的增加,孔壁厚度增加。以叔丁醇替代部分水作为冻干剂,随着叔丁醇含量增加,孔洞尺寸先减小后增加,在水和叔丁醇共晶点(20%)附近孔洞尺寸最小。当叔丁醇质量分数为50%时,所得PI链结构刚性不同,其微观形态也不同。进一步研究链柔顺性和微观形态对气凝胶压缩性能的影响发现,气凝胶微观形态对其抗压能力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陈浩生[10](2018)在《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工艺是一种新兴、绿色短流程的注塑工艺,可生产出优异外观以及综合性能较好的注塑制品,本文所利用的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是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石墨烯镀层作为膜式加热器,仅需低压电源驱动就能将模具型腔表面温度迅速提升至100℃以上并进行实时调控,从而实现快速热循环成型工艺。快速热循环工艺的成型机理对于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其综合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题将对该工艺-制品微观形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液态碳源的化学气相沉积法(L-CVD)在硅基体表面制备连续且致密的化学键合石墨烯镀层,并以硅基体作为模具嵌块,在低压电源驱动下实现基于石墨烯镀层辅助的快速热循环技术,并进行精密注射成型实验,以PP(聚丙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RD实验研究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所提供的不同的变化温度场下对PP制品的熔接痕处与非熔接痕处的横断面上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2、通过SEM和XR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温度场下对制品的皮芯结构(主要以硅型芯一侧的皮层、剪切层以及芯层为研究对象)中各层间的微观形态与性能(以结晶度、晶体平均粒径、β晶含量以及取向系数为表征项目)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于制品的皮芯结构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调控作用。3、利用数值模拟软件moldflow2015研究了由快变模温工艺提供的不同温度场对注塑制品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了温度场对注射压力、制品的残余应力以及结晶行为等的影响规律。为实验研究的结果提供指导性与验证性作用。4、通过拉伸和弯曲等力学实验,研究了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石墨烯镀层快速热循环对于制品微观形态的变化影响以完善温度场、制品微观形态与力学性能的叁者间的内在相互影响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5)

微观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制备了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接着用不同浓度的氧化羧甲基壳聚糖改性了脱细胞猪真皮基质(pADM),并通过FT-IR、SEM、AFM、XRD与TG等方法对材料进行微观形态与结构表征。结果发现,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上的醛基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胶原分子上的氨基发生了有效共价交联,除席夫碱反应外,还存在氢键作用与静电吸引作用。交联后脱细胞猪真皮基质中的胶原仍然保留其天然的叁股螺旋结构和D周期明暗相间横纹结构,横纹间距约为67 nm,交联产物仍然保持原有的叁维立体网状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匡唐清,钟罗浩,徐盼,冯强,潘俊宇.PP/PA6共混比例对其水辅助注塑管件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J].中国塑料.2019

[2].尤伟婷,但卫华,但年华,薛媛.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微观形态与结构(续)[J].中国皮革.2019

[3].尤伟婷,但卫华,但年华,薛媛.氧化羧甲基壳聚糖交联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微观形态与结构[J].中国皮革.2019

[4].龚瑜,黄彩清,吴凌.ESD与短脉冲EOS失效的微观形态分析及验证[J].半导体技术.2019

[5].赵丽华,黄程鹏,王悦悦,黄张婷.毛竹植硅体微观形态及稳定性的扫描电镜初探[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8

[6].徐盼,匡唐清,潘俊宇,柳和生.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聚酰胺6共混材料WAIM管件性能及微观形态的影响[J].中国塑料.2018

[7].郝丽芬,裴萌萌,王学川,许伟,杨锐妮.长链烷基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乳液的合成与微观形态[J].化工新型材料.2018

[8].余新江.SBS改性脱油沥青宏观性能与微观形态的关系研究[J].广东化工.2018

[9].彭黎莹,王怡星,吉剑奇,刘梦云,秦家强.冷冻干燥制备聚酰亚胺气凝胶微观形态的调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

[10].陈浩生.石墨烯镀层辅助快速热循环工艺对注塑制品的微观形态与性能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

标签:;  ;  ;  ;  

微观形态论文-匡唐清,钟罗浩,徐盼,冯强,潘俊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