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善恶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善恶,评价,人性,价值,韩非子,道德,多元性。
善恶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忠武[1](2018)在《人性的生成结构与评价方法建构——关于人性善恶的象限分布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性问题错综复杂,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认识和价值判断,需要探悉人性的生成结构和评价特点,在搞清人性本身真相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评价原则和方法。人性具有自然、精神、社会叁层面的存在形式。人性价值包括人性自我价值和人性外在价值,人性评价就是评价人性的自我价值和外部价值,即判断人性自身所获得的满足尊重程度和人性所产生的外部功利与道德效应。要完整准确地理解评价人性价值,需要认识人性存在的稳定性和变动性,明确评价的主体原则与尺度,把科学方法和人文方法结合起来。在评价标准选择上,要坚持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相统一原则。人性善恶的评价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最根本的判断标准是社会实践效果。以社会实践效果评价人性善恶,可以大致确定其基本内涵与边界,建构起人性善恶分布的象限模型。(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18年06期)
石天宝[2](2015)在《法律视角下的善恶观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就是人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人的约束反映了人的法律意识,即一种自觉遵守法律,依据法律实施社会行为,但目前当前社会对于这种意识缺乏积极引导,导致出现各种道德缺失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略疏管见,以求教于同仁。(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5年29期)
刘亮[3](2015)在《《韩非子》为何不评价人性善恶?》一文中研究指出《韩非子》为何不评价人性善恶问题?笔者认为,这与其所言人性为何、善恶评判标准为何有关:《韩非子》所说的人性包含着界限宽泛的趋避行为、自为心以及超越自为心的利他之心。此叁项成分的共同点在于,将人的行为动机作为考察角度。其善恶评判,既有随时代变易的诸多具体评判标准,又有贯穿人类历史的、为各类具体评判标准所循的评判标准——是否能够为共同体带来安全。具体层面的评判标准内容不一,故无法为人性善恶提供一致答案;而"是否能够为共同体带来安全"这一更为高级的标准,是将行为的效果作为考察角度,与将行为动机作为考察角度的人性内容间,不具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导致了《韩非子》对人性善恶无法作出一个总体评价,而只能停留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层面。(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郭锐[4](2013)在《从2012年国产电影看善恶评价的多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观念也呈现出日益融合的状态。这种趋势被反映在最新的文化符号——电影当中。2012年的国产电影中,文化观念多元性最主要的呈现是善恶评价的多元性。这也说明中国电影,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文章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来分析善恶评价的多元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3年04期)
宋丽亚,高希中[5](2008)在《历史人物评价“善恶褒贬”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人物评价的逻辑前提,一般不是直接从评价者的评价话语表现出来,但却构成了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深层前提预设。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之所以是史学研究中最具争议、最富挑战性内容之一,历史人物评价标准之所以人言人殊,莫衷一是,就与这种逻辑前提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为:在本体层面,在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在史学本身层面,如何看待历史的主观性,科学性及史学是否能避免道德价值判断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08年07期)
倪愫襄[6](2003)在《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评价的性质和善恶评价的真理性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难点问题。现代西方伦理学界对此问题也多有探讨。对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深化善恶评价问题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倪愫襄[7](2002)在《论善恶评价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评价是一定主体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性价值取向的判断与认识的活动。善恶评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又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评价活动 ,更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活动(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2年01期)
倪愫襄[8](2001)在《论善恶评价的真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主客体关系的复杂性 ,我们能否在善恶评价中获得真理性的认识曾受到置疑。而仅仅通过沟通事实与价值的关系与一致 ,还无法解决善恶评价的真假问题 ,必须结合拓展真理问题上的视野与内涵 ,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善恶评价的真理性问题(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01年04期)
倪愫襄[9](2000)在《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辩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评价标准是一个动态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善恶评价标准包含了主体性的因素 ,更是呈现出了变动性和复杂性 ,并表现出一元与多元的矛盾与对立。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是与善恶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和主观性、普遍性和具体性相联系的。善恶标准的一元与多元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00年03期)
倪愫襄[10](2000)在《试论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善恶评价是一种认识活动 ,其认识活动的实现必须依据两大要素 ,即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因此 ,分析与探讨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及其二者的关系 ,对于我们深入地把握善恶评价的活动机制和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1期)
善恶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就是人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人的约束反映了人的法律意识,即一种自觉遵守法律,依据法律实施社会行为,但目前当前社会对于这种意识缺乏积极引导,导致出现各种道德缺失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略疏管见,以求教于同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善恶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王忠武.人性的生成结构与评价方法建构——关于人性善恶的象限分布模型[J].江汉论坛.2018
[2].石天宝.法律视角下的善恶观评价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
[3].刘亮.《韩非子》为何不评价人性善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
[4].郭锐.从2012年国产电影看善恶评价的多元性[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
[5].宋丽亚,高希中.历史人物评价“善恶褒贬”论[J].兰州学刊.2008
[6].倪愫襄.现代西方善恶评价理论述评[J].伦理学研究.2003
[7].倪愫襄.论善恶评价的性质[J].社会科学辑刊.2002
[8].倪愫襄.论善恶评价的真理性[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
[9].倪愫襄.善恶评价标准的一元与多元辩证[J].浙江社会科学.2000
[10].倪愫襄.试论善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